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 G 试验与体液真菌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深圳市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进行 G 试验的住院患者887例,86例同时留取血液、脑脊液、胸腔或腹腔引流液等体液标本做真菌培养。观察 G 试验和真菌培养的符合率。结果在887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标本146份,阳性率16.46%。标本阳性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为老干部科、呼吸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在同时做体液真菌培养的86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符合率80.00%;阴性符合率85.19%。结论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测定(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太和医院各临床科室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28例,同时进行血清G试验和真菌培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差异。结果 血清G试验检测的阳性率57.81%(74/128)高于真菌培养阳性率46.88%(6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含量为(90.65±22.36)ng/L,健康对照者为(4.36±0.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真菌培养作为参考标准,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78.30%、81.08%、92.59%。结论 血清G试验,方法简便、阳性率高、特异性高,可以辅助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王芳 《抗感染药学》2021,18(8):1216-1218
目的:探究尿真菌培养与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的检测结果对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IFI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采用随机配对法选取同期48例非泌尿系IFI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患者G试验、尿真菌培养鉴定结果,比较单一 G试验、尿真菌培养结果与联合诊断检测结果对泌尿系IFI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的差异.结果:2组检测方法结果中病原菌均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但2组的真菌鉴定结果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G试验检出阳性率为72.91%,尿真菌培养检出阳性率为75.00%,二者联合检出阳性率为97.92%;而对照组中G试验检出阳性率为20.83%,尿真菌培养检出阳性率22.92%,二者联合检出阳性率22.92%;G试验与尿真菌培养联合诊断泌尿系IFI的敏感度(97.92%)、准确度(87.50%)均高于二者的单一诊断(P<0.05).结论:泌尿系IFI患者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为主,采用G试验和尿真菌培养诊断对泌尿系IFI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若采用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根据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对患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接受痰液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检查的患者的痰液标本2160份,阳性结果情况,在根据真菌、菌丝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阳性标本分为4组,对4组研究对象痰液标本酵母样真菌涂片结果、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抽样的2160份痰液标本中,有126份检测为阳性,检测阳性率水平为5.83%;白色念球菌阳性率明显高于热带念球菌、光滑念球菌、克柔念球菌、其他酵母样真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疾病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其他等几个方面的诊断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根据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对患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痰标本真菌涂片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拟诊的84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集晨痰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结果 84例痰真菌培养阳性69例(82.1%),共分理处真菌77株,其中白色念珠菌38株(49.4%),光滑念珠菌19株(24.7%),光滑念珠菌11株(14.3%),克柔念珠菌7株(9.1%),热带念珠菌2株(2.6%)。结论痰标本真菌涂片可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临床意义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1, 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价值,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84例怀疑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病理学检查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37例(44.05%),非侵袭性真菌感染47例(55.95%)。所有患者均进行GM试验、G试验检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侵袭性真菌感染和非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G试验、GM试验的检测值,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G试验、GM试验的检测值分别为(243.68±68.26)pg/ml、(0.55±0.21),均高于非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23.10±8.65)pg/ml、(0.2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单一检测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0.27%(26/37)、78.57%(66/84), GM试验单一检测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6.76%(21/37)、75.00%(63/84), G试验与GM试验串联检测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1.35%(19/37)、66.67%(56/84), G试验与GM试验并联检测的准确度和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伏立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氟康唑治疗,试验组予以伏立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G试验阳性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呼吸困难评分为(0.61±0.12)分, G试验阳性率为6.67%(2/30);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为(1.52±0.23)分, G试验阳性率为26.67%(8/30)。试验组呼吸困难评分、G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立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可有效控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情,抑制真菌活性及繁殖能力,改善呼吸道功能水平,联合用药疗效优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不同标本留取方法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痰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12例疑诊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对其普通咳痰、同期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及纤支镜防污毛刷采集的痰标本行真菌涂片镜检、培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方法下痰标本合格率、检出率及临床诊断意义。结果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痰、纤支镜防污毛刷取痰及普通咳痰标本合格率分别为91.02%、92.60%及35.08%,痰涂片直接镜检/培养检出率分别为61.56%/60.09%、63.24%/64.84%及45.38%/33.11%。前2种采样方法标本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普通咳痰的检出率(P<0.01)。前2种方法采集痰标本检查结果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6%、97.79%、98.82%、51.55%。结论医师全程督导下行一次性无菌吸痰管与纤支镜防污毛刷采样标本的合格率及检出率有较好的一致性,与普通咳痰比较,均有助于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率,但一次性无菌吸痰管采样更为简便、经济,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对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和健康人血浆标本,用G检验方法检测各组血浆β-D-葡聚糖浓度。