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减灭术)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3年5月至2002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瘤科三组卵巢癌病人的生存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首次减灭术不满意的62例中,47例先化疗1~3个疗程后行间歇性手术,术后继续化疗6~8个疗程;余15例未行手术,化疗6~8个疗程;同期满意的减灭术加术后化疗6~8个疗程的48例;全部病人均行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结果间歇性手术满意者43例(43/47),手术成功率91.5%,中位生存时间25.5个月,未手术者中位生存时间12.3个月,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满意的首次减灭术中位生存时间28.0个月,与满意间歇性手术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对首次手术未达满意的患者有一定积极作用,可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卵巢恶性肿瘤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评价卵巢恶性肿瘤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对生育功能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989-2004年收治的64例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年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初诊时患者中位年龄为20(7~30)岁.64例患者中,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2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38例,性索间质肿瘤4例.首次手术方式如下:单侧附件切除术23例;单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术10例,单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或取样术10例;单侧附件切除+肿瘤细胞减灭术4例;单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楔形切除活检术11例;6例仅行患侧肿瘤剥除术.64例患者平均随访76(5~192)个月,5例(8%)死亡,59例(92%)存活至今,其中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存活率为89%(34/38),上皮性癌患者为95%(21/22),性索间质肿瘤患者全部健在(4/4).15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其中发现癌灶者6例.生存病例中53例患者有月经,除2例周期缩短外,其余患者月经均正常.20例有生育计划的患者中,13例(65%)患者有15次妊娠,9次足月分娩.结论对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无论期别如何,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可行的;对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需慎重,仅限于年轻、有强烈生育要求、肿瘤为Ⅰ期、高分化且术后有条件密切随访的患者;坚持规范化疗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十分必要;化疗对卵巢及生育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卵巢小细胞癌,尤其是原发于卵巢的小细胞癌,是少见的卵巢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且进展快,患者的发病年龄为9-40岁,平均24岁。此病预后很差,75%的患者在发病1-2年内死亡。本研究总结了1989年至200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6例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化疗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诊治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6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4.7岁,其中3例发生在绝经前。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3例病理报告子宫内膜和卵巢均为内膜样癌。5例患者术后接受化疗。全部患者随访3~112个月,1例术后60个月复发,再次接受化疗后病灶消失,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不同于单纯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发病年龄早,以内膜和卵巢同为内膜样癌为主要病理类型,首选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辅以化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Zang R  Cai S  Zhang Z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2):738-741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的意义及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自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收治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348例,根据残留癌直径的大小分为切净组(残留癌直径≤1cm)和未切净组(残留癌直径>1cm),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远期分别为46个月和3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χ^2=7.39,P=0.0065);未切净组患者术后静脉化疗>6个疗程与≤6个疗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22个月和11个月,差异有显著性(χ^2=4.31,P=0.038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净组患者的预后与术后腹腔化疗有关;而未切净组患者的预后则与术后静脉化疗,术前化疗(P<0.01),和病理分级(P<0.05)有关,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远期疗效主要与残留癌直径(P<0.01),术后腹腔化疗(P<0.05),病理分级(P<0.05)有关,结论:术后给予>6个疗程的静脉化疗改善了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未切净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无明显改善,腹腔化疗与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有关,邮切净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卵巢上皮癌Ⅲ期术后联合化疗效果。方法对37例卵巢上皮恶性肿瘤减瘤术后分别应用PC与PAC两个化疗方案联合化疗效果进行分析;完成3个疗程化疗后,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均为最大程度的减瘤术。术后各化疗6个疗程,应用时问长短不等。临床效果有差异。结论PC化疗方案化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且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1例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诊断,3例患者通过12个微卫星序列多态性位点检测,从遗传学水平证实为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结果 21例患者初诊明确诊断者仅3例,均接受了多药联合化疗结合手术的综合治疗,平均化疗疗程数10个.15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平均随访时间71.4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79.4%.结论 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有待提高,微卫星序列多态性位点检测是明确卵巢绒癌非妊娠性来源的有效检测手段.采用规范的联合化疗结合手术治疗,患者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8.
