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与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CO的比较,探讨Swan-Ganz导管与Vigileo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05月至2016年05月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1例,同时应用Flo 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与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CO,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lo 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所获得的心输出量与肺动脉漂浮导管所获得的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值为0.913,P0.05)。结论 Flo 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与肺动脉漂浮导管技术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CO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上动态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188-192
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易发生较大波动,若不及时发现及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将导致灾难性地后果,因此,心功能监测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极为重要。关于心功能监测的方法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以期应用最安全、最快速地技术获取最准确地监测以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达最优化的心功能监测,在传统监测方法(肺动脉导管)基础上,研发了许多新型监测技术,如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锂稀释心排量(Lithium-indicated dilution cardiac output,LiDCO)、FloTrac/Vigileo、ProAQT/PulsioFlex监测系统、经食管多普勒(Transesophageal doppler,TD)、Nexfin、无创超声心排量监测(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USCOM)、经胸生物电阻抗(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TEB)等,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条件及监测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本文介绍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以及优缺点,为心功能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用漂浮导管对27例肺心病和慢阻肺病患者进行运动前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应用肺阻抗血流图进行右心收缩时间间期(RSTI)测定。结果发现:运动试验对肺心病患者的右室射血期(RVET)和PEP/RVET有明显影响;肺心病组及慢阻肺病组运动前后肺动脉平均压(PAPm)有非常显著变化;PEP/RVET比值与PAPm之间有较好的相关。认为PEP/RVET比值是无创伤性且较敏感的心功能检查指标,对右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经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法(FloTrac系统)与传统经肺动脉导管间断热稀释法(SwanGanz导管技术)监测心排血量(CO)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选择10例行择期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Ⅱ~Ⅲ级,年龄62~76岁.所有患者均连接FloTrac 传感器(Vigileo监测仪)监测外周动脉血CO(APCO);同时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接Ewards VigilanceTM监护仪监测间断CO(ICO).结果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中在放置肺动脉导管后、第1次容量负荷后开胸前、开胸后、搭前降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搭回旋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搭后降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近端吻合时、关胸后第2次容量负荷之前及第2次容量负荷之后9个时间点的APCO与ICO之间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3、0.86、0.78、0.79、0.90、0.80、0.77、0.76,P值分别<0.01、0.05).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APCO与ICO之间的偏差和一致性差异分别为-0.35(±1.08)、-0.21(±1.06)、-0.25(±0.88)、-0.43(±0.98)、-0.47(±0.72)、-0.27(±0.62)、-0.35(±0.94)、-0.26(±0.90)、-0.39(±1.04) L/min,两种监测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FloTrac系统测量的APCO与Swan-Ganz导管技术测量的ICO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法(FloTrac系统)与传统经肺动脉导管间断热稀释法(Swan-Ganz导管技术)监测心排血量(CO)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选择10例行择期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Ⅱ~Ⅲ级,年龄62~76岁。所有患者均连接FloTrac传感器(Vigileo监测仪)监测外周动脉血CO(APCO);同时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接Ewards VigilanceTM监护仪监测间断CO(ICO)。结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中在放置肺动脉导管后、第1次容量负荷后开胸前、开胸后、搭前降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min、搭回旋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min、搭后降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min、近端吻合时、关胸后第2次容量负荷之前及第2次容量负荷之后9个时间点的APCO与ICO之间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3、0.86、0.78、0.79、0.90、0.80、0.77、0.76,P值分别<0.01、0.05)。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APCO与ICO之间的偏差和一致性差异分别为-0.35(±1.08)、-0.21(±1.06)、-0.25(±0.88)、-0.43(±0.98)、-0.47(±0.72)、-0.27(±0.62)、-0.35(±0.94)、-0.26(±0.90)、-0.39(±1.04)L/min,两种监测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FloTrac系统测量的APCO与Swan-Ganz导管技术测量的ICO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漂浮导管动态监测肺动脉压,评估血流动力学、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双向分流量;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未闭动脉导管,改良DeVega术或人工成形环成形三尖瓣。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尚未发展到艾森门格氏综合征的患者71例,术前肺、体循环血量比为1.11-2.61(平均1.65±1.38),肺、体动脉收缩压比为1.21±0.30,肺、体动脉平均压比为0.97±0.13,全肺血管总阻力为(12.3±3.7)Wood单位,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为67例,肺、体循环血流量比≥1.25为69例,左向右分流量和右向左分流量均超过30%心排量为7例;术后平均肺动脉压显著下降[(90.4±22.6)mmHg比(73.7±28.1)mm-Hg,P<0.05],体动脉氧分压显著升高[(60.1±9.6)mmHg比(76.8±12.4)mmHg,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7%(14/71),其中呼吸道感染为7.0%(5/71),右心功能不全11.3%(8/71),5例经治疗好转后出院,3例死亡,手术死亡为5.3%(4/71),主要死亡原因为右心功能衰竭。结论: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漂浮导管检查提示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和/或大量双向分流的患者,外科治疗有助于改善右心功能和缺氧。  相似文献   

7.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法测定了14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负荷试验前、后的右心收缩时间间期(RSTIs),分析其与肺血流动力学及右心功能的关系。结果:右心室后负荷指标肺动脉平均压(PAPm)与右室射血前期、右室射血时间和二者之比等项与RSTIs指标均有极显著相关性(P均<0.01),而右心功能指标与RSTIs指标无显著相关。提示RSTIs是反映COPD患者肺动脉压的良好指标,但用于观察右心功能的改变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8.
