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佳 《海南医学》2014,25(4):492-495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四脑区(右前脑区、左前脑区、右后脑区、左后脑区)中枢神经递质功能的脑涨落图特点,探讨脑涨落图的临床使用意义.方法 采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34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及第4周末四脑区的脑涨落图信号,与3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抑郁症患者四脑区中枢神经递质功能的脑涨落图特点.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四脑区六种中枢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实测功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病例组四脑区六种中枢神经递质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的实测功率无明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病例组治疗前右前脑区和左前脑区5-HT、NE和DA的相对功率明显降低,ACH的相对功率明显升高;治疗4周后上述脑区5-HT、NE和DA的相对功率明显升高,ACH的相对功率明显降低.结论 抑郁症患者整体脑功能下降;右前脑区与左前脑区神经递质之间不能保持平衡,表现为5-HT、DA、NE相对功率减弱,ACH相对功率增强.四周内随着症状的改善,抑郁症患者整体脑功能虽未见明显改善,但右前脑区与左前脑区各神经递质功能之间逐渐趋于平衡.脑涨落图有一定的临床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神经递质的无创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脑涨落图仪在无创条件下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神经递质改变情况.方法 采集经过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及Cohen-mensfield激越问卷(CMAI)评定的30例AD患者的脑电功率信号,与36例体检的正常老年人的脑电功率进行比较,分析AD患者脑神经递质改变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AD组脑内如GABA、Glu、5-HT、Ach、NE、DA等神经递质均明显降低(P<0.05);相对功率比较,AD组Glu相对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神经递质相对功率未见有明显的差异(P>0.05);全脑功率及左右脑功率均显著降低(P<0.01),而相对熵值之间未见明显差异;5-HT及兴奋性递质3与激越问卷评分显著正相关(P<0.01),GABA、Ach、兴奋性递质6、DA及抑制性递质13与激越分值均明显正相关(P<0.05);GABA与MMSE评分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脑神经递质功能全面减退,Glu则相对增强,这种改变是全脑广泛性的;5-HT的改变与AD患者的激越表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采用脑涨落图仪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个脑区神经递质功能特点的研究较多,也有关于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但关于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体脑区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治疗前后脑内及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变化而探讨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州市德安医院收治的签署MECT治疗同意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均接受MECT治疗且在治疗期间所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剂量保持不变。比较所有患者首次MECT治疗前24 h和MECT治疗结束后24 h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新5因子模型(20项版)评分、脑内和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结果与首次MECT治疗前24 h相比,所有患者MECT治疗结束后24 h阳性因子、阴性因子、敌对兴奋、焦虑抑郁、认知功能损伤因子评分及总分,脑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及左后脑区GABA、谷氨酸(Glu)水平均降低,脑内及右前脑区多巴胺(DA)水平升高(P<0.05)。结论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有一定治疗效果,并可能通过影响脑内GABA和DA、左后脑区GABA和Glu、右前脑区DA等神经递质水平而发挥神经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人群和健康人群的脑内神经递质在脑涨落图仪下活动的表现差异,分析睡眠障碍人群的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前来体检并自诉有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为睡眠障碍组,同时随机抽取前来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脑涨落图仪检测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情况及大脑功能状态的变化。结果睡眠障碍人群脑内的γ-氨基丁酸、谷氨酸、5-羟色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兴奋递质3、抑制递质13、大脑总功率、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血管舒缩指数分别为:36.38±6.84、42.80±4.56、223.91±75.61、170.50±46.91、157.90±18.9、79.30±39.11、290.01±41.13、59.38±24.42、929.45±132.18、0.50±0.07、1.60±0.48、0.55±0.12。除兴奋抑制指数和血管舒缩指数的均数高于对照组以外,其余各指标均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睡眠障碍人群脑内的神经递质功能和脑功能指数均明显下降。脑涨落图仪检测到的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对睡眠障碍人群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涨落图仪检测抑郁症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的特点.方法 选择45例抑郁症失眠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治疗前给予两组HAMD、PSQI和SCL-90量表评定.治疗前及常规治疗1个月后,运用脑涨落图仪分析技术检测脑内6种神经递质的值.结果 治疗前患者组HAMD、PSQI和SCL-90量表评定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内神经递质Ach、NE、DA和GAB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Glu值高于对照组(P <0.05);5-HT值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1个月后,失眠症组患者脑内神经递质Ach、NE、DA和GABA值较治疗前增加(P<0.05),Glu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5-HT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抑郁症失眠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调有重要关系,脑涨落图仪对抑郁症失眠的诊断、疗效判断以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T)研究门诊睡眠障碍各年龄段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差异. 