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萍 《江西医药》2009,44(4):358-359
目的分析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04~2008年20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均行CT扫描。结果单侧血肿16例,其中额颞顶部14例,颞枕顶部3例,双侧血肿3例,其中双侧额颞顶部8例,双侧颞枕顶部2例。结论CT检查能及时准确诊断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对减少临床误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洪军  刘红彦 《黑龙江医药》2009,22(4):571-572
目的:评价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层距10mm,层厚10mm。结果:18例CT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后经手术证实。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扫描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属铭 《北方药学》2010,7(4):31-31
慢性硬膜下血肿随时间的变化CT表现形态和密度变化多端.对病史不详,患者无特殊症状体征,时间较长的慢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认识不足,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CT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现将我院CT诊断,手术证实1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了分析,以提高CT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水平.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本文现就收治过的128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毛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13-121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与临床诊断的关系.方法:对4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T扫描密度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程、血肿液的颜色和性状有一定关系.结论:应注意等密度血肿、血肿包膜不连续型血肿的鉴别诊断,CT的随访对动态观察颅内病变演变过程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和临床出现症状的早晚,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我们回顾性分析了67例硬膜下血肿的CT资料,总结了急慢性硬膜下血肿CT诊断的要点,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章其林 《淮海医药》2006,24(1):38-3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4月~1999年4月期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0例资料,结合临床与其CT影象进行分析.结果 CT可明确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部位、范围及大小.结论对于有局灶神经功能缺失或缓慢的精神异常的患者,CT检查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钻孔引流术治疗的4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2例,颅内血肿1例,张力性气颅2例,残留血肿1例。血肿复发5例。结论头颅CT平扫是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检查。对于有颅内压升高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应采取手术治疗,并积极防治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汤家才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50-125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2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辅以促进受压脑组织复位等治疗措施。结果术前血肿量平均100ml,术后血肿清除或基本清除。受压脑组织复位时间24h~7d,平均3d,均痊愈出院。20例患者术后随访3~12月,平均7月,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法,正常16例,生活自理4例;CT随访16例,正常13例,脑萎缩2例,轻度局限性硬膜下积液1例。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其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收集了经CT及临床证实的28例病例,对其病因及CT征象加以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职应  刘吉刚 《贵州医药》2004,28(8):752-753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占颅内血肿的10%左右。由于大多数病人头部外伤比较轻微,未引起患者注意或被遗忘。有部分病人没有明确的外伤史,加之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发病较缓慢,容易造成误诊。本文收集了2001年11月至2004年2月经手术、病理及CT诊断资料完整的22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总结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脑血管病,经 CT 检查确诊。体会到老年人因脑动脉硬化,往往因轻微外伤即可诱发慢性硬膜下血肿。因血肿形成缓慢,症状出现也较缓慢,易被误诊为脑血栓形成。本文介绍了诊治过程和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3.
应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4-115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头部外伤3周以上出现的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见于老年人及小儿,以老年男性多见。发病率高,约占各种颅内血肿的10%,在硬膜下血肿中占25%,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明确后均应采取手术治疗。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式。我院于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硬膜下血肿是外伤性血肿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具有包膜的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s,CSDH)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占颅内血肿的9.39%,占硬脑膜下血肿的15.6%,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老年人约16.5/10万。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起病隐袭,加之患者常易忽略外伤史,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现收集我院慢性硬膜下血肿35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已有文献报道。但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到部分患者手术钻孔引流血肿术后效果不好,不得已再次行开颅包膜剥离术。我们经CT诊断5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40例表现为常见的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半月形等形态,17例血肿表现有粘连,呈不规则分隔改变,笔者着重报道17例血肿非常见表现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诊断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26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术前CT诊断正确。结论 CT平扫诊断明确也应行增强检查,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血肿膜和血肿宽径,精确了解血肿大小,提高等密度硬膜下血的CT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分析了颅脑外伤经 CT 扫描诊断为硬膜下血肿者210例,CT 对于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诊断准确性很高。资料和方法210例硬膜下血肿中,单侧血肿172例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疗水平,。方法通过43例老年人慢性硬下血肿的病例分析,该组患者均经CT及MRI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均采用颅骨钻孔引流。结果,本组43例,痊愈38例,5例拔管后仍有少量积液,3个月后CT复查脑复位,积液消失。结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大部分经颅骨钻引流可以治愈,个别情况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9.
刘凤岐  孙国涛 《医药世界》2009,(12):799-800
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于老年人及小儿,以老年男性多见。发病率较高,约占各种颅内血肿的10%。本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疗效较好。我院1995/2008年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1例,其中常规钻孔冲洗引流52例,负压引流治疗29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资料男60例,女21例,年龄60-92岁,病程1-3个月。临床症状:头痛70例,呕吐19例,肢体乏力40例,复视3例。CT均示单侧颅板下新月型低密度影。均明确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引流52例,负压引流29例。  相似文献   

20.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可能为相对独立于颅脑损伤之外的疾病,其出血来源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有轻微头部外伤或没有外伤史。有的患者本身尚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中青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相对少见。我院近5年来经CT诊断、钻孔引流治疗的10例中青年(21—45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