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测定血清D-3羟丁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速率法在日立7170A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D-3羟丁酸。结果表明,此法线性范围宽(0~4.0mmol/L),精密度好(批内CV值2.2%,批间CV值2.6%),回收率高(98%)。样本在4℃冰箱放置7d稳定。用此法测定了60例正常人、30例糖尿病人和8例酮症患者D-3羟丁酸含量,结果显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人血清D-3羟丁酸明显升高,本法可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特异和快速的诊断试验,并对D-3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意义进行了初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速率法测定40例正常人、45例糖尿病人和 1 5例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中的β-羟丁酸含量 ,同时用酮体粉对血酮体定性检测。结果 :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 ,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 ,酮症酸中毒患者高于无酮症糖尿病患者 ( t=9.81 ,P<0 .0 0 1 )。在无酮症糖尿病患者中 β-羟丁酸阳性率高于酮体定性阳性率。结论 :β-羟丁酸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及预防病情恶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 β -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意义。②方法 采用酮体粉法及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非酮症糖尿病组 (NDK)、糖尿病酮症组 (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 (DKA)血 β -羟丁酸的浓度变化。③结果 β -羟丁酸在非酮症糖尿病组、糖尿病酮症组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随血酮体的增加而上升 ,且差异显著 (P <0 .0 5)。④结论 血 β -羟丁酸测定对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非酮症糖尿病组(NDK)、糖尿病酮症组(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DKA)血β-羟丁酸的浓度变化.结果:β-羟丁酸在非酮症糖尿病组、糖尿病酮症组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随血酮体的增加而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β-羟丁酸测定对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酶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的方法学评价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对酶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进行初步评价,并探讨β-羟丁酸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治疗监测的意义。方法分析酶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的精密度、准确性、线性范围和干扰因素。测定60例正常人、50例糖尿病DM患者和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血清β-羟丁酸浓度。结果酶法测定β-羟丁酸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批内、日间及总变异系数均小于5%)和准确度(回收率为98.5%~104.1%),检测线性范围为0~4.00mmol/L,基本不受溶血、黄疸和脂血干扰。DKA患者血清β-羟丁酸明显升高(P<0.01),血清β-羟丁酸测定阳性率高于尿酮体测定(P<0.05)。结论酶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快速、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DKA的早期特异、快速诊断及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6.
翁伟  唐吉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672-3673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β-羟丁酸与血酮体定性分析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中的应用及两者的比较意义。方法:对31例临床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进行β-羟丁酸酶法测定及应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进行血酮体定性分析,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β-羟丁酸在31例患者血清中全部升高,而血酮体定性分析阳性为23例,8例为阴性,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β-羟丁酸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其敏感性高于传统的血酮体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检测血清β羟丁酸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耀平  李皇 《海南医学》2004,15(10):108-108,106
目的 了解血清β羟丁酸 ( β -HB)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 3 8例正常人、17例DKA患者和 40例无酮症糖尿病人血清中的β -HB ,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和尿酮体进行检测。结果 DKA组血β -HB2 5 79.87± 2 413 .2 5 μmol/L ,FBG2 8.94± 17.86mmol/L ,HbAlc10 .98± 2 .85 % ,无酮症糖尿病组血β -HB2 79.60± 10 7.40 μmol/LaFBG9.83± 3 .67mmol/L .HbAlc6.88± 1.2 8% ;正常对照组 β -HB 168.87± 71.75 μmol/L ,FBG 5 .0 1± 0 .5 5mmol/L ,HbAlc4.5 6± 0 .5 2 %。DKA组血 β -HB、FBG、HbAlc与无酮症糖尿病组及正常组差异显著 :无酮症糖尿病组血β -HB、FBG、HbAlc与正常组差异亦显著。在DKA组中尿酮体阳性率为 82 .3 % ;无酮症糖尿病组尿酮体均为阴性 ,但仍有 14例血β羟丁酸高于正常。结论 检测血 β -HB有助于DKA的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 ,其敏感性高于尿酮体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酮体总量测定与单测D-3羟丁酸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糖尿病患者同时测定血糖、D-3羟丁酸和血清酮体总量,并进行其结果的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血清酮体总量升高阳性率为84.5%,D-3羟丁酸升高阳性率为75.9%;治疗后血清酮体总量下降程度为43.5%,而D-3羟丁酸下降程度为64.6%。结论血清酮体总量测量和单测D-3羟丁酸对诊断酮症虽然都有效,但测酮体总量阳性率要高于D-3羟丁酸。  相似文献   

9.