方法 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对门诊各年龄段睡眠障碍共100例患者检测,分析睡眠障碍患者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乙酰胆碱受体(AchR)、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强兴奋递质(Exc)、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深抑制递质(INH)与正常值的差异及其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结果 0-29岁患者实测值与ET正常值进行比较,Ach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DA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29-39岁,Ach、Exc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GABA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39-49岁,AchR、5-HT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GABA、Glu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69岁患者5-HT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各年龄段神经递质实测值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年龄段Glu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患者的神经递质进行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睡眠障碍患者的大脑抑制和兴奋功能是不同的,可能与不同年龄段社会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脑电地形图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CS)与正常老人在脑电地形图(BEAM-EEG)检查中的各自特点。方法采用丹麦SEEG-16道地形图仪,对39例正常老人和24例SCS患K的BEAM-EEG作了检测。结果SCS患者在前颞区θ频域及枕区和中央区δ领域均右侧高于左侧(P<005)。与正常老人相比,SCS患者δ与θ波功率在本要记录点均增高(P<0.05或P<0.01)。x波功率在F3、F4、P3、P4以及Fp1、F7记录点卜降(P<0.01或P<0.05)。β波功率在主要记录点(Fp1、Fp2、T3、T4、T5、T6、O1、O2、F3。F4)上降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S患者的BEAM-EEG具有不同于正常衰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患者脑神经递质功能及脑功能指数,了解其大脑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脑涨落图仪(EFG)采集58例MMT患者及44例健康成年人的脑电功率信号,分析MMT患者脑神经递质变化的特点及各神经递质与脑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MMT组的神经递质实测功率普遍降低,其中γ-氨基丁酸(GABA)[(17.73±3.54)μV2 vs.(121.48±44.64) μV2,P<0.01)、谷氨酸(Glu)[(42.18±12.84) μV2 vs.(105.31±34.95) μV2,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MMT组的GABA[(17.10±51.72)μV2 vs.(78.67±10.93) μV2,P<0.001]、Glu[(30.48±21.61) μV2 vs.(69.23±42.26) μV2,P<0.001]相对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五羟色胺(5-HT)[(297.18±31.54)μV2 vs.(280.18±31.54) μV2,P<0.01]、乙酰胆碱(Ach)[(235.08±37.72) μV2 vs.(217.23±40.60) μV2,P<0.05]、去甲肾上腺素(NE)[(164.11±33.05) μV2 vs (146.39±30.80) μV2,P<0.01]、多巴胺(DA)[(98.87±22.48) μV2 vs.(91.49±21.04) μV2,P<0.05]则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MMT组的全脑总功率低于对照组[(1012.01±195.09) μV2 vs.(1775.94±458.99) μV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兴奋抑制指数(2.19±1.46 vs.0.99±0.47,P<0.001)及相对熵[(89.45±9.71)% vs.(75.48±9.97)%,P<0.01]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MMT组各种神经递质功率与全脑总功率均具有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lu与兴奋抑制指数(r=0.264,P<0.05)、NE与血管舒缩指数则有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69,P<0.05),5-HT(r=-0.276,P<0.05)和DA(r=-0.375,P<0.01)分别与相对熵存在负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T患者的大脑功能显著降低,神经递质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明显失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ET)仪检测焦虑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43例患者治疗前后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ET)仪对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焦虑症组GABA、DA分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5-HT及NE分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h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基本一致,差别无显著性(P〉0.05)。焦虑症组治疗后GABA较治疗前升高,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5-HT较治疗前降低,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DA、NE、Ach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ET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在焦虑症中随疾病恢复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疗效、治疗安仝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小军 《河北医学》2016,(3):448-450
目的:探讨脑电超慢涨落图检查对预测癫痫药物控制敏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8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两组,各4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脑电超慢涨落图检查,比较两组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水平.并了解脑功能指数中的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血管舒缩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敏感组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及血管舒缩指数均显著低于不敏感组(P<0.05),敏感组兴奋性神经递质中的5-HT、Glu和Ach水平均显著低于不敏感组(P<0.05),抑制性神经递质NE及GABA显著高于不敏感组(P<0.05).结论: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如果测定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递质水平升高而抑制性神经递质水平降低,则预示患者对该药物治疗不敏感,而治疗后,兴奋性递质水平降低而抑制性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则提示患者对该治疗方案敏感,可以考虑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何茹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0):889-890
目的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的水平。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的生物化学物质振荡的原理,测定神经递质震荡的频率与周期,在脑电超慢波中记录该物质周期的次数,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种神经递质的水平。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人格测定。结果(1)两组受测者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和熵值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受测者MMPI中癔病(Hy)、妄想狂(Pa)、精神分裂症(Sc)和社会内向(Si)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受测者EPQ中精神质(P)和内外向(E)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递质GABA和ACH水平降低,DA水平和熵值增高,提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活动的无序状态,故可用脑电超慢波涨落仪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变化。(2)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精神质、孤僻怪异特点。  相似文献   

12.
