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机制。方法经宫腔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34例,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于月经后半周期口服黄体酮10 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ER、PR在子宫内膜(或息肉)的表达及生殖激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ER、PR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对照组ER、PR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生殖激素均不受影响(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能通过调节ER、PR的表达而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2.
Cai HL  Ding XC  Qian RR  Yu RF  Sun LM  Li Q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200-20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后子宫内膜的改变.方法 对21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放置LNG-IUS,随访1年后提取内膜组织,对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与bcl-2、bax进行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连续随访3年,观察使用LNG-IUS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重量的改变情况.结果 使用LNG-IUS后,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重量呈持续性下降,子宫内膜厚度从术前的(9.8±1.2) mm降至(3.5±1.0) mm,子宫重量从术前的(98.8±8.6)g降至(66.6±9.8)g,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表达较治疗前息肉周边内膜组织明显降低(P<0.05),bcl-2、bax表达较治疗前息肉周边内膜组织明显增高(P<0.05).结论 LNG-IUS可能通过抑制ER、PR、Ki-67表达,诱导子宫内膜凋亡促进子宫内膜萎缩以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20例年轻EAH患者放置LNG-IUS前及放置后3个月、6个月PBAC法月经量评分、经阴道超声内膜厚度等指标变化。放置前和放置后6个月分别行宫腔镜检查并刮取内膜送病理,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结果经量评分放置LNG-IUS前为125.9±33.5,放置LNG-IUS后3个月为49.2±18.9;6个月为35.6±7.5,与放置LNG-IUS前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放置LNG-IUS前内膜厚度为(14.9±4.2)mm,放置LNG-IUS后3个月及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4±2.0)mm及(7.5±2.6)mm,与放置LNG-IUS前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放置LNG-IUS后6个月宫腔镜检查显示:息肉样增生内膜明显萎缩,宫腔形状恢复正常;病理显示1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改变全部消失,内膜腺体萎缩或呈分泌期改变伴间质蜕膜样变,2例重度EAH内膜转化为轻度EAH;20例子宫内膜ER及PR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 LNG-IUS能逆转不典型增生的内膜,可作为对年轻EAH患者,尤其是需要保留生育能力患者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保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放置前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变化,
以探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的有效性。方法观察25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放置
前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变化。结果LNG-IUS放置后6个月子宫
内膜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数目明显减少,腺体发育不良,间质细胞有明显的蜕膜样变。治疗前大部分腺体
上皮和间质细胞ER、PR免疫着色显示为强染。治疗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下降,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ER、PR阳性
细胞数均明显减少。结论LNG-IUS可抑制子宫内膜增殖,降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对于治疗简单型和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
长的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在位、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组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的灰度值反映其表达强度(灰度值与表达强度二者成反比);并设同期因宫颈病变及卵巢良性肿瘤行子宫及附件切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异位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EMS不同分期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ER、PR异常表达,与EM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度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增生期、分泌期正常子宫内膜各15例作为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症30例、非典型增生30例、子宫内膜癌高、中、低分化各30例,共150例作为实验组,观察C-erbB-2蛋白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同内膜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结果C-erbB-2蛋白和ER、PR在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增生中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子宫内膜癌中ER、PR阳性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意义。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P〈0.05)、组织分化程度(P〈0.05)、淋巴转移(P〈0.01)和ER、PR(P〈0.05)有关。结论C-erbB-2蛋白、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C-erbB-2蛋白表达增加、ER及PR表达减少提示子宫内膜病变恶性程度高,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SAB法对33例子宫内膜癌、39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31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31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ER、PR的检测。结果:ER、PR在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46.15%、66.67%)、非典型增生(48.38%、64.52%)及子宫内膜癌(60.61%、60.61%)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9.35%、25.82%).P〈0.05。且ER、PR阳性表达强度在单纯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R、PR阳性表达率在其年龄、临床分期及绝经情况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可出现ER、PR异常表达,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息肉(EP)中的表达及宫腔镜对EP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360例EP患者中56例行经宫颈EP电切术(TCRP),对30例EP患者息肉组织、息肉旁内膜组织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EGFR、ER、P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各组织间质、腺体中EGFR、ER、PR的表达进行比较. 结果:56例行TCRP的EP患者中,2例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行全子宫切除术,随访6个月~1年,患者预后良好.宫腔镜手术后3个月随访,除4例患者宫腔底部有轻度粘连外,余患者宫腔形态正常,症状明显改善.(3)子宫息肉组织间质和腺体中ER、PR、EGFR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息肉旁组织及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息肉旁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中ER、PR及间质中EGFR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旁内膜组织腺体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息肉组织腺体ER的表达明显高于间质的表达(P〈0.05),息肉组织腺体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间质的表达(P〈0.01).结论:(1)EP的临床特征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绝经期则以绝经后出血为主;(2)EP的发生与EGFR、ER、PR协同作用有关;(3)绝经后妇女体内仍有雌激素持续作用;(4)宫腔镜是EP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切除息肉同时息肉旁内膜也应酌情切除.  相似文献   

9.