卵巢透明细胞癌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预后及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对70例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对化疗的敏感性和生存率,以及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和生存率.结果:根据FIGO分期,70例中工期44例,Ⅱ期13例、Ⅲ期13例.70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48.97%.患者全部进行手术,其中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62例,占88.6%(62/70);不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8例,占11.4%(8/70).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2%和7.69%(P<0.05).术后5例放弃化疗,65例于术后1~2周内进行了以PT、PAC等共3至8个疗程化疗.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化疗的敏感性和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的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其临床分期早,化疗不敏感,易复发,预后差.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否与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后行紫杉醇静脉和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晚期卵巢上皮性癌30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采用PT方案化疗,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顺铂60~80mg/m2腹腔灌注,21~28天1疗程,平均6~8个疗程数。结果Ⅲ期总有效率为76.92%,Ⅳ期为50.00%。结论PT方案联合化疗效果好,毒副反应轻,有助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卵巢类癌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类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2-2007年收治的7例原发性卵巢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卵巢类癌十分罕见,占同期收治卵巢癌的0.53%。患者年龄29~64岁,中位年龄35岁;孕次平均2.0次(0~5次);产次平均0.57次(0~1次)。以盆腔包块、便秘、月经紊乱及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妇科检查附件区扪及实性或囊实性包块。CA125轻度升高2例,CA199升高1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病理检查证实7例患者均为临床Ⅰ期,单纯类癌3例,类癌合并畸胎瘤3例,甲状腺肿类癌2例。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保留生育功能者4例,子宫 双附件切除3例。术后1例行BEP方案(顺铂、博莱霉素、足叶乙甙)化疗3个疗程,1例行紫杉醇单药化疗1个疗程。定期随访,除1例失访外,余无复发病例。结论原发性卵巢类癌恶性程度较低,生物学行为较好,不易远处转移,早期病例预后良好。但此肿瘤有远期复发可能,因此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30岁以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年轻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2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年龄<30岁的卵巢上皮性癌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确诊为卵巢上皮性癌时的中位数年龄为24岁(16~29岁),占同期全体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4.99%(21/421)。21例均在月经初潮后发病。12例有各种症状,腹痛8例、腹胀4例、月经改变3例等。21例中,急诊手术5例,16例为择期手术。肿物最大径线平均为17.6cm。16例肿瘤为单侧,4例为双侧,1例不详。手术病理分期,Ⅰ期10例、Ⅲ期5例、分期不详6例。病理类型以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9例)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6例)最多见。病理分化程度,除6例不详外,高分化11例,中分化2例,低分化2例。初治时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分期手术15例,复发后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6例;除2例患者外,肿瘤均切除干净或基本切除干净。共8例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18例患者进行了以铂类或紫杉醇为基础药物的联合化疗,其中7例化疗达6个疗程以上。平均随访50个月(2~192个月)。结果6例患者死亡,2例带瘤生存,11例无瘤生存,2例失访。3年生存率为89%,5年生存率为76%。结论30岁以下妇女患卵巢上皮性癌较罕见,患者于月经初潮后发病,肿瘤体积较大,单侧多见;临床手术病理分期早期、病理分化程度高分化,病理类型以黏液性囊腺癌为多见,经手术及化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正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医学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医学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这些患者大部分在术后需要进一步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本文从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术后化疗的指征、方案、疗程及卵巢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1994年10月至2010年1月间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30例,分析化疗对其月经情况、性激素水平及生育情况的影响。并以同期因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未接受化疗者28例为对照组。结果 30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21例(70%)出现月经异常,其中12例(40%)发生停经,9例(30%)出现月经减少,停经出现在化疗后1~4个月[平均(2.17±0.8)个月]。发生停经的12例患者化疗结束后均恢复月经;月经恢复时间在化疗结束后2~7个月[平均(3.42±1.38)个月]。采用化疗方案为BEP方案(16例)、PVB方案(5例)、PT方案(3例)和PC方案(6例),其发生停经的例数分别为6例、1例、0例和5例。对照组28例中,术后2例(7.14%)出现月经减少,均未出现停经。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5例停经患者停经期间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均明显升高,雌二醇明显降低。对照组6例术后血清性激素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化疗组30例患者中,12例有生育计划,其中4例已成功妊娠分娩;对照组14例有生育要求患者,8例成功妊娠分娩,子代均健康无畸形。化疗组中,2例死亡,28例无瘤生存;对照组全部无瘤生存。结论年轻妇女卵巢恶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后化疗,可发生卵巢功能损害;其主要表现为停经或月经减少,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化疗导致的停经是可逆的。化疗对患者的生育功能可能有一定影响,但对子代无明显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11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手术方式、肿瘤标记物高低、术后化疗疗程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化疗对月经生育状况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22岁,平均(21.43±12.92)岁。