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不同年龄修复腭裂对腭咽闭合运动连续性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年龄在10岁以上、腭裂术后2年以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根据接受腭裂手术时的年龄分为三组,A组:0~3.00岁组(n=37),B组:3.01~6.00岁组(n=36),C组:6.01岁以上组(n=29)。随访时进行鼻咽纤维镜检查,对其腭咽闭合运动是否为连续性运动进行判定,并对不同手术年龄组间腭咽闭合运动连续性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三组中连续性腭咽闭合运动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3.8%(A组)、66.7%(B组)和44.8%(C组),不连续性腭咽闭合运动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6.2%(A组)、33.3%(B组)和55.2%(C组)。腭咽闭合运动的连续性在3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进行腭裂修复术,其术后腭咽闭合运动的连续性不同。手术年龄越小,连续性越好。  相似文献   

2.
腭裂修复术对不同年龄患者上下颌牙弓关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接受腭裂修复术的年龄对患者上颌牙弓相对于下颌牙弓位置关系的影响. 方法 年龄>10岁、腭裂术后2年以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103例,根据接受腭裂修复手术时的年龄分为3组,A组:≤3.0岁手术组(n=38)、B组:≤6.0岁手术组(n=36)和C组:>6.0岁手术组(n=29).用上下颌牙弓石膏模型,对其牙弓关系行Goslon Yardstick等级评价,并对不同手术年龄组间的Yardstick等级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 统计学检验显示Yardstick等级在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6.0岁以下行腭裂手术的两组患者的上颌牙弓相对于下颌牙弓的后缩程度无差异,6.0岁以上行腭裂手术患者的上颌牙弓相对后缩程度要明显小于3.0岁以下手术者,稍小于6.0岁以下手术者,上颌牙弓相对后缩程度随手术年龄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兰氏法和改良兰氏法修复过宽不完全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接受腭裂修复术的不完全腭裂患儿40例,年龄2~5岁,裂隙宽度均大于2.5 cm,按接受腭裂修复的不同方式分为2组,实验组:20例,行改良兰氏法(兰氏法联合颊肌黏膜瓣)修复腭裂,对照组:20例,行兰氏法修复腭裂。2017年1月~2019年9月(术后5~7年)进行随访,此时两组患者年龄7~9岁,平均年龄为8岁。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区恢复状态,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比较上颌骨发育情况,使用头颅侧位片评价腭咽闭合功能,并且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恢复较好,术区瘢痕轻微,上颌骨发育好,腭咽闭合完全,语音清晰度高。结论:对于裂隙过宽的腭裂患者,使用联合颊黏膜瓣的兰氏法可有效避免裸露的骨面,减轻了瘢痕增生,有利于上颌骨发育,增进腭咽闭合,提高了语音清晰度是一种更为值得推广的腭裂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岁以上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45例2岁以上腭裂患儿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和可能影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因素(腭咽比值、腭裂类型、手术年龄、术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腭咽闭合不全( VPI)组和腭咽闭合完全( VPC)组术前相对裂隙宽度、腭咽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不同腭裂类型术后腭咽闭合率未见明显差异。不同的术式术后腭咽闭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年龄腭裂患者的治疗不宜照搬 2岁以下患儿单纯行腭裂整复术的常规治疗方案。裂隙的大小不是影响大年龄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主要因素。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 +腭咽肌瓣咽成形术可明显改善大年龄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在一期手术时应采用这种腭咽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5.
腭裂手术年龄对代偿性发音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探讨在不同年龄修复腭裂对代偿性发音发生率影响的规律。方法将102例年龄在10岁以上、腭裂术后2年以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根据接受腭裂手术的年龄分为三组,A组:0-3.00岁(n=37)、B组:3.01-6.00岁(n=36)和C组:6.01岁以上(n=29)。随访时进行语音判听,判定其是否存在代偿性发音。并对不同手术年龄组间的代偿性发音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三组代偿性发音的发生率分别为27.0%、47.2%、和65.5%,统计学检验显示,代偿性发音发生率在3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进行腭裂修复术,其术后代偿性发音的发生率不同。手术年龄越小,代偿性发音的发生率越小。  相似文献   

6.
评价腭裂患者术后软腭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腭裂术后患者腭咽闭合功能的恢复,是检查手术疗效的关键。而软腭的运动,又是腭咽闭合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采用腭咽闭合图像处理定量检测系统和鼻咽腔钡剂造影X线摄片的方法,检测了90例不同手术年龄及手术方法腭裂患者的软腭功能。结果如下:采用传统性腭成形术的小年龄手术组(小于3岁)都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软腭活动功能,而大年龄手术组(大于6岁)无论采用传统性腭成形术或Furlow's反向双Z瓣修复术,均无理想的软腭活动,证实了腭裂的手术年龄越小,软腭活动效果越理想的结论。作者并提出腭成形术宜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7.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发音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尚未见到对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汉语发音特点方面的研究。本文目的是通过对腭裂术后不同程度的腭咽闭合的辅音(声母)发音的研究,找出腭咽闭合不全的辅音(声母)发音特点。 材料: 腭裂患者50人,均在我院行腭裂修复术(咽后壁瓣手术除外),男26人,女24人,手术年龄4.5~23岁,平均手术年龄10.3岁,术后复查时间1~9年,平均术后  相似文献   

8.
大龄腭裂患者治疗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改进大龄腭裂患者的治疗模式,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方法对37例年龄大于6岁(含6岁)的腭裂患者进行同期腭裂与腭咽肌瓣咽成形整复术,并对其术后10~15个月的效果进行了随访和语音评估。结果22例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完全,15例术后虽仍有腭咽闭合不全,但在鼻咽纤维镜下腭咽闭合度达85%以上;所有患者X线侧位咽腔造影显示软腭与咽后壁贴合;语音检测显示,高鼻音和鼻漏气程度显著下降,辅音清晰度提高。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大龄腭裂患者治疗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为改善其生存质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龄腭裂患儿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规律,及与年龄、腭裂类型和不同复诊时间等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有2次以上复诊记录的5岁以下腭裂患者,回顾其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连续性评估结果,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65例患者,其中31例患者出现前后腭咽闭合功能不一致,即初次复诊判定为腭咽闭合不全(VPI)而在二次复诊转为腭咽闭合完全(VPC),占总数18.79%;134例患者前后复诊腭咽闭合功能一致。腭咽闭合功能前后一致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不一致的患者。手术年龄越小,在初次复诊时,患者的腭咽闭合功能更容易达到稳定。患者在术后15、28、40个月时,腭咽闭合功能达到稳定的比例为80%、90%、95%。结论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恢复是一个动态过程,早期的VPI可能发展为VPC,但VPC不会再转变为VPI。复诊时间是腭咽闭合功能评估结果前后一致性最重要的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复诊时间,有利于获得稳定准确的腭咽闭合功能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纤维鼻咽内窥镜检查及微电脑腭咽闭合功能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对60例不同手术年龄的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小年龄手术组(小于3岁)手术成功率为80.0%,而大年龄手术组(大于6岁)手术成功率为53.3%。并从腭咽闭合的类型、软腭活动度和冠状收缩率三方面阐述了小年龄手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