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侧面部骨折是指半侧面中1/3与面下1/3骨骼同时发生的骨折.由于面骨维持着面部轮廓,发生骨折后,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常造成面部形态严重破坏,功能严重障碍,且常累及颅脑、四肢等部位.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了半侧面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8例,通过精心救治,达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面部骨折是颌面部的常见骨折,部分患者因在外伤后未及时治疗或在首诊时处理不当等原因,骨折发生错位愈合,出现严重的面部畸形、复视以及口颌系统功能障碍。正颌外科技术是将面部骨骼进行手术切开,并在新的位置上进行固定从而重建颅颌面关系的颌面外科技术,此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陈旧性面部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1,2]。然而,由于面部骨骼解剖结构功能复杂,如何进行准确重建是手术的难点之一。快速成型技术的出现为3D打印高精度仿真模型精确显示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可累及机体的任何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头面部带状疱疹具有中老年人多发、并发症多、后遗神经痛多、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等特点。现将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期间收治的头面部带状疱疹156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既符合大鼠躯干结构,又不影响大鼠心肺功能的试验大鼠负重装置;并且能方便负重负荷装载和质量的调整。方法选取柔软舒适的布料,根据SD大鼠躯干各部位的周径,设计出符合躯干结构的负重装置;采用化学定量分析法测量大鼠的呼吸速率,评定负重装置对大鼠心肺功能是否有影响。结果制作出相对简略未外观美化处理的负重装置;经分析有无配戴装置下的呼吸速率数据,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大鼠心肺功能。结论装置将为研究负重的质量不同与骨骼肌损伤程度的关系,及为确定最佳的负重质量等提供一个简便、实用的负重装置;也为骨骼肌损伤研究增加一个可探索研究的负重变量因素。  相似文献   

5.
负重与非负重位测量下肢力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负重与非负重位测量下肢力线的差别。方法对38例膝骨关节炎(OA)患者(共56膝),利用躯体X线测量系统进行负重和非负重位膝内翻角的测量,并利用非负重位X线片进行胫骨内侧平台倾斜角测量和膝OA的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结果负重位膝内翻角平均13.45°,非负重位平均8.58°,前者大于后者(t=5.461,P<0.01),两者之差平均4.79°。负重与非负重位膝内翻角呈正相关(r=0.766,P<0.01),两者之差与负重位膝内翻角呈正相关(r=0.902,P<0.01);同时与非负重位呈正相关(r=0.418,P<0.05)。负重位膝内翻角与胫骨内侧平台倾斜角呈负相关(r=-0.707,P<0.01),非负重位与其也呈负相关(r=-0.529,P<0.01)。负重位膝内翻角与kl分级呈正相关(rs=0.444,P<0.05),而非负重位与其不具有相关性(rs=0.227,P>0.05)。结论作为术前整体了解膝内翻程度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推荐使用负重位测量下肢力线;作为术中参考,还需测量非负重位下肢力线,以了解膝外侧韧带松弛的程度。对于负重位下肢力线测量有困难的医院可依据非负重位膝内翻角、胫骨内侧平台倾斜角和OA分级大致估计负重位膝内翻角和负重、非负重位膝内翻角之差,以作为手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面部深度烧伤可出现骨骼的暴露、器官(眼、耳、鼻、唇)的毁损。应用传统的换药植皮的方法和带蒂皮瓣移植难以有效修复。我科自2000年以来应用肩胛游离皮瓣修复面部深度烧伤创面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外动脉栓塞术治疗颅面部疾病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45例病人行颈外动脉造影明确靶血管,应用PVA颗粒、IBCA、明胶海棉条及钢圈等治疗颅面部疾病。结果 20例脑膜瘤、1例颅骨骨髓瘤、7例鼻咽部血管瘤、3例颈静脉球瘤均在栓塞后进行了根治术;6例外伤性鼻出血均在栓塞后6小时内止血;4例头面部血管瘤及4例硬脑膜血管畸形病人亦得到了治疗。结论 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据《每日健康》报道,日本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坚持锻炼舌头可以间接刺激脑部面部神经,从而减缓大脑萎缩,同时可防止面部神经、肌肉的老化。  相似文献   

