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及其年龄分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青 《中国医师杂志》2001,3(9):586-587
目的 研究儿童HP相关的各种疾病感染率及其与年龄之间分布关系。方法 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 2 63例患儿 (男 15 1例 ,女 112例 ,最小 1 5岁 ,最大 14岁 ,平均 11 2岁 )。所有病例均做胃镜检查并行快速尿素酶试验 ,判断有无HP感染。结果 :慢性活动性胃炎阳性率最高 (67 9% ) ;慢性活动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差异显著 (χ2 =18 771,P <0 0 5 ) ;慢性活动性胃炎与溃疡差异显著 (χ2 =34 .993,P <0 0 5 ) ;胃炎与溃疡差异显著 (χ2=16 0 97,P <0 0 5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溃疡无显著性差异 (χ2 =3 698,P >0 0 5 )。结论 HP阳性率排序 :慢性活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HP感染是胃炎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慢性活动性胃炎影响程度最大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溃疡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儿童HP阳性总发生率及胃炎HP阳性率均低于国内成人 ,国外儿童HP阳性总发生率多数高于国内 ;HP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以 12~ 14岁组为最高 ,临床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黄芪建中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胃炎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胃炎 86例 ,疗疗显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全部病例按 1982年在重庆召开的慢性胃炎诊治座谈会修订的慢性胃炎的分类 ,纤维胃镜的病理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 (试行方案 )进行诊断[1]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86例 ,其中男性 4 5例 ,女性 4 1例 ,年龄 17~ 72岁 ,平均 4 3 6岁 ,病程 1~ 2 6年 ,平均 4 3年。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 4 7例 ,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 6例 ,伴胆汁返流 12例 ,浅表—糜烂型胃炎 13例 ,浅表—萎缩型胃炎 ,或伴有肠上皮化生 ,异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照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效果情况.方法:选取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的患者实施胃镜和病理学方法进行检查,对于胃镜检查下表现以及符合率展开分析及探究.结果:胃镜诊断检查的结果为:55例病例显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在患者中具有25例病例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浅表性胃炎;具有65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结果表明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患者中涵盖了9例病患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浅表性胃炎情况,6例病患属于浅表性胃炎.经过比较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情况,获得到了84.62%的诊断符合率.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之间具有差距性特点,所以在进行确诊期间应该联合两种手段,将确诊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们采用瑞巴派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具有上腹痛或不适、嗳气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门诊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  相似文献   

5.
吴永坤 《现代保健》2012,(16):57-58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120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 例,中医辨证分型,按疗程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60 例,按疗程口服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开江县农村居民慢性浅表性胃炎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浅表性胃炎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在开江县每个乡镇随机整群抽取3个行政村,对3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以隐血珠试验初筛、电子胃镜和病理切片检查进行确诊。[结果]调查46738人,检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277例,患病率为4.87%,标准化患病率为4.77%,20个乡镇标准化患病率为4.71%~4.81%(P〉0.05);患病率男性为4.16%,女性为5.53%(P〈0.01);30~39岁为4.91%,40-49岁为5.15%,50~59岁为5.70%,60~69岁为4.33%,70岁以上为1.89%。[结论]开江县30岁以上农村居民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病率为4.87%,男性低于女性,中青年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刘榕生 《中国校医》2007,21(6):632-632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消化科2000~2005年诊治的10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确诊的慢性胃炎病例共计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26例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为特殊类型胃炎的患者病理诊断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以病理学最终诊断结果为准,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的患者占17.9%,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的患者占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Hp的检出率来看,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的患者占34.6%,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的患者占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在胃镜检查的基础上须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胃息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状况。方法:随机选择经胃镜检查临床上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胃息肉患者150例,两组均采用胃镜下取病理组织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P阳性总检出率30.0%,其中阳性(+)及阳性(++)居多,分别各有9例和10例。150例胃息肉患者的HP检出率为:增生性息肉占43.7%,炎性息肉占31.1%,腺瘤性息肉占20.0%。其中定量HP检测以HP阳性(+)居多,增生性息肉13例,炎性息肉占5例,腺瘤性息肉占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息肉,两两比较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与增生性息肉比较,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与炎性息肉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腺瘤性息肉比较,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息肉发生有一定关系,增生性息肉的感染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腺瘤性息肉的感染率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10.
胃脘痛又称胃痛 ,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 ,是脾胃功能出现病理变化时所表现的外在症状。经过对脾胃虚弱型胃脘痛和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病人 ,在纤维胃镜直视下胃粘膜病理变化情况的观察 ,并进行比较 ,以了解虚实两种不同证型胃脘痛病人胃粘膜病变的差异 ,现将结果报告于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选择  36 8例有胃脘痛为主证的病例 ,其中男 2 5 6例 ,女 112例 ,年龄 2 0岁~ 6 2岁 ;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有胃部病变 ,经胃粘膜活检证实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5 7例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76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32例 ,其中合并有胃溃疡者 6 8例。…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4岁~50岁18例,51岁以上8例,最大65岁,最小24岁;病程5年以下4例,6年~10年20例,11年以上2例。诊断依据:均有上腹部胀痛或隐痛,进食后胀痛加剧,伴纳呆、嗳气、恶心。均经纤维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用普利胃炎胶囊、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68例,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人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经胃镜及病理确诊,HP阳性病例共3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82年10月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68例,男89例,女79例,年龄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疣状胃炎、药物性胃炎、乙醇性胃炎等。而慢性浅表性胃炎约占慢性胃炎的80%,它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好发年龄为31~50岁。临床上,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无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微,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不适等。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隐痛症状,多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服,进食后会感到不适。常因进食冷、硬或辛辣等刺激食物而诱发疼痛,也可因寒冷或情绪不佳而加重症状。  相似文献   

