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伤寒论》十枣汤证思路论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的十枣汤,证不是太阳中风的类似证,而是太阳虽风的一个特殊过程,152冬所述之证不应当笼统的称之为十枣汤证,而是太阳中风胸胁停饮证。  相似文献   

2.
续上期对《伤寒论》太阳病篇的有关问题提出讨论。认为太阳病的兼证必须以太阳病为主,所兼之证当为次;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新加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子汤证,小青龙汤证等皆不属太阳病之兼证,其中除小青龙汤证当避饮证兼表外,余皆当属变证之列,至于变证,不应拘于误治,要在辨其寒热虚实,桂枝去桂加苓白术汤证不应列入变证之中,当避太阳病的类似证,其病机是水停阳郁,而非虚兼有水气。  相似文献   

3.
柴胡证与少阳证、半表半里证名异质亦不同。少阳证以口苦、咽干、目眩为纲;柴胡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呕而发热四大主证为凭;而半表半里只不过是前人对少阳区域划分的一种形式,故三者不能概而言之、一方统之。柴胡证专指小柴胡汤证,而不合《伤寒论》中以柴胡名方的另五个汤证。其四大主证之口苦、咽干、目眩三证在柴胡证辨证中应统为一证,不宜单列。“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以“伤寒中风”为前提。虽日“但见一证便是”,但临证亦需详查。  相似文献   

4.
柴胡证与少阳证、半表半里证名异质亦不同。少阳证以口苦、咽干、目眩为纲;柴胡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呕而发热四大主证为凭;而半表半里只不过是前人对少阳区域划分的一种形式,故三者不能概而言之、一方统之。柴胡证专指小柴胡汤证,而不合《伤寒论》中以柴胡名方的另五个汤证。其四大主证之口苦、咽干、目眩三证在柴胡证辨证中应统为一证,不宜单列。“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以“伤寒中风”为前提。虽日“但见一证便是”,但临证亦需详查。  相似文献   

5.
少阳证即小柴胡汤证或半表半里证,出自《伤寒论》。其提纲证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其本证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相似文献   

6.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太阳病证”篇中,治太阳中风所用桂枝 汤,用药少而疗效佳。桂枝汤除可治太阳中风外,凡因营卫不和所致病证,亦能用之。其药组成具有辛甘化阳以助卫,酸甘化阴以和营之功。作者在临床中运用其方,治太阳中风证、营卫不和所致偏泪证、桂枝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病之脾胃虚寒证、奔豚证,痹证之痛痹证等多种病证,均得以痊愈。在临床实践中,深感仲景《伤寒论》经方辨证准、用药精、疗效高。尤以祛雅不伤正,保卫气,存津液,从整体上调节人体阴阳之平衡,从而达到阴阳自和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伤寒论》关于太阳中风兼证的治疗。方法: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第14条、第15条、第18条、第20条、第21条、第22条、第43条及第62条,并参成无己的注释,进行分析。结果:①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读作qing jīji),是邪阻经脉和汗多伤津,筋脉失养共同导致的结果,故用桂枝加葛根汤解表养津,舒缓筋脉。②如果人体阳气不足,津液过盛,筋脉受到浸滋,柔韧过度,弹性不足,就会出现瘫软乏力,湿气盛的病人即会如此,和动物皮筋浸泡后失去弹性一个道理。如果阳气过盛,阴津匮乏,则筋脉失于濡润,刚性有余,柔韧不足,就会出现拘急痉挛,就像动物皮筋风干太过有如干柴一般缩紧坚硬。③漏汗症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是纠正气津损伤的原因,加用附子是弥补汗出过多的结果,前者是"急则治其标",后者是"缓则治其本"。④桂枝去芍药汤证是手少阴心阳受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是手、足少阴心、肾阳气均受损伤。⑤"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并非是太阳中风兼证,而是喘家罹患太阳中风的治疗措施。结论:《伤寒论》关于太阳中风兼证治疗的条文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其中除太阳病外,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表、营卫不和为是,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当是风寒龚表、荣(营)弱卫强;其性质属表证,而有寒、热之分、非皆为寒证;其分类有中风、伤寒、温病。桂枝汤虽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主,但桂枝汤证并不就等于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还可广泛用于太阳中风证以外的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主方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七味药组成,主治少阳证,即半表半里证。《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满,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湖汤主之。”小柴胡汤适应“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等四个主症,这四证候是在“伤寒五六日,中风”的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悬饮是指肺气不足,外邪乘虚侵袭,肺失宣通,胸络邵滞,气不布津,以致饮停胸胁.出现咳唾胸胁引痛,或见胁肋饱满。多见于渗出性胸膜炎。  相似文献   

