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药源性疾病及表现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瑜 《中国医刊》2007,42(11):20-23
在防治疾病或诊断疾病过程中,由于使用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常称为药源性疾病。近年来大量新药不断应用于临床,而小儿药源性疾病也有明显增多趋势。据四川某医院报道,在儿科,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需住院治疗的儿童占儿科住院总人数的1.46%,其中死亡率为4.35%。可见药源性疾病已严重威胁着小儿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E与临床徐桂芬,俞经农(四川省电力局设计院卫生所成都610061)脂溶性维生素E以往只限用于妇产科不孕症。近年来,随着对自由基与疾病、健康的深入研究,作为自由基清除剂之一的维生素E,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泛。本文就近年来维生素E在老年疾病,儿科疾...  相似文献   

3.
东莨菪碱在儿科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传 《右江医学》1994,22(1):29-33
东莨菪碱在儿科临床应用近况百色地区人民医院陈美传东莨菪碱是莨菪类药物之一,自前科植物巅茄和曼陀罗中提得,能改善微循环,兴奋呼吸中枢,对大脑皮层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常用于麻醉前给药、晕动病及狂躁性精神病等。近十余年来应用范围日趋广泛。现就国内儿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甲硝唑磷酸二钠、维生素B6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观察青海红十字医院(810000)刘艳甲硝唑磷酸二钠为甲硝唑的前体药物,由于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而被临床广泛用于因厌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常与维生素B6配伍,用于治疗对维生素B6需要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闫迎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98-99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7月儿科处方共计2195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品种、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为1262张.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应用率为57.49%,静脉给药途径占抗菌药物应用的32.01%。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和静脉给药比例偏高。  相似文献   

6.
B族维生素在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造成临床药物治疗困难。B族维生素用于伴有其缺乏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镇痛作用确切;在不伴有其缺乏的状态下亦有一定作用;B族维生素常作为佐剂与其它镇痛药合用,减少后者的副作用,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科用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促进儿科用药的合理化.方法 通过大量查阅儿科患者的病历,发现儿科用药存在4种不合理的现象: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②解热镇痛药有滥用现象;③有些医师把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当做绝对安全的营养药;④有些医师把10%葡糖糖注射液作为新生儿常用的基本液.结果必须加强儿科用药的合理化指导,促进儿科用药的科学合理.结论 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多,必须加强管理、科学的合理指导,促进儿科的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是一种临床常用却又往往被错用的重要药物。本文通过对抗菌药物在儿科的不合理使用分析,阐明了抗菌药物在儿科的滥用危害、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旨在提高广大医务人员与临床药学人员对抗菌药物在儿科的使用效率,降低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后果,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在临床上常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克山病心源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促进伤口愈合,以及肝胆疾病和癌肿等的治疗及辅助用药。但临床上的用量及与其他药物配伍不当,往往会降低疗效,甚或产生毒副作用。由于维生素C具有稀二醇结构,有较强的还原性相酸性,使之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情况较复杂,本文就此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抗肿瘤药物除用于治疗肿瘤外,还常作为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对某些类型的肿瘤,常同时或序贯并用抗肿瘤药、辅助治疗药,以提高抗肿瘤作用,降低毒性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药物联用有可能增效,但也有可能因药物相互作用,而致副作用的发生率增加,甚至有时因配伍不当引起毒性反应。抗肿瘤药物副作用较大,且有些药物安全范围又狭窄。因此临床上合并用药时对其药物相互作用应引起注意。现仅就几种常用抗肿瘤药物与它药并用时产生的相互作用简介如下,以供参考。一、环磷酰胺(CPM)与下列各药并用时的作用 1.氯霉素:能明显地减弱CPM的作用和毒性。这种作用是由于在体内使CPM活化的微粒体酶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K是一种常用的止血药,临床上主要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各种出血。近年来发现它具有镇静、镇痛、解痉平喘、止咳、止泻等作用而广泛用于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儿科疾病,现综述如下: 一、治疗支气管痉挛 近年来应用维生素K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报告均多,都收到满意效果。多数学者认为,维生素K其解痉平喘、镇静作用疗效确切,副反应少,可代替氨茶碱而作为小儿平喘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理可能是:1.维生素K能延缓皮质激素在肝内的分  相似文献   

