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改花 《山西中医》2003,19(1):63-6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学亦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这种转变蕴含着中医以人为本、辨证施治的精髓。祖国医学很早以前就将七情 ,即 :喜、怒、忧、思、悲、恐、惊列为内伤致病因素 ,称内伤七情。在正常情况下 ,七情是正常生理表现。当某些特殊因素导致情志太过或不及时 ,就会损害脏腑气机 ,故有喜伤心 ,怒伤肝 ,思伤脾 ,悲伤肺 ,惊恐伤肾及喜则气缓 ,怒则气上 ,思则气结 ,惊则气下之说。实践证明 ,在临床护理中及时掌握病人情志变化 ,运用七情相互转变、相互制约的理论 ,采取以情胜情的护理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浅谈七情对妇科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适当的七情能舒发情感,有益健康。而当七情太过,超过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导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称之为七情内伤。《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也。”由于七情内伤可使人致病,或使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尤其是妇人“善怀而多郁,又性喜褊隘”,易为情所伤,故《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此外女性特殊的生…  相似文献   

3.
马玉光 《河北中医》2004,26(11):836-837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类常见的七种情绪反映 ,简称七情。七情过激又是中医内伤致病的重要原因。例如《素问·举痛论》曰 :“惊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认为七情过激皆可使机体气机紊乱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常见多发病中 ,直接由情志引起的病种达数十种。因此 ,有必要不断总结和探讨情志致病的规律 ,以便更好的为临床实践服务。现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情志致病特点的认识总结如下。1 情志致病的特点1 .1 七情致病 ,病因难除 情志致病 ,既不同于外感六淫 ,也不同于其它内伤诸因…  相似文献   

4.
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如《素问·举痛沦》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睥、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精神调养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对于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情志调摄。  相似文献   

6.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种情感在人体大脑里出现的精神、意志变化的反映,现代科技研究发现七情的变化会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而改变着人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生理、病理状态.古老的中医,三千年前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明确阐述七情变化影响五脏的思想.中医认为过怒伤肝,怒则气上;过喜伤心,喜则气缓,过思伤脾,思则气结;过于忧悲伤肺,悲则气消;过于惊恐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正常发挥七情功能,五脏调顺反映大脑精神思维良性循环,人将容颜焕发,益寿延年.反之,七情在病理状态下,情志不畅,精神失调,均会损伤五脏,导致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浅谈张子和的情志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国泰 《光明中医》2000,15(6):38-39
张子和继承祖国医学心理治疗的法则 ,在治疗精神情志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 ,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今仍有其实用价值。1 发展情志疗法早在《内经》时代就形成了中医情志疗法的雏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怒伤肝 ,悲胜怒 ;喜伤心 ,恐胜善 ;思伤脾 ,怒胜思 ;忧伤肺 ,喜胜忧 ;恐伤肾 ,思胜恐。”《素问·举病论》有百病生于气之说 ,其中“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等诸多论述 ,对张氏的影响颇深 ,他以此为据 ,发扬光大。如对《素问·举痛论》等有关情志过极而导致全身气机失调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家庭病床有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现谨就家庭病床中有关情志、饮食、气象等方面的中医护理工作浅谈个人意见如下:一、情志护理中医讲七情致病,素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还有一套“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的方法,认为“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所以在家庭病房的护理中,尤其是对一些因“所愿不遂”或焦虑过度引起的病症,如心悸怔忡、不寐、脏躁、肝郁等,要特别强调精神护理。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行中医情志护理的观察,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如下。1中医情志的内涵中医重视人的精神活动和思想变化,这些因素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归纳为五志(怒、喜、思、悲、恐),后延伸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作为人精神的外在体现,虽不是直接的致病因素,但是如果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则可以引起阴阳失调、气血紊乱,导致脏腑经络各项功能的失常,引发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  相似文献   

10.
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也称“七情”,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属于正常精神活动的范围。但是,由于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是引起疾病主要因素之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伤,则心神不安,精神焕散,思想不能集中,或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精神错乱,举止失常,甚致发狂。怒伤,则肝气上逆,血郁于上,可致神昏暴厥或呃逆呕吐,腹胀食滞。思伤,则食  相似文献   

11.
七情与疾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一般情况并不致病。七情变化突然、强烈、持久可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  相似文献   

12.
七情是人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不同的情志变化,可直接使脏腑功能失凋,导致病情加重。而情志的舒展、气血和顺,则可缓解病情,加速痊愈。因此,护理人员对每个病人的情志护理不可忽略。1 七情因素对脏腑的影响及所致病证 古语曰:“精神内伤,身必败之”。又如《内经》所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最常见的情志护理以心、肝、脾三脏病证为多。情志影响于心,则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13.
谈练功人的情绪调控张振利学练气功,应该注意调控过激情绪,防止七情干扰。因为七情过激,不仅影响练功效果,也有害于身体。七情,主要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是血之帅...  相似文献   

14.
1.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作“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使人致病,但当发生突然、剧烈、持久的情志刺激时,七情可致机体气血逆乱而出现疾病。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医七情与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正常的精神刺激反应就简称七情 [1 ]。七情变化与脏腑气血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正常的情志变化不一定致病 ,但是突然或剧烈的长期精神刺激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 ,若加上人体肝的疏泄功能薄弱就会扰乱气血和脏腑的机能活动 ,导致阴阳失调而致病。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故又称内伤七情。喜伤心 ,怒伤肝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七情伤及五脏与否决定于心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肝主怒 ,肝失疏泄 ,气机逆乱 ,又是情志病变发病机制的关键 ,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 ,迅速恶化 ,如…  相似文献   

16.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中医学对七情的定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思悲恐”,揭示了情志的产生。自古以来各代医家都对七情致病有所重视,而“怒”在七情致病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怒”导致了多种疾病的发生,消渴病与其关系密切。现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内伤大要论     
内伤大要论清·石寿棠撰《内经》论内伤,首言七情。日:怒伤肝,悲胜怒(全胜木);喜伤心,恐胜喜(水胜火);思伤脾,怒胜思(木胜土);悲伤肺,喜胜悲(火胜金);恐伤肾,思胜恐(土胜水)。此七情之病,还以七情治之也。又日: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怒则气逆,...  相似文献   

18.
中医把心理疗法归结为情志相胜治病的原则,早在2000年前就提出“悲胜怒、喜胜悲、恐慌胜喜、思胜恐、怒胜思”这一七情相胜治病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浅述《内经》中的七情致病与以情胜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述《内经》中的七情致病与以情胜情高洪琦,薛国新(河南省焦作市中医药学校,454150)《内经》非常重视七情对人体的影响,多处提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当情志太过,超出人体自身调节范围时,就会使脏腑气...  相似文献   

20.
《内经》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不仅将人体情志活动统称为七情,并且认识到七情所伤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因此作为中医护理人员,理解情志变化特点,开展情忐护理十分必要。本文将有关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