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将藏医体质学与中医体质学进行对比,分析藏医体质对应中医五行体质的异同,对临床治疗、养生保健以及人的禀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梳理《黄帝内经》《四部医典》中体质相关内容,对中医五行体质、藏医三种体质进行阐释。结果:藏医体质在理论上对应中医五行体质,可互为参考。结论:中医五行学说影响了藏医五源三因理论,所以中医体质与藏医体质在划分依据方面有其共性,同时存在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述藏医人体体质分型及特点,分析藏医体质学研究内容与其它医学间的异同点,提出藏医体质学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四部医典》理论为指导,具体阐述藏医7种体质的分型特点、辨证方法,比较中医及古印度医学体质分型与藏医学的区别,提出传统医学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从体质形成因素和特点分析、探讨藏医体质辨证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藏医体质学与印度医学有关联,藏医理论和实践更符合藏族人群的体质特征,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藏医体质学在指导优生优育、孕妇平衡调理、预防保健,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特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医和藏医分别具有独特的体质理论,在各自的临床实践中均有广泛应用,两者对体质的认识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概述了两者对体质分类方法的历史沿革,分别介绍了目前公认的9种中医体质和7种藏医体质的总体特征,探讨两种体质分类方法的异同,并以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为参照,逐一比较和探讨中藏医各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中医和藏医两种医学在体质领域的交流互鉴,丰富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体质学说宝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藏医"治未病"学的理论体系与核心内容以及情器世间、身心原理的认识,预防时令、邪气(突发因素)、饮食、起居四大因素等藏医"治未病"的根本方法。在"治未病"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人体体质的分类、辨识及实施个体、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治未病"方法,从而达到无病-延年-正果-财富-安乐的藏医"治未病"学的最高目的及意义。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将藏医经典内容的体质分类与辨识的特色为侧重点,对藏医体质相关文献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尤其对中藏医体质、气质、性格、人格、血型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藏医认为健康与疾病的区别在于发病条件缘遇或不遇而定,是通过(望、触、问)三诊辨证理论综合分析后判定是否健康,在藏医体质分类与辨识中健康与疾病不能分离体质,体质归根结底分为身、心两大体质,身、心体质合二为一,通常外部环境与教育等可以改变体质。人体体质可分为七大体质,细分有无数种。体质分类的原理为(望、触、问)三诊辩证相结合,其中"问"为重要的辨识方法。体质五欲养生是藏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而体质养生的养则与养法是体质辨识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筛选、优化藏医体质判定的条目,为构建藏医体质量表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建立藏医体质类型判定的条目池,设计两轮问卷咨询39名来自北京、西藏及其他四省藏医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调查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9%和100%,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证实专家意见具有良好的集中程度和协调性。共得到52个重要性评分平均值大于1.5的条目,涵盖体型、生理功能、心理性格、病理倾向、适应能力5个维度,其中生理功能、性格体型、体型对体质的判断最为重要。结论应用德尔菲法可以凝聚专家共识,为今后修订藏医体质量表、提升量表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阐述藏医体质学及分型特点,以"隆"型体质为切入点概括藏医以"三因"为基础的独特理论体系,探讨藏医体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隆"型体质身、语、意的特征,以辩证的思维模式叙述藏医体质的独特内涵。将"隆"型体质与其他医学体系的气质、性格、血阏等分型相对比分析,分析出与"隆"型体质的相同特性。结果:"隆"型体质特性与各医学体系观点有一定的相似或交集。结论:"隆"型体质分别与中医学的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和印度医学的vitt之人、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多血质气质与巴甫洛夫分析的活泼气质类型,加之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的血型与性格关联中B型血的性格特性等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鉴于抑郁症已成为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且藏医对此病有较好的疗效,研究老年人抑郁症与藏医体质的关联,为藏医开展抑郁症的诊断和科研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藏医体质辨识和老年抑郁量表(GDS)检测法,纳入青海省所属9个县60岁及以上共计573名不同性别、职业的藏族老年人进行藏医体质类型分布与抑郁状态调查,并对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在573例调查对象中,七种藏医体质中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综合型59.5%、隆赤型9.6%、培隆型9.6%、培赤型8.65%、赤巴型4.7%、隆型4.5%、培根型3.5%;抑郁症分为正常、轻度和重度抑郁,构成比例分别为37.5%、54.8%、和7.7%。不同藏医体质的抑郁症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31.277, P=0.002);不同职业抑郁症分型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x=22.907, P=0.001)。结论 YM病与藏医隆型体质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中隆型体质为YM病的基础,三因中的隆是YM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心脏在YM病与隆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当存在于心脏的“遍行隆”所具有的轻和动的特性发生偏盛会引起隆性YM病;又如当索增隆和上行隆的功能紊乱时,使居于心脏的遍行隆受到影响也会引起隆性YM病;能作赤巴在遍行隆的协助下,诱发赤巴热和锐等特性时,导致赤巴紊乱产生高热而诱发热性YM病,故可将“平隆养心、安神镇静、营养脑神和活络通脉”作为YM病的预防原则,应用“隆助热亦助寒,寒热双入”的特征进行辨症施治,将藏医寒热症思想充分应用到YM病的治疗中,从而发挥藏医药辨证施治的优势,提高藏医治疗YM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藏医在神志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不仅要以平衡隆为主,而且还要抓住隆助热亦助寒,寒热双入,形成病邪的特性,并根据患者的病因、症状、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将藏医热病学思想应用到神志疾病的诊治中,在明确诊断、提高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为理论指导,阐述了藏医人体体质分型及特点,分析、探讨藏医体质学辨证施治在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从藏医治未病学的角度分析不同体质、不同时节等因素下,人体为保持身心健康而需要调整的饮食、起居习惯及必要的健康干预。力图发挥藏医药特色优势,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0.
