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无偿献血者中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状况,评估B19病毒的流行病学情况,为本市乃至中国未来制订实施更为科学合理的输血安全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ELISA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B19 IgM 和IgG抗体筛查。结果110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中,B19 IgM和IgG阳性率分别为5.07%和36.68%(P<0.05)。女性B19 IgM 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而在男性和女性中B19 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中B19 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9 IgG阳性率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P<0.05)。不同血型人群比较、不同季节献血者B19 IgM和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HIV阳性样本与阴性样本中B19 Ig M 、B19 Ig 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庆市献血者中,仍有少部分人群感染B19病毒,在尚未开展B19病毒筛查的情况下,存有输血传播该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杨银忠  赵鹃  曾雪斌  张露曦  黄灵 《四川医学》2013,(12):1900-1903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1015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部分阳性患者抗茵药物的疗效情况。方法用生物梅里埃公司试剂检测1015份临床疑似支原体感染者分泌物,判断支原体感染者并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感染阳性率、性别阳性率差异、季节阳性率差异、年龄组阳性率差异、不同标本来源阳性率的差异及抗茵药物的敏感性等;随访评价部分阳性者抗茵药物的疗效情况。结果1015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53.10%;性别阳性率明显,男性阳性率为49.39%,女性阳性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阳性率差异明显,第4季度阳性率(58.17%)最高,第2季度阳性率(48.36%)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阳性率30“40岁组(55.52%)最高,〈18岁和〉60岁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门诊阳性率(63.56%)最高,产科门诊(45.8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始霉素敏感性最高,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感染患者依据药敏结果用药,疾病治愈及好转率最高,经验用药疗效较差。结论四川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秋季和30—40岁年龄是高峰组,妇科门诊中阴道炎患者感染率最高;,临床医生能够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茵药物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衣原体(CP)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598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CP-IgM抗体。结果5983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13例,阳性率为6.90%。男、女性患儿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的阳性率为5.72%,7.04%,5.66%,21.86%,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阳性率分别为9.64%,3.70%,5.37%,6.89%,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7岁以上学龄期的儿童感染率高,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MP—IgM、CRP、Mon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MP—IgM、CRP、Mon的检测情况。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MP—IgM、CRP、WBC检测,MP—IgM采用被动凝集法,CRP采用速率法,WBC采用激光散射法。结果呼吸道感染组CRP阳性率92.2%,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率33.3%,呼吸道感染组与支原体肺炎组CRP结果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感染组的Mon与Neu、Lym、Eos、Bas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Mon与Neu、Lym、Eos、Bas计数结果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感染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的Mon结果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肺炎支原体与单核细胞具有相关性。结论CRP和Mon是鉴定肺炎支原体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指标,MP—IgM与Mon存在对立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2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及56例不伴分泌性中耳炎的鼻咽疾病患儿,检测外周血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MP-IgM、CP-IgM);并对比分泌性中耳炎组MP-IgM与CP-IgM阳性率及对照组MP-IgM与CP-IgM阳性率,对比分泌性中耳炎组与对照组的MP-IgM、CP-IgM阳性率。结果分泌性中耳炎组MP-IgM阳性率为20.98%,CP-IgM阳性率为12.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MP-IgM阳性率为8.95%,CP-IgM阳性率为7.1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泌性中耳炎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P-IgM阳性率(P〈0.05);而两组CP~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可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但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王杰民  周海依 《中外医疗》2014,33(6):107-108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并观察沙丁胺醇对儿童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哮喘儿童(观察组)和60例呼吸道感染患JD(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金标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患儿MP—IgM、kiP—IsG;对照组采用先锋类抗生素和氨茶碱点滴治疗,观察组吸人沙丁胺醇雾化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hiP—IgM阳性率(30.0%)明显高于对照组MP—IgM阳性率(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IgG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7%)(P〈0.05);对照组患儿症状和体征缓解和消失时间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之间存在紧密联系,MP感染亦可能是儿童哮喘患病的原因之一;控制和消除MP感染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关键,研究发现临床采用沙丁胺醇疗效显著,可大力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N定和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30例,其中细菌感染组130例,病毒感染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50例,并以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的CRP和WBC。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的阳性率。各感染组的CRP和WBC阳性率,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WBC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探讨其可能对结核病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渗滤法分别检测51例肺结核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人血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IgM和IgG。结果肺结核患者组HsV—IgM的阳性率为88.24%与对照组(6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V-IgG的阳性率为80.39%,与对照组(7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肺炎表现者HSV-IgG的阳性率为61.11%,与无肺炎表现的患者组(90.9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处理,HSV的活动性感染与病程、分期、痰涂片阳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较高的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IL-6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息儿31例,肺炎患儿34例,健康儿童30例。采用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MP-IgG、MP-IgM特异性抗体;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P;③细胞因子(CK)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及肺炎患儿血清MP-IgG、MP-IgM检测:哮喘组用PCR法或IgM法检测MP阳性率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哮喘及肺炎组患儿血清IL-6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6在哮喘及肺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MP及其特异性抗体检测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急性感染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之一,IL-6与MP感染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和消除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8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为诊断和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以发热、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IgM,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混合抗体。