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单纯PVP治疗,30例)和观察组(行RFA联合PVP治疗,32例)。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ODI、KP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KP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术后7 d及1、3个月VAS评分及ODI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渗漏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FA联合PVP较单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其功能障碍并降低骨水泥的渗漏率。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联合微创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多电极射频消融联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5例患者共62个椎体行经皮多电极射频消融及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主要原发瘤包括肺癌10例,肾癌5例,乳腺癌5例,其他肿瘤5例,全部患者均有腰背痛症状,不伴有脊髓压迫症状.术后平均随访通过VAS评分法比较手术前后症状缓解程度.[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48 h内疼痛明显缓解.1例出现骨水泥外漏,但无临床症状.所有病例获得完整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均无椎体进一步压缩、腰椎滑脱改变,优良率为96%.[结论]经皮多电极射频消融联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创伤小,明显缓解疼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的癌症发展历程中,大约有85%的患者最终发生骨转移,脊柱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脊柱转移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外科手术等,放疗、化疗治疗效果有限,对一些顽固性疼痛仍然不能达到有效的缓解,外科手术存在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康复慢、花费较高、并发症多等不足,对于脊柱肿瘤患者应持慎重态度。在过去的10年里,射频消融技术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本文就射频消融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现状、存在问题、温度场分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波消融治疗脊柱转移瘤临床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近年来, 微波消融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微波消融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 包括适应证的选择、消融的功率、消融时间以及温度的控制等。为规范治疗、提高疗效、降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组和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骨与软组织肿瘤及介入领域的方法学专家制订本临床治疗指南。本指南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方法和卫生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 RIGHT)遴选出我国骨科、肿瘤科和介入科医生最为关注的15个临床问题, 最终形成15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 旨在提高微波消融在脊柱转移瘤治疗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例脊柱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27例行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RFA组)。PVP组中男20例,女7例,年龄47.0±8.5岁,PVP+RFA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9.0±7.6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评价患者功能状态,观察两组患者骨水泥外渗情况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并应用Kaplan-Meier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6~18个月,PVP组11.68±3.29个月,PVP+RFA组12.19±3.33个月。PVP组VAS评分从术前的7.86±0.85分降至3.07±0.90分,PVP+RFA组从术前的7.67±0.96分降至2.96±0.94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疼痛明显缓解(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KP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提高,两组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骨水泥外渗率为42.86%,PVP+RFA组为11.11%;PVP组肿瘤复发率为32.14%,PVP+RFA组为7.41%,两组骨水泥外渗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PVP+RFA组为13个月,两组术后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RFA治疗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可取得与PVP相似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减少骨水泥外渗及术后早期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6.
术中射频消融后病灶刮除治疗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浩淼 Alessandro Gasbarrini Michele Cappuccio Rakesh Donthineni Lu Boriani Stefano Bandier Laur Foroni Gianandre Pasquinelli Stefano Boriani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1)