俞扬  陆春英  过树荣 《海南医学》2012,23(24):71-73
目的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ET)测定阳性、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探讨脑电超慢涨落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根据脑内不同神经递质有不同的振荡频率的原理,通过多重频谱分析与非线性处理的方法,测定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和60例正常对照者各种神经递质的水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阳性组、阴性组的多巴胺(DA)活动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lu)活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阴性组的5-羟色胺(5-HT)活动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精神分裂症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DA、5-HT、Glu、g-氨基丁酸、NE活动明显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超慢涨落仪在测定精神分裂症神经递质的变化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神经递质的评估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余寒  龙珊珊 《四川医学》2015,(2):228-229
目的通过脑涨落图分析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方法选择50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50例健康患者作对照,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末行脑涨落图检测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谷氨酸、乙酰胆碱、多巴胺功率,用疼痛量表(MOSPM)评定疗效。结果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在治疗4周、6周末后疼痛程度、疼痛产生的影响以及疼痛影响的天数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末和对照组比较γ-氨基丁酸(GABA)、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谷氨酸(Glu)实测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T、NE在4周、6周末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末的中枢神经递质相对功率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6周末5-HT相对功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6周末NE相对功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调有重要关系,脑涨落图仪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诊断、疗效判断以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对入组的30例患者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在治疗前后的不同阶段对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尤其是5-HT及NE)降低,治疗2周后NE值明显回升(P〈0.05),治疗6周后5-HT及NE显著上升(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脑内5-HT及NE含量降低,随着药物治疗和症状的改善,患者脑内5-HT及NE含量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试验组)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方法对10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对比分析评价脑功能状态。结果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8,P〈0.05);两组BEAM各极点慢频段(θ、δ)相对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EEG、BEAM检查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鉴别诊断及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115-118+122+封三
目的 分析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被试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差异,探索精神分裂症脑功能损害的相应脑区。方法 选取2017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2 例,通过宣传的方式在杭州市招募健康被试者27 例。按照有无精神分裂症分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组最终纳入28 例,健康对照组27 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采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脑区。结果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较健康对照组在左侧颞中回、右侧角回、右侧枕中回及左侧枕中ALFF 值升高(P<0.05);在右侧舌回及左侧楔前叶ALFF 值降低(P<0.05)。结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在静息状态差异脑区出现在颞叶、枕叶及楔前叶等多个脑区,并且存在“默认网络”功能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17.
对Ⅱ期高血压脑电地形图(BEAm)30例进行分析:Ⅱ期高血压病30例BEAm与正常成人BEAm对照结果:α频域左枕区t=432,右枕区t=487,P<001,左右颞区t=302,右后颞区t=254,P<005,差异有显著性。α频域在大脑后部呈马蹄形低功率区。Ⅱ期高血压组,在双额,颞中央区,θ、δ频域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本组θ、δ频域功率高于正常成人组。可见Ⅱ期高血压病人已有大脑功能轻度损害,因此临床医师对第Ⅱ期高血压治疗除常规应用降压药物外,还应注意应用脑血管扩张药物及保护大脑功能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功率及脑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电功率及脑涨落图的改变以及对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的手段。方法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测定老年性痴呆患者记忆分值,利用脑涨落图技术(ET)测定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 老年性痴呆患者与同龄常模比较记忆分值降低,脑涨落图S谱线多项指标异常。结论 老年性痴呆患者记忆障碍,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含量异常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ET)检测焦虑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探讨脑内神经递质变化是否与治疗效果相一致。方法:对入组的97例焦虑症患者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ET)在治疗前后三个阶段对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焦虑症患者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变化相一致。结论:脑电超慢涨落技术(ET)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在焦虑症中随疾病恢复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疗效、治疗安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的alpha频段能量和认知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3例匹配的健康对照,通过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评估其认知功能,同时记录被试在睁眼和闭眼静息态下的脑电信号,比较两组在左侧额叶区(F3、F7)、右侧额叶区(F4、F8)、左侧中央区(T3、C3)、右侧中央区(T4、C4)、左后部脑区(T5、P3、O1)、右后部脑区(T6、P4、O2),以及中线Fz、 CPz、 Pz、Oz这4个位点的alpha相对功率,并探讨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除社会认知维度外,精神分裂症组在MCCB测验的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01)。在闭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组全脑的alpha波相对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睁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组的后部脑区,以及中线 CPz、 Pz、Oz电极alpha波相对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精神分裂症组,患者闭眼状态的所有脑区alpha波相对功率与其完成MCCB测评的总分,信息处理速度维度得分,推理和问题解决维度得分和言语学习与记忆维度得分均呈现正相关(P<0.05);患者睁眼状态的alpha波相对功率与其完成MCCB测评的总分,信息处理速度维度得分,言语学习与记忆维度得分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水平存在多维度损害,静息状态下alpha水平和患者信息处理速度,推理和问题解决及言语学习与记忆等认知能力存在正相关,提示静息状态下的alpha水平或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水平受损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