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多西他赛联合激素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痊愈的人数为28(71.79%)例,有效的人数为8(20.51%)例,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痊愈的人数为20(51.28%)例,有效的人数为9(23.08%)例,总有效率为(74.36%)。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乳腺癌具有良好值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玥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67-169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9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多西他赛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究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尿嘧啶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用药后的总有效率64.29%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的IgM、IgG、Ig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IgM、IgG、IgA水平均低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IgM、IgG、Ig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胃癌患者的效果好,可保护免疫功能,且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3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d;卡培他滨1200mg/m2口服,2次/d,第1~14d。21d为1个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CR2例(6.3%),PR15例(46.9%),SD10例(31.3%),PD5例(15.6%);RR为53.1%,CBR为84.4%。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与呕吐、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多为Ⅰ~Ⅱ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采用蒽环类药物正规化疗后发生肝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患者中CR 12例,PR 11例,SD 8例,PD 9例,有效率为57.5%;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BC,Metastatic Breast Cancer)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一天;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1日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4d,治疗周期为21d,每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7例(13.2%),部分缓解(PR)26例(49.1%),稳定(SD)12例(22.6%),疾病进展(PD)8例(15.1%),总有效率(CR+PR)为62.3%,肿瘤控制率(CR+PR+SD)为84.9%。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予临床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1.8~2012.8期间在本院乳腺外科治疗的100例转移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前四周期采用CEF方案,后4周期单用多西他赛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八个周期均采用CEF方案治疗,观察组采取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为(78.33%和91.67%),显著高于未使用多西他赛治疗的对照组(70%和82.5%),P<0.05,提示两组近期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路径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有积极的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且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沪、津、京及沿海地区是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地区,1995年上海的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为38/10万,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的第1位。乳腺癌病人临床确诊时约5%~15%已有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其次为骨、肝、软组织、脑、肾上腺等。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20%,死亡率为15/150000~25/150000左右,且发病率以每年1%增长。乳腺癌也是女性癌症致死最主要的原因。晚期乳腺癌以姑息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主,随着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对蒽环类耐药患者日渐增多,如何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复发性乳腺癌已成为临床肿瘤医生难题。目前可用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的药物有卡培他滨、紫杉类、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我们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葸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4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用DX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NBC患者总有效率与非TNB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于非TNBC患者(P<0.01,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等,TNBC与非TNBC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较非TNBC患者对D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蒽环类耐药乳腺癌48例,其中28例行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多西他赛35 mg/m2,d1、8,静脉点滴,用药前一天开始服用地塞米松8 mg/次,2次/d,连续服用3 d),20例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多西他赛35 mg/m2,d1、8,静脉点滴,用药前一天开始服用地塞米松8 mg/次,2次/d,连续服用3 d;卡培他滨联合组1250 mg/m2,2次/d口服,d1~14,21 d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结果 联合组及单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0%及39.3%(P=0.157),没有统计学意义;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5个月及5.5个月(P=0.042),有统计学差异;毒副反应均为可耐受,在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方面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是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3月临床药师监护下的2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该26例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第1天,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14天,卡培他滨950mg/m^2,bid,口服。21d为1个周期)。临床药师在用药辅导、预服地塞米松、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溃疡、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预防和解决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制订了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在顺利完成化疗的同时,不良反应显著降低。结论:临床药师对肿瘤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对30例转移性乳腺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点,卡培他滨1000mg/m2,2次/d口服,第1~14天,21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0例中29例完成化疗,其中CR1例,PR14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CR+PR)为51.17%。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82.76%),其他毒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48.28%),胃肠道反应(41.38%),乏力(20.6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8例老年进展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赛60mg/m2,第1d静脉输注1h;卡培他滨1600mg/m2,分两次口服,第1-14d,服用2周后休息1周;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8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34例,总有效率(RR)为52.9%(36/6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7.3个月,中位生存期(OS)11.9个月。毒副反应以Ⅰ-Ⅱ为主,为骨髓抑制、腹泻,其中Ⅰ-Ⅱ白细胞减少为66.2%(45/68),Ⅰ-Ⅱ血小板减少为19.1%(13/68),Ⅰ-Ⅱ腹泻为30.9%(21/68),无Ⅲ或Ⅳ度毒副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患者临床受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OC)联合表柔比星(EPI)或吡柔比星(THP)新辅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乳腺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卡培他滨联合EPI或THP方案治疗,观察组接受DOC联合EPI或THP方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A125、CA153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CEA、CA125、CA153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EA、CA125、CA153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的DE一线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及疗效评估,研究组有效率为76.00%(1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14/30)(P<0.01)。随访期间,研究组生存时间(MST)、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7.5个月和12.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2.6个月和6.5个月(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4.00%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应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耐药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耐药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卡培他滨治疗,评价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为72.73%,疾病控制率(DCR)为84.85%,均高于对照组的57.57%和72.73%,P<0.05;治疗后,研究组除胃肠道反应外的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耐药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的联合应用提高了药效降低了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多西他赛每次剂量25mg·m-2,d1、d8、d15,卡培他滨每日2000mg·m-2,分2次口服,d1~d14,28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后评价疗效。结果 4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18例(45.0%),病情稳定16例(40.0%),病情进展6例(15.0%),总有效率为45.0%,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6.35月。不良反应多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35%)。结论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严重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