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骶前吻合)患者60例,年龄40~60岁,体重50~70k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乌司他丁组(U组)将乌司他丁2.5kU/kg用生理盐水50ml稀释,入室后缓慢静注(10min),另2.5kU/k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滴注(从入室开始1h滴完)。对照组(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以同样方法输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静脉血IL-6、IL-8和TNF-α浓度;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结果与气腹前比较,气腹消除后10min、6h及术后24、48h两组患者IL-6、IL-8、TNF-α、CRP浓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C组明显高于U组(P<0.05);两组I-FABP浓度在气腹消除后10min和6h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C组明显高于U组(P<0.05),C组在术后24h仍明显高于U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以减轻气腹期间促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对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患者围术期粘附分子的变化。方法体外循环(CPB)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3 例。U组乌司他丁剂量1.2万U·kg-1,于麻醉诱导后至劈胸骨前静脉注射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经CPB机转入体内。C组用等量复方氯化钠液代替。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20 min(T2)、主动脉开放30 min(T3)、术后4 h(T4)及24 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浓度。记录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与T1相比,两组CK、CK-MB、cTnI及sICAM-1、sP- Selectin水平T3-5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CK、CK-MB水平T5时、cTnI浓度T3-5时及sICAM-1、sP-Selectin水平T4,5时降低(P<0.05)。U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通过降低粘附分子的表达,对心肌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后处理及其联合预先给药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乌司他丁预先给药组(U1组)、乌司他丁后处理组(U2组)和乌司他丁预先给药联合后处理组(U3组).U1组于气管插管后至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经中心静脉输注乌司他丁500~ 1000 U·kg-1·min-(剂量20 000U/kg);U2组于主动脉开放前5~7 min经主动脉根部灌注乌司他丁4000~5000 U·kg-1·min-1(剂量10 000 U/kg);U3组进行乌司他丁预先给药联合后处理;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T1)、升主动脉阻断后40 min(T2)、主动脉开放后45 min(T3)和术毕(T4)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浆IL- 10、IL-1、IL-6和TNF-α的浓度,并进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于主动脉开放后45min时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U1组、U2组和U3组血浆IL-10浓度升高,血浆IL-1、IL-6、TNF-α的浓度和PMN计数降低,心肌组织IL-1β和IL-6表达下调(P< 0.05);与U1组和U2组比较,U3组T2-4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血浆IL-1、IL-6、TNF-α的浓度和PMN计数降低,心肌组织IL-1β和IL-6表达下调(P<0.05).结论 乌司他丁后处理可抑制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炎性反应,联合预先给药时其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肝切除术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12只,体重230 ~ 280 g,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56):肝切除术组(H组)和乌司他丁预先给药组(U组).2组切除肝左叶和中叶并阻断肝右叶和尾叶的血流进行缺血,30 min时恢复灌注,U组于缺血前5 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50000U/kg.每组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1、6、12、24和48 h时取8只大鼠,采集下腔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AST和HGF水平,然后取肝右叶组织,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AI)、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MDA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计算肝再生度.每组取8只大鼠,记录术后7d内生存情况.结果 与H组比较,U组各时点ALT及AST活性、AI、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MDA含量降低,HGF浓度、SOD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和肝再生度升高(P<0.05),术后7d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可增强肝切除术大鼠肝再生功能,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促进HGF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活体肝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活体肝移植术患者40例,年龄40~64岁,体重指数18 ~ 25 kg/m2,AHA心功能分级A或B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于麻醉诱导后30 min内静脉输注乌司他丁300 000 I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每4h重复静脉输注300000 IU,直至术毕.于切皮前即刻(T0)、无肝期30 min(T1)、新肝期30 min(T2)、术毕(T3)、术后4 h(T4)及24 h(T5)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计算T1-5时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浓度的变化率,记录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2-5时血清cTnI、CK-MB和NT-proBNP的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T2-5时血清cTnI、CK-MB和NT-pro BNP的浓度降低(P<0.05);C组cTnI、CK-MB和NT-proBNP浓度最大变化率为4.71±1.62、6.85±1.53、4.96±1.23,U组降低为3.26+ 1.51、4.56±1.62、3.67±1.02.