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44例,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53例)、糖耐量减低(IGT)组(43例)和糖尿病组(48例),并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糖代谢异常者(IGT组和糖尿病组)非杓型收缩压和舒张压发生率高于NGT组[79.1%(34/43)、83.3%(40/48)比69.8%(37/53),81.4%(35/43)、70.8%(34/48)比66.0%(35/53)](P〈0.05);糖尿病组非杓型收缩压发生率高于IGT组(P〈0.05),非杓型舒张压发生率低于IGT组(P〈0.05)。夜间高血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的24h舒张压负荷高于NGT组和糖尿病组[40.8(16.9,73.1)mmHg比30.4(2.9,50.2)、23.3(1.3,43.7)mmHg](P〈0.05),NGT组患者24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明显低于IGI组和糖尿病组f(126±13)mmHg(1mmHg=0.133kPa)比(133±17)、(133±12)mmHg,(128±12)mmHg比(135±18)、(134±12)mmHg,(122±16)mmHg比(131±19)、(130±16)mmHg](P〈0.05),IGT组24h舒张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h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动脉压高于NGT组和糖尿病组[(854-12)mmHg比(80±11)、(76±12)mmHg,(87±13)mmHg比(82±11)、(78±13)mmHg,(83±14)mmHg比(76±12)、(72±12)mmHg,(101±13)mmHg比(95±10)、(95±10)mmHg,(99±14)mmHg比(92±12)、(92±12)mmHg](P〈0.05),同时IGT组dSBP、nSBP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24h平均脉压差、白昼平均脉压差、夜间平均脉压差高于NGT组和IGT组[(57±13)mmHg比(46±10)、(48±10)mmHg,(56±12)mmHg比(46±10)、(48±10)mmHg,(58±14)mmHg比(46±11)、(48±12)mmHg](P〈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合并血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2.
麻丽军  周俊鸿  丁军 《河北医药》2002,24(4):258-25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糖代谢血脂及体重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107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对照性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结果 治疗组1年间转变为糖尿病(DM)者2例(4.34%),维持IGT者5例(10.87%),转变为正常者39例(84.78%),而对照组上述病例数分别为5(10.42%)、32(66.67%)和11(22.92%)。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提示二甲双胍非常适用于肥胖型IGT患者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患者的血糖变化特点,指导GIGT患者的孕期处理。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糖耐量减低患者48例,收集其门诊75gOGTT结果、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监测结果、入院时随机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GHb)结果,并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非GDM和GIGT产妇40例对照分析新生儿体重及胎儿窘迫等情况。结果 GIGT患者OGTT0、1h、2h、3h四点血糖异常率分别是:0%、20.4%、34.6%和44.9%,以2h和3h点异常为主,占GDM诊断依据的80.6%。48例患者中孕期空腹及餐后2h监测血糖果者24例,监测率50%,空腹血糖平均值(4.02±0.76)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6.26±1.53)mmol/L,入院随机血糖平均值(5.08±0.96)mmol/L,检测均未发现GIGT患者血糖监测值达糖尿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羊水过多、先兆子痫、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胎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新生儿体重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未监测到GIGT患者在妊娠期间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祛湿降浊法治疗肥胖型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肥胖型糖耐量减低9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健康教育方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45例)口服用健脾理气、祛湿降浊法组建的健脾瘦身颗粒,每日1剂;对照组(45例)口服阿卡波糖50mg,一次一粒,一日3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停药3~5d复查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降糖有效率及中医体质改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TC、TG、BMI及OGGT2hP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05),治疗后两组OGGT2hPG、TG及BM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脾理气、祛湿降浊法治疗肥胖型糖耐量减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流调1232人,隔夜禁食12小时以上,空腹采血5ml,测定血糖(BS)、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1232人中,糖尿病(DM)161例,首诊DM病人66例;糖耐量减低(IGT)93例.首诊和IGT病人空腹以及餐后血糖为6.1±2.4mmol/L、7.9±6.1mmol/L;TG、TC、LDL-C为2.3±0.8mmol/L、5.7±0.7mmol/L、4.8±0.9mmol/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1.1±0.3m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腹和餐后血糖与TG、TC、LDL-C水平成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存在血脂异常,加强糖尿病患者血脂相关知识教育及普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马胜男  张静  刘洋 《中国医药》2011,6(7):891-892
糖耐量减低(IGT)各方面表现为糖尿病发展的前期状态,其心血管疾病(CVD)风险与糖尿病几乎相当.据有关文献报道,合并IGT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呈现多支病变、弥漫性狭窄,远端血管狭窄的发生率高.而糖耐量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多呈现节段性狭窄,远端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低[1].IGT与动脉硬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IGT人群同时预防冠心病和糖尿病发生在现代社会具有十分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对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经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筛选出肥胖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100例,口服降压药雷米普利片5 mg,每天1次;1月后,血压仍间断波动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2组原用降压药与原生活方式均不变;此外,治疗组加用二甲双胍片0.5 g,每日3次;疗程各16周。测定治疗前后24 h的动态血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胰岛素、糖负荷后2 h血糖、血胰岛素。结果治疗后,二甲双胍组与治疗前比较或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降压总有效率达72%,明显优于对照组44%,且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餐后2 h血糖与空腹、餐后2h血胰岛素均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体重指数明显下降(均P<0.05)。二甲双胍组无低血糖出现。结论二甲双胍对肥胖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显示了良好的抗高血压效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时尿微量蛋白(mALB)排泄与血压、血糖的关系。方法对83例IGT和64例NGT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和尿mALB检测,并依血压高低分组比较。结果各组间FBG、2hBG、尿mALB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IGT血压升高组分别依次显著高于IGT血压正常组、NGT血压升高组和NGT血压正常组。结论IGT患者已存在早期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肾损害,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干预应从IGT开始。