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血浆β-D-葡聚糖浓度为(40.5±12.7)pg/ml,与细菌性肺部感染组(10.1±3.5)pg/ml和健康组(8.7±3.8)pg/ml分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细菌性肺部感染组和健康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用G检验方法检测血浆β-D-葡聚糖浓度以20pg/ml为诊断阈值(Cut-off)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5%、93%、86%和88%。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β-D葡聚糖水平显著升高,表明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对肺部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G试验方法检测血浆β-D葡聚糖,以20pg/ml为诊断阈值敏感性、特异性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鉴定结果比较,评估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IFI感染的实用价值。方法对疑似IFI感染患者131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浆,检测(1-3)-β-D-葡聚糖;于发热时采静脉血做真菌培养鉴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131例疑似IFI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率为41.2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7.40%。2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菌培养结果为参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敏感性为95.92,特异性为91.46,阳性预测值为87.04,阴性预测值为97.40。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IFI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伊曲康唑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高危人群的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年来伊曲康唑口服液和注射液相继在欧美及我国批准使用,对于高危病人伊曲康唑的预防性应用能显著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因此,本文拟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伊曲康唑口服液和注射液在各种危重病病人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预防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潘光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95-96,99
目的探讨CT诊断及鉴别诊断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CT检查资料和病历资料。结果病灶以多发结节影为主要表现者5例,均为隐球菌感染,其中2例病灶周围可见晕轮征;以单发结节、肿块或空洞影为主要表现者10例,其中5例为曲霉菌感染,3例为毛霉菌感染,2例为隐球菌感染,5例肿块周围可见晕轮征,6例肿块伴有内壁光滑的空洞;以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者7例,其中4例为念珠菌感染,2例为毛霉菌感染,1例为卡氏肺孢子菌病;以肺部实变影为主要表现者9例,其中4例为假丝酵母菌感染,5例为毛霉菌感染,表现为肺内片状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内部密度不均,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强化。3例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伴有胸腔积液。结论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除霉菌球外,其余复杂多样,缺乏特征性,诊断时除影像学方面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外,还要密切结合临床,必要时采取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 B脂质体(L-AM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2018年 1月至 2021年 12月 61例两性霉素 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两性霉素 B脂质体相关 AKI分为 AKI组 23例( 37.7%)非 AKI组 38例( 62.3%)。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两组临床资料, logistic回归分析两性霉素 B脂质体( L-AM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 AKI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评价 L-AMB使用累积剂量及治疗前血清钾水平在诊断 AKI方面的能力。结果有 23例病人在使用 L-AMB治疗过程中发生 AKI,AKI发生率为 37.7%。L-AMB疗程、累积剂量、日剂量, L-AMB治疗前血钾水平在 AKI及非 AKI两组病人比较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累积剂量是发生 L-AMB相关 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46,95%CI:(1.08,1.98),P=  相似文献   

14.
296例医院内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 -12月间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真菌感染296例;感染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0.54%,念珠菌属中感染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54.73%)、热带念珠菌(13.18%)、光滑念珠菌(7.09%);真菌感染涉及的科室共有26个,其中,呼吸科感染例数居首,占33.78%;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患有基础疾病,其中患肺部疾病的真菌感染率居首,占32.43%,肿瘤伴发的真菌感染死亡率最高,感染8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5.66%;在治疗上,应用的药物有氟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其中氟康唑应用最频繁,达77.03%;真菌感染伴细菌感染的患者193例,占65.20%;大部分患者接受了侵入性操作.结论:对高龄、患严重基础疾病、需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合理选择药物,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尤其对合并感染更要加强警惕,积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陈芳  王钧  蒋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4):1735-1739
目的 评价伏立康唑对呼吸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9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均给予伏立康唑,观察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细菌学指标,并对该药疗效与副作用进行描述与评价.结果 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临床痊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为80.56%.真菌学疗效清除率为76.67%.不良反应主要为精神神经症状,包括幻觉49例(53.26%),视觉异常26例(28.26%),失眠22例(23.91%),其中2例患者停用伏立康唑或换用其他抗真菌药,其余均在足疗程停药后,自动恢复.因原发病病情加重死亡18例.结论 伏立康唑是一种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作为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常见菌种及耐药性,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敏感试验。结果 824例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108例,感染发病率为13.11%;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为常见,占53.04%,其次为泌尿道(31.3%)、血液(6.08%)、肠道(4.36%)等;在所分离的115株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6.09%)、光滑假丝酵母菌(23.48%)、无名假丝酵母菌(11.3%)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0.43%);所有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部分耐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激素应用等是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30例,应用伊曲康唑序贯治疗。第1-2天200mg/次、2次/d静脉注射,第3-14天200mg/次、1次/d静脉注射,有效者第15天起改用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次、2次/d,总疗程14~90d。结果痊愈8例,显效11例,进步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5/30),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皮疹、水肿,均为一过性。结论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高危肺侵袭性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半乳甘露聚糖(GM)值对疗效及预后的临床意义,为GM试验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自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对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的104例行诊断驱动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患者GM值、最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