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血管转流是血管外科解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常用手术方法。我院 1 998~ 2 0 0 0年共收治 73例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病人 ,现将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 73中 ,男 6 3例 ,女 1 0例 ,年龄 39~ 80岁 ,平均年龄 6 7 5岁。其中下肢缺血 6 6例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手术方式 :腹主—股或髂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9例 ;腋—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2 2例 ;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2 5例 ;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1 0例 ;腋—腋人工血管转流 7例。2 术后护理2 1 术后出血尽管术中采用严密止血 ,但因术后采用抗凝、祛聚治疗 ,特别是合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104例下肢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对104例下肢动脉闭塞症实施的113次动脉旁路转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主-双侧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15例(3例联合实施腰交感神经切断术),腋-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4例,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25例次,股-腘动脉旁路40例次,股-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25例次,腘-胫后动脉旁路4例次。结果 10例切口皮缘坏死致愈合延迟,5例术后出现肢体坏疽行截肢术,其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踝肱指数由术前0.30±0.09增至0.77±0.09(t=3.787,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短段、局限病变以介入方法 治疗为首选,长段闭塞或多节段闭塞的病变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应正确选择流入道、流出道及血管代用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在长段股浅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介入治疗15例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明确闭塞长度及远端流出道情况,均为股动脉入路顺行开通受阻或内膜下成形无法返回真腔时联合腘动脉逆行穿刺,通路建立后对闭塞段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及踝肱指数变化,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踝肱指数及下肢动脉彩超。结果:15例患者均通过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使闭塞段动脉获得开通,技术成功率100%,路径图或多普勒引导下1次穿刺腘动脉成功9例,2、3、4次穿刺成功各2例,患者均能够耐受并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4例患者静息痛术后消失,术后踝肱指数为0.68±0.088(P<0.01),较术前明显升高(0.36±0.12)。随访时间2~16个月,1例足部溃疡未得到控制,于术后2个月行截肢手术;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时再次出现静息痛,彩超示股动脉支架内狭窄,再行PTA术后好转;余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确切,为介入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62岁,因"右下肢肿胀2个月余"入院。患者8年前因双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硬化闭塞行"左腋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疼痛,步行后加剧。体格检查:右下肢肿胀,软组织张力高,右腘窝压痛(+)。超声检查:左侧腹壁内可探及一人工血管回声,自左侧腋动脉向下走行,至脐水平分出左、右两支分支,分别与左、右侧股动脉相吻合;其中右侧分支人工血管腔内似可见一大小14.7 mm×4.2 mm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36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31例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3例行膝下人工血管旁路术,2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无手术死亡。33例治愈,3例好转。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吴俊梅 《现代护理》2006,12(19):1810-181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双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管闭合器闭合股动脉入路穿刺点致下肢动脉狭窄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操作失误致股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1个月前在外院行右侧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出现右下肢凉、麻、痛,误以为既往腰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未予重视。3 d后右下肢症状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按腰椎病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给予输液治疗无效,来我院经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提示右侧股浅动脉重度狭窄。手术探查见造影穿刺点误选择在股浅动脉起始部,右股浅动脉横截面3点钟与9点钟方向被Star Close血管闭合器闭合,动脉管腔重度狭窄。切除右股浅动脉异物段,修剪内膜,人工血管补片缝合固定,右下肢血液供应恢复正常。结论血管闭合器使用不熟练、未掌握血管闭合器闭合技巧是导致本例股浅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出现的肢体急性缺血症状应考虑血管闭合器所致的可能,应及时手术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损伤的诊治。方法 132例患者根据典型病史初步诊断为下肢动脉血管损伤,术中明确诊断。治疗采用加压止血同时行手术治疗:股总动脉修补8例,股总动脉大隐静脉旁路转流1例;股浅动脉修补42例,股浅动脉大隐静脉旁路转流15例,股浅动脉人工血管重建2例;腘动脉修补32例,腘动脉大隐静脉旁路转流9例,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6例,动脉结扎18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结果 82例动脉损伤修补患者术后患肢血供正常,未见间歇性跛行及其他缺血症状;25例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患者中6例术后一年出现血栓形成及下肢缺血症状,8例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患者中4例腘动脉损伤者由于下肢严重缺血症状而行二期手术截肢,2例出现移植物感染而取出血管。18例结扎分支患者随访无特殊不适。结论下肢动脉损伤应首选动脉吻合,万不得已不采用人工血管重建。