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入麻醉药对大脑血管多有扩张作用。一般认为在3h麻醉期间脑血流量(CBF)是稳定的。用动物作实验也提示氟烷或异氟醚麻醉期间大脑稍充血,往往自行消退。虽然用CBF当量(CBF equi-Valeut)作为血流代谢的指数可以证明长时间吸入麻醉的变化不大,但是仍有人持异议。  相似文献   

2.
静吸复合麻醉下七氟醚与异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颅内顺应性正常神经外科病人,观察1.0 MAC七氟醚与异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垂体瘤或颅咽管瘤手术病人1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咪唑安定 芬太尼 1.0 MAC异氟醚;B组为咪唑安定 芬太尼 1.0 MAC七氟醚。选择L_(3~4)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阿曲库铵。插管后维持稳定30分开始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分别于麻醉前、吸入麻醉药前、达预定呼气末浓度30分内观察监测指标。结果:1.0 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均可显著降低脑灌注压,异氟醚作用较强。吸入1.0 MAC七氟醚后颅内压首先呈显著性下降,15分后回复至基础水平。吸入1.0 MAC异氟醚后颅内压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颅内顺应性正常患者,1.0 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均可安全用于神经外科麻醉。  相似文献   

3.
静注巴比妥盐和依托咪酯可抑制脑电活动,降低脑氧耗(CMPO_2)并减少脑血流(CBF)50%~60%,但对依托咪酯对保护脑缺血缺氧的作用尚有不同意见,因为给药初CBF易突然降低,矢状窦氧合也减少。而异氟醚或地氟醚麻醉可致静止EEG,降低CMRO_2,但却使CBF增加,也增加脑组织氧合使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_2)缩小。作者选择15例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D组(n=9,吸入不同浓度地氟醚)和C组(n=6,  相似文献   

4.
作者选择了13例脊椎融合,腰椎间盘和外周神经等非颅脑手术病人研究吸等效浓度异氟醚和氟烷对脑血流(CBF)和脑耗氧量(cMRO_2)的影响。随机分为异氟醚组6例,平均49岁(37~58龄);氟烷组7例,平均50岁(30~58岁),所有病人均无颅内或心肺疾病症状也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麻醉诱导前静注~(133)氙0.5吉咖贝可(GBq)或10mCi测定脑半球平均血流量作为对照值,所有病人均用统一麻醉方法:诱导前30~40分钟直肠注入安定、静注芬太尼、本可松、甲乙炔巴比妥、琥珀胆硷后气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手术常需行控制性降压,以便于手术暴露和减少术中出血的危险。作者选择12名拟行脑血管瘤钳夹术的病人,观察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大脑半球血流量(CBF)和脑氧代谢率(CMRO_2)和大脑半球氧供需的影响。全组男4例,女8例;年龄29~70岁。按Botterall等的分级,Ⅰ级(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头痛)10例;Ⅱ级(有头痛和颅神经病变,而无其它神经病学损害者)1例。研究期间按计划规定时间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_2)和脑血流量(CBF),并计算出CMRO_2。全部病人均来用术前药。麻醉诱导静注硫喷妥钠200~600mg、利多卡因100mg、芬太尼2~6μg/kg和琥珀胆碱100mg或本可松4~8mg。麻醉维持吸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地氟醚麻醉下健康志愿者脑血流(CBF)分布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9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在清醒、吸入0.5和1.0MAC地氟醚后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仪进行扫描,观察地氟醚麻醉下人局部脑血流(rCBF)的动态变化。结果全脑CBF计数在清醒时为127.5±23.1,吸入0.5MAC地氟醚麻醉后全脑CBF计数为130.8±25.4,吸入1.0MAC地氟醚后为128.8±22.9,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中脑、小脑、丘脑、海马、基底核、扣带回和舌回等脑区rCBF计数差异也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在保持PETCO2和MAP稳定且在正常范围时,吸入地氟醚麻醉不影响人脑内血流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15 min开始以3 L/min氧流量(高流量)洗人,12 min后调整为0.5 L/min氧流量(低流量)维持,调节异氟醚挥发罐刻度,使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为0.8 MAC、1.0 MAC和1.3 MAC,每个浓度维持20 min,分别于诱导前(基础状态)、诱导后即刻、吸人异氟醚前即刻、高流量洗入3 min、6 min、9 min、12 min及低流量维持期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0.8 MAC、1.0 MAC、1.3 MAC时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AAI.结果 与吸入异氟醚前即刻比较,高流量洗人期AAI降低,且高流量洗人期AAI逐渐降低(P<0.05).低流量维持期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8 MAC、1.0 MAC和1.3 MAC时,随浓度的增加AAI逐渐降低(P<0.05),在此范围内AAI与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96(P<0.01).结论 AAI可用于监测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下头低位气腹期间脑氧供需平衡及能景代谢的改变.方法 24例ASA Ⅰ或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两组均在局麻下行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达颈静脉球,行桡动脉置管.分别以丙泊酚和异氟醚麻醉诱导及维持,术中维持通气条件不变(潮气量7 ml/kg,频率 14次/分).记录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10 min(T3),20 min(T4)及60 min(T5)时桡动脉及颈I静脉球血气、血糖、乳酸以及呼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计算脑葡萄摄取(Da-jglu)、动静脉氧含量差(Da-Jo2)及颈静脉球乳酸含量(Jlac)等.结果 T3~T5时两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1O2)、PETCO2较T2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Da-Jo2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Da-jglu及J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5时丙泊酚组S1O2显著低于异氟醚组,T2、T4时Da-Jo2高于异氟醚绀(P<0.05).结论 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下头低位气腹期间脑氧供大于氧需,异氟醚麻醉下脑过度灌注更明显,但未出现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期间对颅脑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8例ASA Ⅰ~Ⅱ级的择期脑瘤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异氟醚降压(Ⅰ)组,丙泊酚复合异氟醚联合降压(Ⅱ)组。降压幅度与诱导前相比较,MAP下降30%~40%,维持30min。分别于降压前、中、后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糖测定,计算动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代谢率(CERO2)。结果 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降压期间HR均明显加快;降压30min时Da-jvO2、CERO2 Ⅱ组低于Ⅰ组(P〈0.05,P〈0.01);两组于降压前BGa、BGjv渐升高,而Da-jvBG降压前较麻醉前明显下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丙泊酚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期间降低脑氧代谢的作用优于单纯使用异氟醚。  相似文献   

