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表皮葡萄球菌携带甲氧西林等五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就53株MRSE菌进行了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OXA、SHV、mecA)、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B/C、ermF、mefA)、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aph2″)和糖肽类耐药基因(vanA、vanB、vanC1、vanC2/C3)检测,其目的是了解本院MRSE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携带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溶血葡萄球菌vga(A)LC基因与克林霉素耐药特点。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对63株溶血葡萄球菌的MIC,PCR技术检测vga(A)LC及其他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23株受试菌对克林霉素耐药,其中2株对红霉素敏感(MIC均为0.25mg/L),对克林霉素耐药(MIC均为8mg/L),vga(A)LC基因检测均阳性;6株结构型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阳菌素B类(MLSB)耐药,15株诱导型MLSB耐药,均未检出vga(A)LC基因;1株结构型MLSB耐药菌携带ermB基因,5株结构型MLSB和15株诱导型MLSB耐药菌均携带ermC基因;10株克林霉素耐药菌携带linA/linA’基因。结论我院发现携带vga(A)LC基因的溶血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3.
气单胞菌中检出多种耐药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感染气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分离自肝病患者及腹泻患者的耐药气单胞菌19株,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了β内酰胺酶TEM,OXA;质粒AmpC酶MOX/CMY,FOX,LAT/CMY及氨基苷类修饰酶aac(3)-Ⅰ,aac(3)-Ⅱ,aac(16′)-Ⅰ,ant(3″)-Ⅰ等耐药基因。结果本组19株气单胞菌中,包括嗜水气单胞菌10株,温和气单胞菌6株,豚鼠气单胞菌3株。气单胞菌耐药严重,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美唑,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嗯唑,氯霉素,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9.5%、63.2%、31.6%、26.3%、31.6%、84.2%、21.1%、68.4%、15.8%、5.3%和0%。检测19株耐药气单胞菌的耐药基因TEM阳性11株,OXA阳性2株,质粒AmpC酶MOX/CMY阳性7株,FOX及LAT/CMY均阴性;氨基苷类修饰酶nnf(3)-Ⅰ基因阳性2株,aac(3)-Ⅱ基因阳性2株,aac(6′)-Ⅰ基因阳性4株,ant(3″)-Ⅰ基因阳性6例,其中1株温和气单胞菌同时检出上述4种耐药基因。结论气单胞菌的耐药基因以TEM型β内酰胺酶最高,其次是质粒AmpC酶MOX/CMY,氨基苷修饰酶4种基因型均存在,提示气单胞菌的耐药严重,有多种耐药基因存在,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并对耐药基因进行测序。结果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是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nt(3″)-Ⅰ、aac(6′)-Ⅰ、aac(6′)-Ⅱ和aac(3)-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1.1%、39.5%、28.9%、31.6%和21.1%,未检出aac(3)-Ⅰ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OXA-10、TEM-1、DHA-1、PER-1和IMP-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2.1%、18.4%、10.5%、7.9%和31.6%,未检出CTX-M-9基因和VIM基因;另外OprD2基因缺失率达60.5%。结论广州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其进行重新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prD2、金属酶基因、氨基糖苷类酶修饰基因。结果 4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厄它培南,亚胺培南(IPM)、头孢他啶(CAZ)、美罗培南、头孢吡肟(PE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环丙沙星、氨曲南(ATM)、庆大霉素(GEN)、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多粘菌素耐药率分别为100%、96.2%、92.0%、90.1%、84.8%、83.9%、83.1%、73.7%、65.1%、60.6%、58.0%、0%。PCR结果显示oprD2缺失率65.0%,整合子阳性率22.5%,发现金属酶基因IMP-1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3Ⅰ、aac6Ⅱ、aac6Ⅰ、ant2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6.0%、35.1%、26.2%,20.1%,同时携带2种或2种以上耐药基因占55.0%,携带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的有40.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高,携带多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在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很常见,另外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盒的整合子的存在也是细菌耐药的常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云浮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检测,并进行测序。结果 25株铜绿假单胞菌未发现对多黏菌素B耐药,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5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nt(3″)-Ⅰ、aac(6′)-Ⅰ、aac(6′)-Ⅱ和aac(3)-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0%、32%、24%、28%和24%,未检出aac(3)-Ⅰ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OXA-10、TEM-1、SHV、DHA-1、PER和IMP-9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2%、12%、8%、12%、12%和12%,未检出CTX-M-9基因和VIM基因;另外OprD2基因缺失率达60%。结论本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8—1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6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检测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结果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一舒巴坦有较高的敏感率(33.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20.0%)。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aac(6’)Ib、aph(3’)-I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的阳性率分别为72.2%(26株)、72.2%(26株)、80.6%(29株)和80.6%(29株)。结论本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b>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及耐药基因与耐消毒剂基因的检出情况。方法 <\b>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blaZ)、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norA)及耐消毒剂基因(〖WTBX〗smr、qacA/B、qacG、qacH〖WTBZ〗)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b> 共检出28株(66.