12.
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学夫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462-1463
利多卡因(Lidocaine)为合成局部麻醉药,由于有较强的穿透力、作用时间长、安全范围大,可适用于各种方法的局部麻醉,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局麻药之一。利多卡因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临床应用证明利多卡因是治疗各种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具安全、高效,速效的首选药,甚至一度作为评价各种新抗心律失常药疗效的标准药物。利多卡因还适用于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早些年有报道,气道吸入利多卡因可抑制剧烈运动引起的气道痉挛,1991年起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治疗哮喘常采用雾化吸入,或合用岛激动药等其它抗哮喘药物。这里介绍利多卡因在支气管哮喘(下简称哮喘)方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儿科病毒感染性疾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然而获准用于临床抗病毒的药物除外,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药仅为11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远没有抗生素那么多。HIV感染在我国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02年初SARS病毒在我国的肆虐,均要求我们加深对病毒性疾病和抗病毒药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周隆参 《医学文选》1999,18(5):834-835
临床上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注射液(剂)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或减少毒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对主药间的相互作用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主药与附加剂、附加剂与附加剂的相互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如果考虑不周,配伍不当,亦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导致疗效减弱或消失,甚至产生有害的物质。为此,本文就附加剂在注射液配伍中的影响作一综述。1 含有亚硫酸盐附加剂的注射液与其它注射液的相互作用1.1 维生素K系肝脏内合成凝血酶原的必须物质,临床上常用于凝血酶原过低引起的出血症。肝泰乐是肝脏解毒功能辅助药,常用于肝炎、肝硬化及药物或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自杭精神病药物氯丙嗪于1952年第一个用于临床后,迄今已有40余载。在这期间,精神药物的研究飞速发展,现已形成了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抗躁狂药在内的一个药理学分支──精神药理学。精神药物的应用不仅仅限于精神科,其他临床各科,如内科。神经科、妇科和儿科等,也经常使用。精神药物的疗效已经肯定,但也要合理应用,否则会发生某些不良反应,这是每个临床工作者应该注意的。1精神药物的分类1.1抗精神病药又称神经阻滞剂。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按药物的化学结构式不…  相似文献   

16.
静注盐酸异丙嗪中毒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是一种抗组织胺药,临床常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儿科临床多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最近,我们发现异丙嗪直接静注(未进行稀释)不但起不到镇静作用,相反造成医源性中毒反应。导致患儿烦躁不安,颜面及静注局部潮红,静注处及前臂,上臂疼痛,瞳孔散大等。  相似文献   

17.
杨亚静  白玉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51-3852
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强效药物,其在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善,机体的药物代谢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损害患儿身体健康。目前,抗生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普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如给药方式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药物联用不当等,儿科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问题已经受到了临床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儿科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氨溴索注射液为祛痰剂,在儿科常用于年龄较小不会咳痰或痰液黏稠的儿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该注射制剂与多种药存在配伍禁忌:(1)与喜炎平(穿心莲内酯)混合,3—5min混合液变混浊,并出现白色沉淀物,放置24h混合液颜色虽稍透明,但白色沉淀物不消失。(2)与清开灵(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金根花、栀子等)混合,5min左右混合液出现沉淀物。(3)与头孢派酮-舒巴坦混合,立即出现混浊。但上述各药的生产厂商药物说明书及药物学和药理学,均未提及这几种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9.
水合氯醛具有催眠、抗惊厥的作用,临床有口服和灌肠两种给药途径。因其刺激性强、味苦,口服给药极易引起患儿哭闹、呕吐、甚至呛咳、窒息。灌肠是通过直接肠道给药,利用肠道黏膜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减少甚至避免药物口服对胃、肝、肾的损害,从而成为临床用于小儿功能检查前催眠及止惊厥的首选方法。我院门诊儿科从2006年开始取消口服给药途径,全部采用灌肠方法给药,现将小儿水合氯醛灌肠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禁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上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是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维生素B6常用于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防治异烟肼中毒、全胃肠道外营养及因摄入不足所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时维生素B6的补充。在临床工作中,输完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注射用夫西地酸钠500mg,接输维生素B6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