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UA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40mg,1次/d;曲美他嗪20mg,3次/d,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TC、LDL-C高于治疗组,HDL-C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UA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血脂,心绞痛临床缓解,心电图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治疗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q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0.6 mL皮下注射,q12 h。强化治疗组6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qd。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日用量、静息心电图变化,并以难治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为观察终点。结果:治疗1周后,强化治疗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8±5.0)次/周,对照组为(3.7±6.7)次/周;强化治疗组硝酸甘油日用量为(0.2±0.6)mg/d,对照组为(1.8±3.9)mg/d;强化治疗组心电图改善42例(62.7%),对照组心电图改善26例(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可降低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量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UA患者于入院后采用随机单盲法按31比例分为治疗组(27例)及对照组(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0.4ml,每天2~3次,共7d;对照组用安慰剂.主要观察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日用量及ECG指标改变.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中胸闷、心悸及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1.0±1.0)次/48h,对照组为(2.8±1.0)次/48h,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硝酸甘油日用量为(0.28±0.2)mg/d,对照组为(1.9±1.3)mg/d,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ST段降低(0.04±0.04)mV,对照组(0.11±0.05)mV,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55.6%,组间比较X2=4.78,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可明显降低UA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ECG指标明显改善,硝酸甘油日用量明显减少,无严重出血发生,应用较为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李丽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876-887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1g、消心痛10 mg,并用5%葡萄糖液加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达92%,与常规对照组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84%,与对照组60%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使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且使用方便,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较大剂量阿司匹林与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69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A组),对照组34例(B组)。两组均予以抗缺血、抗栓基础治疗,从入院第1天起,A组给予阿司匹林0.3-0.5g/d,分早、晚2次口服,洛伐他汀60mg/d,早20mg,晚40mg,均连续用药14天;B组阿司匹林75mg,洛伐他汀20mg,均于每晚顿服。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PT、APTT、PLT、TC、TG、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自身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组疗效更明显。治疗后A组CRP浓度显著性降低(P<0.01),B组CRP浓度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UA患者在抗缺血、抗栓经典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较大剂量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联用,可明显降低血液中炎性指标(CRP)浓度,减弱斑块内炎症活性,从而可更好地稳定病情和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吕仲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39-2340
目的:观察异舒吉和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异舒吉组80例和硝酸甘油组80例。两组患者均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调脂药、极化液等常规治疗。异舒吉组患者给予异舒吉10-20 mg静脉滴注,1次/d;硝酸甘油组给予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静脉滴注7 d。结果:两组间有效率之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舒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且轻微,优于硝酸甘油,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玉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31-233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6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严格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7 d;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6.5%,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显效率34.8%,总有效率73.9%.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使UA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且使用方便,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156例经确诊的FD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4例给予莫沙必利5mg,3次/d,黛力新2片,1次/d;对照Ⅰ组52例,服用莫沙必利5mg,2次/d;对照Ⅱ组50例,服用多潘立酮10mg,3次/d。疗程均4周,观察症状消失情况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嗳气、烧心、腹胀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0.0%,对照Ⅰ组60.0%,对照Ⅱ组4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Ⅰ组83.0%,对照Ⅱ组70.0%。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FD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FD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随机选择150例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口服治疗,8周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观察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疗效评为总有效率90%,心电图总有效率76.7%。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予曲美他嗪、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对照组60例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疗程均为16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电图改变,运动耐受力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及运动耐受力均得到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盐酸曲唑酮合并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常规予休息、吸氧、硝酸酯制剂、钙通道阻滞剂、丹参、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症等治疗.心绞痛发作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 mg/次.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唑酮,50 mg,3次 /d,口服,另加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及HAMA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无论在心绞痛症状还是HAMA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曲唑酮合并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疏血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083-608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上的疗效。方法 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注射液5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疏血通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东 《临床医学》2009,29(8):9-11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心绞痛发作时含化硝酸甘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口服。对照组则给予肌苷0.2g,3彬d,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患者症状、心电图的改变,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1)。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服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产半导体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国产半导体激光治疗(波长:650 nm和810 nm、功率:400~450 W、1次/日,10分钟/次。持续进行14 d;每二日一次,10分钟/次,持续14 d )。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胶囊(2次/日,1粒/次)、维生素B620 m g/片(3次/日,2片/次)和绿药膏(2次/日,局部涂抹),持续治疗28 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消退时间;两组合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82%)低于对照组(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色素沉着发生率和丘疹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国产半导体激光技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PMR)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2次/d。2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2周后,观察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放松训练能缓解UA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对UA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步长稳心颗粒。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三大常规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治疗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且尤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西药加步长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口服硝酸酯类、阿司匹林等治疗西药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m g,3次/d口服;联合通心络胶囊3次/d,4粒/次)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片,3次/d,3片/次。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改变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0%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胶痛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观察对UA患者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3h内静脉滴注),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微循环指标改善是安全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治疗效果。方法:UA患者17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对照组,进行抑郁量表评分。将66例UA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3例,干预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干预组加氟西汀20 m g/d共12周。结果:UA组伴抑郁障碍者37.1%,对照组6.4%。干预组心绞痛缓解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与常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西汀治疗老年UA伴有抑郁障碍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