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多巴胺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川芎嗪和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上肢离断再植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围手术期不接受川芎嗪和乌司他丁。B组为乌司他丁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C组为川芎嗪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川芎嗪2.5 mg/kg。D组为联合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分别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川芎嗪2.5 mg/kg。分别于术前(T1)、术中再灌注后30 min(T2),术后3 h(T3)、24 h(T4)、72 h(T5)共5个时点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在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血清AST、CK、MDA的含量在A组、B组、C组有升高趋势,与A组比较,B、C组的AST、CK在不同时点上升幅度较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无明显上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LDH的含量在A组有上升趋势,B、C、D组无明显上升,与A组比较在T2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OD的含量在A、B、C组有降低趋势,B、C组下降幅度较小,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无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和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下肢手术患者松止血带后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需要止血带)27例,年龄25~64岁,体重指数18~28 kG/m~2,,ASA Ⅰ或Ⅱ级,止血带充气时间1.0~1.5 h.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5)和乌司他丁预先给药组(U组,n=12).于L_(2,3),或L_(3,4).间隙行脊椎一硬膜外联合阻滞.U组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 000 U/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10 mi/min),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均于10 min后扎止血带.于扎止血带前即刻(T_0)、扎止血带60 rain(T_1)、松止血带后30 rain(T_2)、2 h(T_3)、6 h(T_4)和24 h(T_5)时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的浓度.结果 与T_0时比较,C组T_4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和呼吸指数升高,T_(2~5)时血浆MDA浓度升高,T_(3~5)时血清IL-6和IL-8浓度升高,U组T_(3,4)时血清IL6和IL-8浓度升高(P<0.05或0.01),各时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U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呼吸指数、血浆MDA浓度、血清IL-6和IL-8的浓度降低(P<0.05或0.01).结论 乌司他丁预先给药(6 000 U/kg)可有效改善下肢手术患者松止血带后肺换气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全身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严重烫伤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18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3组(n=60):烫伤组(TI组)、乌司他丁40 000 U/kg(U1组)和乌司他丁80 000 U/kg组(U2组).建立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烫伤后U1组腹腔注射乌司他丁40 000 U/kg,U2组腹腔注射乌司他丁80 000 U/kg,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烫伤前(T0)、烫伤后1 h(T1)、3 h(T2)、6 h(T3)、12 h(T4)和24 h(T5)时,腹主动脉采血后各处死10只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血清cTnI、IL-1β、IL-6、IL-10和TNF-α的浓度,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并测定心肌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与TI组比较,U1组T2-5时血清cTnI浓度降低(P<0.01),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U2组T3,4时血清cTnI浓度升高(P<0.01),心肌病理学损伤加重;与U1组比较,U2组T2-5时血清cTnI浓度升高(P<0.01),心肌病理损伤加重.与TI组比较,U1组T2-5时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降低,心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U2组T2~5时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升高,T4时心肌MDA含量升高,T5时心肌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U1组比较,U2组T1-5时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升高,心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三组间血清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40 000 U/kg可减轻严重烫伤致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与减轻炎性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80 000U/kg乌司他丁可加重严重烫伤致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诱发炎性反应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2)和乌司他丁组(U组,n=13).两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及体外循环方法相同.U组麻醉诱导后立即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2万U/kg,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0.6万U/kg,主动脉开放前5 min体外循环中加入乌司他丁0.6万U/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CPB结束时、术后24 h时采 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浆IL-6浓度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kB表达水平.分别于术前、术后3、7 d时测试认知功能,记录POCD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U组血浆IL-6浓度和中性粒细胞NF-kB表达降低(P<0.05或0.01),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诱发炎性反应与患者POCD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对2型糖尿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41~71岁,体重41~78kg,随机均分为两组:糖尿病对照组(NS组)和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组(CP组)。