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概述“醒脑开窍”针法 (简称“醒”法 )治疗中风的临床机理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醒”法治疗中风的文献及最新研究结果 ,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醒”法治疗中风机理在于其对血液流变学、血脂、微循环、脑电生理、心功能等方面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且优于传统针刺法 ,体现了其优越性。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疗效肯定 ,其作用机理广泛 ,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特点 ,体现了其作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薛金缓 《河南中医》2011,31(8):923-92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5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将64例中风患者分为头皮针治疗64例(治疗组)与体穴治疗64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程10天以内者疗效优于11~30天和31天以上者;年龄在50岁以下者疗效优于51~70岁和71岁以上者;不完全性偏瘫者疗效优于完全性偏瘫者.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通过息风泻火、平肝潜阳、醒脑开窍、祛瘀生新作用治疗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反之,疗效次之.  相似文献   

4.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海岛居民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法组(治疗组)56例和传统针法组(对照组)50例,均每日针2次,每周治疗5天,连续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对中风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是治疗海岛居民中风恢复期更有效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对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日臻完善,现仅列述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从研究手段来看,已从以往的形态学、神经生化学等方法发展到现在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从作用途径上看,是多方面、多靶点的:不但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能量代谢,而且可抑制细胞凋亡,对抗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超载所造成的一系列继发性损害,促进c-fos及HSP7O基因表达,从而对病灶及周围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现分而述之。  相似文献   

6.
中风后遗症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增高之势,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体针治疗本病。并与单纯用体针治疗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文观察9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诊断标准是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其  相似文献   

7.
石学敏院士首创"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丰富了针刺治疗中风的手段,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参考文献资料,对石氏"醒脑开窍"针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手法、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不同程度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醒脑开窍针法是石学敏院士创立并推行治疗中风病的有效疗法 ,然而中风病病情复杂 ,临床中不同患者所呈现的病情不尽相同 ,从中风的不同程度着手 ,观察研究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的不同疗效。总结其治病规律是 :轻型中风有效率为 98% ,中型中风有效率为 85 6 % ,重型中风有效率为 4 9 5 %。  相似文献   

9.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1993年起采用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1]治疗中风失语症共48例 ,并与采用常规穴位针刺40例作对照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8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观察组48例中 ,男性23例 ,女性25例 ;年龄最大者76岁 ,最小者38岁 ,平均56.0±12.0岁 ;病程最短1天 ,最长6个月 ,平均14.0±10.0天 ;脑梗死32例 ,脑出血16例 ;伴肢体瘫痪者42例 ;肝阳上亢型26例 ,风痰阻络型12例 ,肝肾亏虚型10例。对照组40例中 ,男性23例 ,女性17例 ;年龄最大的79岁 ,最小的4…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收治了88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中医护理治疗3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8例患者,为住院和门诊患者,男49例,女3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5岁;左侧偏瘫37例,右侧偏瘫51例;脑出血致偏瘫35例,脑梗死致偏瘫53例;病程1~60天。这些病人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均在病情稳定后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91.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法在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2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两组均使用氟西汀进行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AMD评分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醒脑开窍"针法是石学敏院士提出的治疗中风病行之有效的针法,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日益深入.有关"醒脑开窍"针法的报道甚多,涵盖理论总结、临床应用以及基础研究几方面.我院自2004年开展"醒脑开窍"针法以来收到良好效果,现从临床中风病方面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4.
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张力平衡针法为主治疗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不同阶段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张力平衡针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并张力平衡针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并张力平衡针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腹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运用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薄氏腹针疗法治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加减穴位,观察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运用计分法评价治疗效果、Brunnstrom分级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Barthel氏ADL指数法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上肢:u=6.24,P〈0.01;下肢:u=4.75,P〈0.01);对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发现,生活指数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醒脑开窍配合薄氏腹针疗法能够发挥两种针法的互补作用,对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颞三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针灸康复一病区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颞三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持续4个疗程。使用傅格-梅尔氏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MS)、肌力分级评定标准的评分及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评估、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8.75%(71/80);上、下肢FMM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1);肌力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结论 颞三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可有效提高患者FMMS评分,提高肌力,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性失语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性失语的疗效。方法 对72例中风性失语患者采用醒脑开窍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配合舌周及舌体上穴位治疗,观察脑出血与脑梗塞、60岁以下与60岁以上、病程6个月以内与7个月以上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与结论 72例中基本治愈8例,显效36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11%,提示脑出血性失语预后好于脑梗塞性失语,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恢复越慢。  相似文献   

18.
醒脑开窍针法临床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脑开窍“针法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试论述其如下临床特点.   1针刺动静相济   醒脑开窍针法重视手法量学,其量学标准主要以针刺后患侧肢体抽动为特点,如[1]采用提插法刺极泉、尺泽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采用提插法刺三阴交、委中使下肢抽动3次为度.……  相似文献   

19.
宋春丽 《吉林中医药》2011,31(8):789-789
患者王某,男,56岁,2010年9月9日初诊。主诉:频繁呃逆1周。病史:2010年9月1日因与家里人发生口角,情志不畅,出现头晕头痛,口角右侧歪斜,右半身不遂,于附近医院诊为脑梗死。1周前突发呃逆,经系统对症治疗,病情有所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实验方面比较研究了“醒脑开窍”针法和西药疗法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情况,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均对血肿液化吸收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血液流变学、血脂质、TXB2、6-keto-PGF1α等指标方面,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但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P<0.05).同时,本文探讨了针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使微循环障碍得到改善,整体及局部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是促进血肿吸收,消除脑细胞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