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乙型肝炎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根本,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把辨证分型和现代医学的分段治疗紧密结合起来,中医的辨证分型和西医的检测指标相互参照,使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个量化标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医以独有的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对糖尿病的治疗注重整体调节。当前,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法可以减轻西医疗法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增强其疗效;在改善症状等方面亦明显优于西医疗法,而且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价格较低廉。随着中西医两种不同体系的医学相互碰撞,如何做到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将会是研究的热点。中医可借鉴西医的微观论,吸纳西医的辨病观,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优势,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医以独有的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对糖尿病的治疗注重整体调节。当前,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法可以减轻西医疗法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增强其疗效;在改善症状等方面亦明显优于西医疗法,而且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价格较低廉。随着中西医两种不同体系的医学相互碰撞,如何做到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将会是研究的热点。中医可借鉴西医的微观论,吸纳西医的辨病观,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优势,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单兆伟教授继承了孟河医派的精髓,学术理论深厚,用药主张平和,临床辨证细腻准确,调理脾胃病主张调理中焦脾胃气机升降,重视肝肺两脏,组方性味平和,力戒偏杂,用药轻灵平正。单师学术渊源孟河,主张顺应时代的发展,衷中参西,反对拘泥守古,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互参考,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5.
现代妇科领域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是在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疗效优势的基础上,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进行的。一般包括中医辨证的客观化研究、诊疗标准的规范化研究,以及阐释药效机理的可靠性等,从而提出各种中西医结合的新观点和新理论,反映出中医现代化的时代科学发展水平。兹评述如下:1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医辨证突出整体、宏观,从综合的角度进行整体研究,而西医对微观结构的研究日趋深入,中西结合则可以达到最优化的互补与整合。因此,可把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或仪器检测的微观指标纳入中医四诊的宏观辨…  相似文献   

6.
中医从宏观、整体上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以辨证为主进行施治;而西医从微观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以细胞的水平找病因而治疗。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最好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多种靶器官受损,引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危害人类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与治疗均有较为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大背景下,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也相继开展,为糖尿病的临床辨证诊断提供了更加客观化的评价及参考。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疗效更优,临床应用前景更为广阔。文章就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糖尿病的中西医理论、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糖尿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郝国栋  刘瑞娣 《当代医学》2008,14(12):173-173
中医从宏观、整体上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以辨证为主进行施治;而西医从微观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以细胞的水平找病因而治疗。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最好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祛瘀消积颗粒治疗中医辨证属胃络瘀阻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镜下中医微观辨证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经临床及胃镜检查诊断为CAG,并中医辨证属胃络瘀阻证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胃镜下改变与中医微观辨证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21例患者中,中医微观辨证为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患者胃镜下评定治疗有效率较高,阴虚血瘀及湿热瘀结患者则效果欠佳。结论:针对临床应用祛瘀消积颗粒治疗中医辨证属胃络瘀阻证CAG,应选择胃镜下中医微观辨证为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的患者,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辨证论治。它做为中医特色已被明确地肯定下来,形成了中医临床辨证的特点,并确立了它在中医药学中的中心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次的检测技术向医学领域渗透,中医、西医理论相互补充,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近四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医辨证论治出现了多种形式。如,单纯辨证论治,双重辨证论治,试探性辨证论治,微观辨证论治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梳理中西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对痤疮的发病机理进行评述,来更全面地认识和提高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提供思路。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与外感风邪、肺经蕴热;湿热蕴结、痰湿互结;毒热互结,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有关。西医认为,痤疮发病与机体免疫失衡、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炎性因子作用、雄激素作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和遗传相关。中医多采用辨证分型方法医治痤疮,疗效显著却缺乏规范的研究方法,难以达成共识;西医治疗痤疮内服类维生素A,外用抗生素联合激素软膏治疗,停药易复发。痤疮治疗应中西医相互结合,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从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对中药研究的影响,阐述中药现代技术研究的初衷与开端;从基源、性状、理化及计算机辅助鉴别方面分析中药鉴定的研究现状,并从中药化学成分、中药药学作用两方面概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表明:中药现代药效学研究与传统中药理论关联度低,与中医临床用药的整体观思路不合拍,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未来研究应积极探索保持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长处,使中药的现代研究与更高层次上传统中药理论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3.
化疗相关性腹泻已成为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随着中医药研究的发展,使用中医传统古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西医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笔者对近年来临床使用较多的传统古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着重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探讨传统古方在化疗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为取得更满意的疗效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脾、肝二脏关系密切,辨证可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和寒热错杂证等。常用益气健脾、疏肝和胃、清热化湿、辛开苦降等法治疗,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方用药。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中,常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采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胃肠促动力药或奥美拉唑等胃酸抑制剂及其他常规治疗的西药与中药联合治疗。结果表明,联合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研究中缺乏对中医辨证分型、中西药的选用及疗效评价的统一标准,故应规范辨证分型及药物选用、统一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就如何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疗效在中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采访了金实教授,金实教授认为,注重整体观念,正确辨证施治,确保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是以延续的保证;辨证与辨互参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方法;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传统中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明显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现代自然科学的渗透使中医疗效的评判走向客观和微观化,促进了中医学现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3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施治联合抗菌素、角膜烧灼清创术、结膜瓣覆盖手术治疗,评价中西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22例(23眼)中,治愈22眼,其中单纯药物治疗10例,药物联合清创治疗5例,药物联合清创及结膜瓣覆盖术7例;无效1眼,于结膜瓣覆盖术后行眼球摘除术,总有效率为95.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显著,有利于病情恢复,防止病情恶化和复发。  相似文献   

17.
中医肿瘤学较之中医其他学科起步较晚,而恶性肿瘤作为现代的多发病、疑难病,无论中医、西医对其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故而中医肿瘤教学有一定难度.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诊断上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上应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组方上应辨证用药与专科用药相结合.同时在理论传承基础上,注重对临床实践创新内容的讲解,以中医治肿瘤好的“点”“面”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文献综述,从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药临床治疗,包括: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外治、专方专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论述,及对糖尿病足治疗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其核心是脏腑辨证,但“证”的客观化诊断依据较少,不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严重制约了中医理论的发展,是造成当前中医理论和临床迟滞不前的主要症结,建议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进行证候规范化工作,首先是“继续”,即在梳理古典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不必求全但求实,借鉴循证医学,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重新评价中医临床工作,重新评价中药和中成药疗效,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病,证,药结合,先确定西医疾病,然后辨证分型,再选择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的最初目的是把中西医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新的医药学。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为保障劳动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取得了众多重大科研成果。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已经得到广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并在临床诊疗和科研中得以广泛应用。中西医各有长处,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仅西医要学中医,中医也需要学习西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