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动脉内Palmaz—Schatz支架植入术70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评价冠状动脉内Palmaz-Schatz支架的临床效果,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了70例冠心病患者74支冠状动脉血管80个Palmaz-Schatz支架植入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DeNovo支架植入63个,Suboptimal支架植入11个,Bail-out支架植入4个,再狭窄病变支架植入2个。左前降支37处病变植入41个支架,左回旋支11处病变植入11个支架,右冠状动脉25处病变植入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内支架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7例冠状动脉内支架临床应用情况,4例Gianturco-Roubin支架用于经皮冠状动脉胶内成形术(PTCA)并发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其中1例于右冠状动脉内植入2个支架;2例Palmaz-Schatz支架及1例Gianturco-Roubin支架用于预防PTCA后再狭窄。7例支架植入均获成功,1例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2例腹股沟局部血肿,无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对28例32处复杂性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病人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置入PalmatzSchatz型支架32个,Gianturco-Roubin型支架4个,其中2例置入3个支架,2例由于病变较长,故在同一病变部位置入2个支架,2例因置入支架时造成病变近端血管撕裂而重新置入另一个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2例出现局部血管撕裂,1例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2例出院后口服华法令过程中出现皮肤淤斑,1例出现肉眼血尿,无其它并发症。有5例术后半年行冠脉造影示支架部位血流通畅,无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中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提高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中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的水平。方法自1994年1月至1996年10月对80例冠心病患者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共植入支架113个,其中Bailoutstenting26个,Denovostenting87个,支架类型以PalmazSchatz型最多,植入成功率为965%(110/113)。结果术中发生并发症14例次,发生率为123%(14/113),其中以支架植入时造成血管病变部位近端及远端正常血管撕裂为多见。术后死亡2例。结论支架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死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冠状动脉一大隐静脉旁路血管狭窄一例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郭静萱,李伟联,郭丽君,张福春,毛节明,陈明哲我院于1993年9月成功地使用冠状动脉PalmazSchatz支架治疗冠状动脉一大隐静脉旁路血管狭窄病变1例,现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脉内支架术的临床效果及小C臂X光机的可行性。方法 对1998年5月~2001年6月间在小C臂X光机下60例冠脉内支架植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定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60例患者植入83个支架:De Novo支架植入68个,Suboptimal11个,Bail-out2个。成功81个:前降支45处病变植入40个支架,右冠脉29处病变植入27个支架,左回旋支16处病变16个支架;支架植入的成功率98.9%。本组无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严重出血并发症。随访1~36个月,5例再发心绞痛冠脉造影证实,2例原支架植入处再狭窄,另3例无再狭窄,系多支血管病变,其中1例发生心源性猝死。结论 冠脉内支架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有效抗凝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是冠脉内支架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冠脉内支架术在小C臂X光机下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道68例冠心病患者80支血管病变植入118个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2.1%。其中不稳定心绞痛者占50%,既往有心肌梗塞史者占46%,多支病变者占62.4%,B2型以上病变占66.6%,因PTCA术后不良结果而植入支架的病变占27.5%(22/80),因术后急性并发症者17.5%(14/80),Denovo病变占55%(44/80)。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5.5%±12.9%减至术后的5.8%±11.4%。术后4周~1年间,60例患者(88.2%)症状缓解,6例(8.8%)心绞痛复发,其中4例(5.8%)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部位再狭窄,术后2个月内死亡2例(2.9%),术后1周内发生无Q波心肌梗塞者1例  相似文献   

8.
标  题 急性心肌梗死中伴或不伴有支架植入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作  者 GrinesGL ,CoxDA ,StoneGW等  来  源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1999,341:194 9~195 6疾  病 急性心肌梗死目  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血管成形术 ,比较单纯球囊扩张与植入带肝素膜的Palmaz Schatz支架的效果。设  计 随机、多中心。患  者 共有 90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心导管检查及血管成形术。随  访  6~ 6 5个月。治疗方案 将适合于支架植入的病变血管随机分为单纯球囊扩张术组 (n =4 4 8)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西罗莫可(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小冠状动脉病变(<3.0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入院的98例冠心病病人,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直径小于3.0mm的病变血管共107支,前降支49支,回旋支18支,右冠状动脉15支,对角支18支,钝缘支7支,血管直径2.74mm±0.23mm。107支病变血管共植入Cypher支架118个。结果107支病变血管中,75支血管经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32支血管行直接支架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全部病例症状消失。随访14个月±3个月,全部存活。其中53例在术后10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5例经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9.4%。4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再次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随访6个月,无心绞痛症状发生。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明显降低小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V-Flen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安全性和再狭窄的发生率,在124例冠心病病人中,138处血管病变植入174个V-Flen冠状动脉支架,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1例病人因严重心衰死亡,4例病人出现非Q波心肌梗死,股动脉穿刺血肿5例,其余病人均无支架相关并发症。122例病人6月临床随访中,16例(13%)出现胸痛或运动试验阳性;108例6个月后定量血管造影显示再狭窄率为24.0%。此结果提示,V-Flen冠状动脉支架对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安全有效性,且再狭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43例PTCA和冠脉内67个支架植入术的资料。其中8处病变行单纯PTCA,12处病变直接植入支架;植入支架类型包括Cordis支架49个,NIR支架16个,CVD1个,AVE1个,靶血管病变特征;A型病变35处,B型30处,C型10处,支架植入病变血管分布为左主干1个,左前降支31个,对角支2个,左回旋支16个,右冠状动脉17个,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前冠脉狭窄程度为80-95%,术后残余狭窄小于5%,管腔通畅,血流恢复TIMI Ⅲ级,随访2-36个月,4例患有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9.3%,结论: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疗效显,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对48例植入支架的AMI连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33例,右冠状动脉8例,回旋支4例,左主干1例以及大隐静脉桥2例。48例患者共植入57只支架,其中34例因球囊扩张后结果不理想,12例因非闭塞性夹层,2例因闭塞性夹层。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38%,术后残余狭窄降至(24±71)%。院内严重并发症3例,其中1例(21%)死亡,2例(42%)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无院内并发症的45例患者随访10.1±72个月,其中3例失访,出院后2例发生再狭窄和1例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无其它心脏事件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AMI时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和预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态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自1993年7月至2000年5月我院共行选择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546例,对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25例资料进行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长度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统计学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25例患在160处病变植入支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直径≥50%)61例、68处病变,无再狭窄64例、92年病变。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再狭窄与术前甘油三酯浓度、术前狭窄程度和术后残余狭窄呈显正相关,其比数比(OR)分别为1.589,1.089和1.665;与术前参考血管直径和在梗塞相关动脉植入支架呈负相关,OR分别为0.262和0.114。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与甘油三酯浓度、术后残余狭窄与狭  相似文献   