9.
张来健 《淮海医药》2000,18(3):211-211
面部骨折中眼外伤的发生率较高,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视力丧失等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回顾了1994~1997年以来我科收治的面部骨折病例共45例,对其中眼外伤发生情况作一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是颅脑损伤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因前额部或颅面部受到巨大的冲击引起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而形成。常伴有眼、鼻、口腔等部位多发性损伤,造成眶周淤血、口腔鼻腔大量出血以及脑组织外溢和脑脊液漏,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我科1998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39例创伤性前颅窝粉碎性骨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明澄 《云南医药》2011,(5):560-56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亦称骨纤维结构不良,系正常骨组织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呈发育紊乱、异常增生为特征的一种疾患,可单一或多个骨骼同时发病。颅面骨是其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12.
额眶区损伤同时波及颅盖、颅底和眶区,除影响面部形态,需手术恢复外部形态外,损伤并发症的处理更为重要,需要多科医生的密切合作,从而使患者从结构、功能上均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疾病,可能与胚胎原始间充质发有异常有关。系正常骨组织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可单发或多发,多个骨骼同时发病者常合并内分泌改变,如早熟、皮肤色素沉着又称Albrfeht病。一般在幼年时期发病,至儿童和青少年才出现症状。男性多于女性.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及周bright综合征三种。1材料与方法本组30例中男门例,女12例,年龄5~32岁,平均18岁,病程1~20年不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以下肢及颅面部症状较为明显,一般在儿童期发病,常发现于青年或成年,11-30岁就诊。单骨型病变早期无任何症状,…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肌无力好发于20-40岁人群.女性多见于男性。骨骼肌的病态疲劳是该病的最基本表现.其最常见的受累肌群为眼外肌.可表现为眼睑下垂、视物不清等症状;有时也可累及全身其他肌群.出现面部表情呆板、四肢无力甚至是呼吸、吞咽困难等症状。目前,胸腺切除术等治疗手段对重症肌无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病例报告患女性.32岁。因面部蝶形白斑1年半、尿少浮肿3个月于1994年8月入院。自1993年2月出现面部鼻根部皮肤发白.约1cm×2cm.无自觉症状,以后逐渐累及额部.颚骨处及双手背等部位.皮肤片状变白.以鼻翼两侧为.呈蝶形白斑,在当地诊断为。白癜风”。经治疗一年余无效。  相似文献   

16.
1病案摘要患者,男,12岁,因进行性左侧面部萎缩3年于2007年7月16日就诊于我院。患儿于9岁时发现两侧面部不对称,左侧似小于右侧,随着时间的推移,左侧面部萎缩日渐明显,且累及左颈部。无流涎、闭眼困难、肢体乏力、抽搐和头痛病史。无面部外伤、皮疹、关节疼痛以及家族相似病史。  相似文献   

17.
<正> 本病为少见的先天性骨骼发育畸形,常累及全身多个骨骼,但以颅、锁骨异常为主。1766年Morand 首先描述本病,至1974年世界文献约有400余例报道。笔者遇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12岁,自幼走路波行,向右摇摆,头部较大,右锁骨处隆起,不痛,近三年右髋麻木,右下肢变细。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相似文献   

18.
高影  单立贞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2):1401-1402
<正>面部偏侧萎缩(又称面部单侧萎缩)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疾病,系指一侧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发生进行性萎缩。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常为单侧自额顶骨区、至眉  相似文献   

19.
崔林萍 《黑龙江医药》2011,24(5):852-853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单元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痤疮丙酸杆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此病多发生于青春期,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颈部,上胸及背部,形态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以及后遗色素斑,凹陷性或肥厚增生性瘢疤等,可成为严重的美容问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神经纤维瘤(neurofibrcma,NF)是周围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由神经鞘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两种主要成分组成[1]。神经纤维瘤分单发性和多发性,前者罕见,后者又称为神经纤维瘤病,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在出生后即可发病。一般在小儿期出现,青春后期加重,年龄越大,病情越重,病因不明。该病可累及神经系统、骨骼、皮肤等。临床表现全身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