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VC)最主要的病原菌,即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从RVVC患者阴道中分离出的102株白念珠菌,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分会公布的《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M-27A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氟康唑(FCZ)对102株白念珠菌的药敏试验示,37株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IC)≥64.000μg/mL,57株MIC>0.125μg/mL、<64.000μg/mL,8株MIC≤0.125 μg/mL。伊曲康唑(ICZ)对37株耐FCZ的白念珠菌药敏试验示,35株MIC≥16.000μg/mL,仅2株MIC<16.000μg/mL。结论:①NCCLSM-27A方案操作简便,MIC的一致性及重复性好,可作为体外抗真菌药敏感性试验的一种较好方法。②37株耐FCZ的白念珠菌对ICZ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FCZ和ICZ可能具有相似的抗真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念珠菌属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念珠菌属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检测中应用的评价。利用念珠菌属显色培养基根据不同种类念珠菌呈现不同颜色,直接判定结果,并与生化试验对72h内鉴定效率进行比较。该培养基对24h、48h、72h鉴定效率为88%,93%,100%,均高于生化试验(39%,81%,93%)。故认为念珠菌属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检测中的应用优于传统检测法,对指导临床诊断和选择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类唾液在涎腺正常小鼠和口腔干燥症小鼠口腔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局部接种的方法于涎腺正常小鼠和口腔干燥症小鼠建立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在不同时间点,给予小鼠口腔无菌蒸馏水和不同性质的唾液刺激,3天后用平皿系列稀释法检测小鼠口腔组织菌落形成单位(CFU)数目并对舌表面白斑面积进行评分。结果:①在涎腺正常小鼠中,处理组口腔CFU与白斑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3(P<0.05)。②口腔干燥症小鼠,处理组口腔CFU与白斑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类唾液在白念珠菌黏附于鼠口腔黏膜及口腔白念珠菌病的发生中具有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念珠菌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光滑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小鼠模型.方法:采用ICR雌性小鼠,预先静脉注射链脲菌素或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再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以造成小鼠的假发情,然后小鼠阴道内注射约5×108cfu/mL光滑念珠菌稳态芽生孢子并进行阴道灌洗液的真菌载量分析以及阴道组织病理观察.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实验组小鼠阴道灌洗液的真菌载量分析显示自第7 d开始可分离出高水平的菌量,并延续到接种后21 d;阴道组织病理结果发现自第7 d至实验结束均可见阴道黏膜浅层有芽生孢子生长,并有炎细胞浸润.结论:小鼠胰岛功能丧失及全身免疫抑制,加以雌激素化及阴道内高浓度菌悬液接种可以构建稳定的光滑念珠菌阴道炎模型,此动物模型可用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道炎、龟头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特比萘芬0.25g,日1次,连服1周对23例包皮龟头炎、37例外阴阴道炎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停药1周后,外阴阴道炎的有效率为97.30%,包皮龟头炎的有效率为100%;真菌清除率达96.67%。结果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包皮龟头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白念珠菌磷脂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念珠菌是免疫功能低下宿主的条件致病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目前已肯定磷脂酶在其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将近年来对白念珠菌磷脂酶的研究从分子特性、编码基因及其表达以及在白念珠菌致病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从而为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都柏林念珠菌是一种新近分离鉴定的条件致病念珠菌,以往曾被误认为是白念珠菌,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菌种,由于该菌常引起免疫缺陷者的感染,所以近年来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对该菌在致病性方面的研究及与白念珠菌致病性的比较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酮康唑洗剂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10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酮康唑洗剂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及效果 ,分析阴道 pH值对念珠菌的影响。 方法 每次取 2 %酮康唑洗剂 8ml加入 5 0 0ml 2 5℃左右的温开水 ,混匀后冲洗阴道 4~ 5遍 ,余液擦洗会阴 ,早晚各 1次 ,14天为 1疗程。结果  2疗程治愈 10 0例 ,显效 3例 ,总治愈率及真菌清除率为 97% ,有效率 10 0 %。结论 阴道pH值约为5 .75~ 6.3 5时不利于念珠菌生长 ,酮康唑洗剂能提高阴道粘膜表面的 pH值 ,协同酮康唑起到抑制和杀灭念珠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与白念珠菌粘附相关的粘附素编码基因ALA1、ALS1、HWP1及INT1的分子基础及粘附作用的发生机理,并假设了粘附的二阶段模式,对酶、理化因素及宿主状态对粘附的影响亦作了简单介绍,提出需进一步验证二阶段模式并充实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下伊曲康唑治疗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并应用地塞米松构建免疫抑制鼠模型;采用伊曲康唑灌服治疗;其中F组同时采用γ-IFN治疗,在灌药后不同时间动态观察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结果:伊曲康唑治疗正常免疫组(A组)与对照组(D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抑制组(E组)及免疫抑制后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组(F组)与对照组(G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A、E、F组在接种后的第5、6、7、9、11天其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治疗不同免疫状况(即正常免疫、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治疗状态下)的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均显著,而且正常免疫、免疫抑制及免疫增强状态下对伊曲康唑的抗真菌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阴道局部白介素-27(IL-27)的水平变化特点和在感染中的作用以及与小鼠机体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建立免疫系统正常(A组)与免疫抑制雌激素化(B组)感染小鼠模型,另设未雌激素化免疫系统正常感染对照组(c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检测鼠模型阴道组织中IL-27p28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在感染后第4、第7和第14dIL-27p28mRNA的表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在感染后第7dIL-27p28mRNA的表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在第4和第14dIL-27p28mRNA的表达水平较B组高(P〈0.01)。