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单一用药组)。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抗反流方案即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照组单独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哮喘症状评分、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病史(GERD)症状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GERD症状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哮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时,在控制哮喘的同时给予抗反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不同抗反流术式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抗反流术治疗的HH合并GERD患者67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抗反流术式的方法分为3组,其中29例采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18例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Toupet组),20例行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前后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pH监测结果,发放GERD-Q症状评分评估患者GERD症状,使用GERD相关生命质量量表(GERD-HROL),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失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3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第1年胃镜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oupet组术后1年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呼吸平均值低于Nissen组和Dor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无效吞咽高于Nissen组和Do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Nissen组和Do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年LES静息压最小值、24 h pH阻抗监测、DeMeester评分、GERD-Q症状评分和GERD-HRO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无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3种胃底折叠术治疗HH合并GERD均可起到抗反流的效果,但Nissen和Dor手术在改善LES静息呼吸压力值、反流和无效吞咽方面的效果优于Toupet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改善专案对提高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门诊治疗120例胃食管反流(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改善专案方法分析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原因,制定随访管理和健康教育方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自我管理能力行为、自我效能水平及服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的认知症状管理、医护沟通得分,自我效能的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总分及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GerdQ、自我管理行为的运动锻炼及自我效能的症状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增加,观察组干预4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GerdQ、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GERD患者实施长期护理改善专案,制定不同GERD病程健康教育材料,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水平及增加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GERD)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8例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埃索美拉唑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呼吸道表现,即胃食管气道反流(gastroesophago-airway reflux,GEAR)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情况,总结微创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1014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对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766例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呼吸道症状依次为喘息、憋气、咳嗽、咽异物感、咳痰、喉部发紧等。741例(96.7%)在外院误诊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其中误诊为呼吸道疾病患者3个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41~60岁最多。均在本中心经胃镜检查和食管24小时pH监测、试验性药物治疗,确诊为GERD。改良的Stretta射频治疗392例,372例获随访24~44个月,总有效率94.9%。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262例,214例随访4~20个月,总有效率91.1%。112例接受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结论临床应全面认识GERD,尤其注意口鼻、咽喉和气道、肺部的临床表现,其病因可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反流,我们将其统称为GEAR,而由其引起的这组临床表现则建议称为胃食管气道综合征。误诊的纠正本身就可使病情改善,经过合理的治疗有望得到更好疗效,为患者带来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递减法抗反流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OSAS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抗反流药物治疗)和治疗组(接受递减法抗反流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胃食管反流疾病诊断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嗜睡情况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低于常规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嗜睡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 0. 05)。结论对于OSAS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递减法抗反流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失败的原因,并总结食管裂孔疝合并GERD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失败的GERD患者治疗经过。结果 2例长期伴有严重的GERD症状,于外院行内镜下贲门缝合术,术后症状复发。入我院后再次GERD评估,明确仍有病理性反流,且胃镜检查示存在食管裂孔疝,遂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术后症状均缓解。术后随访,患者反流症状均明显缓解,无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完全停用抗反流药物。结论对于伴有严重GERD症状、长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且合并有食管裂孔疝者,推荐选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抗反流手术及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对预防食管腺癌(esophagus adenocarcinoma,EAC)发生的效果。方法以esophagus、neoplasm、cancer、Barrett's esophagus、adenocarcinoma、fundoplication、antireflux surgery、Nissen等为英文检索词,以食道、良性肿瘤、癌、巴瑞特食管、腺癌、胃底折叠术抗反流手术、Nissen术式、胃食管反流病、质子泵抑制剂等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4月,关于药物及手术治疗GERD的相关文献,设立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与偏倚评估。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篇,其中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4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病例78 703例,其中手术治疗患者11 398例(手术组),药物治疗患者67 305例(药物组)。meta分析结果示:手术组与药物组患者相比,癌变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81,1.49,P=0.54);然而剔除病例数占比最大的研究后,药物组癌变率高于手术组(RR=0.38,95%CI:0.15,0.97,P=0.04)。结论对于GERD伴或不伴Barrett食管患者癌变率方面,抗反流手术优于药物治疗。但抗反流手术用于此类患者预防EAC的发生仍需进一步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出院后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用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耐信量表,RDQ)筛选出121例初步确诊为GERD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60例和药物治疗组61例.通过随访,记录观察期间RDQ值的变化.结果 药物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心理护理组.药物治疗组症状消失者停药半年后复发34例,而心理护理组症状消失者仅有14例复发,心理护理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结论 从近期疗效看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对GERD均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的效果优于心理干预,但远期效果(大于6个月)药物治疗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发倾向,可见,心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可行的治疗GER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致消化性食管狭窄(peptic esophage-al stricture, PE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食管裂孔疝、GERD 致 PES 的诊治经过。结果患儿7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4年,伴发作性憋气3个月。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诊断:GERD,反流性食管炎(LA-D 级),PES,食管裂孔疝。