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自拟神经止痛散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28例,并与卡马西平组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44例,随机分为神经止痛散组(观察组)和卡马西平组(对照组)。观察组128例,男46例,女82例;年龄39~68岁,平均52岁;第3支痛者39例,第2、3支痛者62例,第1、2支痛者27例;首次发病36例,发病2次以上者92例。对照组116例,男38例,女78例;年龄40~66岁,平均50岁;第3支痛者33例,第2、3支痛者55例,第1、2支痛者28例;首次发病32例,发病2次以上者8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疼痛均限于三… 相似文献
2.
2005—2008年,笔者自拟川芎止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45例中,女34例,男11例;年龄20—40岁11例,40~60岁30例,60~80岁4例;首次发病11例,2次以上34例。临床表现多以突然在一侧面部发生刀割样、电击样、烧灼样或针刺样剧烈疼痛,舌苔薄白,脉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川芎止痛散联合千安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用千安倍治疗,治疗组33例用川芎止痛散联合千安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5.
三叉神经痛临床上为常见内科疾病 ,多发生于成人 ,发病率以女性为高。其原因复杂 ,治疗较困难。近年来笔者用川芎散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 ,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观察 8例。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5例 ;年龄 19~ 40岁 ,平均年龄 2 9.5岁 ;病程 6个月~ 2 a,平均为 1~ 2 a。临床表现 :8例中均有不同程度偏头痛 ,多为阵发性疼痛 ,甚者流泪、面肌抽搐、咀嚼困难、不能张口、多在日间发作 ,个别病人患侧疼痛时牵引及齿龈 ,全部病人经用一般镇痛药无效 ,而求中医诊治。药物组成及用法 :川芎 10 g,生石膏 3 0 g,僵蚕 12 g,桂枝 10g,…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卡马西平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75.0%,组间比较P<0.05.结论:电针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显著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即第Ⅴ对脑神经,属感觉运动混合神经,感觉神经在穿出脑膜后汇成一个大的半月神经节。分成视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又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例,分别采用电针治疗和卡马西平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和卡马西平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龙云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1):2795-2795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60岁,因右面颊放射性疼痛1周于1995年4月3日入院.入院时诊见:患者右侧面颊呈放射性疼痛,痛如刀割,发作时间短暂,20 s自行缓解,每日发作4~5次,彻夜不寐,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入院前患者曾多次就诊于私人诊所,予诊治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中医辨证:风寒外袭,络脉不和.治宜疏风散寒,和络止痛.方予内服川芎茶调散:川芎12 g、荆芥10 g、防风12 g、细辛3 g、白芷12 g、薄荷12 g、当归12 g、薏苡仁15 g、丹参12 g、甘草12 g,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2.
二散清胃止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元月~2004年12月,我们运用二散清胃止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7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其中男21例,女36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7年。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来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观察服用纯中药制剂后,患者病情发展以及对疼痛的反应程度.方法 依据辨证采用中药汤剂内服.结果 3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显效16例,占46.0%;有效15例,占43.0%;无效4例,占11%,总有效率89.0%.结论 应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不良反应小,患者痛苦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1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门诊患者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年龄38岁~67岁;病程3个月~5a。41例跟骨侧位片示跟骨结节前缘骨质增生。61例曾口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1.2诊断标准起病缓慢,可有数月或数年病史。早晨起床后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过久疼痛又加重。局部检查不红不肿,在跟骨跖面的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重者可触及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加减对三又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三叉神经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A组接受卡马西平治疗,B组同时接受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减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陆振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6):4058-406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中医组和结合组,分别接受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疼痛发作频率和疼痛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和中医组,而西医组和中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疼痛的发作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祛风止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口服祛风止痛汤,每日一剂,连服30日为一个疗程并观察效果.结果:痊愈13例(36.11%),显效15例(41.66%),有效6例(16.66%),无效2例(5.55%),总有效率94.43%.结论:祛风止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以卡马西平片,首日剂量400 mg,分2次口服;若效果不佳,1周后每日用药次数增加1次,每次200 mg,至疼痛停止,或者达到每日最大剂量800 mg.试验组加用白脉软膏,均匀涂擦患侧皮肤,每次1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时进行生存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对卡马西平片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4周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时试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4周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卡马西平片用量为(452±154) mg/d,对照组为(561±139) mg/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白脉软膏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疗效优于单用卡马西平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