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拔除上颌牙成败的关键与麻醉效果有关 ,临床上麻醉点定位不清而导致失败率较高 ,为此作者在 5 0例成人颅骨标本上观测上颌结节、腭大孔、切牙孔的位置与其对应关系 ,以及在活体的定位观测。为临床进一步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1 材料和方法  选用成人颅骨标本 5 0个 (左右共 1  相似文献   

2.
陶俊良 《重庆医学》2015,(8):1094-1096
目的:为下颌角截骨术设计安全、美观的弧形截骨线。方法将150例(300侧)成人离体下颌骨的下颌管暴露。观测下颌管的走行特点;测量下颌管关键点距下颌缘的距离;观测下颌孔与下牙槽弓的位置关系;依据观测结果设计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弧形截骨线。结果下颌管关键点A1、B1、C1、D1、E1距下颌缘的距离分别为(14.02±2.23)mm、(21.06±3.90)mm、(14.08±3.68)mm、(13.60±2.80)mm、(14.55 ± 3.34)mm ,各点的最大截骨宽度分别为(10.05 ± 4.00)mm、(15.06±2.88)mm、(8.08±3.88)mm、(6.09 ± 3.45)mm、(7.06±3.56)mm ;下颌孔与下牙槽弓位于同一平面的概率为96%;截骨线的后端A点不应高于下颌孔平面,3条截骨线的前端C点、D点、E点分别是经下颌支前缘、下颌牙M 2位、下颌牙P4位向下所引垂线与下颌缘的交点。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线的设计适应个性化需求,符合解剖学特征和美学要求,具有标志明确、易于操作、安全性高、术后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大鼠后三里重新定位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大鼠后三里的针灸实验提供较为实用的定位标准和详实的解剖学参考数据.方法:①用解剖学方法制作SD大鼠胫、腓骨标本,观测大鼠小腿骨形态学变化,据此并参照人的骨度分寸法和足三里"地"的位置,对大鼠后三里进行定位,用游标卡尺测量与后三里定位相关的数据.②根据本研究后三里定位对大鼠进行针刺甩尾实验,以验证针刺疗效.结果:新测得的后三里进针点的位置高于传统后三里1.84寸,位于腓骨头下方0.84 mm向前3.34 mm处.结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实用的大鼠后三里定位标准,供针灸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4.
颅骨翼区形态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积累解剖学资料,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翼区及其周围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进行了翼区分型、翼区中点定位、翼区中点与脑膜中动脉沟前支关系、颧骨额突上角、下角及颧弓形态的观察。结论:翼区分型结果与文献记载相似,翼上骨各型比例与文献记载有异,翼区中定位以双水平距与垂直距共同定位较为简便而准确,翼区中点多位于脑膜中动脉沟前支前上方,颧骨额突上、下角及颧弓形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制备3D臂丛解剖动画,明确臂丛阻滞麻醉的解剖界限和穿刺点。通过问卷调查和操作技能评估3D臂丛解剖动画对学生麻醉解剖学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87.5%的学生认为三维动画有利于对解剖学学习的理解,81.2%的学生认为三维动画对定位穿刺点和具体操作步骤中有所帮助。通过测试图片标记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臂丛阻滞麻醉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臂丛解剖动画是促进学生麻醉解剖学知识掌握和麻醉学技能提高的新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年龄5至75岁病患牙与主诉疼痛牙不符(牙痛错觉定位)的患者共25例。本组病患牙与错觉疼痛牙的分布表明,这种现象多见于磨牙,少见于前磨牙,其中上下颌牙间的错定位16例,邻近牙间的错定位9例。病患牙多系邻面龋所致的急性牙髓炎,错觉疼痛牙则多仅有轻微病变,完全正常者较少。作者从神经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方面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某些心理因素与牙痛错觉定位有关。  相似文献   

