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IL-18、IL-1B表达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0日龄健康SD大鼠1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惊厥组及川芎嗪组。通过三氟乙醚反复吸入(连续6次,1次/d;对照组除外)制作发育期大鼠惊厥动物模型。其中川芎嗪组大鼠在每次惊厥后予腹腔注射川芎嗪(50mg/kg).每12h注射1次,连用6d;惊厥组及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用6d。RT-PCR方法检测各组反复惊厥后6h,1、3、7d海马IL-18、IL-113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海马IL-18和IL-113蛋白表达,观察脑含水量变化和光镜下海马区神经元病理改变。结果川芎嗪组各时间点海马IL-18、IL-1βmRNA及其蛋白表达较惊厥组显著下调(P〈0.05,0.01),脑含水量(7d除外)较惊厥组显著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水肿、变性坏死较惊厥组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能有效减轻惊厥性脑水肿和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IL-18、IL-1β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反复热性惊厥(FS)幼鼠在硫化氢(H2S)干预后其海马组织中IL-1β、IL-18水平的变化.方法 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FS组、FS+硫氢化钠(NaHS)组、FS+羟胺(HA)组,每组各48只.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反复FS,每次诱导3~5 min,隔日诱导1次,共诱导10次.采用甲苯胺蓝染色了解各组幼鼠海马的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幼鼠IL-1β、IL-18 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幼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18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反复FS幼鼠海马组织中IL-1β和IL-18蛋白、IL-1β mRNA、IL-18 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其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小不一,部分细胞呈现空泡变性,部分浓缩凝固;NaSH干预后IL-1β蛋白、mRNA表达明显降低,FS+NaHS组IL-18蛋白、mRNA表达在1 d、3 d、7 d与FS组相比显著降低;HA干预6 h、3 d、7 d时 IL-1β 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FS组明显增高,6 h时IL-18的表达与FS组相比显著增高.结论 H2S对反复FS造成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抑制IL-1β和IL-18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作为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受体在脑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该实验通过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脑内GABAAR 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短期影响,探讨其与发育中脑损伤的关系。方法:生后7 d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 次,每次持续30 min,连续6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分别于反复惊厥后1 d和7 d每组各处死16只大鼠,每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GABAAR 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反复惊厥后1 d时,在惊厥组大鼠顶叶及海马齿状核、CA3和CA4区GABAAR α1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AO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反复惊厥后7 d时,在惊厥组大鼠顶叶及海马齿状核、CA1至CA4区GABAAR α1亚单位免疫化学AO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反复惊厥后1 d和7 d时,在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GABAAR α1亚单位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反复惊厥后7 d时,在惊厥组大鼠海马CA1、CA2区GABAAR β2亚单位免疫化学A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丘脑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惊厥组大鼠海马区GABAAR β2亚单位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造成脑内GABAAR 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短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参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反复热性惊厥大鼠海马IL-1β和IL-1r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反复热性惊厥(FS)后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IL-1ra)表达的变化.方法 清洁级21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热对照组(HC组)和热性惊厥组(FS组).末次热水浴后12 h处死动物,用ELISA法检测海马IL-1β和IL-1ra的含量;RT-PCR法测海马IL-1β和IL-1r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Fs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和IL-1β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和H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FS组大鼠海马IL-1ra蛋白及IL-1ra mRNA水平亦明显高于HC组和N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各组大鼠海马IL-1ra/IL-1β蛋白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短期内反复FS可导致海马IL-1β和IL-1ra表达增加,提示IL-1β和IL-1ra可能参与FS脑损伤发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Xin Y  Chu GL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68-571
目的研究caspase-1及其底物之一白细胞介素(IL)-18 mRNA的表达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112只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HIBD 3、8、24 h、3、6和14 d组,每组16只.其中8只采用RT-PCR 方法检测caspase-1和IL-18 mRNA在HIBD后脑皮层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另外8只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对照组有caspase-1 mRNA少量表达(0.2918 ± 0.0809),HIBD 24 h组其水平开始增加(0.5222 ± 0.0941,与对照组比较P<0.01),6 d达高峰(0.7886 ± 0.0480,与其余各组相比P<0.01), 此后下降,但HIBD 14 d (0.5314 ± 0.1272)仍可检测出.对照组IL-18 mRNA水平为0.3218 ± 0.0466,HIBD 24 h至6 d其表达逐渐增加(24 h 0.5823 ± 0.0740; 3 d0.6976 ± 0.1073; 6 d 0.9110±0.0647,与对照组比较均为P<0.01),并达高峰(HIBD 6 d组与其余各组相比P<0.01).HIBD后IL-18 mRNA的表达在时间上与caspase-1具有紧密相关性(r=0.871,P<0.01).组织学检查发现神经元变性、坏死在HIBD 1~6天逐渐加重.