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冲动。该病在学龄期儿童的发病率为3%~5%,成年后3%左右仍有症状。迄今为止,ADHD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完全清楚。有研究发现ADHD儿童有些临床症状与必需脂肪酸缺乏的症状相似,且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也与多巴胺(DA)、5-羟色胺(5-HT)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神经递质浓度有关联,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HTTLPR、5-HT2A受体基因(5-HTR2A)T102C多态性、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影响,为ADHD儿童的干预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包头市某小学确诊为ADHD的78例儿童和87名对照组儿童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HTTLPR、5-HTR2A的T102C多态性及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采用χ2检验分析3种基因多态性对ADHD的影响,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 5-HTR2A的T102C的基因型频率在ADH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2),5-HTTLPR、DβH5'侧翼区-1021C/T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4,0.01,P值均0.05);5-HTR2A的T102C基因位点的突变型发生儿童ADHD的危险性是野生型的2.17倍,5-HTR2A的T102C基因位点的突变型分别与5-HTTLPR的S等位基因DβH5'侧翼区-1021C/T基因位点的突变型、共同作用发生儿童ADHD的危险性是单一野生型的2.00,2.80倍。结论 5-HTR2A的T102C的基因型频率在ADH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HTTLPR、5-HTR2A的T102C多态性及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在儿童ADHD的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广新 《现代保健》2011,(13):191-19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多巴胺功能异常假说是解释ADHD发病机制的主要生化假说之一.多巴胺能系统基因是ADHD的候选基因.多巴胺失活的异常可影响多巴胺生理作用的发挥.本文就多巴胺失活相关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钙粘附素基因(CDH1)启动子区-160C→A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胃癌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160C→A多态改变的频率。结果CDH1-160C→A多态改变在胃癌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是CC型为57.8%、CA型为36.4%、AA型为5.8%,对照组各型频率分别是CC型为58.2%、CA型为34.9%、AA型为6.9%。调整年龄、性别、地区、吸烟、饮酒、饮茶、H.pylori感染以及胃癌家族史等因素后,CDH1各基因型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87);将CA基因型与AA基因型合并后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结论E-钙粘附素基因(CDHI)启动子区-160C→A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DβH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or,ADHD)的关联;探讨ADHD的血浆DβH活性与各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Amp—FLP技术,检测54名ADHD患者及其父母(n=82)和正常对照者(n=30)DβH基因(GT)n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和核心家系的关联分析(HRR和TDT)分别进行研究,并测定血浆DβH活性。【结果】ADHD组与对照组DβH活性及各基因型的DβH活性差异均无娃著性(P〉0.05);共发现4种等位基因和8种基因型,A3频率较高。(GT)。多态性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HD组与对照组以及核心家系中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单纯ADHD组A2频率明显高于共病组(P〈0.05)。A2/A3型在CBCL的社交、注意、攻击及行为总分得分上均明硅高于A3/A3型(P〈0.05)。【结论】DβH基因(GT)n多态性与ADHD之间可能不存在关联,某些基因型可能与临床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5-HTTLPR、5-HT2A受体基因(5-HTR2A)T102C多态性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儿童基因学科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数据.方法 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包头市某小学974名小学生的5-HTTLPR、5-HTR2A的T102C多态性及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采用t检验分析3种基因多态性对ADHD相关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 在冲动多动的得分上,5-HTTLPR的LL基因型的得分高于SS/SL基因型(P=0.007),在焦虑的得分上SS/SL基因型的得分高于LL基因型的得分(P=0.010);在品行问题、焦虑、多动指数的得分上,5-HTR2A的TC/CC基因型均高于TT基因型(P值均<0.05);DβH5'侧翼区的CC与CT/TT基因型在行为问题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6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患儿神经生化及行为影响,观察补充DHA对ADHD患儿症状行为的改变情况。