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液净化治疗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  刘殿强 《淮海医药》2001,19(3):224-224
目的 探讨多种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9例明确诊断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分别施行血浆转换、血液滤过、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例接受血浆转换治疗,其中2例配合血液滤过,其中3例全愈,1例死亡,4例接受血液透析,均获痊愈,1例接受腹膜透析,痊愈。结论 根据病情、医疗技术设备,选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均可获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将6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液透析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每组34例,血液透析组采用血液透析模式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透析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电解质和pH的异常情况。结果 (1)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ARF严重程度、透析疗程、肌酐、尿量、尿素氮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血液透析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53%,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5>0.05);(3)两组透析前的电解质和pH的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后,两组的电解质和pH的异常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连续性血液净化组电解质和pH的异常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尿素氮和肌酐的影响因素,性别、透析方法等变量与尿素氮和肌酐无统计学关联;(5)连续性血液净化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低于血液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较好,均能有效地清除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酐、尿素氮,连续性血液净化较血液透析更有效地纠正电解质和pH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治疗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膜透析组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种透析方法对溶质的清除和酸碱平衡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腹膜透析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且腹膜透析组的日平均透析费也明显低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结论脑出血合并急性肾衰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腹膜透析,观察组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比较2组肾功能、血液指标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白蛋白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病率为5.3%(4/76),低于对照组的1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8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4%,低于对照组的50.00%(χ^2=4.062,P<0.05)。结论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有效改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ARF病例进行总结,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对老年ARF的疗效。需要血液净化的老年ARF患者43例,18例给予CWH或者联合HDF/HP治疗,25例给予IHD治疗。结果经CVVH及IHD治疗后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均明显下降,其中IHD组对溶质的清除优于CVVH组(P<0.01),CVVH组无1例发生治疗低血压,而IHD组4例发生透析低血压。对于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CVVH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收治的43例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结果两组死亡存活率无明显区别,但平均进入多尿期时间血液透析滤过组优于血液透析组。结论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滤过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方法22例在治疗原发病、急性肾衰内科常规治疗同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结果19例治愈出院,无效3例死亡。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方便、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6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结果 62例患者,其中48例症状完全缓解,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完全正常出院,9例转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中7例病情好转出院,继续口服尿毒清等药物维持治疗,另2例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2例死亡。结论血液净化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措施,越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则患者肾功能恢复越快,并发症出现越少,住院时间越短,透析次数越少。  相似文献   

10.
毕可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55-15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58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资料。结果:痊愈9例,好转或转慢性15例,死亡34例,死亡率为58.6%。其中25例行血液净化治疗者有7例死亡,死亡率仅为28.0%。结论: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及早采用适当的净化方式治疗,积极综合对症处理,改善老年ARF预后。  相似文献   

11.
郭蓓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807-808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腹腔透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心率、呼吸、血生化和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死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5)。结论有效的透析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状态,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急性肾功能衰竭52例行内科常规治疗,主要是加强饮食管理,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或去除诱因及加重因素,包括抗感染、输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血压在大致正常范围,补充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纠正贫血等辅助治疗措施。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52例为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腹膜透析,并比较对照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治愈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BF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简便、效果好的透析方法,早期预防性透析乃是降低ARF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421例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162例,转维持性血液透析128例,自动出院81例.结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各种临床危重症早期进行血液净化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减少其他脏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腹膜透析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血液透析技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血液渗透技术的治疗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腹膜透析技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蜂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蜂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按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抢救成功率为100%;而研究组经透析后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透析次数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蜂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且恢复效率较高,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数据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脱离透析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透析次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确切,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透析方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钙磷、离子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东港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例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20例,采用血液透析方法,腹膜透析组20例,采用腹膜透析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患者随访1年的血清钙磷离子水平、钙磷离子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血清钙磷离子紊乱控制优于血液透析组。  相似文献   

18.
王皖林  季扬 《淮海医药》2011,29(2):127-128
目的 分析不同疗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临床效果.方法 本资料30例,分别采用血管扩张剂加大剂量速尿、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及常规方法 治疗.结果 在ARF早期,使用血管扩张剂加大剂量速尿治疗10例,治愈6例,死亡2例,2例效果不佳.HD治疗7例,治愈5例,死亡1例,1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PD治疗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及透析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55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1.7%;3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未治愈率5%2例死亡,病死率为3.3%.结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除少尿期控制水钠摄入、防治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外,还要进行去除原发病因、稳定血压,控制感染,纠正心力衰竭等对症处理,部分患者需进行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86.9%)经强化血液透析治愈,3例强化透析配合心包穿刺引流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 强化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疗效显著;配合心包穿刺引流对于挽救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极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