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脊椎转移瘤的MRI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MRI各序列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MRI征象。方法 对22例脊椎转移瘤病人行T1WI,T2WI,P(N)I,小翻转角准T2W等序列检查并对病变信号的清晰度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低场强MRI鉴别诊断并分析其MRI征象,以提高脊椎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1年9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脊椎转移瘤在MRI表现。归纳其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90例中,共累及260节椎体。单个椎体30例,多个椎体60例。190节椎体前后缘隆突。20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软组织肿块43例,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结论 MRI检查在诊断脊椎转移瘤及与其他脊椎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更敏感、更具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他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低场强MRI表现,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脊椎转移瘤的MRI资料。结果32例脊椎转移性肿瘤共累及117个椎体,其中伴椎弓破坏83个脊椎。椎体病灶呈类圆形45个,不规则形33个,斑片状4个;病灶信号在T1WI上呈低信号81个,等信号1个;T2WI上呈高信号55个椎体、略高信号9个椎体、混杂信号17个椎体、低信号1个椎体;椎体后缘隆起者40个椎体。病理性骨折35个椎体,其内转移灶不易显示,伴有椎体后缘隆起者30个椎体。41个受累脊椎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结论低场强MRI能有效显示脊椎转移瘤的表现,诊断价值可靠。  相似文献   

4.
归俊  杨健  庞晓军 《广西医学》2010,32(9):1064-1066
目的分析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从MRI信号改变、病变分布、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椎间隙及软组织改变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脊椎转移瘤中,累及单个椎体4例,多个椎体受累26例,占86.7%,呈跳跃式分布16例。受累椎体分布:颈椎1例,胸椎6例,腰椎9例,胸腰段7例,骶椎2例,腰骶部4例,各段椎体均受累及1例。受侵犯椎体呈长T1、稍长T2信号25例,长T1、短T2信号3例,稍长T1、等T2信号2例。病变呈片状或侵犯整个椎体及部分附件,或侵犯椎管,或伴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可伴有病理骨折及曲线改变,多个椎体受累多呈跳跃式表现。结论 MRI可作为诊断脊椎转移瘤的首先检查方法。多椎体受累、跳跃式侵犯椎体、椎弓根及椎板多有破坏、椎间盘基本正常是脊椎转移瘤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5.
曹林德  唐勇  布桂林 《四川医学》2010,31(6):855-856
目的探讨MRI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MRI表现。结果单椎体受累5例,多椎体受累38例,多椎体受累中跳跃性改变28例,共累及137个椎体,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104个,盘状压缩骨折35个,楔形骨折17个,溶骨型26例,成骨型3例,混合型14例,软组织肿块17例。结论 MRI对于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脊柱转移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在低场MRI的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3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53例中,共累及152节椎体。50例多椎体受累。112节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124节椎体前后缘隆突。35节椎体压缩性骨折。115节附件破坏中,80节附件外形粗大。53例中,40例可见跳跃征。结论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在低场MR中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病灶明确的40例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影像表现.结果:单发椎体病例12例,多发椎体病例28例.T1WI上呈低信号及稍低信号的病例40例,T2WI高信号29例,等信号病例9例,低信号2例.单纯椎体部分破坏的病例19例,椎体合并椎弓根破坏15例,椎板及棘突破坏4例,其中椎旁软组织肿块12例,椎管狭窄16例.增强扫描后32例有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脊椎转移瘤的诊断,MRI具有更高的检出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张国良  周子文 《浙江医学》1997,19(3):181-182
脊椎转移瘤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往主要依靠X线平片、核素扫描及CT检查,有关磁共振报道不多。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来诊断明确的脊椎转移瘤54例,着重讨论脊椎转移瘤的磁共振表现,并探讨磁共振诊断价值。 资料和方法 54例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9~84岁,平均56岁,40岁以上46例,占85.19%。 原发性肿瘤:肺癌22例(40.74%),肝癌5例(9.26%),前列腺癌5例(9.26%),鼻咽癌4例(7.4%),甲状腺癌3例(5.56%),乳腺癌3例(5.56%),大肠癌2例(3.70%),卵巢癌、小脑髓母细胞瘤、腮腺癌、右膝滑膜肉瘤、纵隔淋巴瘤、胰腺癌和肾癌各1例(各l.85%)。原发部位不能确定3例(5.56%),但有肺、脑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运用Gd-DTPA(钆喷酸葡胺)增强对脑转移瘤在诊断价值。方法:加顾分析30例脑转移瘤病人平扫及增强MRI资料。结果:平扫检出56个转移灶,增强扫描检出102个转移灶,幕上者20例,幕下者3例,幕上幕下者6例,1例位于脑干,合并脑膜转移的3例。平扫检出病灶最小直径0.8cm,增强的检出病灶最小直径0.3cm。结论:MRI增强检出转移灶数目明显多于平扫,且能发现更小的转移灶,从而明确转移瘤发生的部位、数目、大小,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脊柱转移瘤的MR表现。③结果24例脊柱转移瘤共57个椎体受累.全组病例均有信号异常,其特点依破坏类型而异。椎体病理性骨折6例,附件破坏9例,椎旁肿块7例,跳跃式分布14例。④结论脊柱转移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脊椎转移瘤22例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椎是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而脊椎转移性肿瘤是恶性脊椎肿瘤中常见的肿瘤类型.MHI在脊椎转移瘤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对发现转移灶的数目和范围要比CR及CT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28例脊柱转移瘤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共累及64节椎体,有41节椎体(64%)变形,以椎体前中部为主,有14例(70%)为多个椎体连续受累,附件受累有3例(15%),16例(80%)椎间盘破坏、消失,18例(90%)可见椎旁脓肿影。