【方法】通过对确诊的ADHD儿童补充DHA,检测其血清中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水平在服用前后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ADHD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结果】①ADHD儿童血清DA、5-HT、ACTH含量在服用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男童血清DA、ACTH水平,女童血清5-HT、ACTH水平,中学生血清DA、5-HT水平在服用前后差异也均有显著性。②服用后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2.5%,低于服用前的37.9%(P〈0.05)。6~16岁ADHD男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行为得分在补充DHA后有所改善(P〈0.05)。③DA水平与多动指数水平呈负相关(r=-0.300,P〈0.05);5-HT水平与注意缺陷指数水平存在负相关(r=-0.434,P〈0.05);ACTH水平与注意缺陷指数水平存在边缘正相关(r=0.236,P=0.047)。【结论】DHA对ADHD患儿DA、5-HT及ACTH水平有一定调控作用,对改善其临床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探讨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ADHD的关联,为相关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包头市某小学974名6~ 14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对ADHD的影响.结果 5-HT2A受体基因T102C的基因型频率在ADHD组与对照组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P=0.02),TT基因型是ADHD的保护因素(OR=0.56,P<0.05),TC/CC基因型是ADHD的危险因素(OR=1.26,P<0.05).结论 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AD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测定252名河南省汉族研究对象的血脂及ApoE基因型。[结果]ApoE基因型以E3/3型常见为77.0%,等位基因频率ε2、ε3和ε4分别为5.7%、87.1%和7.5%。在不同基因型组间,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酵(LDL-C)水平均按E3/4+E4/4〉E3/3〉E2/2+E2/3顺序递减(P〈0.05),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血脂水平,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有较高的TC,LDL-C水平(P〈0.05),ApoE基因多态性是个体间血脂水平差异的独立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代测序法(NGS)在先天性脑积水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一个脑积水家系,根据其临床特点和遗传规律,自主设计候选基因面板,用NGS对该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先证者(Ⅲ5)检测出L1CAM基因6号外显子突变c.551G>A(p.Arg184Gln),未检测到AP1S2基因突变,其母亲(Ⅱ2)和2位姨妈(Ⅱ4和Ⅱ8)均为此突变携带者。结论:对于先天性脑积水胎儿,根据疾病的临床表型、遗传规律筛选可疑基因,进而设计基因面板,使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快速检测,是明确病因、提高遗传病诊断效率的主要手段,有可能为这些家庭提供产前诊断和有效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1.
6—12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分型及病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胡虞志  吴汉荣 《中国校医》1998,12(5):321-324
目的阐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各亚型的发病因素,为其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标准,采用整群抽样法,筛查ADHD儿童,并以同质的正常儿童作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在6~12岁6892名儿童中,检出ADHD179例,总患病率为2.59%,其中Ⅰ型(注意缺陷型)1.03%,Ⅱ型(多动-冲动型)0.67%,Ⅲ型(注意缺陷伴多动冲动型)0.89%。男女生的患病率分别为3.83%和1.31%,男女患病人数之比为3.06:1。Ⅰ型和Ⅲ型的发病均与遗传等生物因素有关;某些社会、心理因素可能诱发和加剧Ⅲ型的发病。Ⅱ型的发病主要与社会、心理因素(父母文化程度低、单亲家庭结构、父母教育子女的观点不一致、家庭关系不和睦及对待子女的态度不良等)有关。结论儿童ADHD确实存在不同病因的亚型,在其防治工作中宜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体(DAT1)基因3^ 端40bp可变数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mmer,ADHD)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连反应(PCR)和VNTR多态性分析技术对西安地区汉族人群中54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和其父母进行DAT1基因3^ 端40bpVNTR多态性检测,采用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haplotype-based haplotype relative risk,H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rk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等统计方法进行ADHD与DAT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①所测人群中DAT1的40bpVNTR多态性表现出7~11倍重复的5种等位基因,其中最常见的等位基因为10倍重复的480bp片段,占90.7%。