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果枳椇子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美华  贺婷  张晓琦  李华 《药学研究》2016,35(8):453-456
目的 研究毛果枳椇子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毛果枳椇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cetin,1)、杨梅素(myricitin,2)、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3)、(2R,3R)-二氢杨梅素[(2R,3R)-dihydromyricitin,4]、(-)-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5]、当药黄素(swertish,6)、牡荆素2〃-O-β-D-葡萄糖苷(vitexin 2〃-O-β-D-glucopyranoside,7)、斯皮诺素(spinosin,8)、异牡荆素2〃-O-3-D-葡萄糖苷(isovitexin 2〃-O-β-D-glucopyranoside,9).结论 化合物1,3,5~9为首次从毛果枳椇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费菜(Sedum aizoon L.)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色谱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费菜茎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苷(arbutin,1)、picein(2)、丁香酸葡萄糖苷(glucosyringic acid,3)、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4)、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5)、pyroside(6)、p-hydroxybenzoyl arbutin(7)和koaburaside(8)。结论化合物2、5、6和8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红花中影响山柰素含量测定的未知化合物(Imp)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溶剂法和柱层析法提取、分离得到未知化合物(Imp),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从红花乙醇提取、酸水解物中分离得到的未知化合物(Imp),经结构鉴定为6-甲氧基山柰酚。结论明确影响红花中山柰素含量测定的化合物为6-甲氧基山柰酚。为红花中山柰素的准确测定提供了依据,且该化合物为红花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7,(2):143-145
目的对毛枝卷柏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毛枝卷柏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1)、穗花杉双黄酮(2)、7,4',7',4'-四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3)、橡胶树双黄酮(4)和2,6,8-三甲基-5,7-二羟基色原酮(5)。结论化合物1~5均首次从毛枝卷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显齿蛇葡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显齿蛇葡萄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硅胶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显齿蛇葡萄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黄酮类化合物:二氢杨梅素(1),杨梅素(2),杨梅苷(3),杨梅素-3-O-β-D-半乳糖苷(4)。结论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根据2D NMR正确归属了化合物1的1Hand13C NMR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栽培于辽宁本溪的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Hicksii’)针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依据1H-NMR、13C-NMR、ESI-MS、HRESI-MS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萜类化合物:5-cinnamoyl-9-acetyltaxicin-I(1)、5-cinnamoyl-10-acetyltaxicin-I(2)、5-去桂皮酰基紫杉宁J(3)、紫杉醇(4);黄酮类化合物:柚皮素(5);脂肪酸类:十六烷酸(6)。结论化合物1、2、5和6为首次从曼地亚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楮头红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楮头红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60%乙醇浸泡提取楮头红,系统溶剂萃取楮头红乙醇提取物,并用硅胶、SephadexLH-20和ODS等柱色谱方法分离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再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核磁共振光谱和电喷雾质谱数据与相关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楮头红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山柰酚(3)、槲皮素(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芦丁(6)和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楮头红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凤眼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凤眼草的质量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kaempferol(1)、quercetin(2)、kaempferol3,7-O-bis-α-L-rhamnopyranoside(3)、kaempferol-3-O-α-L-arabinofu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4)、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臭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李建绪  王红程  高美华  杨立伟  李华 《齐鲁药事》2013,32(4):187-189,192
目的研究枸橼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法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枸橼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7-羟基香豆素(1)、5,7-二羟基香豆素(2)、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3)、5,7-二甲氧基香豆素(4)、6,7-二甲氧基香豆素(5)、佛手柑内酯(6)和8-(2',3'-二羟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7);4个黄酮类化合物:香叶木素(8)、柚皮素(9)、柚皮苷(10)和橙皮素(11)。结论化合物1,2,5~9为首次从枸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白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白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反复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利用各种光谱技术鉴定分离所得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白鲜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luteolin(木犀草素,1),3′-O-m ethyl-taxifolin(3′-O-甲基花旗松素,2),5,7,4-′trihydroxy-3-′m ethoxyisoflavone(5,7,4′-三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3)。结论1-3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北柴胡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中药北柴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北柴胡地上部分的水提物(100℃,水27 L/次,3 h/次,3次)用硅胶吸附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得到2个黄酮化合物,一个甾醇和一个色原酮类化合物共4个化合物。