目的:探讨术中射频消融(RFA)后再行病灶刮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2006年,对1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术中实施RFA后再行病灶刮除术,将FRA前后病灶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随访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中未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RFA后瘤组织固缩,刮除顺利,出血量350~3800ml,平均1024.5ml.全部病例得到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9.8个月,全部患者生存期超过6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6个月时平均1.9分.1例出现局部肿瘤复发.RFA前的标本光、电镜检查均未见肿瘤组织坏死.RFA后光镜检查3例无明显坏死,9例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电镜检查10例肿瘤细胞完全坏死,1例肿瘤细胞部分坏死,1例无明显坏死.结论:术中RFA后再行病灶刮除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可行,有利于肿瘤的刮除,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21年11月,对32例脊柱附件转移瘤行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共49个脊柱附件溶骨性病变(17例单发,15例多发),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观察术后病变附件影像学变化;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术后1年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1例病椎附件骨水泥渗漏,无椎管内渗漏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年ADL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时,1例2个附件肿瘤进一步浸润并突入椎管内,1例1个附件肿瘤侵入相邻椎体内,其余附件及椎体未见肿瘤进一步浸润侵袭。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可维持脊柱附件完整,同时延缓椎管内和椎体内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初步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骨科行RFA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18例(24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术前、术后1 d、1周及1、2、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罗兰-莫里斯生活障碍问卷(Rolando-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评分,同时通过术后随访复查的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全部病人术后24 h内疼痛明显缓解,技术成功率为100%,均得到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5.2个月.术后3个月,9例(50.0%)疼痛完全缓解,7例(38.9%)止痛药用量减少或止痛药级别降低,2例(11.1%)止痛药维持原量.治疗后(术后1 d、1周及1、2、3、6个月)的VAS、JOA、RMDQ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FA联合PKP可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手术方式安全,对脊柱转移癌病人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 4月至 2010年 3月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脊柱转移瘤患者 29例。 RFA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RFA辅助组)13例,男 7例,女 6例; 年龄 47~72岁,平均 58.3岁。椎体次全切除术(单纯切除组)16例,男 7例,女 9例; 年龄 46~71岁,平均 57.8岁。两组年龄、性别、Tomita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1个月及 6个月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 6个月评估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结果 RFA辅助组术前、术后 1个月、6个月 VAS分别为(8.88±0.36)、( 3.76±0.33)、( 3.35±0.38)分,单纯切除组分别为(8.96±0.39)、( 3.81±0.48)、( 3.41± 0.42)分,术后 1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RFA辅助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分别为(216.54±113.77) min、(1084.62±539.82) ml、30.8%,单纯切除组分别为(302.50±80.44) min、(1625.00±724.34) ml、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与术前比较平均改善 1级。结论应用 RFA辅助能够缩短椎体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3月,对21例脊柱转移瘤28个椎体行PKP联合RFA治疗,采用术前、术后当天、1周视觉疼痛评分(VAS)和患者术前后服用止痛药的剂量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VAS评分(7.5±0.5)分,术后当天VAS评分(3.0±0.5)分,术后1周VAS评分(4.0±0.5)分,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446.67,P=0.000).术中每个椎体填充骨水泥3.0~7.5 ml,平均4.5 ml.术后无皮肤灼伤、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余20例均入住肿瘤科行放疗及化疗.20例术后3个月VAS评分(4.5±0.5)分,15例术后6个月VAS评分(5.0±0.5)分.结论 PKP联合RFA对脊柱转移瘤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国际骨科学杂志》2021,42(4)
脊柱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脊柱转移瘤导致的疼痛、脊髓压迫以及神经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疗曾经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放疗敏感的肿瘤患者,其可有效缓解疼痛,对于放疗不敏感的肿瘤患者,立体定向放疗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对于脊髓受压、脊柱不稳、病理性骨折患者,外科手术可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缓解疼痛,而脊柱微创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同样达到治疗目的。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外科手术使外科手术变得简单,立体定向放疗可控制肿瘤进展,手术目的只是解除肿瘤脊髓压迫和稳定脊柱。而系统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环节,新型治疗手段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生存状态。由于肿瘤治疗的复杂性,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该文就脊柱转移瘤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姑息性治疗脊柱转移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4月~2015年1月接受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姑息性治疗的30例脊柱转移癌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6±14岁(17~80岁);单纯胸椎17例,单纯腰椎9例,胸腰椎均受累4例;原发肿瘤包括肺癌6例,肾癌5例,肝癌、乳腺癌、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各2例,其他脏器来源转移癌9例;患者均在后路开放手术过程中接受病灶射频消融。