妥善的术后处理是下肢血管损伤术后顺利愈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急性股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5例下肢ASO合并急性股动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结果5例患者均急诊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2例加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患肢血流恢复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肢ASO合并急性股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探查,可以在挽救肢体的同时,延缓ASO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旁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52例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19例行膝下人工血管旁路术,6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5例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均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无手术死亡,66例治愈,14例好转,2例截肢;随访0.5~4年,76例生活质量正常,2例复发。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56例(61条肢体)。髂动脉23例,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术(PTA)6例,内置支架术(PTA+stenting)17例;股浅动脉27例,其中PTA4例,PTA+stenting16例;胭动脉11例,其中PTA2例,PTA+stenting4例;膝下动脉PTA1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髂动脉23例全部获得成功,股浅动脉20例获得成功,2例致血栓形成,5例介入失败转为人工血管转流手术;腘动脉6例获得成功;膝下动脉5例获得成功。平均随访23个月(6~30个月),2例髂动脉单纯PTA患者1a后再次出现狭窄,行PTA+stenting,患者症状消失。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 14例患者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共透析700多例次,术后血流量250~350ml/min;术后发生局部皮肤感染2例(于2周后痊愈)、血管周围血肿1例(于3周后血肿消退);术后随访示所有患者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行走自如。结论以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作为血液透析通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局部皮肤感染的关键;而预防血管周围血肿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穿刺技术;穿刺点的选择及透析后的准确按压则是预防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及血管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刘丽  刘军  靖冬梅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1):824-824
我们于1998-12-~2002-11应用血管内超声消融及人工血管搭桥或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了14例下肢动脉股浅动脉远端流出道闭塞患者,其中13例重建了下肢动脉双通道流出道,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下肢动脉多见。本院从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以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作股-腘(胫)动脉旁路术80例,现将麻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7岁,左下肢突然麻木。外院曾以脉管炎治疗,自觉症状有所减轻,近1周来,仍有下肢发凉,麻木、短距离行走疼痛加重等症状。目前左下肢血管超声显示:左侧股动脉分叉处探及实性略强回声充填(图1),致股浅动脉中上2/3段完全闭塞,未探及血流通过;左侧股深动脉起始部血流充盈缺损,峰值流速约6m/s。股浅动脉中下1/3处探及侧支动脉注入,流速较慢,左侧腘动脉、胫前后动脉及足背动脉内径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一期不开胸杂交手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远端的主动脉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因降主动脉溃疡累及主动脉弓远端的患者,行一期杂交手术,转流方式采用右腋动脉-左腋动脉转流和右腋动脉-左腋动脉转流-左侧颈动脉转流,主动脉溃疡部位行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使用血管塞对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进行封堵,对左侧颈总动脉近端缝扎。随访3~101个月,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神经系统并发症、内漏、死亡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内漏2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未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截瘫病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脑出血,1例猝死;2例患者股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累及远端主动脉弓的降主动脉溃疡近期效果满意,溃疡两端主动脉直径未明显扩张,选择无梁渐细覆膜支架更适合该类患者。  相似文献   

18.
我院血管外科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7月采用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共 15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共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37~ 83岁 ,平均 61 8岁 ,均有间歇性跛行病史 ,已有静息痛者 6例。 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 ,其中伴房颤者 3例 ,陈旧心肌梗死 1例 ,伴糖尿病 5例 ,2例伴脑梗死。术前均行动脉造影检查证实。1 2 手术方法 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者 6例 ,膝下 7例 ,1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1例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2 结果术后静息痛均消…  相似文献   

19.
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股动脉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23例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配合的要点.结果 本组23例手术配合顺利,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血流通畅率高,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结论 术前物品准备齐全,熟悉手术步骤,术中配合熟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救治方法。方法:24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均行急诊Fogarty导管取栓术。7例患肢术后行CTA评估,2例行人工血管腹主双股动脉转流术,1例行人工血管股股动脉转流术,3例行髂动脉支架置入球囊扩张术,1例胸主动脉夹层放弃治疗。结果:16例取栓成功,1例截肢,6例行二次手术后血供恢复良好。结论:急诊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急性下肢缺血的首选治疗。取栓失败应行术后评估,选择相应的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