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病毒传染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5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至少20%可发展为肝硬化,15%可转移为肝癌。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一般认为干扰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但临床上对其完全有反应者仅占50%左右,且副作用大,费用高,停药易反跳。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对丙肝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中医中药方面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丙型肝炎当前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本文首先概述了慢性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了慢性丙型肝炎发病对于肝功能与相关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的常用抗病毒治疗方法,提出了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
叶丽红 《新中医》2007,39(7):92-93
丙型肝炎是以输血及血制品为主要传播途径。发病特点是毒邪直入营血,且毒瘀易聚,缠绵难愈,临床表现出性质属阴的湿性毒邪,具有湿滞、阴凝、毒聚、络阻、伤气、碍阳的性质。西医治疗多以干扰素、利巴韦林等,疗效并不确切且费用较高。笔者根据患者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的不同辨治,在改善症状及恢复肝功能方面,取得较好疗效,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丙型肝炎西医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根据发展趋势,可分为标准治疗方案、应答指导的治疗阶段以及未来的丙型肝炎特异性治疗阶段。中医药对丙型肝炎的治疗在辨证施治及专方专药、中成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针对存在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5.
中国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明确疾病的证候分布规律是制定中医防治方案的基础。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明确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分布和演变规律,在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资助下,我们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中医证候学进行了调查,初步结果经专家论证,现将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规范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丙型肝炎18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向荣 《四川中医》2000,18(5):26-27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目前对抗丙型肝炎病毒尚无特效药物.丙型肝炎属于中医黄疸、胁痛等范畴.笔者自1994年2月~1998年6月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为主治疗1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1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结肠炎 ,症状反复 ,缠绵难愈。病机多与脾虚湿盛 ,脾肾阳虚有关。采取中医辨证施治 ,分为脾肾两虚型 ;湿热内蕴型 ;气滞血瘀型。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 ,对 1 3 6例不同年龄组进行观察治疗 ,发现各年龄组均有较好疗效 ,总有效率达80 .8%。全部病例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提示中医辨证分型施治 ,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慢性丙型肝炎的辨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珉  姜惟 《江苏中医》1998,19(7):13-15
外感疫毒湿热之邪侵袭肝胆脾胃是慢性丙型肝炎发病的外因,内因乃至正气亏损,脏腑功能失调;其病机关键在于热毒瘀结,肝脾损伤,在此基础上发生种种病理变化,文中对正虚毒瘀,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等证型的临床表现,立法,选方,用药等进行了探讨,并强调指出,虽然慢性丙型肝炎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型,但均可由热毒瘀结,肝脾损伤发展而来,所以临床治疗时,应重视凉血解毒,调养肝脾。  相似文献   

9.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有慢性炎症,多由胆囊结石,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胆盐的化学性刺激及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来,临床上有反复急性发作等特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属于中医"胁痛""、胆胀""、黄疸"范畴。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综述如下。1中药1.1辨证分型论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而用药多以经方加减为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发现了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之后 ,医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与输血有关的肝炎病毒 ,最初称之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 989年才明确了这是一种新的致病因子 ,称之为丙型肝炎病毒。   1 发病特点 丙肝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血和血制品的输注以及其他非肠道途径 [1] (如手术等 )。静脉药瘾、血友病、肾透析、男性同性恋和性滥交者为高危人群 [2 ] ,丙型肝炎属于全球性传染病 ,意大利和日本是丙肝大国 [3 ]。人群中 ,慢性 HCV携带率为 0 .2 3%~ 1 .1 5 % ,但各国各有不同 ,北欧发病率最低 [4 ] 。丙…  相似文献   

11.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正光 《河南中医》2011,31(3):240-243
从病因病机、证型研究、辨证论治等方面概述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诊治概况。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其与湿热疫毒有关,但湿热疫毒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制定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面临许多问题;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寻找合适的治疗路径等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方法:对临床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等方法研究,西医多用干扰素治疗;中医多用清热解毒、调肝健脾等方法。结果:中医药治疗可抑制病毒或调节免疫,防治相关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有效地缓解该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变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入手,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进展。指出:应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阐述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对近几年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综合介绍了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认识以及辨证施治和其他疗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可了解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并发症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慢性重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探索一个慢性重型肝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配合西医综合治疗,以更大程度地提高临床疗效是本病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法多样,证型繁杂,辨证标准不统一,临床不易掌握和推广,对其治疗方案加以分析。[方法]分别从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面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法以及各自的弊端进行总结。[结果]中西医疗法,辨证施治,在乙肝治疗中继续探索高效安全的专方与专药。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的理论,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参阅中医古籍中相关论述。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探讨分析。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医学难题。病因病机认为外感“疫毒”是发病的根本条件,正气不足是发病基础,湿热、虚实、瘀相互夹杂共同为病;辨证论治首先为抗“疫毒”,其次为补正气,最后辨证论治要兼顾湿热、虚实、瘀兼症。本病的研究方向应该是筛选有直接杀灭乙肝病毒的中药(或有效成分)或复方,是彻底解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周滢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160-2162
文章论述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出该病在临床上分为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五个常见类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分析各型的临床表现,提出各自不同的治疗法则,不同的遣方用药,为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阐述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病位以及疾病发展规律的独特认识;分析中医治疗该疾病的现状,总结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中医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方法,指出今后应当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继续加大对名中医治疗经验的总结,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改善症状、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促进肝细胞修复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优势,继续加强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频次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证候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疫毒侵袭人体致病及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证候特点,表明乙肝病毒侵袭人体为病,与人体正气的盛衰及湿热疫毒的强弱关系密切,其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甚至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取决于侵袭人体疫毒的性质、致病特点以及正邪交争、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