14.
张玉焕 《中国校医》2003,17(2):132-132
慢性胃炎是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病证 ,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作者近年来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 5 6例 ,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5 6例患者中 ,男 36例 ,女 2 0例 ,年龄 15~ 30岁 14例 ,31~ 5 0岁 2 5例 ,5 1~ 70岁 17例。病程 6~ 12个月13例 ,2~ 5年 11例 ,6~ 10年 18例 ,10~ 15年 1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 2 2例 ,萎缩性胃炎 2 0例 ,返流性胃炎 14例。全部患者均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 ;部分患者作了纤维胃镜观察和活检以协助诊断 ,并排除胃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1例中医辩证施治。结果临床控制8例,控制率25.8%,显效12例,显效率38.7%,有效10例,有效率32.2%,无效1例,无效率3.2%,总有效率为97.1%。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呈脾胃湿热证,其中活动性炎变尤显;也有呈脾胃气虚证,多属非活动性炎变;还可呈脾虚湿热证。辨证治疗,可获较为满意之疗效。  相似文献   

16.
董露霖  马铼枫 《中国校医》1999,13(5):373-374
麦滋林-S(M-S)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其对黏膜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很多实验及临床观察所证明[1-3]。我们对M-S与得乐冲剂(Del6)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患者具备上腹痛、饱胀、暖气和食欲不振4种主要症状,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检直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血尿粪常规检查和肝功能试验均正常,近期内未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门诊病人为观察对象。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90例,慢性萎缩胃炎63例。年龄20-71岁,男女比例为1:1,随机分为M-S治疗组与DeLe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吸烟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 对临安市社区居民随机抽样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果 (1)吸烟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间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显示,吸烟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关联(P<0.01).(2)病例组中吸烟组的胃黏膜损害严重程度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1).(3)病例组中有吸烟史的一组经调查显示吸烟年限与胃黏膜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吸烟年限越长,胃黏膜损害程度越严重(P<0.01).结论 吸烟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丽珠得乐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本院住院病人及门诊可随诊者126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男性86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70岁。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及返酸。试验前均不规则使用过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及口服胃复安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或症状体征加重。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少年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病情况,探讨治疗方法,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2004年,在济南市城区抽取5250名7~18岁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对查出的部分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为期5年的治疗效果观察。[结果]调查5250人,28.59%反复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半年以上,从中抽取480例进行胃镜检查,确诊慢性上消化道病变者432例,其中浅表性胃炎238例,浅表性胃炎合并球炎80例,浅表性胃炎合并幽门口变形64例,胃多发性浅表溃疡28例,复合多发性浅表溃疡16例,球部溃疡6例。432例中,检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98例。家庭不和睦、单亲家庭、寄养、学习吃力、择校、家族史者所占比例,432例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病例组均高于423名健康对照组(P<0.01);三口之家者所占比例,对照组高于病例组(P<0.01)。对98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的97例进行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1个月,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一组(47例)分别为95.74%、80.85%,治疗二组(22例)分别为72.72%、5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Ⅰ相代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CYP1A1)和Ⅱ相供谢酶谷胱甘肽转硫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危险性的关第。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测定慢性浅表性胃炎103例和健康人62例的CYP1A1和GSTM1基因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危险性的关系。结果;在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因素后,没有发现CYP1A1、GSTM1基因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关联,但CYP1A1 G/G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