7.
腭大孔、翼腭管和翼上颌裂解剖学——观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昆明地区上颌骨标本112例观察、测定了腭大孔、翼腭管以及翼上颌裂至常用注射点之间的距离。为临床麻醉上颌神经、蝶腭神经节及其分支提供一些解剖学的依据。在观测中腭大孔有69.64%为卵圆形。并不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齿槽缘至腭正中裂的中点上,其前后径在4—5mm之间、左右径在2—3mm之间;翼腭管能顺利通过者占81.25%,完全通不过的占4.46%、其平均长度在15—16mm之间,以上颌第二磨牙齿槽缘上15mm处至翼上颌裂标志点之间距离的为20mm。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测了湖北地区收集的400个(男:300,女:100)下颌骨800侧颏孔的位置、大小、形状和开口方向。其上、下位置在下颌骨体上、下缘间中点的稍上方,前后位置在下颌联合至下颌支后缘连线的前1/4与中前1/4相交处稍后方,多数颏孔正对第二双尖牙。其横径大于纵径,多数呈卵圆形。其开口方向大多数朝向后上方,次为后方,少数朝向上方。提出了临床应用颏孔阻滞麻醉时,应在颏孔的上、下缘中点稍上方,距中线28~29mm,正对第二双尖牙为最适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下颌孔位置进行测量,为临床美容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和依据。方法100例干燥下颌骨,对下颌孔的位置、下颌体长、下颌体高等多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下颌孔至下颌支前缘、下颌支后缘、下颌切迹、下颌体下缘的最小距离分别为(17.87±0.22)、(15.83±0.22)、(23.24±0.28)、(25.76±0.37)mm。下颌小舌在下颌骨下颌支内侧面有三种形式。结论这些数据可为临床医生实行麻醉及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臀上神经转位阴部神经,重建因单纯脊髓圆锥或阴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障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62侧成人尸体的臀上神经和阴部神经进行了显微外科解剖学观测。结果 臀上神经以1~4支(1支29.03%,2支56.45%,3支12.90%和4支1.61%)穿出梨状肌上孔;其穿出点的位置85.48%在髂后上棘与大转子连线的中1/3。臀上神经或其下支的长度超过5cm以上,而该神经或其下支和阴部神经穿出点间仅相距约4cm。阴部神经穿出梨状肌下孔的位置,以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1/3(48.39%),或中、下1/3交界处(46.77%)为多。在临床上,已成功地为3例脊髓圆锥损伤患者施行了臀上神经转位阴部神经手术,其疗效正在观察中。结论 臀上神经和阴部神经出盆处位置接近,臀上神经下支的长度足以直接与阴部神经直接缝接,用脊髓起源节段高的臀上神经转位脊髓起源节殷低的阳部神经,重建其功能切实易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数字成像曲面体层摄影技术研究颌骨后部解剖标志显现情况,并进行测量,为正颌外科、智齿拔除术和种植义齿的颌骨手术进路、深度等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种植义齿术前数字曲面断层片100例,均采用标准全口曲面体层位投照,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观察颌骨后部解剖标志显现情况并进行测量。结果颏孔前后位置高低及颏孔区下颌骨体高度左右基本一致, 42例患者看到颏管影像。磨牙区下颌管与牙根尖距离从前向后逐渐减小,下颌神经管显现率从后向前逐渐降低,下颌管直径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磨牙区下颌体高度及磨牙区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从前向后逐渐减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组中近中倾斜角平均为48.80°,萌生组中近中倾斜角平均为6.84°。阻生组磨牙后间隙比萌生组小,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萌生组与阻生组磨牙后间隙/牙冠近远中径的平均值分别为1.17、0.62(P<0.05)。萌生组与阻生组牙冠近远中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发生率与近中倾斜角呈正相关(P<0.05),而与磨牙后间隙呈负相关(P<0.05)。上颌窦显现情况为90%,最大范围向前达到尖牙区,向后达到上颌结节区。结论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能够获得正颌外科、智齿拔除术及种植义齿足够的颌骨特征信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全口义齿上颌排牙法与下颌排牙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排牙法形成全口义齿的异同,为临床实际选择排牙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取两种排牙法为患者制作两副全口义齿,通过X线投影测量法及三维有限元法,测量、计算、分析其平面水平及对无牙下颌的受力影响。结果:上下颌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平面水平有明显差异。两种排牙法对无牙下颌支持组织所产生的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上颌排牙法所产生的应力值明显大于下颌排牙法。结论:下颌排牙法参照磨牙后垫确定的牙平面更接近天然牙。下颌排牙法有利于无牙下颌的组织保健。  相似文献   