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及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治疗,随访1.5年所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PES 是 GERD 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通常合并有严重的病理性酸反流、食管炎、胆汁反流、食管裂孔疝和明显的食管动力障碍。抗反流手术加食管扩张治疗可有效控制 GERD,改善 PES 引起的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Hp)感染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患者食管远端酸暴露及食管动力变化特点,探讨Hp感染与GERD的关系。方法GERD患者80例,分为Hp阳性组30例,Hp阴性组50例,同期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食管动力学检测和食管24hpH监测。结果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24hpH监测各项指标及食管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组DeMeest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正常人群低,且存在过量酸反流;Hp感染与GERD发生可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老年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每天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对照组仅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4d后观察吸入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肺功能FEV1、PEFR、FEV1/FVC分别为(2.54±0.75)L、(4.36±0.34)、(56.96±2.42)较对照组(2.13±0.64)L、(3.67±0.32)、(28.82±1.94)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6.68%、6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3.33%、8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快速缓解老年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控制病情,可作为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幽门螺杆菌(Up)感染及食管运动功能特点,为老年RE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经内镜诊断并行食管测压及食管24hpH值监测的老年RE患者56例与同期检出的中青年RE患者5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Hp感染及食管运动功能特点。结果老年组反酸、胃灼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轻中度食管炎发生率低于中青年组,重度食管炎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食管裂孔疝(HH)合并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伴发Barrett食管(BE)7例(12.5%),中青年组3例(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p阳性率29.6%;中青年组Hp阳性率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体部压力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O.05)。反流〉5min次数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RE患者的典型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人,非典型症状高于中青年人。RE食管黏膜破损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老年RE患者HH的发生率增加,BE发生率较中青年人有增高趋势,Hp感染率与中青年RE患者相近。老年人RE患者抗反流能力减弱、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明显,可出现更严重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人冠脉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术后冠脉造影随访结果及临床事件。方法冠心病患者在成功冠脉内裸金属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复查,根据患者年龄分为≥60岁的老年组及<60岁的非老年组,对两组支架植入术后冠脉造影随访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89名患者共植入121个裸金属支架,非老年组53例患者植入71个。两组在病变类型、狭窄程度、残余狭窄、支架长度、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分别有心力衰竭10例(11.2%)与1例(1.9%)(P<0.05)。冠脉造影发现,两组分别有47个及24个支架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别为38.8%及33.8%(P>0.05),再狭窄类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及非老年组中有新病变或病变进展者非别为22例(24.7)%及23例(43.4%)(P<0.05)。结论老年人成功冠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冠脉造影随访发现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与非老年人相似,但发生心力衰竭者明显高于非老年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干粉吸人剂治疗成人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4例筛选合格的未控制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吸入噻托溴铵组(17例)及吸入福莫特罗组(17例),两组均在联合吸人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症状控制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吸入噻托溴铵组及吸入福英特罗组最大流速峰值分别为(359±12)、(346±11)L/min,均显著高于治疗前[(273±5)、(275±9)L/min,P均〈0.05];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分别为(2.80±0.28)、(2.69±0.34)L,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分别为(2.30±0.28)、(2.25±0.34)L,P均〈0.05]。两组的哮喘症状均减轻,万托林气雾剂的用量显著减少,分别为(0.96±0.34)喷/d与(4.11±1.03)喷/d,(0.88±0.44)喷/d与(4.43±0.87)喷/d(t值分别为3.05、3.23,P均〈0.05);两组的生命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但上述疗效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吸人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可改善未控制哮喘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其疗效等同于加用福莫特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为常规心绞痛用药,曲美他嗪组(58例)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日3次,连续8周。结果:曲美他嗪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更有效地缓解心绞痛,使运动耐量增加,且耐受性好,因此曲美他嗪是辅助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诊自我管理教育在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呼吸科门诊的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门诊指导,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门诊自我管理教育,总管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哮喘控制水平、肺通气功能改善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为(5.1±1.2)分,低于对照组评分(6.8±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1);观察组哮喘控制自评得分为(23.5±0.6)分,高于对照组自评得分(22.7±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41,P<0.01);观察组在肺通气功能指标方面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百分比( FEV1%)为(87.4±3.9)%、1秒率( FEV1/FVC%)为(86.7±3.1)%、峰流速(PEF)为(8.8±1.8)L/s,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3.4±4.6)%,(84.3±4.2)%,(7.7±1.2)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6,2.74,3.05;P<0.01)。结论门诊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3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n=30)。监测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时(T2)、切皮时(T3)及拔管时(T4)、拔管后30min(T5)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及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全麻药的用量,并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12、r13、T4、T5与T1比较,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升高;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F组内=17.352,F交互=4.326,F组间=8.652;F组内=11.561,F交互=5.241,F组间=7.248;P均〈0.05);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七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用量分别为(1.40±0.30)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及(0.34±0.08)、(6.20±0.32)、(448±24)mg。B组患者分别为(1.00±0.12)MAC及(0.18±0.03)、(4.10±0.31)、(393±26)mg(t值分别为0.37、0.21、1.24、3.46,P均〈0.05);两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时出现咽反射时间[(18.00±1.27)、(12.31±2.54)min]、拔管时间[(24.03±2.42)、(16.05±1.20)min]、完全清醒时间[(29.54±5.24)、(19.25±2.64)min],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3.68、1.35,P均〈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够保证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较,前者明显减少全麻药的用量、缩短拔管的时间,是目前可行且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碳酸铝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胆汁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嗪米特与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联合应用,可通过协同治疗作用,不但促进胆汁规律性地分泌,而且增加胃肠运动,促进食物消化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