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14株(33.3%)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所有菌株对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仅对呋喃妥因、奎奴普汀和万古霉素敏感100%。菌株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总检出率分别为mecA 73.8%、blaZ 69.0%、norA 59.5%、smr 2.4%、〖WTBX〗qacA/B〖WTBZ〗 4.8%,〖WTBX〗qacG〖WTBZ〗和〖WTBX〗qacH〖WTBZ〗均未检出。MRSA的耐药基因携带率均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严重,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且部分菌株同时携带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是一类广谱、强效的化学合成抗细菌药物。长期以来,细菌通过染色体介导的靶位点改变、蓄积减少(包括孔蛋白缺失、主动外排增加)等机制逐渐对其形成耐药。尽管有报道发现有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在移动片段上并可通过转化完成水平基因转移,但质粒介导耐药仍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株临床分离携有多重耐药基因盒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整合子进行检测及分型,用长片段PCR(Long—PCR)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的耐药基因。同时应用PCR扩增金属酶基因和oprD2基因。结果该株铜绿假单胞菌PA27携带Ⅰ类整合子,其可变区大小为3.0kb,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经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BLAST),确定为一种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aac(6’)-Ⅱ-cm1A8-OXA-10,GenBank登录号为EU708817。oprD2基因检测阳性,未检出IMP-1、VIM-2和IMP-2型金属酶基因。结论该地区首次报道携带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的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并携有多重耐药基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以及与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TEM、blaVIM、blaOXA-23 、blaSHV、 blaADC、 blaIMP)并加以分析。结果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大多敏感。所有菌株均检出blaTEM、blaADC基因,有18株携带blaVIM基因,其余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同时携带blaTEM、blaADC和blaVIM基因是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乐清地区儿童患者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14年乐清地区儿童患者分离的124株肺炎链球菌采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同时对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用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片协同试验确定其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这些菌株的耐药基因ermB和mefE。结果124株肺炎链球菌中,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依次为96.77%、93.55%、84.68%和81.45%;青霉素、氯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0.16%、5.65%和0.81%,未发现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120株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中,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cMLS占96.67%、iMLS占0.83%、M型占2.50%;耐药基因ermB检出率为97.50%,mefE的检出率为6.67%。结论乐清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ermB基因介导的cMLS型耐药是大环内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不是治疗乐清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快速筛查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可行性,利用此筛查方法了解深圳地区葡萄球菌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经测序鉴定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ermB,ermC,msrA的葡萄球菌,用一个包括这四种耐药基因引物的SYBRGreenI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荧光定量曲线和熔解温度曲线(Tm值)确证和反应条件优化后建立针对大环内酯类常见耐药基因的初筛体系;随机选取临床136株葡萄球菌,利用此初筛体系对136株葡萄球菌是否携带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表型、电泳、测序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此方法进行评价。对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细菌进行基因型别的鉴定,以了解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此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初筛体系检测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与表型检测比较达到94.8%(129/136)的一致性,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和测序结果比较达到100%的一致性。136株葡萄球菌检出msrA,ermA,ermB,ermC四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75.7%(103/136),并发现多株携带多种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葡萄球菌。结论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葡萄球菌是否携带有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深圳地区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主要耐药基因是ermC 56.6%(77/136),msrA24.2%(33/136),ermA12.5%(17/136)。  相似文献   

14.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敏感度,研究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方法对中山医院57株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进行红霉素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上海4所医院中分离的53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检测耐药基因(ermB,mefA,merE)。结果57株肺炎链球菌中12株(21.0%)敏感,3株(5.3%)中介,42株(73.7%)耐药。53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中,ermB基因、mere基因、mefA基因分别在51株(96.2%)、22株(41.5%)和1株(1.9%)中检测到。其中21株(39.6%)同时检测到ermB基因和mefE基因,1株(1.9%)同时检测到ermB基因和mefA基因,1株(1.9%)未检测到ermB基因、mefE基因或mefA基因。结论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ErmB介导的靶位改变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mef(特别是mefE)介导外排机制引起者也较常见。  相似文献   

15.
