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不同固定方式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假体选择适应证。方法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89例89髋,同期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2例92髋。对比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患者卧床时间、使用助步器的时间、并发症、假体位置、术后Harris髋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生物型假体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有优势且差异显著(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较生物型假体组在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使用助步器的时间等方面有优势且差异显著(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术后早期Harris髋评分较生物型假体组高,功能恢复较生物型假体组快。结论正确识别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初次置换中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型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将63例(103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患者随机分成行A、B两组,A组33例(58髋)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B组30例(45髋)行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为21.3(16~5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Harris 评分优良率和术后假体松动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A、B 两组Harris 评分明显提高,但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A组术后有6例发生假体松动,B组无假体松动病例,假体松动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预防假体松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生物型假体置入后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不及骨水泥型假体,但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宁奎   《中国医学工程》2014,(4):96-96
目的探讨分析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8月-2010年1月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水泥型假体型,参考组患者采用水泥型假体型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结果随访期内,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Harri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7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59例)给予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术中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1、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并发症稍高于生物型假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 观察临床分别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以及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70例.利用抽签法对所有髋关节病变患者实施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 35例):临床选择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 35例):临床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Harris评分优良率以及完成手术后出现假体松动概率方面存在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在Harris评分方面,C1组优于C2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假体松动概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明显(P<0.05). 结论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临床选择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假体松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48例(67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44例63髋,平均随访时间为5.3年(2~9年)。按Crowe分类,I型18例24髋,Ⅱ型15例20髋,Ⅲ型6例10髋,Ⅳ型5例9髋。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除I例CroweⅣ型(2髋)外,髋臼侧均在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3例4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其余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2髋术后脱位经保守治疗而愈。2髋术中小转子上方襞裂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4髋有异位骨化,其中BrookⅡ型3髋,Ⅲ型1髋。随访期内未发现感染、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5分,术后平均为89分。结论后外侧入路、真臼水平重建髋臼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分析应用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高龄病患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给予骨水泥型固定,B组患者给予生物型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术中失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结果:B组术后Harris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方面,采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能够明显减少病患失血量及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术后髋关节各项功能评分情况良好,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相比,具有更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75~96岁)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随访时间2年以上。根据Harris评分方法判断疗效。结果术后51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96分,优良率95%。98%患者术后无需止痛药治疗,83%患者患髋功能良好,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再骨折。结论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骨水泥固定技术的运用可能是骨质疏松患者术后髋痛发生率很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III及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42髋 (Crowe Ⅲ型14例18髋,Ⅳ型22例24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型假体,假体在真臼水平植入,臼杯置于或接近于真臼水平.对临床结果 采用改良Hari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未发生感染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30例36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7个月,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5 ± 3.7)分改善至术后(90.1 ± 2.9分).无假体松动或位置不当需要翻修的病例.影像学复查显示关节假体在位,金属臼杯、股骨假体与宿主骨嵌合良好,无明显松动.所有施行臼侧植骨及股骨截骨的患者植骨及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无假体松动,活动度无明显受限,患髋无痛,Trendelenburg征阴性,均不需使用行走辅助工具.结论 CroweIII及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难度较大,但对此类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平方  王鑫  马蒲阳  张辉  何杨  王建民  董红  赵宇宙 《四川医学》2019,40(11):1138-1141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49例采用骨水泥假体置换术(骨水泥组)、另外49例采用生物型假体置换术(生物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功能评分、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BDM)变化。结果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骨髓泥组的术后引流量低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个月,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骨髓泥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股骨假体周围Gruen 7个分区BDM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本组术后1周比较,骨髓泥组和生物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Gruen分区第1区、第6区、第7区的BDM值均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与骨水泥假体相近,但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稍慢,术后患者假体周围存在一定的骨密度丢失,这可能导致术后假体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赵大庆 《中外医疗》2013,32(19):75-76
目的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提供选择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8例患者分成两组,生物型组与骨水泥组,每组54例,生物型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组应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通过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通过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骨水泥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组患者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组患者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生物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组死亡率明显少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死亡的发生率,且不明显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骨质疏松对生物型及骨水泥型假体选择的影响.方法 对134例(134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术前测定骨密度值,术后采用相同的康复计划进行康复并经过2~5年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种假体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 生物型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的临床疗效相近,最近一次随访时骨水泥组患者的评分均值略高,但2组患者的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物型假体可应用于大多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者,其假体-骨界面的早期稳定性可靠,可满足老年患者早期下地进行康复训练的要求,仅特殊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需行骨水泥假体置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物型与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骨水泥型假体,研究组使用生物型假体,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入组时、术后12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术后12月,两组患者中文版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Oxford hip score,OHS)各条目评分及总评分均有下降,研究组总评分为(14.52±2.75)分低于对照组(16.37±3.19)分(P<0.05)。结论 生物型人工假体手术时间短、术后骨水泥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对于无严重骨质疏松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物型人工假体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作用、手术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应用美国Biomet公司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及手术器械,对100 例患者(112髋)施行全髋关节置换,其中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78髋,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22髋,杂交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12髋,平均随访5年。结果:患者平均术后3-4周离床活动,1例术后发生关节脱位,3例发生手术侧肢体深静脉栓塞,所有患者经5年随访,假体无松动,无翻修,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术前优良。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很大程度地改善了病人关节功能,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 选取32例1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单侧28例,双侧4例.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10髋、混合型6髋、骨水泥型2髋.随访时间平均3.8a(3.2- 4.6a).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11髋术后肢体恢复等长,其余7髋较健侧缩短,但均小于5mm.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2分增至术后92分.随访期未发现假体松动及脱位.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比较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有周密的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的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  相似文献   

17.
杨学方 《四川医学》2019,40(10):1035-1038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30例采用骨水泥假体置换术(骨水泥组)、另外30例采用生物型假体置换术(生物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功能评分、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结果骨水泥组和生物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骨水泥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高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骨水泥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与生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MA值、α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24h,骨水泥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高于生物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骨水泥组的血栓弹力图参数MA值、α角均低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与骨水泥假体置换术差异不大,但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高凝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随访时间平均 4 年(2~6 年 7 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方法判断疗效。结果 术后48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96分,优良率96%。98%患者术后无需止痛药治疗,83%患者患髋功能良好,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在骨折。结论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固定牢靠。骨水泥固定技术的运用可能是骨质疏松患者术后髋痛发生率很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手术疗效和假体再植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15例(15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植入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6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9例植入骨水泥型,6例植入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9~46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脱位等。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0.3分(22~55分),一期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54.0分(45~65分)。二期翻修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8.2分(68~94分)。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能有效控制感染,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一期手术后间隔3~6月再二期手术为恰当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应用非骨水泥型和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做对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水泥组(n=15)和非骨水泥组(n=15),前者采用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者采用非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固定的应用效果。结果骨水泥组和非骨水泥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3.33%,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以及手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骨水泥组住院时间低于非骨水泥组(P0.05),骨水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结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骨水泥型假体固定与非骨水泥型假体固定临床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