共检出6种基因型,其中最常见的基因型为480bp/480bp,占82.1%。②对54个ADHD核心家系进行HHRR和TDT关联分析,未显示出ADHD和DAT1基因存在关联。【结论】在西安地区汉族人群中DAT1基因与ADHD之间无显著性关联,DAT1基因多态性中的10倍重复等位基因可能不是ADHD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明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A、B亚型病毒分离株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编码基因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北京市2004年分离的HRSV代表株(A、B亚型各2株)进行M基因全长序列扩增、测序,并和基因库下载的所有HRSV的M基因全长序列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2株HRsVA亚型分离株与A亚型Long株(标准株)M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24、26个(3.1%~3.4%)和1个(0.39%)。2株HRSVB亚型分离株与B亚型参考株9320的M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16、19个(2.1%、2.46%)和2、1个(0.78%、0.39%)。所测定的北京市4株HRSV分离株和从基因库下载的M基因全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24~119个(3.1%~15。4%)和1~21个(0.39%~8.2%)。结论M基因在HRSV基因组中是较为保守的基因之一,A或B亚型的型内差异相对较小;但A、B亚型之间有较大差异,变异平均分配于整个M基因中。M基因的这些基因特征使其可以作为A、B亚型基因检测分型诊断的候选靶基因。该研究为HRsV基因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提供了基因信息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PP2A)的调节B/PR558亚基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的连锁不平衡和人群单体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经体检排除急慢性疾病的50例广东汉族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以人胱舵D基因5’-侧翼区中-1684A〉G(rslll46169)、-1196C〉T(rs9419202)、-462G〉A(rs7074421)和-1610A〉T为4个纳入的多态性位点,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LD)和单体型分布,进行人群分布的x2检验。结果50例广东汉族人群中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杂合度(π)分别为-1684A〉G(0.020)、-1610A〉T(0.132)、-1196C〉T(0.059)和-462G〉A(0.059),且均不存在变异纯合型,其中在-1196C〉T和-462G〉A位点明显低于HapMap人群(P〈0.05);-1196C〉T和-462G〉A位点之间呈完全LD,但其他位点间未见LD关系;构建了该人群的3种单体型(HI~H3),频率分布主要是野生单体型(H1,89.0%),其余2种变异单体型分别为H2(7.0%)和H3(3.0%);筛选出的3个标签SNP为-1684A〉G、-1610A〉T和-462G〉A。结论确定并报道中国南方广东汉族人群PPP2R2D基因5’-侧翼区中相对保守的标签SNP和单体型分布,为进行该基因启动子区的功能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基因分型方法调查研究酒泉地区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的基因分型特点。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酒泉地区收集的腹泻婴幼儿324份粪便标本,电脑随机抽样选取20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扩增A组轮状病毒VP4和VP7基因,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得204份粪便标本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4.9%(112/204)。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呈阳性的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G,P基因型,结果表明,酒泉地区流行的A组轮状病毒主要基因型为G3P[8]型(50.0%),其余依次为G1P[4](15.8%)、G3P[4](15.8%)、G1P[8](10.6%)、G2P[4](2.6%)和G1G3P[4](2.6%)、G1G3P[8](2.6%)。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酒泉地区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中G3P[8]型是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方妍彤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9):74-74,8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据国内外报道本病患病率为3%~9%,男女之比为(4~9):1。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根据症状维度将ADHD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3个亚型[引。不同的亚型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7.