10.
颅底外科麻醉控制性降压对脑代谢和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颅底外科麻醉控制性降压对脑代谢、脑内压的影响。方法。颅底手术病人20例,异氟醚吸入全麻,静滴0.01%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8.0±0.7kPa。连续监测血压,经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同步采集动脉血和颈内静脉血作血气分析,计动-静脉氧含量差(Da-vO_2)、脑氧摄取率(ERO_2);测动、静脉血乳酸含量(CaL、CvL)及两者之差(Da-vL)。经蛛网膜下腔置管连续监测颅内压(ICP)。结果:术中降压稳定,ICP无明显波动。Da-vO_2、ERO_2与Da-vL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颅底手术行异氟醚吸入、硝普钠静滴控制性降压可保持脑氧供需平衡稳定,不影响颅内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流量七氟醚、异氟醚或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相同脑电双频指数下三种麻醉方法对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ASAI或II级,肝脏右叶部分切除病人,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异氟醚组(I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病人均复合硬膜外阻滞。三组病人分别吸入七氟醚、异氟醚或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维持BIS50±5。记录术前、术后第1、3、5天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指标。结果三组病人术后第1、3、5天肝脏酶显著增高,在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总胆红素术后第3天达高峰,白蛋白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术后第3天和第5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人均无肝功能衰竭。术后肾脏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进行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七氟醚、异氟醚或丙泊酚对肝脏术后肝功能改变无明显区别,术后肾脏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安氟醚吸入麻醉对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C)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肺叶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麻醉组(20例)和安氟醚麻醉组(18例)。于术前、麻醉后1h、术后1d、术后7d、术后14d,分别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C活性。结果:两组术后的NKC活性均降低;异氟醚组T细胞亚群无明显改变;安氟醚组CD4活性降低,CD8活性升高,CD4/CD8比值下降。结论:安氟醚对病人细胞免疫抑制的作用较异氟醚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由于异氟醚可以降低脑氧代谢率(CMRO_2),维持脑血流量(CBF)不变而被选用为神轻外科手术麻醉。这种作用在脑缺血氧供给障碍时可能是有益的。因为氧化亚氨(N_2O)较单独应用异氟醚对心血管的有害作用及对呼吸的影响小而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好的麻醉药,常用于辅助异氟醚麻做神经外科手术。但在人和动物大量研究证明,N_2O 可以增加CBF、CMRO_2和颅内压,并在缺血时使脑能量负荷降低。也有报道N_2O 有对抗巴比妥类和苯二氮(艹卓)类药的脑保护作用,增加CMRO_2。为了评价在中度和严重不完全性脑缺血时单独应用N_2O 或  相似文献   

14.
吸入麻醉药用于颅内病变病人可引起颅内压(ICP)增高和平均动脉压(MABP)降低,从而对脑灌注压(CPP)产生不利影响。作者选择23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研究开颅前和术后3h期间异氟醚对CPP和脑脊液压(CSFP)的影响。病人分为两组:颅内肿瘤组(TC)10例,平均年龄54岁,颅內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13例,平均年龄42岁。麻醉前约1h口服安定15mg。静注安定0.1mg/kg,硫喷妥钠4~5mg/kg、芬太尼0.1~0.2mg和本可松0.1mg/kg后气管插管。吸入40%氧-60%N_2O控制通气,将PaCO_2调整至正常  相似文献   