转移瘤患者共累及79节椎体,有55节椎体(70%)变形,病灶发生于椎体中后部,18例(66%)为多个椎体跳跃式受累,25例(91%)病变侵及附件,椎间盘无1例破坏,9例(34%)侵犯椎旁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多较小而局限呈分叶状。结论根据结核、转移瘤累及椎体及附件的情况,椎间盘形态及软组织肿块特征,MRI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PECT、X线、CT及MRI对脊椎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全组92例患者均行SPECT、X线、CT、MRI检查。结果SPECT阳性率89.1%,X线阳性率52.2%,CT阳性率70.6%,MRI阳性率92.4%。在整个椎体上,SPECT比X线多检出122个病灶,比CT多56个,比MRI少12个病灶。结论MRI与SPECT均有较高的敏感性,MRI的特异性高。脊椎转移瘤应首选SPECT并结合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对脊柱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并与其中29例曾做X线平片和(或)CT检查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56例共累及192个椎体.所有病灶T1WI均呈低信号,T2WI信号不均匀,明显高信号23例,略高信号30例,等信号3例.椎体压缩呈盘状17例43节,呈楔形10例24节.累及椎弓根23例34根,累及棘突及横突9例16处,18例伴椎旁软组织肿块及侵犯椎管.29例有平片和(或)CT资料,其中14例发现病变,总阳性率48.3%(14/29).结论:MRI较平片及CT能更早发现脊柱转移灶,并能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共累及22节椎体;累及椎弓根5例,累及棘突及横突7例;22节病椎T1WI均呈低信号,T2WI中19节椎体呈混杂信号、3节椎体为低信号,T2WI/STIR病椎均呈高信号改变;12节椎体病理性骨折,11节椎体前后缘隆突;椎旁肿块5例;跳跃征5例。结论: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可早期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同相位(in phase,IP)/反相位(out of phase,OP)(IP/OP)成像技术在脊椎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患者38例的磁共振资料,并与正常脊椎12例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被检查者均在常规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 T1WI)和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T1WI+T2WI)、T2脂肪抑制成像(T2WI/FS)的基础上进行DWI序列及扰相梯度回波T1WIIP/OP扫描,比较方法A(T1WI+T2WI)、方法B (T2WI/FS)以及方法C(DWI+IP/OP)在脊椎转移瘤中的检出率、定性率、及定性准确率,同时比较脊椎转移瘤和正常脊椎椎体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相对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SI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 3种方法病变检出率、定性率及定性准确率分别为78.9%、66.6%、56.6%;92.9%、77.3%、75.6%;100.0%、94.7%、94.4%,方法A、B与方法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b=800 s/mm2时脊椎转移瘤的ADC值为0.962±0.236,SIR值为1.07±0.16;正常椎体的ADC值为0.541±0.117,SIR值为0.61±0.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联合IP/OP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脊椎转移瘤的检出率、定性率及定性准确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对脑转移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脑转移瘤病例的MRI表现。结果28例中原发瘤以肺癌最多,脑转移瘤有常见好发部位及典型MRI表现。结论MRI增强扫描对颅内转移瘤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脊柱转移瘤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采用T1WI,T2WI及STIR序列.结果 42例中,单椎体受累9例,多椎体受累33例.10例合并附件受累,9例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椎管受累11例.结论 MRI是脊柱转移瘤的高敏感性检查方法 ,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9.
单发脑转移瘤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高忠 《医学文选》2004,23(5):567-569
目的提高对单发脑转移瘤(SBM)MRI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1例SBM的MRI表现。结果本组SBM幕上37例(72.5%),其中右侧大脑半球17例(45.9%),左侧大脑半球20例(54.1%)。瘤体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37例(72.5%),双侧大脑半球分布无明显差异。SBM在T1WI像上主要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呈明显环状及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40例(78.4%),环壁厚薄不均,界限清楚,形态多不规则;结节状强化11例(21.6%),多数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幕上病灶Ⅰ、Ⅱ度瘤周水肿34例(66.7%),瘤体与水肿比例不对称呈小瘤体、大水肿的表现。结论SBM患者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比增强MRI对诊断SB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伟  张辉  李志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105-1106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28例脊柱转移瘤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共累及64节椎体,有41节椎体(64%)变形,以椎体前中部为主,有14例(70%)为多个椎体连续受累,附件受累有3例(15%),16例(80%)椎间盘破坏、消失,18例(90%)可见椎旁脓肿影。转移瘤患者共累及79节椎体,有55节椎体(70%)变形,病灶发生于椎体中后部,18例(66%)为多个椎体跳跃式受累,25例(91%)病变侵及附件,椎间盘无1例破坏,9例(34%)侵犯椎旁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多较小而局限呈分叶状。结论根据结核、转移瘤累及椎体及附件的情况,椎间盘形态及软组织肿块特征,MRI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