结论 HIBD后caspase-1和IL-18 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其变化规律与光镜观察到的脑损伤进展的时间框架吻合,提示它们均参与了新生鼠HIBD的病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作为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受体在脑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该实验通过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脑内GABAAR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短期影响,探讨其与发育中脑损伤的关系。方法生后7d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分别于反复惊厥后1d和7d每组各处死16只大鼠,每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GABAAR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反复惊厥后1d时,在惊厥组大鼠顶叶及海马齿状核、CA3和CA4区GABAARα1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AO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反复惊厥后7d时,在惊厥组大鼠顶叶及海马齿状核、CA1至CA4区GABAARα1亚单位免疫化学AO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反复惊厥后1d和7d时,在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GABAARα1亚单位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反复惊厥后7d时,在惊厥组大鼠海马CA1、CA2区GABAARβ2亚单位免疫化学A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丘脑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惊厥组大鼠海马区GABAARβ2亚单位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造成脑内GABAAR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短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参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发育期脑损伤能通过改变神经递质受体表达造成脑功能长期障碍,该研究通过观察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B1受体(GABAB1R)表达的影响及成年期记忆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改变,探讨其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生后7d(P7)新生SD大鼠48只,随机分入惊厥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惊厥组仔鼠通过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每天1次,连续6d。于反复惊厥结束后7d,每组各随机处死12只大鼠,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GABAB1RmRNA及蛋白表达的近期改变。剩余大鼠于P61~P64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于P75时给予大鼠腹腔注射戊四唑测定大鼠的惊厥阈后,即刻处死大鼠取脑,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GABAB1RmRNA及蛋白表达的长期变化。结果:①在反复惊厥后7d及P75时,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中GABAB1R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下调(P<0.05);②惊厥结束后7d时,惊厥组大鼠海马区中GABAB1RmRNA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但在齿状核GABAB1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P75时惊厥组大鼠海马区GABAB1RmRNA及其在齿状核GABAB1R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惊厥组大鼠在P64的寻找平台时间为98533.8±27205.4ms较正常对照组的46723.3±40666.5ms明显延长(t=3.66,P<0.05);④惊厥组大鼠注射戊四唑后发生惊厥的潜伏期为1415.1±428.5s与对照组1156.0±308.9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70,P>0.05)。结论: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大脑皮层和海马GABAB1R表达持续减少,可能参与新生期惊厥后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与新生期反复惊厥导致的成年期记忆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炎症和免疫反应在惊厥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caspase-1是caspase超家族的重要成员,被认为与炎症和凋亡有关。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β是caspase-1的两种作用底物,也是具有多向性生物功能的炎症介质。研究证实,caspase-1、IL-18、IL-1β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密切相关[1],但它们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2004年4—9月我们通过发育期大鼠惊厥模型的建立,观察反复惊厥后海马caspase-1、IL-18、IL-1β的表达变化及海马组织脑含水量和病理改变,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炎症过程在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发…  相似文献   

9.
窒息新生儿血清及脑脊液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神经系统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3例足月窒息儿生后d 1,3,5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I、L-6I、L-8进行检测,并在生后12个月时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CDCC)制定的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结果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I、L-8在新生儿窒息后增高,且与脑病出现与否及其程度相关;血清TNF-α于生后24 h达峰值(P<0.05),IL-6于生后3 d达峰值(P<0.05),生后5 d内IL-8变化不明显;脑脊液TNF-αI、L-8于生后1~3 d水平较高,IL-6变化趋势与血清类似;血清与脑脊液中IL-6呈正相关;重度脑损伤组血清IL-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轻度脑损伤组(P<0.01),其脑脊液IL-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脑脊液IL-8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轻度脑损伤组(P<0.01)。结论窒息后以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为主的炎症反应参与脑损伤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窒息新生儿血清IL-6水平、脑脊液IL-6I、L-8水平与神经系统远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前脑可塑性相关基因-1(PRG-1)的表达及生酮饮食(KD)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日龄7d(P7)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惊厥组(RS组),每组各12只。适应性喂养1 d后,RS组大鼠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反复诱导惊厥持续30 min,每日1次,同样方法连续诱导8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在P21依据是否给予KD,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2组,即未惊厥普通饮食组(CON+ND)、未惊厥KD组(CON+KD)、惊厥普通饮食组(RS+ND)、惊厥KD组(RS+KD),每组各6只。