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PI引起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昭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3):147-150
目的:评价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患者的质子泵抑制剂是引起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性腹泻的另类危险因素。方法:查阅近期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队列研究表明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性腹泻发生于约6.8%用过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多自变量因素分析表明艰难梭状芽孢菌性腹泻与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明显相关。结论:抗生素破坏了正常肠道菌群,公认是引起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性腹泻的危险因素,而胃酸度降低一直被认为是其危险因素,质子泵抑制剂因为其强力的抑酸作用,可能是致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性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与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关系。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对应用克林霉素患者320例进行观察,了解记录出现腹泻出现,病例数、出现时间、临床症状并进行培养确诊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结果应用克林霉素患者320例68例腹泻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31例,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率9.68%,占腹泻发生例数45.58%。结论应用克林霉素容易造成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引起高度重视,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克林霉素的抗菌谱、适应证和用法、用量,避免滥用、过量、长时间应用等措施以免引起条件致病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5例临床资料,依据脓毒性休克预后情况,将出院后60 d内死亡纳入死亡组(36例),出院后60 d内存活者纳入存活组(4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BLA)并发脓毒症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湖南省人民医院病历系统中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BLA并发脓毒症患者100例,按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40例)与非休克组(60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原学检测结果和结局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LA并发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 休克组血乳酸、降钙素原、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非休克组(均P<0.05)。休克组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非休克组[25.0%(10/40)比8.3%(5/60)、22.5%(9/40)比3.3%(2/60),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血乳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为BLA并发脓毒症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降钙素原、血乳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是BLA并发脓毒症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相关,监测其水平变化对临床医师决策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9,(2)
<正>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又称脑膜炎败血黄杆菌。2005年Kwang Kyu Kim等将其分类进行了修订,改称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或称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um)。国内文献报道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引起的感染,多为肺部感染,鲜有血液感染报道。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 相似文献
7.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致伪膜性肠炎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该病症可表现为轻微的水泻或致命性肠炎,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基 于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A毒素和B毒素的检测,甲硝唑或万古霉素临床治疗该病被证实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9.
硝酸甘油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硝酸甘油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至2015年在本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并接受硝酸甘油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乳酸清除率为因变量,以基线各参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乳酸清除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初始血乳酸(OR=1.68,95%CI:1.25-5.93,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OR=2.85,95%CI:1.67-8.42,P<0.05)、动脉与脉搏氧饱和度差值(OR=4.65,95%CI:2.32-11.67,P<0.05).结论 基线乳酸水平较高、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异常升高、动脉与脉搏氧饱和度差值增大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硝酸甘油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张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3):151-152
患者女,72岁,2011年7月3日因腹壁疝手术在外院住院2 d出院。2011年7月5日因静脉炎,自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10219)0.1 g,po bid,8 d后出现腹泻,大便7~8次/d,为成形便,表面附着黏液脓样物,伴腹痛、里急后重,便后腹痛可缓解,无发热、畏寒、寒战,无恶心、呕吐、腹胀、便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腹症合并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4例急腹症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休克组;另选同期急腹症无脓毒性休克患者为对照,设为非休克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病史、手术治疗、器官障碍数量、降钙素原、低蛋白血症、凝血障碍、疾病类型、血容量不足、血乳酸增高、病程,分析脓毒性休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腹症患者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休克组年龄<6岁、基础病史、器官障碍数量≥2个、降钙素原≥0.5 ng/ml、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不足、血乳酸增高、病程>7 d占比高于非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BMI、手术治疗、凝血障碍、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提示年龄<6岁、基础病史、器官障碍数量≥2个、降钙素原≥0.5 ng/ml、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不足是脓血性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的脓毒性休克发生率较高,该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年龄、基础病史、器官障碍数量、降钙素原水平、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不足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258例脓毒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84例)和存活组(17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肺部感染、近1年住院和抗菌药物使用史、脓毒性休克、血乳酸浓度、降钙素原(PCT)水平、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部感染、近1年住院和抗菌药物使用史、脓毒性休克、血乳酸浓度、降钙素原水平、qSOFA评分及SOFA评分为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血乳酸浓度、qSOFA评分和脓毒性休克预测脓毒症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1,0.903,0.885,0.762。