饮食理论是藏医药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包括饮食的性能、饮食的禁忌、合理饮食三个方面。以藏医古籍为依据搜集饮食禁忌及性能不合而导致的疾病、季节变化和体质的消化能力不同而应用相应的饮食方法,进一步归纳藏医饮食禁忌及合理饮食知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医与藏医时间医学之异同比较研究,揭示中藏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诊疗等方面的认识,认为它们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指出注重中藏医时间医学的研究,对指导中藏医临床治疗,尤其是在择时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藏医霍麦疗法干预亚健康(藏医体质隆型偏盛)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霍麦疗法干预。结果:干预后完全康复8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康复率达86%,好转率12%,无效率2%。结论:霍麦疗法干预亚健康(隆型体质偏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改良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一般成年人群的藏医体质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藏医体质量表调查北京、郑州、西宁、拉萨4市15岁以上一般人群2 322例,描述各体质类型的比例,分析体质与人口学因素的关系。结果?隆型体质344例(14.81%),赤巴型111例(4.78%),培根型196例(8.44%),其余1 671例(71.97%)为复合体质。男性赤巴型、隆赤合并型、赤培合并型、聚合型体质比例高于女性(6.4% vs 3.5%,22.3% vs 18.9%,22.2% vs 11.9%,4.3% vs 2.6%),其余体质则相反(隆型9.5% vs 18.8%,培根型5.9% vs 10.3%,隆培型29.2% vs 34.0%)。年龄与隆型体质评分呈正相关(r =0.06,P=0.004),与培根型呈负相关(r =-0.045,P=0.031)。各体质在不同职业、学历、高原地区各民族人群中的分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般人群的藏医体质分布以复合型体质居多,体质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与职业、文化程度、海拔、民族未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藏医药浴疗法是疗效确切且较受欢迎的一种疗法,也是藏医医疗保健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外治疗法之一,这种外治疗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药物、季节、气候、环境、水质、饮食、体质等等,笔者根据数十年的临床治疗,谈谈季节与气候对藏医药浴疗法的影响,以便为今后临床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赤巴"作为藏医三因学说之一,对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研究"赤巴"对胆囊的影响,对临床上治疗胆囊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主要从介绍"赤巴"的含义、存在部位等方面来浅析藏医三因学说之一"赤巴"对胆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藏医"龚代病"(即口渴症)的发病机制、分类,以及独特的治疗优势,鉴于目前藏医"龚代病"发病原理机制尚不明确,重点研究藏医"龚代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优势。藏医"龚代病"是由藏医三因中隆的粗糙性与赤巴热性紊乱,影响培根枯竭从而引起胃火过于旺盛,血液中水分子减少,促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影响肝脏代谢,进而使藏医中七种元气及三个污物中水分子减少而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使患者出现烦渴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藏医临床疗效的评价,是藏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科学议题。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外藏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和问题;通过比较分析藏医和中医在临床疗效评价方面的异同,指出两者的差异应属于细节而非本质上的差异,故藏医可有选择性地借鉴中医临床研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特色,构建藏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学体系;还探讨了藏医临床疗效评价面临的方法学挑战,包括尚未制定符合藏医自身特色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藏医病证诊断标准等;最后提出了改进藏医临床疗效评价的若干建议,包括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基于整体系统研究的思路评价藏医复杂干预的疗效、选取公认、客观的疗效评价结局指标等。  相似文献   

18.
藏医藏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西藏和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云南等地域内藏、回、汉等民族,在近两千年的生产、生活和防病治病、优生优育、种族繁衍、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起了极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藏医药学中关于优生优育及遗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探。 一、藏医中关于优生优育方面的论述 藏医中非常重视优生问题,首先从两性的结合上提出严格的注意事项,以保证胎儿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章通过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难产的因素、分娩征兆、分娩过程中的妇幼保健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藏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现代藏医的基础上,通过探寻不同源流,试图了解藏医的起源。希望通过对宗教、文物、历史、考古以及社会、语言等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藏医的起源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