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检测S100钙结合蛋白A13(S100A13)和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方法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两者的表达,比较两者在两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S100A13的表达阳性率为93.3%(56/60),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S100A13的表达阳性率为66.7% (20/3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0.0%(12/20),S100A13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1.7%(49/60),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GF-1的表达阳性率为63.3%(19/3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5.0%(11/20),FGF-1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A13与FGF-1表达阳性与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S100A13与FGF-1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乳头状甲状腺癌中S100A4、E-钙黏素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中S100A4和E-钙黏素(ca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7例PTC标本中S100A4和E-cad的表达。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中S100A4和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8%、36.17%,两者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在无淋巴结转移组S100A4和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7%、56.52%,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为95.83%、1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A4和E-cad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S100A4蛋白有望成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浸润性导管癌间质肌成纤维细胞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状态的关系。结果:33例(56.9%)浸润性导管癌间质成纤维细胞有α-SMA表达,而正常乳腺组织和导管原位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则无α-SMA表达;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与患年龄、肿瘤大小和雌激素受体状态无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组织学分级有关。结论: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地出现在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9例PTC及其癌旁2 cm甲状腺正常组织以及33例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中CXCR7的表达。结果在PTC癌组织中,CXCR7表达阳性率为65.8%(52/79),在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7表达阳性率为0(0/79),在良性甲状腺疾病中CXCR7表达阳性率为30.3%(10/33)。PTC癌组织中CXCR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P<0.05)及其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P<0.05)。CXCR7阳性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XCR7可能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100A4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间质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确定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30例NSCLC 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S100A4蛋白在肺癌组织间质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S100A4蛋白在NSCLC间质表达的总阳性率为72.3%(94/130),在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间质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3%、59.6%、70.0%和75.0%.S100A4蛋白在NSCLC间质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18.91,P=0.000)、远处转移(χ2=5.51,P=0.019)及TNM分期(χ2=21.54,P=0.000)明显相关.间质S100A4蛋白表达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为36.2%(34/94),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63.9%(23/36),P=0.003].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OR=1.866)、有淋巴结转移(OR=1.826)、有远处转移(OR=6.224)、肿瘤低、未分化(OR=1.793)、TNM分期Ⅲ~Ⅳ期(OR=2.573)和间质中S100A4蛋白表达阳性(OR=1.776)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S100A4蛋白在NSCLC间质中的表达与肺癌的侵袭、转移、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它有希望成为一种能预测肿瘤进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Lgr5及E-钙黏蛋白(E-cad)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Lgr5及E-cad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结果Lgr5和E-cad蛋白分别在60例(87.0%)和30例(43.5%)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分别有5例(16.7%)和30例(100%)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二者在不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gr5蛋白:χ^2=45.814,P<0.001;E-cad蛋白:χ^2=11.249,P=0.001)。Lgr5和E-cad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与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Lgr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还与淋巴结转移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P<0.05)而E-cad蛋白阳性表达却与此无关(P>0.05)。Lgr5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9,P=0.117),而E-cad蛋白表达阳性胃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情况明显优于E-cad蛋白表达阴性胃癌患者(χ^2=5.814,P=0.016)。Lgr5蛋白表达与E-cad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s=-0.355,P=0.003)。结论Lgr5蛋白可能参与了肿瘤组织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过程,与肿瘤恶生程度有关,未发现其阳性表达与预后有关;E-cad的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肿瘤局部侵袭和进展且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XCR7)、人骨髓内皮细胞标志物(HBME-1)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选取90例PTC手术后标本(PTC组)和9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良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CXCR7蛋白、HBME-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病灶直径、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情况下PTC组织中CXCR7蛋白、HBME-1蛋白阳性表达率。