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8例未经治疗的晚期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作全身照射。男女氏为26:32,年龄28~69岁,平均52岁。分期检查包括体检、胸相、静脉肾盂道影、淋巴管造影(大部病例)、骨髓活检、肝功能等,一般不作开腹探查。40例有膈上或膈下异常淋巴结定为Ⅲ,18例因骨髓或内脏侵犯属Ⅳ期。43例为结节性,15例为弥漫性。使用4 MeV直线加速器,坐位,靶皮距306厘米。每次从两侧作水平方向照射,次量15拉德,每周二次至总量150拉德。剂量以骨盆正中平面为准。颈部接受量比他处高40%。24例因局部肿瘤残存而补行局部射野照射1000~2000拉德。40%病人因血小板减少而中断或缩短疗程。单程实际照射量105~210拉德,4例作了第二程全身照射。  相似文献   

2.
CTOP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8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接受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长春新硷、强的松(CTOP)的联合化疗,可评价疗效病例38例,总缓解率86.8%(33/38),完全缓解率(CR)47.4%(18/38)。毒性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Ⅲ-Ⅳ级发生率7.8%,脱发及心脏毒性相对较低,肝肾功能损害轻微。本方案疗效肯定,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EP方案,即足叶乙甙(VP-16)联合顺铂(PDD)治疗22例复发和难治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全组总缓解率77.3%,其中完全缓解占22.7%(5例),部分缓解占54.6%(12例)。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大部分病人均能耐受。认为EP方案是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2例采用阿霉素,长春新硷和强的松龙多药并用的HOP 疗法,并对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刘启发  伍柏松  周淑芸  刘晓力  孙竞 《癌症》1997,16(4):273-274
目的:为了探讨ABM自体移植对难治性NHL的疗效。方法:我们对4例经放化疗无效的NHL病人进行ABM自体移植联合rIL2、G-CSF治疗,同时观察移植后造血与免疫重建情况。结果:移植后全部病人获CR,除首例病人在移植CR后10个月复发外,其余病人至1996年1月持续CR期分别为20、10和2个月;ANC>0.5×109/L、WBC>1.0×109/L、Plt>50×109/L和Hb>100g/L分别为+10~14、11~15、11~15和23~28天;移植后第3周末NK活性高于移植前(P<0.05)。结论:ABM自体移植联合rIL2、G-CSF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有效,同时可促进造血与免疫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6.
IPED方案治疗难治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由异环磷酰胺 (IFO)、足叶乙甙 (VP 16 )、顺铂 (DDP)和地塞米松 (DXM )组成的联合方案 (IPED方案 )治疗难治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近期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  2 1例难治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均采用IPED方案进行化疗 ,每 2 8天重复 ,每例至少进行化疗 2个周期 ,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CR 5例 ,PR 10例 ,SD 3例 ,PD 3例 ,总有效率为 71.4 % ,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 IPED方案是治疗难治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效果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的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是一组淋巴组织的恶性疾病,虽在罕见病例中组织细胞也被牵连,但主要牵连淋巴细胞。NHL的发病率肯定在增加,在美国约为何杰金氏病(HD)的三倍。据估计,1986年美国约发生27,200名新病人,死亡约14,600名,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发生12,300例,死亡约6,600例。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何杰金氏病(HD)的临床行为已经有了较多的认识,因此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美国Stanford大学医院Ⅰ、Ⅱ期HD治疗后5年生存率已超过95%,Ⅲ、Ⅳ期亦可达75%。日本各期HD患者的相应数字为50~6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相对HD有更为恶性的临床经过,初诊时40~80%患者已属晚期,治疗则以化疗为主、某些局部区域放疗为辅,但疗效不理想。近15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原发于结外(ENO)  相似文献   

9.