结论:年龄、肺部感染、近1年住院和抗菌药物使用史、脓毒性休克、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肠毒素A(TcdA)和肠毒素B(TcdB)是艰难芽孢梭状杆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我们对已经获得的纯化的重组蛋白TcdA和TcdB与对应的天然肠毒素蛋白的活性和功能进行了比较。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重组肠毒素和对应的天然肠毒素对肠上皮细胞的细胞病变作用、蛋白印迹实验观察对Rac1蛋白的糖基化作用,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肠毒素对肠上皮细胞骨架的破坏作用。结果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肠毒素TcdA和rTcdB其分子量与天然的TcdA和TcdB蛋白大小接近,生物活性与天然的TcdB蛋白相似,TcdA和极微量TcdB具有使肠上皮细胞病变、Rac1蛋白的糖基、细胞骨架塌陷。结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肠毒素A和B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对应天然肠毒素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多发伤致脓毒血症休克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发伤致脓毒血症休克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监护过程,分析该类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优化治疗方案。结果医师采纳了用药建议,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己掌握的药学知识,以及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可以有效的帮助临床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实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8,(4):553-55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宫内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宫内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协助医师制订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方案、判定大肠埃希菌为致病菌、分析体温波动原因。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药师先后建议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 g,ivgtt,q6 h;停用注射用替考拉宁;降阶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0 g,ivgtt,q8 h抗感染,可序贯为口服。结果:医师部分采纳临床药师建议,经30 d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制订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有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相关性腹泻(CDAD)主要由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而引起,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引起CDAD的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CDAD大多发生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5~10d。住院患者发生CDAD占抗菌药相关性腹泻(AAD)的15%~25%,病死率约为6%~30%。其发病机制为应用抗菌药后肠道正常菌群被抑制,使CD繁殖并产生毒素A(肠毒素)及毒素B(细胞毒素),引起肠黏膜损伤,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素渗出而导致腹泻及其他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水样便)、发热、腹痛、结肠炎、伪膜性肠炎(PMC)、中毒性巨结肠、脓毒血症甚至死亡。老年、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住院、应用广谱抗菌药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是感染CD的危险因素。CDAD确诊后应停用可疑抗菌药物,可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CDAD复发者可增加10~14d疗程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治疗,多次复发者可应用考来烯胺、益生菌及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脓毒性休克合并骨髓抑制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特点,分析了患者的初始用药方案并总结抗菌药物优化使用的经验。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参与讨论骨髓抑制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提升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用药选择、剂量调整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并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通过对该病例的学习和整理,为临床药师参与相关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30例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APACHEⅡ评分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cTn Ⅰ、BNP、CK-MB、LDH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心肌损伤,进而改善临床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例立克次体相关性脓毒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立克次体所致严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6 d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发热和干咳,1 d前又出现呼吸困难,入院检查显示降钙素原(3.23 ng/mL)和C反应蛋白(120.4 mg/L)明显升高,遂临床医生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左氧氟沙星、利巴韦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第2天,患者表现出脓毒性休克症状,临床药师会诊后建议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美罗培南和阿奇霉素;第4日,患者血标本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结果显示日本立克次体呈阳性,而痰标本的mNGS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缓症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热带假丝酵母呈阳性,临床药师认为日本立克次体为病原菌,而其他则为定植菌,故建议将抗感染治疗方案改为多西环素,但临床医生出于稳妥起见加用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3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感染指标和相关症状亦明显改善,并在不久后出院。结论:立克次体引起脓毒性休克情况相对较为少见,因而临床相对容易忽视,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