王玉月  史伟峰  周军 《检验医学》2013,(11):1008-101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的广泛耐药(XDR)-鲍曼小动杆菌(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情况。方法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仪对AB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gyrA和parC基因扩增测序确定AB。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20株XDR—AB的10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adeB基因,并用DNA测序比对。结果20株XDR—AB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I、aac(6’)-Ib、ant(3”)-I、aph(3’)-I检出率分别为90.0%、30.0%、95.0%、95.0%,而aac(3)-lI、aac(6’)-Iad、aac(6’)-lI、ant(2”)-I、ant(4’)-I及aph(3’)-VIa基因均未检出。armA型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adeB基因检出率均为100%。结论20株XDR—AB均携带rarmA和adeB基因,同时aac(3)-I、ant(3”)-I和aph(3)-I检出率较高,提示ICU分离的XDR—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可能与携带的耐药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8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口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结果4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ADC、OXA-23和0XA51的阳性率分别为91.5%(43株)、93.6%(44株)、93.6%(44株)和95.7%(45株)。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8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可能与8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ighLevelAminoglyeosideResistant,HLAR)肠球菌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并研究其耐药分子机制。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鉴定仪法测定53株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肠球菌转座子Tn917和Tnl546/Tn916、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毒力岛基因mefA、I类整合酶Intll、氯霉素耐药基cat、表面蛋白基因esp,并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VRE)进行基因分型(vanA、vanB、vanC)。结果53株肠球菌检出含ermB26株,占49.0%;含mefA9株,占17.0%;含Tnl546/Tn91619株,占35.8%;含Tn91711株,占20.8%;含Intll26株,占49.1%;含esp15株,占28.3%;未检出cat。53株肠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全部耐药,对红霉素耐药高达94.3%,对高水平庆大霉素、高水平链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5.5%、73.6%、75.5%、66.0%、62.3%;对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高达98.1%;1株耐万古霉素,其基因和表型均为VanA。结论HLAR肠球菌可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与肠球菌耐药性密切相关,可能在多重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沃氏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情况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一株多重耐药沃氏葡萄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菌素B类(MLSB)基因、四环素类基因、糖肽类基因、消毒剂基因检测。结果:PCR结果显示该株的mecA,TEM,ermA,ermC,msrA,msrB,aac(6′)/aph(2″),qacA基因均为阳性,ant(4′,4″),aph(3′)-,TetM,vanA,vanB基因均为阴性。结论:该株沃氏葡萄球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而且对胺类、胍类消毒剂耐受。  相似文献   

19.
溶血葡萄球菌庆大霉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溶血葡萄球菌庆大霉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63株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和其他5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和aac(6’).aph(2”)耐药基因。结果63株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74.6%,MIC50、MIC90分别为64和128μg/mL.庆大霉素不敏感的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对环丙沙星和红霉素的耐药率(85.7%和87.8%)远高于庆大霉素敏感的MRSH(0.0%和46.2%,P〈0.005)。13株庆大霉素敏感的溶血葡萄球菌扩增aac(6’)+aph(2”)基因均阴性,50株庆大霉素不敏感的溶血葡萄球菌(MIC为8~≥128μg/mL)均携带aac(6’)-aph(2”)基因,其中49株同时携带mecA基因。结论aac(6’)-aph(2”)基因是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特点,探讨SA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林可霉素-链阳菌素B类(MLSB)、四环素类、糖肽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20株SA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MLSB类基因、四环素类基因、糖肽类基因、耐消毒剂基因检测。结果 PCR结果显示20株SA中13种耐药相关基因检出率分别为mecA75%、TEM90%、aac(6')/aph(2″)70%、ant(4',4″)15%、ant(6)-Ⅰ25%、ermA100%、ermC55%、msrA20%、msrB55%、tetM65%、qacA60%,vanA、vanB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多数SA菌株具有耐多药特征,存在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MLSB类、四环素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且对胺类、胍类消毒剂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