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压与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62例POAG患者(共69眼),其中药物治疗30例共32眼、手术治疗32共37眼;记录每只青光眼治疗前的眼内压、随访5个月后的眼内压,同时随访患者5个月后视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眼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9±3.4)、(38.2±2.8)mm Hg〕(P0.01),其中以手术组的眼压值最大,说明两组患者的眼压基线值是不同的;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眼压值均显著下降〔(15.5±3.1)、(16.1±2.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POAG患者的眼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值,发现治疗后的眼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两组POAG患者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恶化结果(5例,3例),发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POAG患者视力,治疗效果基本一致;然而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例,10例),发现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治疗更易引起并发症。结论眼压较低的POAG患者多倾向于药物治疗,而眼压较高者多倾向于手术治疗,因此临床上在选择POAG治疗方法时眼压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0CT)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程中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OCT检查技术分别对67例(126只眼)的POAG患者的RNFI进行检测,数据包括鼻侧(NAS)、上方(SUP)、颞侧(TEMP)、下方(INF)RNFL厚度以及平均RNFI厚度。按青光眼诊断标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组,分析3组的RNFI变化趋势。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中期和晚期3组之间RNFI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个时期中RNFL厚度逐渐变薄。青光眼的病程发展可通过RNFI的减少变化来反映。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高眼压症及青光眼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人、高眼压症及青光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方法:应用超声测厚仪测量正常人(26例)、高眼压症(OHT,2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13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24例)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并比较四组入选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所有被测者的平均CCT为558μm±40μm.正常人(536±37)μm、CACG(553±38)μm、POAG(545±31)μm三组的平均CCT无显著性差异(P≥0.573).OHT的平均CCT(591±29)μm显著厚于其它三组(P≤0.001).结论:CACG、POAG与正常人的平均CCT无显著性差异.OHT患者的平均CCT较其它三组的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5例(75眼),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43例,单纯青光眼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视野缺损和光敏度;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合并糖尿病组视野缺损为(16.14±5.94)d B,明显高于单纯青光眼组的(12.54±5.86)d B;合并糖尿病组视野光敏度为(15.38±6.24)d B,明显低于单纯青光眼组的(17.27±6.61)d 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糖尿病组视盘旁上方、下方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分别为(119.75±13.46)、(121.62±14.94)μm,均明显低于单纯青光眼组的(125.53±17.37)、(135.67±12.4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眼压为(21.75±4.33)mm Hg,明显高于单纯青光眼组患者眼压(20.25±2.6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派立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应用经验。方法 52例(98眼)青光眼患者,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66眼),高眼压症16例(32眼),给予派立明点眼,一日两次,分别检查用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的眼压,用药后半年、一年、三年的视野。结果比较各时间段的回访结果,眼压、视野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患者滴用派立明有效降眼压,同时,安全性好,对同时有全身性疾病患者更为适用,是一种有效、首选率高的青光眼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姚瑶 《中国卫生产业》2012,(14):123-123
目的 研究SLT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中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1年6月于本院的36例(眼)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进行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6例(36眼)采用氩激光小梁成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的眼压水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T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中的综合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是四大致盲性眼病之一,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为一常见类型.经各地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公认高眼压、年龄、种族、家族史是POAG的主要危险因素.近些年来,由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本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分子流行病学在POAG病因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主要的临床特点是眼角开放,眼压升高,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至少一只眼眼压≥21 mmHg(1mmHg=0.133 kPa),造成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最终导致失明的进行性眼病。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引起跟压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小梁组织的变异:小梁组织硬化变性网眼缩小,小梁板层变为不规则甚至遭受破坏,内皮细胞增大  相似文献   

9.