安妥血糖血酮仪临床测试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石毅  吴松华  李鸣  项坤三 《上海医学》2004,27(9):652-655
目的 评估安妥血糖血酮仪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并对 β 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①应用血糖血酮仪同时测定指尖毛细血管全血和静脉全血 ,并与实验室酶法进行比较 ,同时采用回收试验评价其准确性。②测定批内、日间重复性及不同机号、不同批号试纸间变异。③在 18例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同时监测血酮和尿酮。结果 安妥血糖血酮仪与实验室酶法测定结果成显著正相关 (r =0 .96 6~ 0 .982 ,P <0 .0 0 1) ,该测定仪检测血糖和血酮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和 10 1.0 %。除低浓度血酮检测外 ,其余水平血糖和血酮检测的批内、日间重复性均较好 ;不同机号仪器、不同批号试纸检测血糖和血酮结果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相关性好 (r >0 .99,P <0 .0 0 1)。在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治疗监测尿酮体阴性时 ,17.86 %血酮≥ 0 .3mmol/L ;尿酮体阳性时 ,19.4 1%血酮 (<0 .3mmol/L)正常。结论 安妥血糖血酮仪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监测治疗中 ,血酮测定较尿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45例于2012年6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20例没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5例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人员的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行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能够为糖尿病病情进展提供重要依据,末梢血β-羟丁酸能够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enzyme-rat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rum beta-hydroxybutyric acid, and to discuss its meaning in diabetes ketosis acidism. METHODS: Enzyme-rat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serum beta-hydroxybutyric acid in 60 cases of normals, 30 cases of diabetes, and 8 cases of ketosis acidism by Hitachi 7170A autochemistry analyzer.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is 108%, the linerity extent 0-4.0 mmol.L-1,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ithin-run is 2.2% and day-to-day is 2.6%. CONCLUSION: The enzyme-rat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rum beta-hydroxybutyric acid save time, gives accurate results and has wide linerity, so it can used for diagnosis of diabetes ketosis acidism.  相似文献   

12.
肌酸激酶法测定红细胞中ATP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单一工具酶 (CK)测定红细胞中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的比色测定法。在 PH9.0环境下 ,以肌酸激酶 (CK)催化肌酸与标本中 ATP反应 ,产生的磷酸肌酸用磷钼酸比色法进行检测 ,从而获得 ATP含量。线性范围0 .1~ 0 .9mmol/ g Hb,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 1.6 4 %、2 .12 % ,平均回收率为 10 1.8% ,与己糖激酶法有极好的相关性 (r=0 .999,y=4 0 .89+1.0 0 6 x)。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精确性 ,且操作简便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 ,以指导 AMI的判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 :采用东芝TBA- 4 0 F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 AMI患者心肌酶进行测定 ,结果 :1谷草转胺酶 (AST)、磷酸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 (CK- MB)、α-羟丁酸 (α- HBD)、乳酸脱氢酶 (L DH) ,这些酶指标在 AMI发生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2 CK- MB/ CK大于5 %的阳性率为 78%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的 2 5 % ,对 AMI的诊断很有价值。结论 :CK- MB/ CK大于 5 %可以作为AMI的诊断指标这一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血β-羟丁酸和尿酮在糖尿病酮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澄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NDK组),85例糖尿病酮症患者(DK组)以及10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受试人员血β-羟丁酸、尿酮以及血糖水平;对NDK组和DK组患者血β-羟丁酸、尿酮以及血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ROC曲线预测血β-羟丁酸对糖尿病酮症的最佳阈值.结果 DK组患者血β-羟丁酸水平、β-羟丁酸阳性率、尿酮体阳性率以及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NDK组和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β-羟丁酸水平与尿酮及血糖均呈正相关(r=0.552, P<0.000;r=0.405,P=0.010).以尿酮阳性为糖尿病酮症诊断的金标准,通过ROC分析得出血β-羟丁酸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最佳阈值为0.64 mmol/L,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89.2%.结论 血β-羟丁酸及尿酮检测对糖尿病酮症的早期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血β-羟丁酸联合尿酮检测可减少糖尿病酮症的漏诊和误诊,血β-羟丁酸诊断糖尿病酮症的最佳阈值为≥0.64 mmol/L.  相似文献   

15.