肠球菌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明确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中,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5株粪肠球菌和9株屎肠球菌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aph(2”)、aph(3’)-Ⅲ、ant(2”)-Ⅰ、ant(4’,4”)、ant(6)-Ⅰ]、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mefA)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结果24株肠球菌中TEM、aac(6’)/aph(2”)、aph(3’)-Ⅲ、ant(2”)-Ⅰ、ant(4’,4”)、ant(6)-Ⅰ、ermB、mefA、tetM、vanA和vanB4基因的阳性分别为9株(37.5%)、17株(70.8%)、6株(25.0%)、0、0、10株(41.7%)、18株(75.0%)、0、10株(41.7%)、1株(4.2%)和1株(4.2%)。结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携带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菌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β地中海贫血患儿252例基因缺陷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儿珠蛋白基因缺陷类型,为开展相关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血液常规检查和红细胞渗透脆性分析筛查地贫患儿,用血红蛋白电泳和基因诊断明确诊断并分析基因型。结果252例β地贫中。纯合子8例,基因型分别是IVS2nt654(50.0%),CD28(37.5%)和CD41—42(12.5%);杂合子231例,基因型分别是CD41—42(42.0%).IVS2nt654(39.4%),CD17(10.8%),β—28(3.0%)。CD43(1.3%),β—29(0.9%),CD14—15(0.9%).CD27—28(0.9%),CD1-5(0.4%)和CDT1-72(0.4%);双重杂合子13例,基因型分别是IVS2nt654/CD41—42(38.5%),IVS2nt654/CD17(15.4%)。CD41—42/β—28(15.4%),CD17/CD41—42(7.7%),CD41—42/CIM3(7.7%),IVS2nt654/β—28(7.7%)和CD17/βE(7.7%)。结论深圳地区β地中海贫血患儿珠蛋白基因缺陷类型共有11种,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位点、肿瘤坏死因子Ⅱ型受体(TNFRⅡ)基因19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煤工尘肺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接尘工龄大于1年,无免疫系统疾病史,除尘肺患者外,对照组接触工人无肺部疾病史,以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方式收集职业接触史、既往病史、家族史和尘肺诊断史,采集每个研究对象静脉血3ml,采用盐析法从外周静脉血的有核细胞中提取DNA。按文献报道的合成序列引物、采用PCR扩增反应和RFLP技术分析TNF-α和TNFRⅡ。[结果]TNF-α308位点G/A+A/A基因型和TNFRⅡ196位点T/G+G/G基因型分布频率在成组或1:1配对分析中,煤工尘肺患者和煤尘接触者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G/A+A/A基因型频率在Ⅲ期煤工尘肺患者中为20.00%,高于煤尘接触者(10.91%)、Ⅰ期(10.34%)和Ⅱ期煤工尘肺患者(7.50%);1:1配对后G/A+A/A基因型携带者发展成Ⅲ期煤工尘肺的危险性是G/G基因型的3倍(95%CI:0.35~25.84)。[结论]TNF-α基因.308位点和TNFRⅡ基因196位点多态性在中国汉族煤工尘肺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中不起主要作用。TNF-α基因-308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煤工尘肺重度纤维化相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TNFRⅡ基因196位点与煤工尘肺纤维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自然随访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多重PCR分析技术,检测140例CRC患者和343名健康对照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1A16235T/C、CYP1A2734C/A、CYP2E1—12596/C和-1019C/T各位点多态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u(GSTM1)和GSTTheta(GSTT1)缺陷型,以及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NAT1和NAT2各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析其对CRC易感性的影响。结果等位基因CYP1A16235C、CYP1A2734A、CYP2E1—1259C、CyP2E1—1019T、GSTM1缺陷型、GSTT1缺陷型、NAT1*10和NAT2Mx(x=1,2,3)的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依次为31.65%、63.77%、23.02%、32.61%、57.25%、17.39%、26.45%和39.21%,对照组依次为39.85%、66.62%、20.27%、28.61%、55.46%、20.35%、25.22%和39.36%,所有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单基因、多基因联合分层分析表明,CYP1A16235CC突变纯合型可显著降低CRC风险(OR=0.79,95%CI=0.63~0.99);在携带CYP1A2734A等位基因个体,CYP1A16235C等位基因也可显著降低CRC风险(OR=0.53.95%CI:0.34~0.83);在GSTT1缺陷型个体,GSTM1缺陷型可使机体罹患CRC的风险显著升高(OR=4.41,95%CI=1.21~16.10)。结论CYP1A16235C等位基因、GSTM1和T1缺陷基因型可影响机体对CRC的遗传易感性,前者是CRC的保护因素,后两者可使机体罹患CRC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