15.
氟烷麻醉时,成年人眼内压显著下降,而安氟醚降眼压的作用就更明显,但Ausinson等人强调氟烷和异氟醚麻醉对安静合作和健康患儿眼内压并无显著影响。作者随机将20例成年眼科手术病人分成安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10例。其中白内障摘球除术9例,视网膜修补术5例,角膜于术4例和眼球摘除2例。此20例病人中13例合并全身性疾病(糖尿病7例,动脉硬化6例,高血压8例),但术前已充分治疗。麻醉诱导前1小时,全部病例均口服安定5—10mg和缓泻药镁乳30ml。诱导前10分钟用0.5%盐酸地卡因3滴滴跟后测眼压,然后静注芬太尼1.5μg/kg、氟哌啶2.5mg,同时伍用利多卡因1.5μg/kg静注消除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麻醉诱导用硫喷妥钠3-5mg/kg,箭毒0.5mg/hg以利于气管插管,并在F_1O_2=0.4情况下吸NO_2,情况许可后顺利插入气管导竹。然后用1%的安氟醚或0.70%异氟醚(均相当吸入氧中含麻醉气体0.6MAC)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气管表面麻醉或/和硬膜外阻滞能否降低全身麻醉时异氟醚的使用量.方法 上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全身麻醉联合气管表面麻醉组(GL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全身麻醉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和硬膜外阻滞组(GLE组).各组术前及诱导用药相同,术中异氟醚维持麻醉,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根据病人生命体征调整异氟醚吸入浓度.比较各组术中异氟醚的使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G、GL、GE、GLE四组呼气末异氟醚MAC维持值分别为(1.01±0.11)、(0.89±0.07)、(0.63±0.06)和(0.51±0.08);异氟醚消耗量分别为(12.9±1.8)、(11.2±1.7)、(6.7±1.2)和(5.3±0.9)ml/h.GLE组术后不良反应最少,无一例病人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气管表面麻醉或/和硬膜外阻滞明显降低吸入全身麻醉时异氟醚需用量.  相似文献   

17.
半紧闭麻醉时氧流量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半紧闭麻醉时不同氧流量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氧流量2L/min和3L/min两组,挥发器开启浓度均为2%,辅助用丙泊酚和芬太尼维持适当麻醉深度。用Datex AS/3监测仪监测异氟醚吸入浓度(FI)和呼气末浓度(FA)。结果 开始吸入异氟醚的2~5 min内,FI和FA均上升迅速,以后上升速度减慢,3L/min组FI和FA均高于2L/min组。两组FA/FD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但氧流量3L/min组明显高于2L/min组,而FA/FI两组无明显差异。氧流量2L/min和3L/min组达到FA)_(MAC)时间分别为6.5和6.2min,达到FI_(max)时间3L/min组显著短于2L/min组(P<0.01),而达到FA_(max)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半紧闭麻醉时,氧流量增加使异氟醚FI、FA及FA/FD增加,而对机体摄取异氟醚的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低流量异氟醚吸入麻醉蒸发器刻度的保持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流量麻醉可减少麻醉气体的消耗 ,降低费用 ,减少大气污染 ,改善气道温度和湿度[1 ] 。 0 5L min是目前常用的低流量。低流量麻醉期间 ,随着吸入时间的延长 ,麻醉药体内逐渐蓄积 ,机体吸收麻醉药的速度也逐渐下降 ,应逐步降低蒸发器刻度 (Cv)以保持体内浓度的动态稳定。本研究拟观察 0 5L min流量时 ,维持异氟醚麻醉于 1 0MAC和1 3MAC的Cv调整 ,以指导在无麻醉药浓度实时监测时 ,合理地维持异氟醚麻醉深度。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  40例无心肺疾患的择期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1 0MAC组和 1 3MAC组。 1 0MAC组…  相似文献   

19.
乌拉地尔对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效应和血浆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观察乌拉地尔对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效应和血浆激素的影响 ,为临床合理选用降压药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脑动脉瘤夹闭手术病人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ASAⅠ~Ⅱ级 ,年龄 2 4~ 6 0岁 ,所有病人无明显心、肺、肝、肾、高血压和内分泌疾患。病例随机分为异氟醚 (Ⅰ组 ,10例 )和乌拉地尔复合异氟醚 (Ⅱ组 ,10例 )两组。麻醉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术前常规用药。麻醉诱导用芬太尼 3~ 5 μg·kg-1、异丙酚 1 5~ 2mg·kg-1、潘库溴铵 0 1mg·kg-1,气管插管后接OhmedaExcel 110麻醉机…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是神经外科麻醉中常用的麻醉方法 ,本研究拟对比观察颅内肿瘤手术采用上述两种麻醉方法期间脑动静脉氧差及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资料和方法30例择期神经外科幕上肿瘤病人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18~ 5 5岁 ,体重49~ 88kg ,心肺肝肾功能无异常。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15例 ) ,异氟醚组 (15例 )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5mg ,两组均以芬太尼 3~ 4μg/kg ,异丙酚 2mg/kg ,氯化琥珀胆碱 1.5~ 2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