潘彦彦  徐莹 《黑龙江医学》2010,34(9):690-691
目的浅谈2型糖尿病酮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要点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1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酮症组200例,对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胰岛素、空腹C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3项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酮症组均较非酮症组为高,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无差别。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高于一般糖尿病患者,对2型糖尿病酮症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ATP转运蛋白6(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6,ABCA6)基因缺失对生酮饮食喂养的小鼠代谢的影响。方法:给予小鼠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或普通饮食(normal diet,ND)2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ABCA6的表达水平;给予ABCA6敲除(KO)小鼠或对照(WT)小鼠KD 或ND 2周,检测小鼠的体重、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游离脂肪酸(FFA)、酮体(β-HB)和转氨酶(AST、ALT)等指标,测定肝脏TG和TCH含量,并通过real-time PCR 检测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生酮饮食诱导小鼠肝脏ABCA6的表达;在普通饮食条件下,ABCA6 KO小鼠与对照小鼠在体重、血糖及血清TG、TCH、FFA、β-HB等代谢相关指标、肝脂质含量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在生酮饮食条件下,和WT小鼠相比,ABCA6 KO小鼠的血糖、FFA和TCH降低,肝脏TG蓄积更显著,肝脏FAS、DGAT2、PCK1和HMGCS2 mRNA显著增加。结论:ABCA6缺失引起小鼠对生酮饮食的代谢障碍,ABCA6可能参与肝脏的脂质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7.
曾明芳 《当代医学》2011,17(35):81-83
目的 探讨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分型的情况.方法 选择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病人31例,根据病人的BMI分为非肥胖 组(20例)和肥胖组(11例).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起病的情况、胰岛的功能、血糖和血脂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 床特点为腹痛、恶心、呕吐、呼吸深长、呼出气有酮味(一种烂苹果味)、脱水、烦躁、嗜睡甚至昏迷,肥胖组较非肥胖组的胰岛素缺乏程度相对较轻,血脂相 对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大量酮体的产生和聚积而导致的,原因是胰岛素严重缺乏、糖代谢异 常或含糖食物摄入过少时,机体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获取能量,此时尿液和血液中有可能出现酮体.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转铁蛋白 (TF)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 ,速率法检测尿N 乙酰 B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Jaffe速率法测尿肌酐。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的尿TF、mALB、NAG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单项及双项检测TF、mALB、或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偏低 ,联合三项检测阳性率可达 91 1%。结论 检测尿中TF、mALB、NAG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指标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检测血清胱抑素C (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尿素(BUN)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0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1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及尿素浓度.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1.251±0.43)、β2-MG (3.49±0.48)、SCr(74.2±21.2)、BUN (5.12±1.91)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β2-MG和BUN、SCr阳性率分别为80.8%、88.4%、31.2%、33.0%;Cys-C与β2-MG的相关系数r =0.99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胱抑素C是一个能较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其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状况的特异性好于β2微球蛋白,灵敏度高于SCr、B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