PTC组织中的HBME-1蛋白、CXCR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1%、63.33%,均高于良性组的25.56%、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Western blot检测,PTC组织中的CXCR7蛋白、HBME-1蛋白相对表达强度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E-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PTC肿瘤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7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PTC肿瘤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织中CXCR7蛋白、HBME-1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PDGF-BB及其受体PDGFR-β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关系,探讨两者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106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PDGF-BB及其受体PDGFR-β的表达,用α-SMA标记CAFs,分析PDGF-BB、PDGFR-β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CAFs之间的关系。结果:PDGF-BB及受体PDGFR-β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DGF-BB:58.49%(62/106)vs 10.00%(2/20);PDGFR-β:78.30%(83/106)vs25.00%(5/20),P均〈0.05];PDGF-BB在大肠癌癌细胞中的表达与间质中PDGFR-β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2=0.4254,P=0.033)。PDGF-BB、PDGFR-β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均无关。106例大肠癌组织标本间质中α-SMA阳性表达率为64.15%(68/106),癌旁正常肠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α-SMA阳性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095,P=0.030)。PDGFR-β在人大肠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还与CAFs正相关(r=0.227,P=0.019)。结论:PDGF-BB及其受体PDGFR-β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AFs相关,其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信号肽-CUB-EGF结构域蛋白3(SCUBE3)和特化蛋白1(SP1)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SCUBE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TNMⅡ~Ⅳ期、分子亚型为Luminal A或B型、Ki67高表达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较高(P<0.05),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为Luminal A或B型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较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见乳腺癌组织中SCUBE3与SP1蛋白表达阳性呈正相关(χ2=7.979,rs=0.316,P=0.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情况差于其阴性表达患者(χ2=4.042,P=0.044;χ2=10.676,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UBE3和SP1蛋白表达阳性(HR=6.020、P=0.016;HR=4.077,P=0.018)、有淋巴结转移(HR=3.518,P=0.017)、Ki67高表达(HR=7.989,P<0.001)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较高且二者呈正相关性,二者均同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及分子亚型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皮膜抗原(EM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PTC患者癌组织,连同14例淋巴结转移癌、12例癌旁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以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MA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MA蛋白表达于在胞浆及胞膜/腔缘。胞浆内EMA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桥本甲状腺炎组织、PTC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80.0%、25.0%、64.8%、35.7%;胞浆内EM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病灶大小有关(P0.05)。胞膜/腔缘EMA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桥本甲状腺炎组织、PTC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10.0%、100.0%、44.4%、64.3%;胞膜/腔缘EMA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均P0.05)。结论:胞膜/腔缘EMA蛋白高表达可能提示桥本甲状腺炎更易发生PTC;胞浆内EMA蛋白表达降低可考虑作为甲状腺微小癌筛查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P21激活激酶1(PAK1)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PTC和25例非恶性甲状腺组织中PAK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PT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43.6% (24/55)的PTC组织中PAK1蛋白高表达或过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组织的8.0%(2/25)(χ2=9.950,P=0.002)。在有腺体外浸润、临床分期较高、有淋巴结转移的PTC中PAK1蛋白的表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32,P=0.016;χ2=4.448,P=0.035;χ2=4.990,P=0.02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是否多发、是否为双侧等分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PAK1在PTC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肿瘤增殖、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CLOCK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74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LOCK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CLOCK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8.9%(51/74)、20.3%(15/74),两类组织中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4,P=0.000)。CLOCK蛋白表达情况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直径及TNM分期有关(P <0.05)。 结论CLOCK蛋白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关系密切,可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59例PTC患者临床资料,探究跳跃性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PTC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发生率为9.3%(24/259)。