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苟欣  胡韵  秦建国 《贵州医药》2006,30(9):780-782
目的研究不同时相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学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 control,N组),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SO组),胆总管结扎组(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CBDL组)。其中CBDL组又分为CB-DL3d、CBDL7d、CBDL11d三亚组。模型建立后,使用鲎试剂动态浊度、生化和末端脱氧核甘酸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测量不同组别,不同时相OJ大鼠内毒素(ET)、一氧化氮(NO)、胆红素(TB)、胆汁酸(TBA)、肌肝(Cr)、尿素氮(BUN)水平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并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结果胆管梗阻3天时肾脏形态学未见明显改变;7天时可观察到一定数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充血水肿;11天时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充血、肿胀,但无坏死特征性表现。多元分析发现,ET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关系密切(P<0.05)。结论细胞凋亡是OJ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ET与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一个重要原因,既往一直认为在DN中只存在肾小球的损伤,但事实上很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存在肾小管酸中毒( RTA)的临床表现,故很多研究者认为,肾小管间质损伤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血糖诱导状态下,其过程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及功能学改变,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代谢产物及蛋白调控分子等参与上述病理变化,本文概括了近年来DN小管及间质病变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阐述针对各种发病机制的治疗措施,拟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加味升阳益胃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将72只SD大鼠采用尾静脉二次注射阿霉素建立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态;肾组织病理切片进行HE、M~son染色,观察动物模型治疗前后的病理改变及肾间质病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的VEGF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实验8周末,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的肾小管间质损害评分下降明显(P<0.05),中药低、高剂量组及苯那普利组肾间质中VEGF表达均增加(P<0.05),而中药组与苯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肾小管间质VEGF的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加味升阳益胃汤能上调肾小管间质VEGF的表达,从而减轻其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损伤作为糖尿病患者肾损害早期的一项重要特征,评价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该指标的作用。方法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双嘧达莫100mg,一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缬沙坦80mg,一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小管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尿系列蛋白均明显降低。结论缬沙坦具有肾小管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所有的梗阻性肾病不论梗阻发生在泌尿道的何处,最终都可因梗阻导致的一系列复杂的损伤反应引发不可逆的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而在此病理生理过程中,肾细胞凋亡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的异常主要包括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减少(但仅就肾间质细胞总体而言,  相似文献   

6.
熊佩华  陈爱平  张玲  田寿福 《江苏医药》2004,30(12):917-918
目的 观察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肾小管标志蛋白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32例IgA肾病患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大小分级,并检测患尿液中肾小管标志蛋白。结果 IgA肾病的病理类型与其间质损害程度存在相关性,肾小管标志蛋白的水平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结论 肾小管标志蛋白是临床评估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演进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儿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2R2(flk21)表达,并将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肾小球内VEGF和flk21在中度病变组肾小球内表达最多,重度病变组表达最少,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病变组肾小球内VEGF表达与尿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肾小球VEGF表达与肾小球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重度病变组肾小球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VEGF在小儿IgA肾病的发病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有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强、血管生成障碍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的病理变化及中期因子(MK)、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24只)、糖尿病组(B组,36只)。采用单侧肾切除+高糖高脂+STZ复制T2DN模型。6周和12周时收集各组大鼠24小时尿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取血测空腹血糖,并计算肾重与体重的比值;用HE染色及PASM染色方法观察肾小管及间质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MK和HGF的表达变化,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肾重与体重的比值(KW/BW)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2)糖尿病组大鼠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萎缩、脱落、空泡化,基底膜增厚及小管间质纤维化。(3)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提示糖尿病组MK和HGF在6周及12周末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K在12周末的表达高于6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HGF在12周末的表达低于6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在糖尿病组,相关分析显示MK与HGF的表达成负相关(r=-0.525,P<0.01)。结论:MK和HGF在早期DN的肾小管间质中表达发生变化,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临床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8年9月确诊并行肾穿刺活检的原发性NS患者82 例,观察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同时测定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指标--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尿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观察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NS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及尿RBP、α1-MG、NAG水平均不同(P<0.05);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重的患者尿RBP、α1-MG、NAG明显增高(P<0.05).结论:原发性NS患者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密切相关,肾小管功能测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素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组给予灯盏花素200 mg·kg-1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则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肾脏重量变化,血液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 结果 模型组大鼠左侧肾脏肾间质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充血,且重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GF-β1及NO、ET-1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侧肾组织中TGF-β1及NO、ET-1 含量分别与假手术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01)。TGF-β1和ET-1 含量升高而NO含量降低。而灯盏花素组大鼠肾间质损伤明显改善,左侧肾脏重量下降(P<0.05),血清中TGF-β1及NO、ET-1含量、肾组织中TGF-β1及NO、ET-1 含量分别与模型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TGF-β1及ET-1 含量降低而NO 升高。 结论 灯盏花素可通过下调血液及肾组织中TGF-β1和ET-1含量、上调NO浓度等作用减轻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11.