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KF)病人糖耐量减退的效果。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30例为氨氯地平组 (男性 1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54a±s6a)用氨氯地平片 5mg ,po ,qd ,8wk为一个疗程 ;另设正常组 (为健康人 ) 30例 (男性1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50a± 7a) ,与氨氯地平组相同作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各生化指标检测 ,并作比较。结果 :氨氯地平组糖耐量试验与正常组比较呈糖耐量减退 ,治疗后好转 ,峰值左移 (由治疗前峰值 12 0min移至 60min) ;且其中 2 1例 ( 70 % )于 180min时血糖已恢复到正常值 ;治疗后血浆胰岛素升高15.7mU·L- 1± 2 .2mU·L- 1(P <0 .0 1) ;甲状旁腺激素下降 2 .1ng·L- 1± 0 .9ng·L- 1(P <0 .0 1)。结论 :氨氯地平能改善CKF病人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对糖耐量减低 (IGT)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确诊IGT 70例 ,其中男 31例 ,女 39例 ,随机分成贝那普利组、对照组各 35例。对照组进行饮食、运动控制 ,贝那普利组除饮食、运动控制外 ,加贝那普利10mgqd ,观察 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及舒张压均下降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无下降 ,而贝那普利组有所下降 (P <0 .0 1) ;两组治疗后的餐后 2h血糖 (P2HB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下降 ,贝那普利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贝那普利可降低糖耐量减低患者P2HBG、HbA1c及收缩压水平 ,提示贝那普利可改善糖耐量减低患者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A)对肥胖糖耐量减低(IGT)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肥胖的IG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ALA 600 mg·d-1治疗14 d,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方法观察ALA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输注ALA后,钳夹过程中稳态下葡萄糖输注率(GIR)升高76%(P<0.001);TNF-α、IL-6分别下降38%和55%(P<0.05);MDA水平降低43%,GSH水平升高26%(P<0.05)。结论抗氧化剂ALA能显著改善肥胖IGT人群的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可能为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同时下调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IGT合并EH患者,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不同情况下右侧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包括静息时肱动脉的基础内径(D0)、流量介导血管舒张时肱动脉内径(D1)和含服硝酸甘油介导血管舒张时肱动脉内径(D2),并分别计算流量介导血管舒张时肱动脉内径较基础内径的变化率(即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1)和含服硝酸甘油介导血管舒张时肱动脉内径较基础内径的变化率(即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2)。选择32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EH对照组和38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三组ET值比较,IGT合并EH组〉EH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NO值比较,IGT合并EH组〈EH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1)比较,IGT合并EH组〈EH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2)无明显差异。结论IGT和EH均为血管内皮损伤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且两者有明显的协同破坏作用,IGT合并EH时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更加明显,此时更应该提早干预,以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葡萄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予以药物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前瞻性观察(1年)IGT患者的血糖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方法:对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治疗组(A组)和二甲双胍药物(250 mg,每日3次)联合生活方式治疗组(B组)治疗1年,1年后复测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颈总动脉IMT。结果:在基础状态时,两组的血糖和颈总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B组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A组[分别为(7.9±1.2)(、8.7±1.4)mmol/L,P=0.002],B组IMT的增加值明显低于A组[分别为(0.001±0.010)、(0.007±0.014)mm,P=0.042]。结论:二甲双胍治疗明显改善IGT患者的餐后血糖,并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人群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琳  张凯 《天津药学》2012,24(1):22-24
目的:观察应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协助临床控制糖耐量以减低患者向2型糖尿病的转变。方法:对12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组加用阿卡波糖,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以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 2 h后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干预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为8.3%,阿卡波糖组的发病率为5.0%;治疗组BMI、WHR、FPG、2HPG、FINS、PINS以及IR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S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改善IGT患者的代谢紊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甲亢患者糖耐量的改变及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糖耐量的改变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甲亢糖耐量减低者52例,为A组。甲亢糖耐量达诊断糖尿病标准者32例,为B组。正常对照组24例,为C组。进行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标(ISI)、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指标(HOMA-I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结果:IAI、HOMAIR:A、B两组与C组相比明显低下或增高(P〈0.05)。HOMAIS:A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相比明显低(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可影响糖代谢,出现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Determinations of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and of serum insulin-like activity were made in 12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absorption treated with indomethacin 4 x 25 mg for a day.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untreated control pati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ak blood level of glucose, and the serum level of insulin-like activity, could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thi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indomethacin. The decrease of blood level of glucose appeared 0.5 h before the decrease of insulin-like activity in these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