结果利用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学手段(UV、NMR),将这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furanoside)(2),山柰酚-3,7-二-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7-di-O--αL-rhamnopyranoside)(3),7-羟基-2,5-二甲基-色原酮(7-hydroxy-2,5-dimethyl-chromnone)(4)。结论化合物(4)、(2)为柴胡属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柔毛水杨梅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柔毛水杨梅( Geum japonicum Thunb. var. chinense F. Bolle)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与结论 从柔毛水杨梅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结构分别鉴定为niga-ichigoside F1(1)、glucosyl tormentate (2)、euscaphic acid (3)、tormentic acid (4) 和-sitosterol(5)。化合物1~5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黄秋葵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对黄秋葵正丁醇部位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和制备HPLC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其波谱数据和文献对比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秋葵的正丁醇部位共分离鉴定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山柰酚(5)、金丝桃苷(6)、杨梅苷(9)、橙皮苷(10);3个非黄酮类化合物为熊果酸(4)、没食子酸(7)、香草酸(8)。结论:化合物1、5-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
艾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中药艾叶(Folium Artemisiae argyi)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制备TLC、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eupatilin,异泽兰黄素,1),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jaceosidin,棕矢车菊素,2),2-羟基苯甲酸(2-hydroxybenzoic acid,3),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4),蒙花苷(linarin,5)。结论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首次从艾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素馨花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素馨花药材70%乙醇提取物中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HPLC、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UV,MS)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素馨花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的抗HBV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7-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O-桑布二糖苷(3)、硫磺菊苷(4)、紫铆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合金欢素-7-O-(α-D-芹菜呋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留兰香的活性成分(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L.)的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 methoxy 4 hydroxybenzoic acid,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 dimethoxy 4 hydroxybenzoic acid,Ⅱ)、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hes-peretin 7OβDglucoside,Ⅲ)、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apigenin 7OβDpyranglucoside,Ⅳ)。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薄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为留兰香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粉葛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豆科葛属植物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干燥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依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 结果 从粉葛花中分离得到9个异黄酮和2个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4’,7-二甲基鸢尾黄素(1)、鸢尾甲黄素A (2)、尼泊尔鸢尾异黄酮 (3)、染料木素 (4)、irilin D (5) 、7-甲基鸢尾黄素 (6)、鸢尾黄素(7)、鸢尾苷(8)、葛花苷(9)、木犀草素(10)、芹菜素(11)。结论 化合物2、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7~11为首次从粉葛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蒺藜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蒺藜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与结论从蒺藜果实的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棕榈酸单甘油酯(1)、琥珀酸(2)、香草酸(3)、3-羟基-豆甾-5-烯-7-酮(4)、4-ketopinoresinol(5)、蒺藜酰胺(6)、N-反式咖啡酰基对羟基苯乙胺(7)。化合物1-5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大苞鸢尾(Iris bungei Maxim.)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渗漉方法提取,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用重结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苞鸢尾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鸢尾酚(1)、鸢尾间苯二酚(2)、射干醌P(3)、3-羟基马蔺子甲素(4)、马蔺子甲素(5)、大苞鸢尾醌(6)、3β-(9,10-顺式-十八烯氧基)-5-胆甾烯(7)、齐墩果-12-烯-3α,23-二醇(8)、熊果酸(9)、β-谷甾醇(10)和正十五烷醇(11)。结论:以上化合物除4和6外,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仙鹤草的酚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各种色谱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仙鹤草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ilosanol C(1)、去氢双儿茶素A(dehydrodicatechin A,2)、(+)-儿茶素[(+)-catechin,3]、(2S,3S)-(-)-花旗松素[(2S,3S)-(-)-taxifolin,4]、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5)、反式对香豆酸(trans-p-coumaric acid,6)、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7)、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8)。结论化合物2、5-8均为首次从龙牙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