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董清平  刘昱  董华 《中国骨伤》1999,12(2):39-40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发现合并同一节段棘间韧带损伤者,我们采用切除上下部分棘突和椎板,髓核摘出术;若合并有神经根管狭窄者切除部分上下椎小关节。椎间盘切除方法与国内外学者介绍基本一致。但同时行骶棘肌代棘间韧带重建术,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分析外伤性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9例13-18岁腰椎间盘症患者,3例因就诊时腰腿痛有神经损害明显,未行保守治疗,其余6例曾经1月-1年保守治疗无效,其中5例神经损害加重。9例全部后路手术治疗。结果:7例经1年-8年,平均4.3年随记,全部神经功能恢复,5例无腰腿痛,1例运动后有少行腰腿痛,1例第1次手术症状消失后7年,腰腿痛症状复发。结论:本病有以下特点:明显腰部外伤后发病;临床症状体症常明显;突出多为破裂游离型;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7例有外伤史的青少年(13-17岁),经对其症状,体征及CT、MRI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发现与CT、MRI及SEP一致,手术后短期疗效满意,结论 软骨板破裂并与骺软骨环一起撕裂为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利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观察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突出节段棘间韧带的信号改变,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疗效提供影像依据,并进一步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解除神经根压迫的机理。方法选取2015-08-2016-08于空军总医院诊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21~53岁(平均41.29±9.78岁);其中病变部位为L_5-S_1的19例,L_(4-5)的27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节段(L_5-S_1或L4-5)棘间韧带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区域均值及最高值,以及治疗前后的直腿抬高角度(ASLR)、视觉疼痛量表(VAS)、MRI轴位像突出髓核矢状径指数(SI)。结果 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ASLR明显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影像学测试指标中:椎间盘突出的SI值在手法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棘间韧带矢状位T_2WI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区域均值及最高值均在治疗后明显减低(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坐骨神经痛明显减轻或消失。MR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棘间韧带炎性水肿消除或减弱提供了量化的影像学依据,与临床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6.
龚××,女性,19岁,住院号18449。 因下腰痛渐剧20个月、两下肢站立行走困难八个月于87年11月20日收住院。 患者86年3月下腰部疼痛,酸痛性质,无明显诱因,服中药及外贴伤湿止痛膏后缓解。疼痛时轻时重历时一年,劳累后加重,与天气变化无关。87年3月于床边穿裤子腰部扭转时,听到腰骶部“咔嚓”一响后,腰痛剧烈,并两下肢不能站立行走。卧床休息一个月,痛减,能站立行走数百步。87年6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间孔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间孔突出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并非少见,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四点:(1)腿部症状严重;(2)典型神经障碍;(3)椎间手术后证实;(4)CT检查。本文详细讨论了该病的论断的技巧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盖 《颈腰痛杂志》2006,27(4):291-292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配合棘间韧带阻滞、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38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骶管、棘间韧带阻滞和骨盆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效果,优:14例;良:19例;无效:5例。结论骶管阻滞、棘间韧带阻滞、骨盆牵引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背筋膜联合棘上、棘间韧带缝合对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3-06—2015-05诊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观察组(59例)PLIF术中保留棘突并将腰背筋膜联合棘上、棘间韧带缝合,对照组(53例)腰背筋膜单纯断端缝合。比较2组术后6、18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结果 112例均获得(18.00±1.15)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6、18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观察组JOA评分、ODI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PLIF术中将腰背筋膜缝合在棘上、棘间韧带上增加了脊柱后柱的稳定性,同时也使腰背筋膜有附着点,抗牵拉能力更强,明显缓解了腰椎屈伸活动所导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0.