14.
对12例17处复杂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植入Palmatz-Schatz型支架15个,Gianturco-Roubin型支架4个.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无一例出现局部血管急性井发症.1例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2例口服华法令过程中,出现皮肤瘀斑,1例出现肉眼血尿.无其它并发症.1例术后1.5个月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部位血流通畅好,无再狭窄发生.10例患者未再发生心绞痛,另2例置入一只支架的多支病变患者劳累性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4 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病变血管共 5 8支 ,B型病变 4 9处 ,C型病变 1 3处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4处 ,共置入支架 64只。置入左前降支 2 7只 ,左回旋支 1 3只 ,右冠状动脉 2 4只。De Novo支架置入 4 4只 ,Suboptimal支架置入 1 5只 ,Bail-out支架置入 3只 ,再狭窄病变支架置入 2只。结果 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 ,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98.4 %。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 (86.5± 7.8) % ,术后残余直径狭窄 (5 .1± 1 0 .3 ) %。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 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 ,1例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三次心室颤动 ,4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了 3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其成功率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31例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2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2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果表明,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的可行方法,亦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 ,对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动物或病人 ,给予口服或局部缓释L 精氨酸 (L Arginine)可恢复血管一氧化氮活性 ,抑制内膜增厚。提示L 精氨酸可能在抑制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膜增生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检验在人体植入支架后 ,壁内给予L 精氨酸能否抑制血管内膜增厚。方法 共有 50例接受Palmaz Schatz支架置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被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 :L 精氨酸组 ( 2 5例 )和生理盐水组( 2 5例 )。支架置入后 ,将 1个局部缓释药物的气囊推进至支架处 ,气囊可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因素。方法对2001-2003年成功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及血管直径参数的影响。结果104例病人的138处病变植入152个支架,再狭窄率为35.5%。再狭窄组病变血管植入支架的长度(22±6)mm明显大于非再狭窄组(18±6)mm,(P<0.001)。短支架的再狭窄率显著小于长支架及植入多个支架者(P<0.01)。再狭窄组直径小于3.0mm中小血管的比例明显多于非再狭窄组。BX支架的再狭窄率最高,达46%,Supra-G的再狭窄率最低,为10.5%。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与支架长度、构型等因素有关,小血管内植入支架仍须慎重。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2年9月至1996年9月,我院共开展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38例,将186枚支架置入152支冠状动脉的167处病变。其中左主干病变占0.8%,左前降支50.8%,左回旋支18.3%,右冠状动脉为30.1%。93.7%为B或C型病变。置入的支架类型包括:Palmaz-Schatz支架,Gianturco-Roubin支架,NIR支架,Cordis支架,Wallstent,Multi-link支架,Wiktor支架及Gianturco-RoubinⅡ支架等8种。手术成功率97.8%,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9.3%降至-5.0±8.5%,平均最小血管直径由0.33mm增至3.22mm。主要并发症率为0.72%(1例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周围血管并发症1例。我们认为,在有经验的心脏中心可以安全而有效地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可酌情选用不同类型的支架,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率低。  相似文献   

20.
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行PTCA和支架置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血管完全闭塞病变行PTCA和(或)支架置入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共对28例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行PTCA和冠脉内支架治疗。17支左前降支治疗中,4例失败,植入支架6例。4支左回旋支治疗中,1例失败,置入支架1例。7支右冠状动脉治疗中,3例失败,置入支架2例。成功率为71.4%,9例病人置入支架(32.1%),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4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对血管完全闭塞病变行PTCA和支架置入治疗,仍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