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高血压患者9l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高血压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护理干预后依从性好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付敏 《中国药业》2014,(3):89-9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遵医嘱用药、自我管理、饮食控制和运动、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方面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汪志美  汪春雨  唐正  邹雪 《安徽医药》2013,(10):1810-18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并发症以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行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3例以及护理干预组(观察组)3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放疗期间依从性、并发症、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依从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8%,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QOL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食欲、精神、睡眠、疼痛、疲乏、自身对癌症认识、治疗态度、日常生活以及总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运用多种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1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存性(82.9%VS6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尿病足发生率分别为20.0%和37.1%,截肢率分别为35.7%和42.3%。依从性与糖尿病足发生率和截肢率有关,依从性好的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和截肢率较低,与依从性差的患者比较,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截肢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率;同时也避免截肢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刘秋妹  王秋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17-118,12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相关指标、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入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依从性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WHOQOL--BRI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6个月后WHOQOL--BRIEF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树立治疗的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本社区范围内随机抽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结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经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进行组内比较后发现,治疗到12个月时,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要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时(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而且对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疲劳评分、术后康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4%和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疲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主动下床、肛门排气、胃肠减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胃癌术后疲劳综合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N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饮食、运动、用药及行为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以及用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32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于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依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13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2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职糖尿病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患者2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率、收缩压、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康复情况极其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5.0%(34/40),远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指导用于脑卒中偏瘫疗效佳,可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沟通技巧、预见性护理和运动康复。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促进骨折病患术后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选择于我院治疗骨折病患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病患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对护理方案满意者占比70.0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25/50)。对护理方案不满意者占比4.0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2.00%(36/50),优良率为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0%(24/50),86.00%(4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病患康复治疗中,有效缓解病患痛苦,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入组时,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价得分(50.78±8.20)分,对照组患者(51.24±8.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个月,观察组疾病认知评价得分(87.99±11.66)分,对照组患者(73.56±10.31)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葡萄膜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盲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心理护理干预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合适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检查预约时HAMA-14量表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开始时和检查结束时HAMA-14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对照组检查预约时、检查开始时和检查结束时HAMA-14量表评分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开始时和检查结束时HAMA-14量表评分低于检查预约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检查预约时血压及心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开始时和检查结束时血压及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预约时、检查开始时和检查结束时血压及心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开始时和检查结束时血压及心率高于检查预约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保持生命体征平稳,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要照顾者的护理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培训和指导,对照组按神内科常规护理指导。结果实施护理培训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护理知识考核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测定变化:两组干预前比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培训结束3月后两组评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要照顾者的护理培训,可提高脑卒中照顾者护理技能,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连续的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杨磊  胡颖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37-138,141
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经肠梗阻导管治疗的8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急性肺栓塞综合护理方法干预对患者住院天数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肺栓塞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在10d以上、11~20d、21d及以上患者分别为13、27和10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5.7±5.4)d,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1、29、0例,满意率为100%。对照组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8、33和9例,整体满意率为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优良率为98%和6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患者健康知识了解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