CP组切皮时开始中心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10g(溶于100ml生理盐水),输注时间60min,NS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采集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cTnI),观察自动复跳情况,记录术后3d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CK、LDH、CK-MB、cTnI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NS组CK、LDH、CK-MB、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NS组比较,CP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CK、LDH、CK-MB、cTnI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3d内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例数和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术中心脏自动复跳例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可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术中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OPCABG患者24例,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2)和乌司他丁组(U组,n=12).U组于气管插管后经30 min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 000 U/kg,随后以1 000 U·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1)、术毕即刻(T2)、术后4 h(T3)、8 h(T4)和20 h(T5)时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并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呼吸指数(RI);记录重症监护室期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与T1时比较,C组T3.4时血浆IL-6浓度、T2~5时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水平、P(A-a)O2和RI升高,血清NO浓度降低,U组T2~5时P(A-a)O2和RI升高(P<0.05或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U组T3.4时血浆IL-6浓度、T2~5时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水平、T2.3时RI和P(A-a)O2降低,T2.3时血清NO浓度升高(P<0.05或0.01);C组重症监护室期间机械通气时间长于U组(P<0.05).结论 术中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可改善OPCABG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全身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拟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0例,年龄36~59岁,ASA Ⅲ或Ⅳ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切皮后静脉输注乌司他丁2万U/min,持续1 h,乌司他丁输注量120万U(加入400 ml生理盐水中),每隔4 h重复输注;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无肝前期30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30 min和术毕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定Sonoclot凝血功能指标、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Ca2+浓度,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 与麻醉后切皮前比较,两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激活凝固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Ca2+浓度、纤维蛋白凝集率和血小板功能降低,C组D-二聚体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D-二聚体浓度降低,血小板功能增强,术后24 h引流量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可改善肝移植术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术患者180例,男97例,女83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乌司他丁组(U组)、右美托咪定+乌司他丁组(DU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前,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15min后以0.3μg·kg~(-1)·h~(-1)持续泵注,手术结束前40min停止输注;U组静注乌司他丁10 000U/kg,15~20min内完成;DU组先静注乌司他丁10 000U/kg,15~20min内完成,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15min后以0.3μg·kg~(-1)·h~(-1)持续泵注,手术结束前40min停止输注;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和补液量;于术前1d(T0)、手术开始(切皮)后1h(T_1)、术后第1天(T_2)、术后第2天(T_3)、术后第3天(T_4)采血检测多巴胺(DA)、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T_0和T_2~T_4时由精神科医师采用谵妄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AM-CR)对患者谵妄情况进行评估,记录谵妄的发生例数。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4时U组和C组DA、AD和NE浓度明显升高,T_1时D组和DU组的DA浓度明显升高,T_1、T_2时D组和DU组的AD浓度明显升高(P0.05);T_2~T_4时D组和DU组DA和AD浓度明显低于C组和D组,T_1~T_4时D组和DU组的NE浓度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5)。D组、U组和DU组PO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U组和DU组PO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或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POD发生率,两种药物复合使用并不能进一步降低PO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氯胺酮对七氟醚抑制50%腹部手术患者切皮时应激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_(BAR))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4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2组(n=22):对照组(K_0组)和氯胺酮组(K_1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和顺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K_0组吸入七氟醚,K_1组吸入七氟醚的同时静脉输注氯胺酮14 μg·kg~(-1)·min~(-1).