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各序列成像在诊断一氧化碳(CO)中毒的价值,并优化MRI检查CO中毒的常规序列。方法 25例CO中毒患者的MRI检查时间为中毒后24~72 h的20例,1~2个月的5例,采用常规自旋回波T1加权像(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T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加权像(FLAIR-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b=1 000)进行轴位扫描,分析并比较其在CO中毒脑的MRI表现,探讨各序列在诊断CO中毒的优缺点。结果 DWI序列检出的病灶明显高于常规的FLAIR-T2WI、TSE-T2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IR-T2WI、TSE-T2WI序列检出的病灶明显高于SE-T1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LAIR-T2WI、TSE-T2W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T1WI、TSE-T2WI、FLAIR-T2WI和DW(Ib=1 000)各序列在显示CO中毒脑病理改变方面各有优缺点,应结合起来作为MRI检查CO中毒患者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成像在诊断脑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优化MRI检查DAI患者的常规序列.方法 29例临床诊断为DAI的患者均在伤后12~72 h内行MRI检查,采用常规自旋回波T1加权像(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T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加权像(FLAIR-T2WI)、T2*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T2*-FFE)和弥散加权成像(DWI)(b=1 000)进行轴位扫描,分析、比较其在DAI的MRI表现,探讨各序列在诊断DAI的优缺点.结果在病灶检出率方面,TSE-T2WI明显高于SE-T1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IR-T2WI、T2*-FFE 和DWI(b=1 000)明显高于TSE-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三者(FLAIR-T2WI、T2*-FFE 、DWI)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T1WI、TSE-T2WI、FLAIR-T2WI、T2*-FFE 和DWI(b=1 000)各序列在显示DAI病灶方面各有优缺点,应结合起来作为MRI检查DAI患者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 MR成像序列显示骶髂关节炎病变的优势.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 55例典型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 MRI资料,扫描序列为 SE-T1WI、 TSE-T2WI、 FFE-T2WI、 SPIR,观察各序列对病变的显示情况,计算病变的显示率.结果 FFE-T2WI 序列显示关节软骨及骨质硬化最佳; SPIR序列对关节旁水肿最有优势;而对于骨关节面的侵蚀, SE-T1WI、 TSE-T2WI、 FFE-T2WI序列均可有较为满意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宋宏伟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30-1031
目的探究在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磁共振技术对25例健康的自愿者和14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双侧臂丛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T1W/T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斜冠状位和横轴位(T2W/TSE)、重T2WI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冠状位扫描(STIR/long TE)、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轴位扫描(DWIBS)成像。结果 T1WI轴位、T2WI轴位与斜冠位用于显示臂丛神经的椎间孔段和椎管内段成像具有较大优势;STIR/long TE和DWIBS用于显示臂丛神经干成像较好;T1WI可用于特异性显示血肿信号、局部或者脊髓内软组织的内出血;冠状位STIR/long TE、DWIBS可用于显示节后神经损伤或病变,可显示出神经干的信号异常或增粗,准确定位神经损伤。结论磁共振常规的扫描序列加以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性定位诊断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MR常规序列同步使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两种技术手段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100名经MR确诊为头颅内部出血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MRI扫描包括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DWI两种功能成像技术手段,对比不同序列对应的影像学特征,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评价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因缺氧而收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疑似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57例,对其进行头颅B超检查,并同步进行DWI检查。结果 (1)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DWI脑室周围白质水肿区高信号。磁共振成像(MRI)呈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DWI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特异度为95%。结论 (1)DWI显示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是脑白质损伤的最早期表现。(2)DWI能发现早期脑白质损伤病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建议常规行头颅MRI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评价和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因缺氧而收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疑似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57例,对其进行头颅B超检查,并同步进行DWI检查.结果 (1)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DWI脑室周围白质水肿区高信号.磁共振成像(MRI)呈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DWI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特异度为95%.结论 (1)DWI显示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是脑白质损伤的最早期表现.(2)DWI能发现早期脑白质损伤病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建议常规行头颅MRI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HIE新生儿60例,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Avanto 1.5T超导型MR扫描仪,检查前30 min给予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0.3~0.5 ml/kg),使患儿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常规行横轴位T1WI、T2WI和DWI扫描,均增加横轴位SWI扫描。比较头颅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检查对病灶的检出率,部位及性质。结果 SWI检出的脑微出血病灶数量最多,与T1WI、T2WI、DWI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1),在病灶大小、范围及边界清晰度显示方面,SWI均明显优于T1WI、T2WI和DWI。结论 SWI在HIE微小出血灶的数量及面积的显示上优于常规序列,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更好地评估HIE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讨论脑室出血时脑室内血肿的磁共振(MRI)信号演变,方法:应用自旋回波序列对12例脑室出血病人进行60例次动态头颅MRI检查。结果:病程一周内,脑室出血在T1加权成像(T1WI)和T2加权成像(T2WI)上均呈等信号,在质子密度加权像(PDI)上呈略高信号,一周后血肿影已完全消失。结论:脑室出血时血肿的MRI信号演变与脑实质内出血时血肿的MRI信号演变相似,但是,脑室出血时血肿的MRI信号演变较脑实质内出血时血肿的MRI信号演变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tice Imaging,MRI)检查中不同序列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3O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图像,采用(FsE)横轴位T1W1、T2WI脂肪抑制(fS)、EPI—DWI;矢状位、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fS)和矢状面子宫容积超快速的三维成像序列(LAVh)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序列在子宫内膜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0例患者的图像质量满意,达到诊断要求。T1WI、T2WI—fs、DWI和3D—LAVA动态增强序列对子宫内膜癌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7%、86%、93%和100%。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子宫的形态、内膜厚度、结合带的完整性和肌层的浸润程度。倍论在子宫内膜癌MRI检查中FSET1WI、T2WI-fs是常规序列,DWI是必不可少的序列,3D-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和诊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MRI各成像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灶的显示数,探讨更具优势的成像序列。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20例经临床诊断为DAI患者临床和MRI资料,分析MRI各成像序列对DAI病灶的显示数。结果共显示DAI病灶43个,病灶部位位于脑白质、皮髓交界、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区。DWI(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对DAI病灶的检出率及信号强度明显高于T1WI(常规自旋回波),T2WI(快速自旋回波),T2FLAIR(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结论 DWI序列可作为诊断并显示DAI病灶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2.
