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的误诊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6例原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32~53岁,平均(44.00±7.43)岁.4例发现高血压时年龄20~51岁,病程2~16年,血压240~150/120~100 mmHg.全组查血浆醛固酮浓度均增高,肾素活性均降低;6例均行腹部CT检查发现肾上腺异常;3例行MRI检查发现肾上腺异常;2例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肾上腺异常.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腺瘤4例,肾上腺皮质增生2例.病初误诊为难治性高血压病4例,慢性肾炎、周期性瘫痪各1例.结论:对本病认识不足,定向性思维,忽视详细的询问病史,缺乏全面的体格检查是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血压变化因素,为选择合适的手术对象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术前都有高血压症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78(6-23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上腺CT检查及立位实验。60.3%的患者术前曾使用拮抗醛固酮拮抗剂,80.9%的患者术前曾使用降压药物。诊断为醛固酮瘤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腺瘤摘除术,肾上腺增生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结果】68例患者中,单侧结节增生7例,醛固酮瘤41例,双侧增生20例。术后经过平均25(8-50)个月的随访,无需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正常的有21人,58.8%的患者术后减少了降压药物的用量。影响术后血压变化因素中,仅手术时年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手术时年龄、立位醛固酮水平及术前高血压病程是影响术后患者血压恢复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简称原醛,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多,负反馈抑制肾素分泌,临床常常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高醛固酮、低肾素活性。约占所有高血压人群的1%[1],而在难治性高血压中可达20%[2,3]。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是PA最常见的两种亚型。以往很多高血压病患者因顽固性血压升高而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常规给予降压药治疗,使得血压持久不降,最终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报告1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脑梗死的诊治经过,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在患脑梗死之前均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通过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手术及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查找有无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早期治疗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8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护理方法和体会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4例行手术治疗,术后血压恢复正常。其余4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能基本控制达标,血钾恢复正常。结论 PA患者易发生高血压和低血钾,加强护理可较好控制其血压,及早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继发性高血压误诊为高血压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继发性高血压误诊为高血压病的原因,提高对老年继发性高血压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15例老年继发性高血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初诊时均误诊为高血压病,后经各种检查确诊为嗜铬细胞瘤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肾性高血压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焦虑症1例。所有患者确诊后经治疗原发病,血压均恢复正常。结论重视继发性高血压,完善必要的医技检查,加强医患沟通,可减少或避免老年继发性高血压的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行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noussampling,AVS)分型定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的护理要点。方法利用股静脉导管插管对46例PA患者行AVS检查,测定肾上腺分泌功能。结果(1)46例PA患者中43例双侧AVS成功,成功率为93%;22例提示为醛固酮瘤,21例提示为双侧肾上腺增生。(2)检查过程中,45例患者能配合AVS检查;1例因过分紧张、血压升高而取消检查,38例患者主诉紧张,30%的患者术后自觉双侧或单侧腰痛。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术中配合,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是确保AVS成功率和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黄启亚  肖辉盛  张少玲 《新医学》2010,41(2):113-115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方法:对117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患者中有低血钾者56.4%,血浆立、卧位肾素活性均处于正常低值,立、卧位醛固酮水平均增高。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比值(ARR)〉25者占91.5%,ARR〉50者占89.9%。B超、CT、MRI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8%、93%、85%。54例肾上腺腺瘤患者的定位诊断中B超检出9例(17%),CT检出39例(72.2%),MRI检出33例(61%),后两者检出率较B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PA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49例血压均恢复正常;27例患者血压略有波动,给予螺内酯20~40mg/d,长期口服血压可控制于正常。41例患者选择长期服药治疗,主要口服螺内酯80~160mg/d,分次口服,同时补钾,辅助运用ACEI、ARB、钙拮抗药等降压药物长期治疗。结论: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水平以及ARR是PA的主要定性诊断方法。CT及MRI是PA的主要定位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是治疗PA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腹腔镜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Conn在1955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的一种肾上腺疾病[1]。PA由一侧或两侧肾上腺过量分泌醛固酮而致,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夜尿增多、碱血症、血浆醛固酮升高及肾素活性降低等。研究表明醛固酮所引起的高血压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在心脏、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方面要更为严重,因此P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SH)的误诊原因,提高SH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例SH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18.87%,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就诊,血压160~210/90~120 mmHg,并伴有心悸、胸闷、头痛、多汗、恶心头晕、多饮多尿、发作性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腰痛、轻度下肢水肿等症状。病初均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后经详细问诊,进一步的医技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皮质醇增多症各4例,多囊肾3例,肾动脉狭窄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各2例。