慢性肝病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肺血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肺血流的变化。方法 经Swan-Ganz漂浮导管和桡动脉导管监测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术前比较。结果 心率在无肝期开始增快;血压在新肝早期明显下降,术后有增高的趋势;肺动脉压在新肝期开始有显增高,术后仍继续增高;肺动脉楔压与肺动脉压变化基本一致;术前心输出量高于正常,术中转流期有明显下降,术后48h内趋于术前水平;体循环阻力在转流期中显增高,新肝期始恢复,术后48h趋于术前水平。肺循环阻力术前低于正常,术中无明显变化;术毕及术后48h显增高。结论 监测原位肝移植围术期患肺血流的改变对预防和控制肺部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肺热稀释法和肺动脉导管法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通过经肺热稀释法(COa)、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COpa)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测量法(COpc)在20只犬感染性休克模型制作前后以及应用不同液体容量复苏后测量心输出量和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COa、COpa、COpc之间的关系。并且比较经肺热稀释法、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两种方法测得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SVRI和SVI)。结果实验全程中COpc、COa和COpc的相关性好,准确性很稳定。体循环指数(SVRI)和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在经肺热稀释法和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比较中呈正相关。结论在犬感染性休克模型中,我们发现与肺动脉导管法相比较,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得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准确稳定,COpc准确、可靠,体循环指数(SVRI)和每搏输出量(SVI)在两种方法中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刘漪沦  孙静  彭杨  刘月明  马兵 《西部医学》2009,21(8):1336-1337
目的观察烧伤休克期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液体复苏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1例烧伤总面积(67.4±22.9)%、Ⅲ。烧伤面积(48.6±12.5)%的患者于入院后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并记录入院时及伤后8h、16h、24h、36h、48h的心率(HR)、右房压(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嵌压(PAWP)、心排量(C0)、心排指数(cI)和每搏指数(sI),并依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调整休克期复苏补液量。结果参照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调整,迅速纠正血容量不足,未产生液体超负荷并发症,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结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用Swan—Ganz导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为休克期液体复苏提供可靠而灵敏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孙大新  刘莹  邵军进 《当代医学》2014,(24):101-103
目的 应用经动脉压力波形分析(FloTrac)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择期行OPCABG患者20例,麻醉前应用FloTrac传感器(vigileo监测仪)监测心排量CO,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T3)、切皮(T4)、劈胸骨(T5)、吻合前降支(T6)、吻合对角支(T7)、吻合回旋支(T8)、吻合后降支(T9)、关胸时(T10)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指数(CI)、每博量变异(SVV)、中心静脉压(CV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的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后HR(F=16.880)略下降,吻合后降支和回旋支时心率增快。MAP(F=10.724)和CI(F=6.640)麻醉后显著下降,以麻醉诱导期、吻合后降支、吻合回旋支最明显。麻醉诱导期CVP(F=107.744)无明显变化,吻合血管时明显上升,术毕回落,但仍高于麻醉前水平。SVV、SVRI、GEDI术中变化不大。结论 FloTrac/Vigileo系统在OPCABG术中提供及时、准确、连续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麻醉诱导期、吻合后降支、吻合回旋支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联合腰-硬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12月孕足月、单胎剖宫产产妇随机选取50例分为两组,腰麻用药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研究组采用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3 min(a)、10 min(b)、15 min(c),30 min(d)、手术结束时间(e)和麻醉前的心输出量、MAP、HR的变化,观察两组麻醉的效果、不良反应、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 a~e时段,对照组患者的心输出量、MAP明显低于麻醉前和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发生低血压和寒颤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联合腰麻行剖宫产术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FloTrac/Vigileo系统能够有效检测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在肺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方法20例终末期肺病患者行肺移植术,同时运用PiCCO和Swan-Ganz肺动脉漂浮导管(PAC)对术中6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分别比较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肺动脉嵌顿压(PAWP)与每搏量指数(SVIpa)的相关性,以及相邻时间点变化值间(分别用Δ1~Δ5表示)的相关性,并运用Bland-Altman法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心排指数(CI)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ITBVI与SVIpa呈正相关(r=0.654,P〈0.05),而PAWP与SVIpa无显著相关性(P〉0.05)。术中相邻时间点ITBVI的变化也与SVIpa变化成正相关(Δ1,r=0.621;Δ2,r=0.784;Δ3,r=0.713;Δ4,r=0.740;Δ5,r=0.747;P均〈0.05),PAWP的变化与SVIpa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两种方法测得的CI平均偏离度为(0.09±0.5)L·min-1.m-2,一致性界限为(-0.89~1.07)L·min-1.m-2。结论在肺移植手术中PiCCO和PAC监测心脏前负荷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iCCO能够反映肺移植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口服西地那非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平均肺动脉压(MPAP)≥45 mmHg的42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1.2±16.1)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22例,室间隔缺损(VSD组)1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8例。