观测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肿瘤局部控制情况。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1083±1193ml(250~5400ml),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3例、无症状骨水泥渗漏2例、术后血肿形成1例、伤口感染1例,其中脑脊液漏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硬膜外血肿行急诊血肿清除后神经功能恢复,伤口感染经清创后痊愈。患者术前平均疼痛VAS评分4.3分,术后1个月时平均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4),共计26例(86.7%)患者术后获得疼痛缓解。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或保持稳定;平均随访10±8个月,随访期内3例患者脊柱原病灶部位出现进展。结论: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方式姑息性治疗脊柱转移癌,可以在手术创伤较小的前提下获得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良好的疼痛和神经功能改善及满意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肺癌侵袭性高且预后不良,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全球每年大约有160万新增病例以及140万死亡病例,据统计其累计发病率可达45%~55%[1、2].骨是肺癌晚期最常转移的部位之一,其中脊柱转移最常出现,约30%~36%的肺癌患者出现脊柱转移[3].在近期的研究中,40%~5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63%骨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微波消融术结合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瘤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脊柱外科开展了20例微波消融结合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瘤手术,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3~72岁,平均62.5岁。原发肿瘤肺癌2例,肝癌1例,肾癌6例,结肠癌2例,食道癌1例,甲状腺癌4例,前列腺癌4例。转移位置T_42例,T_61例,T_71例,T_82例,T_(10)2例,T_(11)3例,L_14例,L_22例,L_32例,L_41例。术前给予全身骨扫描、脊柱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进行诊断,使用Tomita评分进行脊柱肿瘤评估,2~3分4例,4~5分9例,6~7分7例。神经功能使用Frinkle评分,E级8例,D级7例,C级5例。结果本组20例均行手术,时间180~270min,平均220min;术中出血330~650mL,平均出血量456mL;术后引流量450~800mL,平均650mL。术后出现1例食道破裂,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随访时间13~36个月,平均随访23.3个月。8例患者因为肿瘤晚期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原位肿瘤复发6例,占总患者数30%;其他脊柱节段复发(包括原位复发)10例,占总患者数50%。术前及术后2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8.65±1.02)分,术后2周降至(2.38±1.0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功能使用Frinkle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患者Frinkle评分中D级及C级均改善1~2级。结论微波消融结合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增强CT引导全身麻醉下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增强CT引导结合全身麻醉监控下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增强CT引导结合全身麻醉监控下对46例(52个病灶)肾上腺转移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评估技术成功率、肿瘤残余率、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例(1个病灶)因严重并发症终止消融治疗。41个病灶射频消融成功,技术成功率为80.39%(41/51),10个病灶局部残余,局部残余率为19.61%(10/51)。病灶最大径≥3cm与3cm射频消融后的局部残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35%(2/46),轻微并发症发生率34.78%(16/46),最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为高血压危象(10/46,21.74%)。8个病灶在3~24个月[平均(11.52±7.33)个月]内复发,复发率为19.51%(8/41),其中7个再次接受消融治疗未复发,总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76.92%(40/52)。结论增强CT引导结合全身麻醉监控下经皮射频消融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肾上腺转移瘤的局部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骨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1]),在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约有80%发生骨转移~([2]),其中约有50%为脊柱转移~([3])。脊柱转移瘤最常见的症状是难以忍受的慢性疼痛(占90%以上)~([4]),导致患者卧床不起或依靠轮椅生活的情况~([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中位生存期不长的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往往陷于两难境地,既要解决患者症状,又没有必要行开放性手术让患者面临创伤及并发症等风险~([6])。随着微创理念和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转移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转移性病变的局部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例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转移癌患者进行CT引导下RFA治疗,包括肝脏转移8例、腹膜后转移1例、盆腔转移3例、颈根部淋巴结转移合并盆腔转移1例.结果 经RFA治疗,完全缓解2例(2/13,15.38%);部分缓解7例(7/13,53.85%);病情平稳2例(2/13,15.38%);疾病进展2例(2/13,15.38%).肿瘤缓解率67.23%(9/13).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发热1例,恶心、呕吐1例,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腰大肌穿刺路径血肿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FA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转移性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