误诊时间0.5~3.0年。20例确诊后给予手术治疗16例和药物保守治疗4例,随访1年血压控制平稳。结论 SH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由于部分临床医生对SH缺乏认识,诊断经验欠缺,极易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2007年手术治疗的P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8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2-26 a,其中仅64.3%生化检查有低钾血症,余病例血钾正常,血清肾素(PRA)均低于正常值,血清醛固酮(ALD)82.1%高于正常值,A RR(ALD/PRA)≥50,CT对于肾上腺腺瘤诊断率较高为85.7%,术后血压及血钾完全恢复正常者为53.6%。结论:PA的定性诊断须行血钾,醛固酮,肾素水平及醛固酮和肾素比值(ARR)检查,CT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定位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95~2002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治疗21例,其中肾上腺腺瘤19例,肾上腺皮质增生2例,患者术后血压、血钾均恢复正常;3例予药物保守治疗,病情好转.结论:该病病程长,病程早期无特异的临床症状,易误诊.CT扫描对病灶可准确进行定位,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测定可明确诊断,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术前应抗醛固酮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继发性高血压5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57例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7例均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误诊时间0.5~16年.后经影像学及内分泌功能检查明确病因,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4例、嗜铬细胞瘤12例、肾动脉狭窄9例,皮质醇增多症、多囊肾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各4例.经治疗原发病,血压均得到控制.结论:临床医师应注意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又称Conn综合征,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的最常见亚型,约占60%~90%<'[1]>,临床以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征.2004年5月至2008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共确诊醛同酮瘤患者11例,其中8例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误诊率达73%.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醛固酮水平正常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kdisteribusnm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原发于肾上腺的常见疾病之一.绝大多数PA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活性的醛固酮升高.如病变原发于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上腺腺瘤或肾上腺增生.但临床工作中发现少数PA 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并不高,如果患者没有其他定性诊断依据和(或)定位诊断依据,将可能影响PA 的正确诊断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杨建梅  郭晓蕙 《临床荟萃》2006,21(8):595-59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的原因,既往认为是一罕见的疾病,在高血压中发病率小于1%,但随着对此病的认识和检查手段的改进,其发病率逐年增高,PA在高血压中发病率的报道3%~32%,平均为高血压患者的10%,其发病率的报道有很大的不同,原因为使用的筛查方法不同,诊断方法也不同,现在PA的诊断尚无受到大家公认的金指标.而如何早期、正确诊断对临床至关重要,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益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增高可造成高血压,也可直接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与原发性高血压比较,PA的患者更易发生伴随有心肌胶原蛋白沉积的心肌肥厚,更易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5].因此对PA患者应尽可能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醛固酮腺瘤或单侧肾上腺增生的PA患者可因手术获得根治,即使不能手术,如双侧肾上腺增生的患者也可因抗醛固酮药物的应用而获益.  相似文献   

17.
王保法  张哲 《临床医学》2008,28(9):30-3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钾,卧、立位血浆醛固酮平均值分别为(682±332)pmol/L、(881±406)pmol/L,29例患者尿醛固酮值升高,其中48例立位的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50.通过影像学检查62例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腺瘤型,其余6例为双侧肾上腺增生;32例予以手术治疗,24例予以口服安体舒通治疗,经治疗后56例患者血压及血钾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定位,血、尿醛固酮测定定性诊断.肾上腺腺瘤切除仍是当前的首选治疗方法,安体舒通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继发性高血压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2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继发性高血压误诊患者中有嗜铬细胞瘤7例,醛固酮瘤8例,肾上腺皮质醇腺瘤6例,大动脉炎1例。18例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2例误诊为妊娠高血压,2例误诊为周期性麻痹。误诊时间3mo~12a。治疗:21例肿瘤患者中1例(拟诊醛固酮瘤)因经济原因院外治疗,其余20例均经手术切除肿瘤,并行病理检验,符合临床诊断。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史询问,注意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左丽明 《新医学》2012,43(3):196-197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报道较少,该文报道了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被误诊为甲亢性低血钾麻痹的患者,患者以反复下肢无力2年,再发并加重3 d为主诉入院,入院后血压升高,低血钾症状改善不明显,从而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通过药物试验性治疗、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31例四川地区汉族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肾上腺影像学、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后病理分型为醛固酮瘤(APA)组3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IHA) 22例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组(PAH) 8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1)131例PA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52岁,高血压病程中位时间4年,合并低钾血症率为67.18%,合并糖代谢异常率为35.88%;(2)APA组发病年龄最年轻,且好发于女性,相较于IHA组,APA组患者的血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立位醛固酮(PAC)、立位醛固酮/肾素直接浓度比值、生理盐水负荷试验及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前后PAC水平更高,而血钾、血钙、血总蛋白、血白蛋白、血尿酸水平更低(P<0.05)。结论四川地区汉族PA患者好发于中年女性,且低钾血症发生率总体高于国外研究报道。不同亚型PA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APA患者更年轻,合并更显著的电解质紊乱、早期微量白蛋白尿、高醛固酮血症及高血容量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