本报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382例,男女比例为1.98:1;发病高峰年龄21~50岁,占72%;发病部位,淋巴结内占64.7%,结外占35.3%。按国际工作分型法进行组织学分类,弥漫型占90.4%,滤泡型9.6%。免疫学分型,B细胞型占64.9%,T细胞型占35.1%。临床分期,Ⅰ、Ⅱ期占21.8%,Ⅲ、Ⅳ期占78.3%。预后,滤泡型较弥漫型为好,B细胞型较T细胞型好;临床Ⅰ、Ⅱ期患的生存期明显长于Ⅲ、Ⅳ期。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杨劫主治医师潘启深,谭羽灿,朱正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很少见,我科收治一例甲状腺非何杰金工淋巴瘤,现报告如下。患者男,82岁。因或颈部肿块,伴声嘶一周,以"右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而收入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观察TEAP作为一线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吡柔比星 (THP)、威猛 (VM 2 6)、阿糖胞苷 (Ara c)及强的松 (Pred)的联合方案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进行化疗。并设CHOP方案化疗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 46例中CR 3 3例 ,PR 10例 ,CR率达 71.7% (P <0 .0 5 ) ,总有效率 (CR +PR)为 93 .5 % (P <0 .0 5 ) ,疗效显著 ,且对防治淋巴瘤脑浸润有效。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病人可耐受 ,对心脏毒性低。结论 TEAP方案具有疗效高 ,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可作为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透射电镜观察6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发现NHL细胞都具有肿瘤细胞的一般特征:胞核形态多变,以常染色质为多,均有较大的核仁、核泡和假包涵体。而对照组6例正常淋巴结均无此变化。NHL细胞核内出现染色质周围颗粒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区别。NHL核内出现染色质间颗粒的意义较染色质周围颗粒要大,在人的淋巴肉瘤细胞中常可发现这种颗粒,我们亦在6例NHL细胞中均可见到单个较大的染色质间颗粒(直径在300A——400埃之间),与其他作者不同的是:有一例NHL多个细胞核中发现成簇的染色质间颗粒,直径为250埃左右,排列整齐紧密,颗粒之间还有条状染色质隔开,其意义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观察。此外,有一例淋巴瘤病人的个别瘤细胞胞浆中,见到一堆似C型病毒样颗粒,这提示淋巴瘤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IMEP方案对难治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IFO2.0/m2+NS500ml静滴d1~3,Mesna 400mg+NS4ml在用IFO后0、4、8小时iv,MIT12mg/m2+NS30ml iv dl,VP16 0.1+NS500ml静滴d1~4,PDN 40mg/m2Podl~14,同时应用恩丹西酮或灭吐灵止吐.结果CR率(11/24)占45.8%,PR率(7/24),占29.2%,RR率75.0%,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发生率75.6%,其中Ⅱ~Ⅳ度发生34.6%.结论IMEP方案可作为难治淋巴瘤的补救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用ABOD方案治疗59例中,高度恶性棵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毒性观察。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按WHO分类,中度恶性28例,高度恶性31例,均化疗2周期以上,44%用药四周期以上,有部分病例用COCP方案后改用ABOD方案或交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在1961~1971 年,确诊为18岁以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31例(97%)是弥漫性淋巴瘤。除一例有严重哮喘发作的患者外,所有不是Ⅳ期的患者都做了淋巴造影术。只有2例造影失败。全部患者做了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纵膈非何杰金氏淋巴瘤65%发病年龄在25岁以下;60%自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在2个月以内;100%的病人首发症状为咳嗽、闷气、60%有上腔静脉综合征;7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41%有肝肿大;60%有骨髓侵犯;35%为淋巴母细胞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生殖系统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 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宫颈NHL Ⅰ期1 例;子宫NHL Ⅲ期1 例;卵巢NHL3 例,随访2 例无瘤生存,3 例死亡。结论 生殖系统原发性NHL的预后与原发器官、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我院于1979~1991年收治初治获得完全缓解而复发的儿童非何杰金氏淋巴瘤71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期:I期2例,Ⅱ期,40例,Ⅲ期14例,Ⅳ期15例,71例中68例给予COCP/CHOP交替化疗4~8周期,3例沿用初治方案COCP化疗4周期,结果:CR34例,占47.9%,PR22列,占31.0%,有效率为78.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5%,26.8%,21.1%,再化疗疗效较好。本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