初始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3.0%.采用改良的序贯法进行试验,切皮时患者的心率或平均动脉压升高幅度≥基础值的15%定义为阳性反应,记录平衡点后各个由阳性反应到阴性反应的中点的浓度,取其平均值,即为MAC_(BAR),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结果 K_0组七氟醚MAC_(BAR)为3.25%(95%可信区间为3.05%~3.45%);K_1组七氟醚MAC_(BAR)为2.20%(95%可信区间为1.96%~2.44%),K_1组七氟醚MAC_(BAR)低于K_0组(P<0.05).结论 静脉输注氯胺酮14 μg~(-1)·min~(-1)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MAC_(BAR),增强七氟醚抑制应激反应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ABO血型病人的应激反应.方法 择期全麻病人A、B、AB、O血型各15例,年龄30~50岁,体重50~70 kg,根据血型分为A组、B组、AB组和O组.在气管插管诱发应激状态下观察应激反应水平,于麻醉诱导前即刻(基础状态)、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5、10 min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5 ml,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计算各时点测定值与基础值的差值以反映各指标变化幅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AB组和O组MAP、HR、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升高幅度降低(P<0.01);与AB组比较,B组和O组MAP、HR、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升高幅度降低(P<0.01);B组和O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血病人应激反应明显强于其他血型病人,其次是AB型血病人,B型和O型血病人应激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33~64岁,体重47~81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乌司他丁组(U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组(PU组).CPB结束后30 min时,C组将PEEP增至8 cm H2O;U组、P组和PU组分别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万U/kg、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和乌司他丁2万U/kg,然后将PEEP增至8 cm H2O.于CPB结束后30 min、3、6 h、术后12和24 h时,测定PaO2,计算氧合指数;于上述时点记录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计算肺顺应性;于上述各时点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及IL-10的浓度;于CPB结束后6 h和术后12、24 h时行肺损伤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U组、P组和PU组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升高,肺损伤评分降低(P<0.05或0.01);与U组和P组比较,PU组氧合指数和顺应性升高,肺损伤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U组、P组和PU组血清TNF-α、IL-6和IL-8的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U组和P组比较,PU组血清TNF-α、IL-6和IL-8的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U组和P组间上述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可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后处理及其联合预处理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1组)、乌司他丁后处理组(U2组)和乌司他丁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U3组).U1组进行乌司他丁预处理:于气管插管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经中心静脉输注乌司他丁500~ 1000 U·kg-1·min-1(剂量20000U/kg),U2组进行乌司他丁后处理:于主动脉开放前5~7 min经主动脉根部灌注乌司他丁4000~5000 U·kg-1·min-1(剂量l0000U/kg),U3组进行乌司他丁预处理联合后处理,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升主动脉阻断后40 min、升主动脉开放后45 min和术毕时采集动脉血样,分离血浆,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l( sTNF-R1)浓度.于升主动脉开放后45 min时取右心耳心肌组织,测定TNF-α、Bcl-2、Bax、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Bcl-2/Bax比率)和凋亡指数(AI).结果 与C组比较,U1组、U2组和U3组血浆TNF-α和sTNF-R1的浓度及AI降低,心肌组织TNF-α、Bax、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率升高(P<0.05);与U1组和U2组比较,U3组血浆TNF-α和sTNF-R1的浓度和AI降低,心肌组织TNF-α、Bax和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率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后处理可抑制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凋亡,联合预处理时其效应增强,其机制与平衡心肌细胞Bcl-2与Bax表达及下调TNF-α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癌切除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拟行肺叶切除术的Ⅲ期肺癌患者40例,年龄50~64岁,体重53~7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麻醉诱导,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单肺通气前,U组经30 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单肺通气0.5 h(T1)、1 h(T2)、术后4 h(T3)、24 h(T4)时采集动脉血样5 ml,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并测定血浆IL-6、IL-10和TNF-α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C组T1~4时血浆TNF-α、IL-6浓度和RI升高,T1-3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U组T2,3时血浆TNF-α和IL-6浓度升高,T1~4时血浆IL-10浓度和RI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血浆TNF-α、IL-6浓度和RI降低,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10 000 U/kg可通过减轻全身炎性反应从而对肺癌切除术患者产生肺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