11.
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是临床治疗难题,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医治疗以临床辨证论治为主,临床分阳虚湿困证、饮停胸胁证、饮停胸胁证,辨证处方用药,同时配合使用中成药制剂.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体现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报》2014,(4):494-497
①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说明表证经过汗、下后,如果表证已去,就不能再用解表的方法治疗;误治后的变证,并不取决于误治的方法,而是取决于病人的体质。汗出与无大热两者为共同伴随症状,因为汗出时体温会随汗弥散,故凡是汗出的就一定不会有大热,凡是有高烧的就一定不会有汗出;太阳经主表,太阴肺经主皮毛,太阳篇中,凡咳、喘、短气等均涉及到太阴肺病,太阳病的证候概括了太阴肺经。②综合《伤寒杂病论》全文,太阳表证应有五种:大致可分为伤寒、中风、温病、风湿和中暍。而大多医家在讨论太阳表证时,多局限在伤寒、中风和温病,甚至一些医家只认为伤寒和中风是太阳表证。③炙甘草汤组方具有三大特色:重用大枣、重用地黄、清酒煎煮,临床运用该方时必须注意到这三大特色,否则就很难收到相应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证是“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相似文献   

14.
泽漆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痰饮咳喘的效方。然因其原文简短,致长期未得以足够重视。通过分析痰饮所致咳喘的机理与临证表现,泽漆汤证的病机、药物组成及功效特点并结合临床实践,揭示该方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实用价值。认为泽漆汤与十枣汤、控涎丹皆可泄水祛痰,然泽漆汤化痰逐水,通阳消饮,降逆止咳,祛邪为主,扶正为辅,适宜于痰饮伏肺或饮停胸胁所致咳喘者。   相似文献   

15.
阎洪臣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用药规律。湿证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阎教授临证时着重强调要从痰湿犯肺证、痰湿上阻证、痰热上扰证、痰热壅肺证、中焦湿滞证、水湿内停证、湿停胸胁证、阳虚水泛证、湿热中停证、湿热下注证十个方面辨证论治。阎洪臣教授在常用祛湿方剂的基础上加减,制成个体化的中药汤剂,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浅谈表证     
谢君成  曾纪斌 《中医学报》2020,35(8):1660-1663
外邪侵袭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表证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常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风解肌;太阳伤寒证则以麻黄汤祛风散寒。阳明表证有汗出,则治以桂枝汤;无汗而喘,则治以麻黄汤。少阳表证包括少阳中风证和少阳伤寒证,常以小柴胡汤解肌透邪。太阴亦有表证,桂枝汤为治疗太阴表证的主方。少阴病多以里虚证为主,但亦有表证,常以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扶阳解表。厥阴为六经之最里,亦有表证,包括厥阴中风和厥阴伤寒,常以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温经散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证候划分中证候概念转换的逻辑关系。方法以逻辑学的方法考察《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证”两种证候概念的差异。结果《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证”两种证候概念的关系只是“相容关系”不是“等同”关系。结论证候研究中必须明确证候概念转换的逻辑关系,并对“以方测证”的研究方法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认识方法所得到的推论做了逻辑学上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许生  黄笛  夏娟娟  谭颖颖 《中医学报》2020,35(7):1408-1411
"水郁折之"原义为水气之运郁滞不畅,当以分利水郁之邪。《伤寒论》六经病中亦多见水郁之证,如太阳外感里饮证和太阳蓄水证;少阳枢机不利,饮停阳郁证;少阴之阳虚水泛证和阳虚有热、水气不利证等。"折之"者,伐而消之也,以分消、疏散水郁之邪。仲景涵水郁证于诸经之中,治法上虽有不同体现,均蕴含"折之"之义,如小青龙证之辛而散水法;五苓散证之化而行水法;真武汤证之温而利水法;生姜泻心汤证及茯苓甘草汤证之和胃消水法;十枣汤证、大陷胸汤证及牡蛎泽泻散证之泻而逐水法;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及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之平冲降水法;猪苓汤证之育阴利水法;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之和解枢机宣水法等。  相似文献   

19.
从病因病机、症候、方药组成和现代研究几方面分析了金匮泽泻汤主治证与梅尼埃氏病的联系。分析发现,泽泻汤主治证为痰浊内阻证型的梅尼埃病,且为轻证,水饮之邪停于胸胁胃脘,但尚未犯肺犯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经汤治疗中风中经证的疗效。方法:按中风病诊断、疗效标准选择病例,随机分为中经汤治疗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疗程均为28d。结果:中经汤组治疗效果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P<0.05)。结论:中经汤治疗中风中经证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