13.
陈湘旭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47-147,154
目的观察单纯型先天性恒牙缺失的缺牙状况,探讨其分布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门诊口腔科就诊患儿共9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的患者中下颌第二前磨牙共缺失77颗,下颌中切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均缺失58颗,下颌第一磨牙共缺失3颗,上颌第一磨牙共缺失4颗。上、下颌(P=0.224,t=-6.146)及左、右侧(P=0.928,t=-6.514)牙齿缺失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失牙位多呈对称分布,双侧均有缺失者有76例,占总数的83.5%(76/91)。结论单纯型先天性恒牙缺牙患者中,第三磨牙不算,下颌第二前磨牙是最易缺失的牙齿。  相似文献   

14.
王晓东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40-142
目的 探讨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第三磨牙缺失、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牙位分布和性别差异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第三磨牙的缺失率为25.7%,且上颌的缺失率显著多于下颌;缺失的牙位分布依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侧切牙.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发生率在上颌与下颌、左侧与右侧、男性与女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180例患者出现左、右两侧恒牙同时缺失的现象,占总数的69.2%.结论 除了第三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是最易缺失的牙齿,对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患者应采取早期干预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拔除阻生齿时三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分别使用利多卡因阻滞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利多卡因阻滞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等麻醉方法麻醉下颌阻生齿,观察拔除时麻醉效果。结果利多卡因阻滞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无痛率19%,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无痛率17%,利多卡因阻滞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加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无痛率83%。结论使用利多卡因阻滞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加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拔出下颌阻生齿,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位置和数目腭种植体支抗在快速扩弓时颅面复合体的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应用腭种植体支抗快速扩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MSC.Marc.mentat 2005 R3软件,模拟上颌快速扩弓,以枕骨大孔边缘及顶骨、枕骨前部中点作为固定,种植体处施加扩弓力.设定扩弓力大小为80 N,模拟不同位置及数目腭种植体支...  相似文献   

17.
The prevalence of hypodontia is reported to be between 1.5% to 10% in the permanent dentition. In the anterior teeth,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s and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s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teeth. This causes esthetic problems for the patient. Several reports have focused on restoration of retained maxillary primary anterior teeth, but none have described restoration of retained mandibular primary incisors. This clinical report describes the restoration of infra-occluded retained primary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s of a 17 year-old girl diagnosed with hypodontia. All-ceramic crowns made with computer-aided design/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restore the teeth incisally and interproximally. Due to a relatively short root length and inadequate crown-root ratio, the primary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s were splinted and adjusted to distribute the protrusive force evenly across the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incisors. Functional and esthetic results we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正畸患者的年龄、性别的不同对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136例正畸患者不同年龄和性别组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的牙根长度变化进行对比。结果不同年龄组上颌前牙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吸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下颌前牙治疗前后牙根吸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上、下颌前牙治疗前后牙根吸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年龄是影响牙根吸收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因素,而性别对患者牙根吸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改进了Edlan-mejchar的唇转位瓣术,将原法主要用于下唇扩大用于上下颌全口义齿唇颊沟加深。为此将颏孔区处理,有的需去骨、下推颏神经,井对缝合方法作了相应改进,命名为“唇颊转位瓣前庭成形术”。本文报告引用了有随访的全口义齿18例,全部病例义齿固位与功能良好,手术区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