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半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中831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分年龄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男女构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儿的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惠儿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74.2%。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CRP异常率48.2%与PCT的异常率1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以学龄儿童为主;在诊治时,不能仅局限于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辅助诊断中PCT的临床意义优于CR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IgG、IgM定量检测在小儿MP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ERI-ON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1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双份血清特异性MP-IgG;IgM,同时检测82例患儿家长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 各年龄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第1份血清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婴儿组8.9%,幼儿组29.4%,学龄前组35.1%,学龄组47.8%,IgM总阳性率为23.9%,IgM总阳性率为17.0%。有20例患儿的第1份血清MP呈阴性,而第2份血清为阳性,双份血清的MP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MP感染患儿家长中,27例血清特异性MP-IgG、IgM呈阳性;30例非MP感染患儿家长中,8例血清特异性MP-IgG、IgM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MP感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双份血清IgG、IgM的定量检测有助于提高MP感染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张世勤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128-129
目的:探讨IgM抗体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方法:对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102例临床诊断MP感染住院患儿,随机选取临床诊断非MP感染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MP—IgM抗体检测。结果:MP感染组MP—IgM阳性率(81.4%)明显高于非感染组(8.8%),P〈0.05,差异有显著性。3个月~1岁组呼吸道感染MP—IgM阳性率低于另外3个年龄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1~3岁组、3~6岁组及6-12岁组的MP—IgM阳性率相当,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法检测MP—IgM的结果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MP感染的早期诊断;且MP感染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3种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方法,寻求更加适合临床检测要求的检测手段。方法:选择148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留取痰或者咽拭子、血清标本,分别经培养、培养-PCR和血清IgM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种方法检测Mp的阳性率分别为2.70%、6.76%和11.49%,经统计学检验,培养法与血清学阳性率、培养-PCR法与培养法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养-PCR法与血清学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PCR法和血清学检测是肺炎支原体病原学诊断的有效手段,二者联合使用对于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之间的关系,探讨被动凝集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652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并进行分析。结果 652例患儿抗MP-Ab阳性率为28.5%,3-6岁阳性率最高为33.8%,〈1岁阳性率最低,为13.5%,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冬、秋季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0.0%和27.8%,但各季节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组阳性率最高,为29.8%,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被动凝集法可作为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在昆明的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的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11 473例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近5 a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共有11 47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支原体抗体检测,MP阳性数为2 952例,阳性率为25.73%,男性患儿阳性率21.89%,女性患儿阳性率30.87%,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冬季阳性率为28.41%,春季其次为28.24%,秋季最低为23.07%;0~1岁年龄阳性率最低为9.86%,其次为1~3岁年龄段和4~6岁年龄阳性率,>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为30.43%,趋势χ2检验χ2 = 178.208,P<0.001,可见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间比较,2011年MP阳性率最高为33.75%,与其他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曾有MP感染流行,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感染的高峰期春季和冬季,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徐王彪  陈洁红 《安徽医学》2020,41(3):333-335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以及性别、年龄分布、发病季节性等特点,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 25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读结果的阴阳性并注明滴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间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 25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332例,阳性率26.4%。从性别分布看,男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24.6%,女童28.7%,女童阳性率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布看,0岁~组阳性率最低(3.6%),7岁~组阳性率最高(44.8%),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季节分布看,肺炎支原体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其中冬、春季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1.0%、29.0%,夏、秋季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2%、20.8%,不同季节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显示,冬季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明胶颗粒反向凝集试验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结果:7157例检测中,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为917例,男女比例分别为52.33%和47.67%,0岁-,1岁~,3岁~,(6—14)岁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6.5%,11.68%,18.22%,8.1%;10个月、11个月、12个月、1个月的发病率较其他季节高。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无性别差异,3岁~为高发年龄组,秋冬季为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8.
15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智  杨侃  巫玉峰 《广西医学》2009,31(9):1353-1354
目的了解桂林市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CP)感染情况。方法15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抽取静脉血,采用呼吸道(IgM)抗体检测芯片试剂盒,检测肺炎衣原体(CP—IgM)抗体,阳性表示肺炎衣原体感染。结果1528例中捡出CP-IgM阳性173例,阳性率11.3%。以6—12岁组检出率(30.7%)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秋、冬季检出率(13.6%、16.3%)高于春、夏季(7.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在秋冬季节托幼机构和小学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防止CP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3年某院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的447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 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细菌检出率43.8%,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25.5%,居细菌检出首位;25例患儿完成了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44.0%,与痰培养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呼吸道常见7种病毒检出率27.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18.8%,居常见7种病毒检出首位,小于1岁组病毒检出率较高,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炎支原体检出率23.5%,未检出肺炎衣原体。结论该院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细菌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关系。方法CVA患儿97例为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CVA患儿血清总IgE。结果CVA组MP—IgM阳性率46.39%,对照组MP—IgM阳性率10.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MP—IgM阳性的CVA患儿血清总t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CVA患儿(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