CON+ND组和RS+ND组大鼠给予普通饮食,CON+KD组和RS+KD组大鼠给予KD,饮食干预3周。P42大鼠断头取大脑皮质及海马,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皮质及海马PRG-1的表达。结果与CON+ND组比较,RS+ND组皮质及海马PRG-1表达均显著增高(Pa<0.05);与RS+ND组比较,RS+KD组皮质及海马PRG-1表达均明显降低(Pa<0.05);与CON+ND组比较,CON+KD组皮质及海马PRG-1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远期PRG-1的表达增高,提示其参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而KD可能通过下调惊厥组大鼠PRG-1表达,参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并取决于低温开始的时间与脑的发育成熟程度,该研究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的小鼠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温度的改变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7日龄(P7)和21日龄(P21)C57/BL6小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分别在34℃和36℃恒温箱吸入10%氧气50min制成脑缺氧缺血(HI)模型,在HI后24h及7d取脑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蛋白印迹测定。结果:常温组(36℃)在HI后7dHI侧大脑多个部位可见明显损伤,其中P7小鼠大脑皮层可见液化空洞,而P21小鼠大脑皮层成层状梗塞。低温组(34℃)在HI后7d,P7小鼠未见明显的皮层梗塞,海马仍可见明显萎缩,但神经病理学积分在低温组均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P21小鼠除皮层损伤较常温组明显减轻外(P<0.01),其他部位损伤如海马、纹状体和丘脑与常温组无明显差别。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7小鼠HI后24h大脑皮层活性半胱天冬酶3,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阳性细胞数每高倍视野在低温组分别是:7.0±5.6和3.7±6.2,明显低于常温组的51.5±23.2和31.8±22.4(P<0.01),而在海马CA1区活性半胱天冬酶3和AIF的阳性细胞数在低温组与常温组之间无明显差别。Western蛋白印迹显示HI后激活的Akt表达明显减少,低温干预能减少激活的Akt下降(P<0.05)。结论: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脑发育的成熟程度有关,对未成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对成熟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塑性相关基因-1(PRG-1)在反复惊厥新生大鼠大脑皮质中的动态表达。方法出生6d(P6)的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4只。实验组在P6时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于最后1次惊厥1.5h、6.0h、24.0h、7d,取其大脑皮质,并在每个时间点设未行任何干预的对照组。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中PRG-1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新生大鼠4个时间点间大脑皮质PRG-1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F=2.044,P=0.140),实验组各时间点之间大脑皮质PRG-1的表达亦无统计学差异(F=2.483,P=0.090)。1.5h、6.0h、24.0h3个时间点实验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PRG-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295、0.627、0.934,Pa>0.05)。7d时,实验组大脑皮质PRG-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2.347,P=0.041)。结论PRG-1在新生大鼠反复长程惊厥后的远期表达增多,可能参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白介素-18(IL-18)的变化,以了解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33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16)和常规治疗组(n=17)。应用ELISA法检测0 h、24 h、48 h、72 h和5 d的外周血清中caspase-3和IL-18 的浓度。结果:亚低温组在治疗后24 h及48 h血浆caspase-3浓度分别为3.8±1.9和2.6±1.2 ng/m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6.1±2.3和7.2±3.1 ng/mL,P<0.01。亚低温组血浆IL-8浓度在治疗后24 h、48 h及72 h亦出现明显下降,分别为119±30、76±33和71±40 ng/mL,与常规组的138±28、156±60和182±54 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抑制患儿血清中caspase-3和IL-18浓度的过度升高,揭示了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部分神经保护机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9):690-692]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孕21 d的SD早产大鼠生后第2天,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均n=40).高氧组大鼠予以85%高氧持续暴露,空气组大鼠置于空气中.于暴露1、4、7、14和21 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收集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IL-8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高氧暴露后肺泡腔内可见有坏死脱落细胞、炎症细胞渗出增多、间质水肿,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形成明显滞后,肺泡结构简单化和囊泡化;与空气对照组比较,高氧暴露4、7和14 d肺组织Caspase-3和IL-8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在高氧所致早产大鼠肺损伤中细胞凋亡和坏死共存,两者共同参与了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细胞色素(Cyt-C)及 caspase-3 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新生Spar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IBD 和 HIBD+rhIGF-1 组。按照Rice-Vannucci 法制作HIBD模型,HIBD+rhIGF-1 组于HI后即刻予腹腔注射rhIGF-1(0.2 mg/kg)。应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技术于HI后24 h、48 h、72 h 分别检测 Cyt-C及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HIBD组各时间点的Cyt-C mRNA 和caspase-3 mRNA 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HIBD+rhIGF-1 组的表达则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较 HIBD 组降低,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 组的 Cyt-C 和 caspase-3 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IBD+rhIGF-1 组的表达则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较 HIBD 组降低,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son 相关分析显示,HIBD 组和 HIBD+rhIGF-1 组的 CytC 与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为直线相关关系。结论:rhIGF-1 可能通过抑制 Cyt-C 释放、减少 caspase-3 表达,从而对新生大鼠 HIBD 发挥保护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2):963-9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