水分子弥散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的生物物理现象,体内水分子弥散的异常变化反映某些病理生理状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l)可以进行活体水分子弥散成像,在发生脑卒中几分钟内即可显示脑缺血范围,以往由于我们对该序列认识不足,对很多超急性脑梗死没能及时作出诊断。1 方法应用GE Signa1.5 T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成像设备,头颅线圈,取平行于前颅窝底的体轴横断位扫描基线,首先行常规横断快速自旋回波(FRFSE) T1 WI和T2 WI、FL AIR及矢状T2 WI扫描,再行DWI检查,DWI应用SE平面回波(EPI)脉冲序列,具体参数如下:在矢状定位像上设定横断…  相似文献   

13.
1目的探讨婴幼儿颅脑MRI扫描技术及其显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婴幼儿进行颅脑MRI检查,所用序列为T1WI Sag,T2WI Tra,T1wI Tra、FLAIR Cor,DWI Tra,全部检查时间为8分30秒。评价图像显示灰白质等结构的对比,观察不同病变的MRI表现。结果55例患儿52例图像达到诊断要求,成功率为92%。正常足月婴儿15例表现为脑干、丘脑、基底节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早产儿13例表现为脑回变平,脑沟浅而不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5例中,脑白质出血灶表现为局灶性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脑软化灶表现为皮质下、白质、室管膜下T2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外伤、脑发育畸形等均可显示其病变。结论颅脑MRI扫描技术能显示婴幼儿脑组织结构、髓鞘形成情况及各种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1.5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中的T1WI高信号病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患儿42例,其中早产儿20例,足月儿22例,分别采用MR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及SWI序列进行扫描,对新生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T1WI高信号病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38例SWI显示中等信号,与周围信号无差别,4例患儿SWI在双侧侧脑室后角旁发现斑片状低信号,其中早产儿1例,足月儿3例,经卡方检验,早产儿和足月儿PWML在SWI发生出血率无明显差异。50.0%(21)的病例在DWI上呈现高信号,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PWML在DWI上脑白质缺氧缺血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大多数新生儿脑白质损伤T1WI呈高信号病灶并不代表微出血,T1WI高信号产生主要与脑白质缺氧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及出血三种病理改变同时或不同阶段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MRI成像诊断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的73例患者行MRI检查,采用T1加权(T1WI)、T2加权(T2WI)、T2水抑制成像(T2Flair)、三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序列(3D COMSIC)、3D TOF成像、弥散加权序列(DWI)、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增强扫描序列行头颅的横断面、冠状面扫描。结果 73例患者中发现72例存在异常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漏诊异常静脉压迫三叉神经1例,存在2支血管同时压迫一侧三叉神经11例,3支血管同时压迫一侧三叉神经1例。动脉性压迫47例,静脉性压迫23例, 血管畸形压迫3例。结论 MRI成像检查能够较好的对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进行分类及评价,在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诊断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垂体瘤的MRI检查技术并分析其MRI表现。方法对96例垂体瘤病人行MRI检查,应用0.3T永磁成像系统分别做轴位T1、T2加权及矢、冠状面T1加权成像。结果垂体巨腺瘤84例,微腺瘤12例。MRI诊断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100%。86%(72/84)的巨腺瘤在T1WI上为中低信号,81%(68/84)在T2WI是高信号。结论MRI检查定位准确,诊断正确率高,是检查诊断垂体瘤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7.
手指血管球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MRI诊断价值及技术方法。方法3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行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1WI+F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2WI),快速小角度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加脂肪抑制(FLASH+FS)矢状位、冠状位、轴位以及增强扫描。结果3例患者的病程最短3年,最长9年。3例肿瘤均发生在环指,2例位于指骨远端掌侧面,1例位于甲床下。MRI上病变呈结节状,在T1WI上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在T2WI和FLASH上均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MRI的T1WI、T2WI、FLASH+FS及增强扫描可以很好地显示手指血管球瘤这种微小病变,对本病的诊断及手术前定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窒息后所致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30例出生后20天的内新生儿HIE病例低场强MRI表现。[结果]30例HIE轻度18例,主要表现为皮层及皮层深部有点状及条状异常信号,T2加权像(T2WI)上呈高信号,其中2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中度10例,T1加权像(T1WI)表现多个脑叶皮层及皮层深部白质内对称点状高信号及/或沿侧室壁条带状高信号,2例伴有局限性脑水肿;重度2例,1例患儿多个脑叶有病变,正常高低相间的灰白质分界不清,结构消失,1例T1WI双侧额叶、顶叶、枕叶深部白质、双侧丘脑、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可见斑片状不均匀高信号。[结论]MRI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卵巢癌动态增强MRI资料,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行1.5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结果浆液性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块,1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粘液性囊腺癌8例病灶为囊实性肿块,6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可有出血。动态增强扫描:囊壁、囊内片状阴影、间隔以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未分类的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与粘液性囊腺癌相似。结论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磁共振T2WI饱和脂肪抑制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视神经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视神经炎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眶MRI轴位、矢状位成像及眶部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和横轴位DWI检查.结果 17例患者在眼眶常规MRI检查中视神经未发现病变,而在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发现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