所有患者术前2~3周开始口服西地那非,每次0.5 mg/kg,3次/d,观察并比较服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待循环稳定后继续用药,其中19例患者麻醉诱导后放置漂浮导管,比较这些患者术后服药后0.5、1、4、24 h的MPAP、平均动脉压(MAP)、MPAP/MAP、心脏指数(C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变化趋势。结果 42例患者术前服药(17.51±7.29)d后复查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SPAP)为(80.13±15.41)mmHg,较服药前[(87.71±14.68)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放置漂浮导管的患者,术后服药后0.5、1、4、24 h监测MPAP、PVRI,均较服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仅服药后0.5 h较服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RI、CI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AP/MAP服药后持续下降,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存活,术后随访2~20个月,无晚期死亡。结论围手术期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先心病引起的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明确、安全而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监测右室舒张末容积在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容量性肺动脉导管监测30例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负荷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右房压(RAP)、肺动脉嵌压(PAWP)等,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例患者对液体负荷有反应,14例患者对液体负荷无反应。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液体负荷前后RVEDVI变化值(△RVEDV)与每搏量指数变化值(△SVI)显著相关(r=0.567,P〈0.02),RAP、PAWP变化值(△RAP、△PAWP)与△SVI无相关关系(P〉0.05)。基础前负荷参数RVEDV、RAP、PAWP与△SVI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治疗时,容量指标RVEDVI较压力指标PAWP和RAP在反映前负荷状态方面更为可信,但RVEDVI不能作为预测机体对液体反应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成比例辅助通气(PAV)与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1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进行PAV和BiPAP通气各60min,监测患者在鼻导管吸氧自主呼吸以及接受不同通气模式支持时血流动力学参数、通气参数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自主呼吸相比,患者在BiPAP通气后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略有下降,而在PAV通气时呈明显下降(P0.05)。BiPAP通气时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搏出量(SV)和每搏指数(SI)与PAV时相近,但低于未进行PAV时。PAV通气后射血前时间(PEP)明显缩短,对左室射血时间(LVET)则影响不大。PAV通气时的浅快呼吸指数(RR/VT)为81.2±4.7,显著高于BiPAP时的53.6±2.9(P0.05)。PAV支持时的PaO2/FiO2较鼻导管吸氧时显著增高,PaCO2则有所降低。结论COPD呼吸衰竭患者接受PAV通气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中CO、CI、SV等均明显下降,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搏出量和每搏指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FloTrac/Vigileo监测下不同的手术体位对患者心指数(CI)及每搏变异度(SVV)的影响,为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和液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择期行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使用FloTrac/Vigileo系统观察患者CI及SVV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后5 min(T0)、改头低脚高位5 min(T1)、改头高脚低位5 min(T2)患者的CI、SVV及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和T2时点患者CI下降(P<0.05);与T0时比较,T1时患者SVV下降,CVP升高,T2时SVV升高,CVP降低(P<0.05).结论 手术体位改变会对患者的CI、SVV及CVP造成显著影响,关注相应改变可为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和液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纪东露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01-103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网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59例作为观察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导管检查。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人员经胸超卢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两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和心导管检查结果,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导管检查的相关性。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肺动脉压[(89.4±26.5)mmHg,1mmHg=0.133kPa]明显高于对照组[(29.3±10.4)ramHg],观察组肺动脉内径[(28.1±4.3)mm]明显小于对照组[(32.7±4.2)mm],观察组右房横径[(56.7±5.2)mm]、右房纵径[(63.5±7.4)m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42.0±3.8)mm、(53.6±5.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右房增大和肺动脉增厚,同时m现了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观察组心导管检查结果中肺动脉压[(84.6±25.7)mmHg]低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89.4±26.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导管检查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719,P=0.003)。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中,56例可确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3例误诊,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9%,误诊患者后经心导管检查确诊。观察组左室收缩功能减弱患者的肺动脉压[(90.8±24.6)mmHg]明显高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患者[(65.7±19.0)mltl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冈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测手段,准确性高且重复性好。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