A组和B组在感染的第2和第4dCFU与局部IL-27p28mRNA水平成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阴道局部IL-27可能参与实验性小鼠白念珠菌阴道感染的发病,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免疫抑制状态下白念珠菌易感性的增加可能与IL-27局部组织含量减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在小鼠阴道念珠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以RT-PCR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阴道及腰淋巴结中MCP-1及CCR2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小鼠相比,雌激素对MCP-1及CCR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所有感染组小鼠阴道组织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其CCR2 mRNA水平亦相应升高;与之相反,所有感染组小鼠的引流腰淋巴结MCP-1的浓度与基础水平相比无明显改变,而雌激素处理感染组小鼠CCR2在接种后7~21d明显升高.结论 MCP-1及其受体CCR2可能在局部刚道黏膜白念珠菌感染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都柏林念珠菌在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通过45℃生长试验,区分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都柏林念珠菌对氟康唑等6种药物的MIC。结果:都柏林念珠菌在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分离率为13.74%,25株都柏林念珠菌的MIC范围:氟康唑0.25~64μg/mL,伊曲康唑0.06~8μg/mL,5-氟胞嘧啶0.25~64μm/mL,酮康唑0.06~8μg/mL,咪康唑0.015~4μg/mL,特比萘芬0.06~8μg/mL。结论:都柏林念珠菌在阴道念珠菌病有较高的临床分离率,多数都柏林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部分都柏林念珠菌可产生剂量依赖敏感或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阴道组织及腰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雌激素化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雌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四组,A组(雌激素处理感染组)、B组(雌激素处理未感染组)、C组(未用雌激素处理感染组)、正常对照组(5只)。前三组又再分为接种白念珠菌后第2、4、7、14和21天组(各5只)。接种后不同时间点随机取小鼠阴道组织及腰淋巴结,以RT-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DF-1及CXCR4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RT-PCR:与正常小鼠相比,雌激素(B组)对SDF-1及CXCR4 mRNA表达无影响。①小鼠阴道组织:与B组相比,A组小鼠接种后各时间点均见SDF-1 mRNA表达明显增加(F = 114.87,P < 0.01),第14天CXCR4 mRNA明显增加(t = 15.61,P < 0.01);与正常小鼠相比,C组小鼠接种后第2,4, 7天,SDF-1 mRNA明显增加;第4 ~ 21天CXCR4 mRNA均明显增加。②腰淋巴结:与B组相比,A组小鼠接种后第2天和7 ~ 21天SDF-1 mRNA明显增加(F = 865.62,P < 0.01),CXCR4 mRNA于各时间点表达均增加(F = 161.30,P < 0.01);与正常小鼠相比,C组小鼠接种后SDF-1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 > 0.05);CXCR4 mRNA于第7天和14天明显增加(P < 0.05)。(2)免疫组化:A组小鼠阴道黏膜中SDF-1及CXCR4表达在接种后第2天即开始增加,第7天时达高峰,第14天和21天开始下降,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感染组小鼠阴道黏膜及腰淋巴结中SDF-1及CXCR4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采取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后疗效情况,根据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取48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治疗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均给予克霉唑阴道片阴道上药,观察组予克霉唑阴道片500mg 1 d疗法,观察疗效,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片200 mg 3 d疗法。在治疗过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配合一定的护理措施,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在治疗后28d,对照组痊愈患者13例(54.67%)较观察组痊愈患者20例(83.33%)少,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症状缓解方面,观察组患者症状在3d内均缓解,对照组患者8例(33.33%)患者在3d后症状才被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采取克霉唑阴道片500mg 1 d疗法安全有效,此外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大大增加患者恢复的速度,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季也蒙念珠菌所致口腔念珠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性,34岁,舌部、口腔内颊部粘膜白膜,每遇夏季增多增厚,天气转冷白膜减少变薄,反复发作5年。发作时张口困难,感觉疼痛。真菌学检查鉴定为季也蒙念珠菌。给予伊曲康唑200mg/d共7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因子的表达。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D组及地塞米松构建免疫抑制鼠模型G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D、G、H组(未雌激素化组感染)不同时间局部阴道组织中Th1/Th2因子表达。结果:正常免疫组D组局部组织中IL-2在感染早期升高较为显著,而IL-10仅在后期有短暂的升高。TGF-β1则有持续较高水平的表达。免疫抑制组G组的IL-2水平则明显下降,而IL-4、m一10和TGF-β1则在接种后不同的时间点表达水平不同程度上高于D组。结论:IL-2在感染早期的高表达与其参与清除白念珠菌有关;IL-4、IL-10的表达增加明显提高小鼠对白念珠菌的易感染性。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Experimental cutaneous Candida albicans infections in guinea pigs are histologically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epidermal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PMN) accumulation. To study the role of PMNs in vivo, we injected 250 colchicine/kg i.p., a strong inhibitor of PMN chemotaxis, and observed the influence of reduced PMN migration in experimental cutaneous candidiasis with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elimination course of the organism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lay in the clearance of the organisms in the colchicine-treated group with decreased epidermal PMN infiltration and prolonged visible scaling process.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delay of epidermal PMN migration parallel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organisms from the infected skin and that PMN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defense against candida infections especially in the elimin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