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统计分析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122例(早破组)及正常妊娠分娩122例(对照组)进行调查和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早破组之间比较,早破组假丝酵母菌、解脲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性阴道病各单项感染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产妇的多种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申美 《广西医学》2009,31(4):544-546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100例无胎膜早破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宫颈分泌物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生殖道感染率为60.0%,高于对照组的21.0%,其中解脲支原体(UU)、衣原体(CT)感染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应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02~2013-02我院收治的9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90例同期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查宫颈管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检测解脲支原体(UU)、细菌性阴道病(BV)以及念珠菌(CM)。结果 研究组UU、BV以及混合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可对孕妇和新生儿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应提前进行预防和筛查,尽最大可能避免未足月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1国内外胎膜早被(PROM)的研究概况PROM是指临产前任何时候发生的服膜自然破裂,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4.5%~7.6%[1]。PROM是产科的重大课题,其预防和处理是产科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国内外报道,RPOM可引起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在母体方面:孕妇并发PROM时,其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为0.5%~33%,明显高于股股完整者;PROM者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较非PROM者明显升高。因而,有学者认为妊娠并发PROM的处理中存在着胎盘早利的危险性[2];另外,并发PROM的孕妇更易发生难产、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3]。在婴儿方面:PROM可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细菌性阴道病(BV)的关系,以及给母婴带来不良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11月分娩的孕妇237例和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妊娠孕妇384例作为对照组,对其生殖道分泌物进行UU、CT、BV检测。结果胎膜早破孕妇检测结果,总阳性率82.7%,与对照组总阳性率58.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胎膜早破病因与UU、CT、BV感染关系密切,而且胎膜早破合并UU、CT、BV可给孕妇及围产儿带来不良后果,有必要对妊娠早、中期孕妇进行筛查,针对病因做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璇  舒慧芳 《广西医学》1999,21(4):812-813
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常致胎膜早破(1),使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发病率增加。为了解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笔者对我院1997年1~6月在门诊产检的354例孕妇行宫颈内分泌物支原体检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胎膜早破者的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对135例孕晚期孕妇取中颈管分泌物培养,按培养结果分为解脲支原体阳性及解脲支体原体阴性两组,再跟踪观察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两组相比较,结果:解脲支原体阳性组54例中胎膜早破发生22例(40.745,解脲支原体阴性组81例胎膜早破发生15例(18.57%),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Q妥脲支原体感染是部分胎膜早破的原因,积极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可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2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150例无胎膜早破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宫颈分泌物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生殖道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衣原体(CT)、滴虫、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率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生殖道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应重视生殖道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6例未足月(孕周为28~37周)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33例),细菌感染组(30例),非细菌感染组(32例)和混合感染组(31例)。比较4组患者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保胎天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宫内感染率、胎盘病理阳性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程度、新生儿并发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患者的分娩孕周、保胎时间明显缩短,新生儿体质量明显降低,胎盘病理阳性率及宫内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生殖道细菌的培养及检测,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可降低早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不孕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分离培养法对10例不孕妇女与220例已育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不孕组和已育组妇女宫颈分泌物携带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0%,11.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的生殖道感染是造成不孕的因素之一,对临床找不到病因的不孕患者须行解脲支原体检测筛查。  相似文献   

11.
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早产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海利  王欣 《北京医学》2009,31(2):82-84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早产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早产(〈35周)患者49例,按宫颈分泌物培养是否有细菌生长,分为A组(有菌生长,26例)和B组(无菌生长,23例)。分析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早产的破水孕周、分娩孕周、延长孕龄(d)、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临床感染症状、胎盘病理或官腔培养、分娩方式的影响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胎膜早破孕周为(32.7±2.3)周,B组为(33.8±1.9)周(P=0.001);分娩孕周A组为(33.7±2.0)周,B组为(34.2±1.7)周(P=0.006);出生体重A组为(2251.9±643.0)g,B组为(2603.0±543.5)g(P=0.001);延长孕龄(d),A组与B组取中位数分别为5d和1d(P=0.000)。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后产褥病率和新生儿感染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乍殖道感染患者胎膜早破发病孕周早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娩孕用提前;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最低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生殖道感染患者延长孕龄(天数)明显长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2.
张莹莹  王才智 《安徽医学》2016,37(5):550-553
目的 研究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70例为早破组,同期无胎膜早破7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早破组生殖道感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母体发生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最常见的诱因,积极筛查及治疗孕妇生殖道感染可以减少相关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月华  周莉莉 《吉林医学》2012,33(31):6761-676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发生率升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2例(研究组)胎膜早破孕妇与难产的关系,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02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102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难产39例,发生率38.23%,对照组102例孕妇中难产20例,难产发生率19.61%。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对胎膜早破者应积极处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钱春枝 《安徽医学》2013,34(5):591-593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1月住院的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按发病孕周分为两组:A组37例,28周≤孕周≤33+6周;B组36例,34周≤孕周〈37周,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A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发生率、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8~33+6周的胎膜早破患者,应在严密监护下采取期待治疗,可改善围生儿结局,并不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常见菌种,以期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期间住院的16356例住院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相关资料,包括有无胎膜早破及时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及血培养等检查结果。结果16356例新生儿中有胎膜早破史者3432例(21.0%),其中足月儿1060例(30.9%),早产儿2372例(69.1%)。胎膜早破患儿中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为35.8%(1227/3432);血培养阳性率为7.6%(260/3432),其中早产儿为6.3%(149/2372),足月儿为10.5%(111/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70,P=0.000)。在培养出的菌种中,G’球菌占58.5%(152/260),G杆菌占33.8%(88/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695,P=0.000);常见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共占血培养阳性菌的75.8%。真菌占7.7%(20/260),真菌感染均见于早产儿。胎膜早破时间≤24h者血培养阳性率为7.7%(119/1544),24h〈胎膜早破时间≤72h者为7.2%(99/1382),胎膜早破时间〉72h者为9.6%(42/4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01,P:0.259)。结论G球菌是胎膜早破后新生儿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次是G^+杆菌;真菌是胎膜早破后致早产儿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随胎膜早破时间的延长,患儿血培养阳性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胎膜早破的影响。方法应用分离培养法(UU),生物酶快速法(CT)对78例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和9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和CT检测。结果胎膜早破组宫颈分泌物UU和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6%葙3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胎膜早破组UU和CT复合感染率为16.7%,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孕妇UU和CT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妹玉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2):1069-107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32例早产胎膜早破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周组围产儿死亡率及 RDS 发生率(20.8%和15.6%)明显高于≥34周组(1.9%和1.3%);而在<34周组中,保胎≥48小时后出现的新生儿死亡率及 RDS 发生率(38.5%和28.2%)较保胎<48小时者(8.8%和7.0%)明显下降。结论早产胎膜早破期待治疗应当“因人施治”,对于孕周小者,应尽量延长妊娠至孕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保胎治疗,减少围生儿的死亡。方法 192例早产胎膜早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盐酸利托君对照组用硫酸镁保胎治疗。结果延长孕周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的早产儿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与破膜时孕周和延长孕周有关,对不同孕周的早产胎膜早破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围产儿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胎PPROM(研究组)46例及同期随机选择的单胎PPROM(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胎膜早破的发生孕周、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期待疗法、新生儿预后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早产儿的窒息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等新生儿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破膜前32.6%新生儿有较明显宫缩,对照组破膜前18.3%新生儿有明显宫缩(P〈0.05)。研究组早产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31.7%)(P〈0.01)。结论双胎妊娠是导致PPROM的高危因素;双胎合并PPROM的临床处理棘手,早产发生率显著升高,并且新生儿预后差,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