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P300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前:探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激光血管内照射结合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 (VD)的作用。方法 :将93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激光合电针组、电针组和药物组 (氢化麦角碱 ,DHET)。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 (HDS)、社会活动功能调查(FAQ)、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及主要症状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激光合电针组及电针组有效率分别为70.97%、61.29% ,而药物组为22.58 %。结论 :激光合电针法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 ,其近期疗效优于电针组和DHE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WOND2000C脑诱发电位仪对31例V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进行P300检测,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测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VD组有明显的认知功能缺损,其MMSE评分为(17.5±3.8)分,低于正常老人组(NC组)的(26.8±1.4)分,P〈0.01。P300表现为P2、N2、P3靶潜伏期延长,靶P2、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0.01)。治疗后,随着V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恢复,其P300主要表现为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增高(P〈0.05)。结论P300有助于反映VD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P3指标的变化较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激光血管内照射结合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激光血管内照射结合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方法:将93例VD患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激光合电针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氢化麦角碱,DHET)。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个性量表(HDS)、社会活动功能调查(FAQ)、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及主要症状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光合电针组及电针组有效率分别为70.97%、61.29%,而药物组为22.58%。结论:激光合电针法可促进V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相关井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方法:参照Pulsinelli4血管闭塞法(4-VO)造模,结合行为学试验筛选VD模型。用跳台法评价大鼠不同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治疗后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电针治疗后VD大鼠行为学测试成绩明显提高(F=101.951,P<0.01);脑组织及血清中SOD活性升高(F=14.405和21.248,P<0.01),脑组织中丙二醛水平下降,假手术组、模型组、井穴组、西药组分别为(1.47±0.23),(2.12±0.41),(1.49±0.24)和(1.53±0.16)μmol/g)(F=35.653,P<0.01),血清丙二醛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电针相关井穴能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针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颅脑MRI和临床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颅脑MRI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以针刺疗法对40例V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颅脑MRI各项指标、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精神状态速析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颅脑MRI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但HDS、ADL、MMSE评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结论:针刺治疗不能改善患者颅脑形态指标,但可以改善VD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P_(300)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规律。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常规P_(300)及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肝硬化各组P_(300)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组(P<0.05~0.001),肝硬化肝功能 B 级组和 C 级组振幅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体感诱发电 N_9~N_(13)、N_9~N_(20)峰间期及P_(45)、N_(60)峰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P<0.01)。结论:P_(300)及SEP检查可以为亚临床肝性脑病诊断提供帮助,P_(300)优于SEP。  相似文献   

8.
体外反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作为反映脑血管疾病患认知功能障碍客观生理指标,并通过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观察患P300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通过“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记录正常老人组48例,脑血管疾病组28例,及体外反搏组20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老人组与脑血管疾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全部指标都有明显差异。体外反搏治疗前后比较,靶潜伏期N2、P3有较明显差异,非靶刺激C2区P3也同样有明显差异,其它指标不同程度好转,但无差异。结论 P300指标为临床早期诊断血管性痴呆提供了可靠依据。体外反搏能明显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可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痴呆发生和发展。体外反搏为临床早期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技术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近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较多,从针灸选穴,穴位刺激方式及相关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www.wanfangdata.com.cn)1996—01/2004—10期间与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检索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穴位;电针”,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为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章,对是否应用随机、盲法、对照等条件未作限制。对观察性文章、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等文献不予采用。资料提炼:共检索到92篇相关文章,临床研究49篇,动物实验研究43篇。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了23篇,9篇系重复研究,8篇为观察性文章,6篇为经验总结及个案报道。对69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38篇选入参考文献。资料综合: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按辨证或辨病取穴,或在辨病结合辨证的基础上取穴。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电针等多种刺激穴位方式被应用,电针以操作易行和参数可控等优点在临床应用相对广泛。临床和基础研究已从神经递质、自由基、细胞凋亡等方面揭示了相关作用机制。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手段,目前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针灸作用机制的核心环节仍有待进一步揭示,基因水平的研究可能是重要楔入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激光血管内照射结合电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的影响。方法 :将93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激光合电针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氢化麦角碱 ,DHET),每组31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 -R,简称HD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的变化情况 ,共观察42d。结果 :激光合电针组及电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较药物组显著 ,其有效率分别为70.97 %、61.29 % ,而药物组为22.58 %。激光合电针组降低MDA较电针组明显(P<0.05)。结论 :激光合电针法可促进VD患者智能的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其近期疗效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  相似文献   

12.
电针与氢化麦角碱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 将68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组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氢化麦角碱,dihydroergotoxine,DHET),每组34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社会活动功能调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共观察42天。结果 电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与药物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其有效率79.41%,药物组为20.58%(P<0.01)。结论 电针闻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DHET。  相似文献   

13.
电针对高血压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疗效及对脑AVP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的疗效及对脑精氨酸加压素 (AVP)的影响。方法将 30只大鼠制成肾性高血压 (RHR)后再造成脑反复缺血拟VD ,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 (用氢化麦角碱 ,DHET)各 10只 ,共治疗 2 8天。治疗后均以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行为情况 ,并检测脑AV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水迷宫潜伏期明显长于电针组和药物组 (P <0 .0 5—0 .0 0 5 ) ,药物组长于电针组 (P <0 .0 5— 0 .0 0 5 )。在额叶 ,电针组和药物组AVP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 1,P <0 .0 5 ) ;在纹状体 ,电针组AVP含量高于药物组 (P <0 .0 5 ) ,而在海马、颞叶 ,3组的AV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提高脑AVP的含量并使之重新分布 ,其作用优于DHET。  相似文献   

14.
洪雪  罗永梅 《护理研究》2007,21(4):949-951
介绍了血管性痴呆病人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预防、睡眠护理、康复护理,强调全面正确的护理。可促进病人智能恢复,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洪雪  罗永梅 《护理研究》2007,21(11):949-951
介绍了血管性痴呆病人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预防、睡眠护理、康复护理,强调全面正确的护理,可促进病人智能恢复,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激光穴位照射与针刺对血管性痴呆症状的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照射与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VD)智力及症状的疗效。方法以波长为808nm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单纯针刺法分别对31例VD患者进行穴位照射和针刺治疗,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R)、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主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光穴位照射组与针刺组智力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05),但在改善ADL、神经功能缺损及自觉症状方面针刺组疗效较好(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可缓解VD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智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近期疗效明显,但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脑脊液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AVP含量变化, P300潜伏期 (P300PL)变化及意义.方法病例分组 VD组 50例;对照组为 CNS非器质性疾病患者 26例.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P300PL,Hachinski缺血量表 (HIS)、社会功能活动调查 (FAQ)评定其认知功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血浆、脑脊液 (CSF)AngⅡ ,AVP含量.结果 VD组患者 CSF AngⅡ含量 (103.6± 17.4)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 (35.2± 18.2) ng/L(t=2.759,P< 0.01),而 CSF AVP含量 (1.6± 0.5)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 (3.2± 0.7) ng/L(t=2.876,P< 0.01); VD组患者 P300PL(438± 39) ms比对照组 (331± 36) ms显著延长 (t=2.692,P< 0.01),而 MMSE评分 VD组 14.4± 7.6 比对照组 27.4± 2.2显著降低 (t=2.747,P< 0.01).结论脑内 AngⅡ ,AVP含量变化在 VD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