郭俊华  周影娜 《贵州医药》2011,35(2):110-113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ECOPD住院患者45例(COPD组),并按肺功能进行分组,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水平及肺功能,并与1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COPD各组治疗前、后轻度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小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与促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以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后1、4、7h和术后1~14d腹腔注射西洛他唑(10mg/kg),每天一次,观察缺血后35d西洛他唑对神经症状评分、斜板角度、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密度和缺血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表达的作用。结果:西洛他唑能降低缺血后神经症状评分,提高斜板角度,减少脑梗死体积,增加存活神经元密度和VEGF、Flk-1表达的数目。结论:西洛他唑对小鼠慢性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缺血侧VEGF、Flk-1表达,促进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Flt-4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原发灶组织、10例癌旁组织、8例伴有宫颈癌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并将结果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VEGF-C和Flt-4在转移的淋巴结癌细胞中、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宫颈癌中Flt-4阳性微脉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在宫颈癌组织中VEGF-C水平上调,是由宫颈癌细胞分泌,并通过自分泌方式作用于细胞膜上的Flt-4受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VEGF-C与宫颈癌中淋巴管的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袁芳  任黔川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188-19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一类很重要的淋巴管生成因子,其在宫颈癌淋巴管转移方面的研究较多,也证明了VEGF-C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然而,VEGF-C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机制并未完全明确,其对宫颈癌凋亡的影响值得继续探索。本文就VEGF-C在宫颈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成人皮肤组织VEGF、bFGF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VEGF、bFGF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基底层,呈弱阳性表达.结论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基底层是表达VEGF、bFGF的主要细胞,在维持真皮微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作为游离癌细胞(ITC)标志物在骨肉瘤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7例骨肉瘤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另设同时期转移癌组(B组,8例)、良性骨软骨瘤组(C组,10例)和正常对照组(D组,10例).FQ-PCR定量检测各组化疗前及术前外周血中VEGFmRNA的表达情况及A组VEGF mRNA在整个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组化疗前的VEGF mRNA表达阳性率为74.1%、B组术前为100.0%,明显高于C组术前的10.0%和D组的0%.A组围手术期VEGFmRNA的阳性表达呈波动性变化.结论 VEGF mRNA是具有较好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骨肉瘤ITC的标志物,围手术期其水平的动态监测对骨肉瘤保肢结合辅助化疗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诱导痰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50例,COPD稳定期3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诱导痰中VEGF水平,并同时测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诱导痰中的VEFG(3945.06±1207.09)pg/ml较健康对照组(2140.63±1091.71)pg/ml明显升高,P<0.001。COPD稳定期VEGF(455.64±260.18)pg/ml,较健康对照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明显较低(P<0.001)。结论:VEGF可能影响COPD的发病机制,且也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diabetes duration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nd test whether time-dependent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of the streptozotocin diabetic rat heart to I/R are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vascular density,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or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expression, NO formation, activation of Akt, and/or oxidative stress. After 2 or 6 weeks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 I/R injury was induced by occlusion (30 min) and reperfusion of the left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After 2 weeks of diabetes, infarct size and cleavage of caspase-3, a proapoptosis signal, were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normoglycemic controls or rats that had been diabetic for 6 weeks, whereas capillary density and levels of VEGF and eNOS protein and cardiac NOx levels were all increased. Phosphorylation of Akt, a prosurvival signal,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2 weeks of diabetes. Cardiac lipid peroxidation was comparable to controls after 2 weeks of diabetes, whereas levels of nitrotyrosine, a peroxynitrite biomarker, were reduced. After 6 weeks of diabetes, lipid peroxidation was increased and levels of VEGF and plasma NO were reduced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or rats diabetic for 2 weeks. Our results indicate endogenous cardioprotective mechanisms become transiently activated in this early stage of diabetes and that this may protect the heart from I/R injury through enhancement of VEGF and eNOS expression, NO formation, activation of cell survival signals, and decreased oxidative stress.Dr. Ma was on leave from the Sports Hospital, Sports Technical Institute of Guangdong, Guangzhou, China 510100. Dr. Al-Shabrawey is on leav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Anatomy, Faculty of Medicine, Mansoura University, Mansoura, Egyp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卵巢癌微血管密度(MVD)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VEGF-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用CD34标记血管,人工计数MVD,分析VEGF-A与MVD及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卵巢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腹腔积液癌细胞阳性检出率、年龄的关系。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VEGF-A蛋白表达阳性组的MVD显著高于VEGF-A蛋白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EGF-A与临床分期、腹腔积液癌细胞阳性检出率、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检测VEGF-A有助于了解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卵巢癌的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53例,按GCS(Glasgow Coma Scale)分为轻(11例)、中(19例)、重(23例)型3组。选取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颅脑外伤患者均于发病后1、3、7 d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结果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伤情的加重依次升高。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三组颅脑损伤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相关(P<0.01)。入院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是中型和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清VEGF水平升高,可能参与脑损伤的炎症反应,其与伤情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性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脑损伤患者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