L4—5椎间盘突出至L5S1椎间孔内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清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1):645-645
患者男,43岁。反复腰痛8年,因右下肢麻木、疼痛、无力3个月入院。22年前腰部有扭伤史。7~8年来腰痛,以咳嗽、弯腰时为甚,经保守治疗而缓解。3个月前症状复发,伴右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疼痛,剧烈时呈刀割样,第一、二、三足趾麻木,踝关节发软,走路不能直腰...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但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极少见。2008-2011年我科收治4例进行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1.1病例报告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6、58、62、59岁。其中1例因腰痛伴双下肢麻痛5个月,加重15 d入院,时感右下肢发凉,左、右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左足背伸肌力Ⅴ级,左拇趾背伸肌力Ⅴ级,右足背伸肌力Ⅳ级,右拇趾背伸肌力Ⅳ级,左小腿前外  相似文献   

12.
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伴失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后路单枚B-Twin椎间融合治疗伴失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伴失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665岁,平均52岁。L344例,L4514例,L5S18例。均行后路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探查减压和单枚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 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无感染、血肿、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原有症状得到缓解,其中18例症状完全消失,6例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腰部胀痛;有1例出现融合器在椎间隙内前端向患侧移位,出现腰痛加重,经卧床制动3个月,6个月后复查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植骨已融合,腰痛消失;1例腰腿痛患者术后1周起床活动后腰腿痛复发,可能为骨粒脱落压迫所致,经理疗、对症处理有所缓解;优良率为92.3%,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获得愈合。结论后路单枚B-Twin椎间融合治疗伴腰椎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 1999年治疗各类疼痛患者12 80例 ,其中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 76例 ,占 6 % ,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76例 ,男 36例 ,女 40例 ,年龄2 5~ 70岁 ,平均 45岁。病程 3天~ 30年。 1次注射治愈 43例 (占 5 7% ) ,2~ 3次注射或加用小针刀治愈 2 7例 ,治愈率93% ,好转 2例 ,无效 4例 (占 5 % )。治愈标准 仰卧弯腰时疼痛完全消失 ,恢复正常工作。 1个月~ 2年随访。诊断 所有患者必须有损伤部棘突及棘间明显的触痛。多能明确指出痛点 ,严重时呈刀割样痛 ,弯腰或躯体旋转活动疼痛加重。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阻滞后疼痛消失 [1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责任间隙后方存在钙化影像的患者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进行椎间孔成形+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硬膜囊撕裂马尾神经疝出转为开放手术。2例失访,18例获得随访,时间11~23(17. 17±3. 88)个月。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15/18。1例术后6周影像学资料提示原节段复发,应患者要求行开放融合手术治疗。结论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1995年至2000年1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6例,其中伴椎体后缘骨赘形成23例,经施双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骨赘凿除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经横突间入路治疗L5-S1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共12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56~72岁,平均58.5岁,均行椎间孔镜经横突间入路髓核摘除,采用腰腿痛VA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优良率.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9):1811-181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伴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共计10例,均行经皮侧方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平均病程26.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2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对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X线片、CT和MRI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腰痛VAS评分从术前的(8.46±0.23)降至末次随访的(1.12±0.19)分;腿痛VAS评分从术前的(8.68±0.22)分降至末次随访的(1.05±0.25)分;ODI评分分别从术前(81.25±2.86)分降至末次随访的(13.25±1.38)分。末次随访时,依据改良的Mac Nab标准评估,优良率达9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可有效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伴后纵韧带骨化,使神经根得到及时彻底减压及松解,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保留后韧带扩大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陆应隆,石维强,沈小勤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Protrusion,LDP)是骨科常见病。自Mixter和Barr1934年报告以来,已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科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形成了多种疗法与技术。随着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9—2014-06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采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椎间融合术治疗10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100例(对照组)。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6个月。观察组术后12个月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0,P=0.012);2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1,P=0.35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植骨融合率更高(χ~2=35.500,P=0.012),腰椎失稳率更低(χ~2=52.800,P=0.003)。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选择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椎间融合术更为适宜,能更加明显地改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 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病例,均在入院后立即给予脱水药物缓解神经水肿并在72小时内及时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继续使用脱水药物7天。结果26例随访期3个月~3.5年,平均16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84.6%。4例就诊时已出现小便失禁伴一侧垂足的患者术后虽然疼痛缓解,但足下垂及膀胱功能障碍无改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一经明确诊断必须尽早手术抢救神经功能。手术必须充分彻底,操作必须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