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壮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我们于2004年6月对广西南宁在校壮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父亲教养方式进行研究,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成年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抽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九个油田的4372名职工(女性1429人,男性2943人),通过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被试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于除SCL躯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幼儿隔代教养方式及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和幼儿教养人教养方式问卷调查了359位幼儿的教养人。结果相对于父母教养和父母与祖父母共同教养,隔代教养人更少鼓励幼儿取得成就[(5.63±0.72)分]和独立[(5.25±0.73)分],更多保护担心[(4.77±0.79)分]和限制[(4.27±0.94)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隔代教养对幼儿鼓励独立增多,保护担心减少。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隔代教养的理解接受和鼓励独立是良好的教养方式,能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拒绝忽视、惩罚定向、保护担心和限制是不良的教养方式,会降低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隔代教养方式相对较差,祖辈教养人的教养方式和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幼儿隔代教养方式及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和幼儿教养人教养方式问卷调查了359位幼儿的教养人.结果 相对于父母教养和父母与祖父母共同教养,隔代教养人更少鼓励幼儿取得成就[(5.63±0.72)分]和独立[(5.25±0.73)分],更多保护担心[(4.77±0.79)分]和限制[(4.27±0.94)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隔代教养对幼儿鼓励独立增多,保护担心减少.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隔代教养的理解接受和鼓励独立是良好的教养方式,能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拒绝忽视、惩罚定向、保护担心和限制是不良的教养方式,会降低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隔代教养方式相对较差,祖辈教养人的教养方式和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方兴  王家同 《医学争鸣》2007,28(21):1982-1985
目的:探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8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对其结果按教养方式常模分类,做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学生的SCL-90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父母若都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父母中有一方采用情感温暖、过分干预或拒绝否认教养方式也不会促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父母中有一方采用偏爱被试或者严惩严厉的方式(敌对、仇视、逆反除外)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父亲若采用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很大影响.结论:接受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教育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接受父母双方,或一方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严惩严厉教养方式的高中生有不同类型心理不健康表现.  相似文献   

6.
卫校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诸多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诸多的因素有关,其中父母教养方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但是针对中等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此类研究尚未见到。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心理健康现状,并通过考察护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改善父母教养方式,促进护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广西柳州卫生学校2000级护理专业学生316人,均为女生,平均年龄为16.40±0.87岁。1.2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状况对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方法 使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于2018年4—10月对12847名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25.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分维护、父亲温暖关心了解、母亲温暖关心了解、母亲过分干预过分维护、母亲拒绝或否认以及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家庭功能状况与大学生人际困扰相关。结论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比例较高,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有可能减少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数据,综合学生基本信息及日常行为数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智能预警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作为测试样本;采取大数据技术,分析提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量;采取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结果 1)成功提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特征量,其中心理健康症状特征因子4个,分别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3个单症状因子,1个多症状因子;学生基本信息特征量4个,分别是母亲教养方式、父亲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有无心理治疗(咨询)史;学生日常行为特征量2个,分别是学生学业情况和出勤情况。2)实现特征量归一化处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及特征量的影响大小,分别对3个方面的10个特征量赋予权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3)完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结论 本研究提取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征,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结合心理危机预警等级,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搭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为及时有效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与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如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医学生进行测试,在SPSS支持下作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提示父母惩罚严厉、父母偏爱、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拒绝否认的养育方式不利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父亲情感温暖的养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文化程度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结论 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应延伸到对父母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与焦虑情绪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洁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6):124-125
目的探讨焦虑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状态评定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m aM 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 BU)为工具,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抽取被试学生165名。结果父母以情感温暖教养方式教育出的子女心理健康状态良好,大学生样本所测SCL-90的因子1~9与大学生常模样本比较差异不显著。父母以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教育的子女心理不健康,有焦虑情绪,差异极显著(P<0.001)。结论焦虑情绪与父母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依照随机整体抽样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的1-4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将诊断为网络成瘾的作为网络成瘾组(IAD组),其他的作为非网络成瘾组(非IAD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49%;成瘾者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非成瘾者,而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得分高于非成瘾者;成瘾者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成瘾者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有一定影响。结论: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对他们缺乏温暖理解,管教严厉,拒绝否定;他们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良教养方式对其正常心理发展有不利影响,父母要重视自己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2.
234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尊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Coopersrnith研究发现儿童自尊心的强弱取决于他们过去的经历,父母的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之间不仅有显著的相关,同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自尊有较好预测作用,自尊可能是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史琼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3):1613-1617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4月在南京市某所高校抽取一、二、三3个年级的学生共3 000例进行实测,采用大五人格“尽职性”分量表、大学生人格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 研究得到有效问卷2 814份,有效率93.80%。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9,P=0.005)。男生、贫困生、父母共同抚养者的社会责任感分别高于女生、非贫困生、非父母共同抚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线性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1、-0.265,P<0.00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线性正相关(r值为0.243,P<0.01),与父亲的惩罚与严厉、父亲的过分干涉、父亲的拒绝与否认、父亲的过度保护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7、-0.152、-0.121、-0.092,P<0.00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线性正相关(r值为0.154,P<0.01),与母亲的惩罚与严厉、母亲的拒绝与否认、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133、-0.183、-0.199,P<0.001)。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人格问卷得分、积极应对得分、消极应对得分、专制型母亲和理解关爱型父母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处于良好状态;性别、经济情况、抚养方式对责任感有影响;责任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的理解和关爱有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特别是专制型母亲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流浪儿童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流浪儿童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造成儿童流浪的家庭养育因素,为儿童流浪问题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法 综合当代大学生的有关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性别、年级、家庭状况、地域、专业等有一定关系。结论 在高校中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不同时期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探讨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定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SCL-90、EPQ、军校学员生活事件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军队高校12246名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SCL-90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边远农村组、农村组、县镇组、城市组;军校生活事件、学员人格特点、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对这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结论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确有差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多方面的.军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家庭所在地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评定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SCL-90、EPQ、军校学员生活事件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军队高校12246名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SCL-90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边远农村组、农村组、县镇组、城市组;军校生活事件、学员人格特点、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对这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结论 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确有差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多方面的。军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家庭所在地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亲子关系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初中生素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亲子关系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父母的沟通状况满意度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结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市3所大学中的1 009名学生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将任一因子分值≥2.5分者作为观察组,共158名学生;按1∶1的原则挑选其同年龄、同性别、同民族、同年级和相同生源地的无心理症状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家庭因素调查。结果:对照组大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均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学生的家庭月收入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6,P=0.033);对照组大学生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组织性和控制性的因子分均大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方面,观察组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及拒绝否认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除情感温暖因子及偏爱被试因子外,两组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他因子得分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很多家庭因素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应重视家庭教育和积极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