张博  王建  张颖  曹引丽 《医学争鸣》2009,(24):3142-3143
目的:通过研究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行半定量分析,对7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及其邻近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并选用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子宫息肉组腺体和间质内PR呈低水平表达,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中ER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绝经后妇女PR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 对83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PR。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及ER和PR同时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6.6%、81.9%、53.0%。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阳性高于绝经后(P<0.05)。子宫内膜癌I期ER、PR阳性率高于Ⅱ期以上者(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的ER阳性率高于中低分化(P<0.05),而PR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不大(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ERP、P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对指导术后内分泌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在黄体功能不足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足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为临床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眭:对月经周期分泌早期行子宫内膜诊刮经病理证实为黄体功能不足的45例受试患者,按服药前后分为治疗前组与治疗后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ER、PR水平。结果:治疗前组的子宫内膜P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组,(P〈0.05);而治疗前组的子宫内膜ER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黄体功能性不足与子宫内膜局部PR含量不足有关,补充外源性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PR水平升高,能达到治疗的作用。(2)子宫内膜的PR可能做为黄体功能性不育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研究,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发病机制.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前瞻性方法观察月经过少组(观察组)和正常月经组(对照组)患者各40例,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两组血清6项性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催乳素(PRL)、孕酮(P)及睾酮(T),通过免疫组化半定量测定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VEGF、KDR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FSH、LH、E2、PRL、P及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ER、VEGF和KDR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两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PR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ER、VEGF和KDR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P的患者42例,其中分泌期19例,增殖期23例;选同期确诊为子宫颈癌行子宫全切术44例设为对照组,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其中分泌期24例,增殖期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病变组织中ER、PR、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增殖期EP组织中E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组增殖期息肉组织中PR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而Ki-67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EP组与对照组分泌期子宫内膜及息肉组织中ER、PR、Ki-67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PR、Ki-67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徐宁  胡越  高宝辉  吕杰强 《浙江医学》2009,31(8):1053-1055
目的通过检测服用米非司酮后子宫内膜及息肉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增殖相关蛋白Ki-67表达的变化,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息肉及内膜ER、PR、Bcl-2、Bax及Ki-67的表达,采用半定量分析。结果米非司酮组息肉及内膜ER、PR、Ki-67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米非司酮组息肉Bcl-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息肉(均P〈0.05)米非司酮组息肉及内膜Bax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降低子宫内膜息肉中ER、PR、Bcl-2及Ki-67的表达,增高Bax的表达,抑制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子宫内膜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可能存在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31日~2012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175例进行随机分组,82例研究组术后子宫内即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而93例对照组不放置。分别对术中内膜组织及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活检通过免疫组化法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且追踪随访2年,了解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研究组内膜组织ER、PR表达术后明显低于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R、P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对照组86例患者中8例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而研究组无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可能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的ER、PR来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6.
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宫腔异常的概况,为研究此类不孕症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在子宫内膜增生中晚期进行宫腔镜检查和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非黄体功能异常的不孕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15例观察组不孕患者的增生中晚期宫内膜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的P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间质细胞的ER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腺上皮细胞的ER2组虽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有降低趋势。宫腔镜检发现,此类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异常改变以宫内膜苍白、肥厚,局部呈息肉样增生最多见。结论 增生中晚期子宫内膜的ER、PR含量明显降低,宫腔存在明显异常改变,是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患者存在的病理改变实质。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受体 (PR)、雄激素受体(AR)、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 -R)及黄体生成素受体 (LH -R)分布的差异。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 ,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各 30例和 2 0份上述病例周期在位内膜 ,应用免疫组化S -P ,测定ER、PR、AR、FSH -R、LH -R ,并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AR、LH -R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 (P <0 .0 5 ) ,而FSH -R阳性率显著低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 (P <0 .0 5 )。结论 :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AR、LH -R及FSH -R分布不同 ,可能是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药物治疗疗效不同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周围正常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息肉组织和周围正常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ER在息肉组的表达高于内膜组,PR在息肉组的表达低于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中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40例,设为内膜息肉组;同期选择24例输卵管因素不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取材前半年未曾口服任何激素类药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同时在月经第3~5天进行血抑制素B(INH-B)、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和孕激素(P)的检测。结果ER、PR在内膜息肉组和对照组中均有表达。PR在内膜息肉组中腺上皮细胞(3.050±0.714)和间质细胞(2.850±0.700)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3.542±0.588)和间质细胞(3.417±0.654)的表达(U腺上皮细胞=-2.695,P<0.05;U间质细胞=-3.082,P<0.05)。血FSH、E、P水平在子宫内膜息肉组分别为(7.84±2.64)nmol/L、(181.78±105.48)nmol/L、(4.09±3.65)pmol/L,对照组分别为(7.25±1.73)nmol/L、(183.13±78.27)nmol/L、(2.84±0.91)pmol/L,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的ER、PR的表达。方法:对17例原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进行病理组织发育日期评定,对31例异位内膜和17例原位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异位内膜发育落后于原位内膜,ER、PR水平异位内膜低于原位内膜,不腺体还是间质细胞,差异有显性(P<0.01、P<0.05)。结论,异位内膜与原位内地内源性性激素反应的不同步现象与异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低下有关,异位内膜的ER、PR水平低下的可能与异位内膜和原位内膜不同的局部环境,使其在异位内膜中合成存在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