单因素分析显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在跳跃性转移组中更少(P=0.031);肿瘤最大径<1 cm(P<0.001)及肿瘤位于腺体上部(P=0.012)与PTC患者跳跃性转移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1 cm(OR=5.934,P<0.001)和肿瘤位于腺体上部(OR=2.812,P=0.023)是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肿瘤最大径<1 cm和肿瘤位于腺体上部的PT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更易发生跳跃性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环状RNA矮小相关转录因子1(circRUNX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接受首次胃癌根治术的35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研究组)及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PRR11表达水平,并应用 χ2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表达情况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4例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12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对侧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 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及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CR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7%和33.3%,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侵犯甲状腺被膜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CCR7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两者均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均需要进行颈淋巴结(中央区)清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复发或残留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行手术治疗的6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术前空腹血清和15位体检健康者的空腹血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PTC伴淋巴结转移组(19例)、PTC复发或残留伴淋巴结转移组(17例)、PTC无淋巴结转移组(1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组(2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15位),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标本中MMP-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各组MMP-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血清MMP-2表达水平在PTC复发或残留伴淋巴结转移组、PTC伴淋巴结转移组、PTC无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中分别为(1724.00±762.24) ng/ml、(1329.16±776.59) ng/ml、(1489.61±546.53) ng/ml、(1264.87±817.27) ng/ml及(608.43±88.63) ng/ml,PTC复发或残留伴淋巴结转移组和PTC伴淋巴结转移组均分别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PTC无淋巴结转移组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甲状腺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恶性疾病组间MM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伴淋巴结转移组、PTC复发或残留伴淋巴结转移组、PTC无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的MM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76%、80%、41%及20%.3个恶性疾病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分别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1).甲状腺良性疾病组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MMP-2的检测可以用于术前甲状腺包块性质判断的筛选指标;血清MMP-2水平检测不适用于判断PTC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B(CB)、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和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40例PTC,10例正常甲状腺中CB、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CB、CXCR4 mRNA和蛋白在正常甲状腺中均为阴性表达;CB、CXCR4 mRNA在PTC中阳性表达率82.5%(33/40)、80%(32/40);CB、CXCR4蛋白在PTC中阳性表达率65%(26/40)、60%(24/40);CB,CXCR4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2,P<0.05;r=0.357,P<0.05),且均与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B,CXC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 CB、CXCR4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HBME-1、BRAF V600E的表达水平,从而分析4种分子标志物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6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恶性组)及287例甲状腺良性结节(良性组)患者术后病理标本中CK19、HBME-1、Galectin-3和BRAF V600E的表达,评估各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PTC的诊断效能及意义。 结果(1)CK19、HBME-1、Galectin-3及BRAF V600E在恶性组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2)单独诊断PTC时,Galectin-3敏感度和准确性最高,BRAF V600E特异度最高;CK19+HBME-1+Galectin-3联合检测敏感度和准确性最高,分别为93.60%、94.49%。(3)CK19、Galectin-3、HBME-1及BRAF V600E表达阳性率均与PTC合并甲状腺良性病变呈正相关(rs>0,P<0.05)。CK19、Galectin-3及BRAF V600E表达与病灶数目相关(P<0.05),且Galectin-3、BRAF V600E表达与微小癌病灶大小呈负相关(rs<0,P<0.05)。BRAF V600E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P<0.05)。(4)与单纯PTC比较,合并良性病变的PTC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PTC多灶癌所占比例较高。 结论CK19、Galectin-3、HBME-1、BRAF V600E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重要的辅助指标,也是诊断PTC的肿瘤标志物,其中Galectin-3诊断效能最高,CK19、Galectin-3、HBME-1联合检测可提高PTC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42例甲状腺癌组织石蜡标本和20例甲状腺肿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Cx43的表达,数据均纳入SPSS20.0软件分析。Skp2、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Skp2与Cx43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甲状腺肿组织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25.0%明显低于甲状腺癌组织75.0%(χ2=8.45, P<0.05);甲状腺肿组织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95.0%明显高于甲状腺癌组织47.6%(χ2=9.65,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侵犯是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与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kp2、Cx4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侵犯等因素有明显相关性(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kp2、Cx43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709,P<0.05)。 结论Skp2和Cx43均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增殖、浸润及转移。Skp2、Cx43的表达情况可能作为预测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