患者均行手术治疗。99例在初次手术中保留了生育功能,95例接受了术后补充化疗,1~8个疗程。平均随访时间78.0个月,失访3例。3年生存率98.1%(106/108),5年生存率94.7%(71/75)。不同病理分期、肿瘤类型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化疗疗程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化疗前月经规律的患者于化疗第2~3个疗程开始出现月经异常现象,均于化疗结束3~5月恢复正常。31例患者成功自然妊娠并分娩,31例新生儿均体健。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与手术-病理分期及化疗疗程有关,化疗对卵巢功能和生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关键是规范化,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规范化疗,强调及时、足量、正规,可争取90%以上甚至100%的持续缓解率。初次化疗不规范,病情可能持续不缓解或复发。对于复发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有减轻瘤负荷的作用,为术后的化疗奠定基础。复发性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术后的二线化疗也至关重要。化疗药物应个体化,化疗的疗程数也强调个体化,有阳性肿瘤标志物的患者治疗应持续至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后2个疗程。无阳性的肿瘤标志物的患者治疗应持续4~6个疗程。无性生殖细胞瘤和未成熟畸胎瘤对再次化疗或手术仍有效,预后好。卵黄囊瘤则效果很差。卵巢胚胎癌及原发绒癌很少见,治疗经验少。  相似文献   

16.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PET)在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经 6~ 9个疗程的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 ,临床完全缓解 6个月以上的 31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ET全身检查 35例次。在随访过程中同时进行PET和盆腹腔CT检查 2 2例次 ,通过二次探查术或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13例次继续随访和结合多项检查进行评估 ,评价PET和CT在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结果  35例次PET检查中 ,1例透明细胞癌为假阴性 ,1例内胚窦瘤化疗后PET检查为假阳性 ,PET检查的灵敏度为 96 3% ,特异性为 87 5 % ;CT的灵敏度为 70 4 % ,特异性为 75 0 %。PET和CT的灵敏度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应用PET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效果优于CT ,可提高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化疗后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 5年来初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2 5 6例及 16 0例同期因妇科良性肿瘤住院手术患者进行了随访 ,对其糖尿病发病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化疗后糖尿病与合并心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化疗及绝经相关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与单纯手术患者相比前者糖尿病发生显著增加 (P <0 0 0 1) ,以卵巢恶性肿瘤为主 ,随着化疗疗程增加患糖尿病人数逐渐增加。不同的化疗方案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也有差别 ,糖尿病发生与手术范围关系不大。结论 化疗可能诱发糖尿病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对晚期和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9月~2000年1月在我院接受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45例晚期和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卵巢恶性肿瘤31例、子宫恶性肿瘤6例、宫颈恶性肿瘤5例和绒癌3例。这些患者共完成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122次。结果 31例卵巢恶性肿瘤中有15例在动脉插管化疗后接受手术,其中11例达到满意或者较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有6例术后残留<2cm;另外4例只进行肿瘤部分切除。12例合并肝转移中有5例转移灶<3cm,经过肝动脉插管化疗后,肝转移灶消失。本组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26.7%。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的不良反应除与系统化疗相似,还有插管相关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可以很好控制。结论 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对于治疗晚期和复发性、甚至难治性妇科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手术在治疗卵巢上皮性癌和原发腹膜癌患者的手术指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988年6月~2001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开腹手术同时行结肠、直肠手术的18例妇科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卵巢上皮性癌16例,原发腹膜癌2例。结果 8例(44.4%)在初次手术中完成结肠、直肠手术,10例(55.6%)在处理复发性癌或者姑息性手术中进行。18例中接受结肠切除或者部分乙状结肠直肠手术,肠吻合术14例,其中3例手法吻合和11例吻合器吻合;4例接受结肠造瘘术患者中,1例于造瘘术后14个月行结肠造瘘还纳术。手术并发症为发热6例,腹泻3例,伤口延期愈合2例以及1例于术后49d因肿瘤进展和突发急性心肌梗塞死亡。17/18例切除肠管者术后病理示肿瘤侵犯至肠浆膜层7例,至浆肌层5例,至粘膜下层3例,至粘膜层2例。7例术后残留癌<2cm,10例>2cm,1例行姑息性手术未切除肠管。术后1年生存率为76%,2年为29%,3年为19%。2例术后存活已超过5年。结论 对卵巢上皮性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实施结肠、直肠手术是为达到肿瘤细胞减灭或者为缓解肠梗阻症状。对可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宜作肠道准备,术中尽量选择肠切除、肠吻合,减少结肠造瘘。对于某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提高治疗效果行部分肠管切除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20.
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现多采用大剂量联合化学治疗 (化疗 ) ,但常伴严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完全丧失食欲 ,以及骨髓功能抑制等症状 ,因此被迫中断或停止化疗。 80年代后期 ,国外常用醋酸甲羟孕酮 (MPA)治疗各种晚期肿瘤的厌食和恶液质 ,疗效肯定。本研究探讨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MPA的疗效及其可能机理。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及分组 :试验组为 1995年 5月至 1998年 7月我院及同济医院收治的 3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术后均采用化疗联合MPA治疗 ,其中卵巢上皮性癌 2 6例 ,恶性畸胎瘤 2例 ,内胚窦瘤 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