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中高度近视女大学生眼压的影响,为近视人群合理运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北京体育大学选取111名非运动训练专业在校女大学生,按近视屈光程度分为正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3组,分别进行低、中等、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记录运动前、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恢复期眼压、血压变化过程.结果 正视组安静眼压值低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0,P<0.05).低强度有氧运动过程中眼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等强度运动过程中正视组、中度近视组运动眼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7,2.13,P值均<0.05).高强度运动过程中正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运动眼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94,0.24,9.12,P值均<0.05).恢复期低强度运动后2.0h后各组眼压低于安静值(P值均<0.05),中等强度运动后,正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眼压低于安静值(P值均<0.05),高强度运动后,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眼压均降低(F值分别为4.26,9.36,P值均<0.05).运动期与运动后眼灌注压与3组眼压变化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7,-0.36,-0.35,P值均<0.01).结论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正视和中度近视组眼压下降较明显,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高度近视组眼压下降较明显.适当运动强度能有效调节眼压变化,血压变化的过程影响眼压,推测其介导的眼灌注压可能是调节眼压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种药物联合降压时不同服药方法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2级及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早晨顿服给药,每天早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和替米沙坦40mg;B组40例,早晚分次给药,每天早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晚7:00服用替米沙坦40mg;C组40例,早晚分次给药,每天早7:00服用替米沙坦40mg,晚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各组患者均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两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h平均动脉压(24hMABP)、白昼平均动脉压(dMA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ABP);所有时间段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滑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的24hSBP、24hDBP、24hMABP、dSBP、dDBP、dMABP、nSBP、nDBP、nMABP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5).(2)各组之间血压下降差值比较:nSBP、24hSBP、nMABP、24hMABP下降值A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1201,P<0.05),A组下降数值小于其余两组,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2.1201,P>0.05).dSBP、dDBP、MABP、nDBP、24 hDBP下降值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1201,P>0.05).(3)各组之间血压平滑指数比较:nSBP、24hSBP、nDBP、nMABP、24hMABP平滑指数A组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1201,P<0.05),以上各项血压值平滑指数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 <2.1201,P>0.05).白昼各项血压值及24hDBP的平滑指数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 <2.1201,P>0.05).结论 两种药物联合降压能够有效地控制2级及以上高血压,早晚分次服药的疗效优于早晨顿服,有效降低夜间高血压,使夜间及24h血压控制更平稳.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6,(10):1434-1436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2例)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倍博特)治疗,观察组(n=45例)则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代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相关指标、血压昼夜节律逆转、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等动态血压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昼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dSSD、dDSD)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nSSD、nDS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逆转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面部潮红、轻微头痛、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异性,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会导致患者眼压升高、视力下降,并伴有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的学习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研究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combined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goniosynechialysis,PEGS)对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9-01-2018-08-31夏邑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性别、病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眼压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眼压为(18.21±4.23)mm Hg,低于对照组的(25.63±7.52)mm Hg,t=30.009,P0.001。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2,P=0.02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效果好,利于降低眼压波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多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不同类型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38例43眼,经SLT治疗,随诊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眼压、眼部反应、视力、视野等改变.结果 激光治疗前平均眼压(27.7±4.7)mm Hg(1 mm Hg=0.133 kPa),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22.5±4.4)、(20.1±3.9)、(19.9±3.3)、(19.6±3.1)、(20.1±3.3)mm Hg,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膜充血及前房内少量浮游细胸均为一过性,1~3 d消失.结论 SLT治疗多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长期疗效及重复治疗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替洛尔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用卡替洛尔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眼压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卡替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66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42眼),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1滴;对照组20例(24眼),给予常规降眼压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1,4,8,12周后的疗效、眼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1,4,8,12周后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8±2.24) mmHg(1 mmHg=0.133 kPa)比(19.67±2.34) mmHg、(15.65±3.61) mmHg比(19.61 ±2.19) mmHg、(15.49±2.08) mmHg比(19.52±2.31) mmHg、(15.45±2.75) mmHg比(19.42±2.3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4,8,12周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92.9%(39/42)比66.7% (16/24)、95.2%(40/42)比70.8%(17/24)、97.6%(41/42)比75.0%(18/24)、97.6%(41/42)比79.2%(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眼出现眼周皮下色素沉着,8眼出现结膜充血,3眼睫毛变长;对照组有5眼出现结膜充血.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全身性不良反应.结论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而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改变、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120例POAG患者依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POAG组(65例)和合并糖尿病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受试者的眼底改变、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POAG组及合并糖尿病组的眼压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RNFL及MD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单纯POAG组及合并糖尿病组ET-1水平显著升高(P 0. 05),NO水平显著降低(P 0. 05);单纯POAG组及合并糖尿病组FIB、高切全血黏度和低切全血黏度水平均升高(P 0. 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FIB、高切全血黏度和低切全血黏度水平高于单纯POAG组和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OAG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眼底改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对病情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乔建平 《现代保健》2011,(25):56-57
目的分析小切口门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0年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93例患者的资料,按照资料显示的治疗方法分成联合治疗组(49例)和单独治疗组(44例)。联合治疗组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单独治疗组仅接受小梁切除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控制率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比较两组眼雎控制率,联合治疗组屁著高于单独治疗组(x2=12.317,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视力,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t=3.182,P〈0.05)。结论治疗前后眼压控制率,眼睛视力情况分析可知,三联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好于单独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大浪社康中心2015—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管理和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昼间平均收缩压(d 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均随干预时间增加而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24 h DBP、24 h SBP、d DBP、d SBP、n DBP和n SB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组间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可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的不同用药时机对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在晚上20:00~21:00点服药,对照组在早上6:00~7:00点服药,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分别于服药前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24 h平均动脉压(24 h-MMA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日间平均动脉压(d-MMA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MAP),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血压节律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58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有57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SBP、24 h-DBP、24 h-MMAP、d-SBP、d-DBP、d-MMAP、n-SBP、n-DBP、n-MMAP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65.5%的患者转变为杓型血压,对照组50.9%的患者转变为杓型血压,两组血压节律的转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均较各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晚上服药,更有助于控制昼夜血压,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共情技术在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纳入76例(89眼)确诊为中晚期原发性青光眼需行滤过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其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53眼)行中医中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同时进行共情技术护理模式。对照组30例(36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同时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视力﹑眼压及视野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视力﹑眼压及视野提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眼压平均15.98±0.53 mmHg;对照组平均眼压为22.31±0.57 mmHg。共情技术组患者心理状态较稳定,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将共情技术引入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青光眼可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在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青光眼护理应用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的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