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眼表泪膜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眼进行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和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I)试验,将检测结果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UT、FL积分、Schirmer-I试验结果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BUT、Schirmer-I试验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性,FL积分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性;其中BUT、FL积分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更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泪膜功能的损害,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情况直接影响泪膜功能的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泪膜功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泪膜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65例(130眼)分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组25例(50眼)、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20例(40眼)、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DR)20例(40眼)组,对患者分别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组、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DR)组、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SchirmerⅠ试验值、BUT值均下降(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增加(P<0.05)。糖尿病眼底病变程度与SchirmerⅠ试验、BUT呈负相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可导致患者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及角结膜上皮的损害,且损害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客观指标变化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1例(102眼)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40眼)正常人泪膜破裂时间,并行泪液分泌试验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观察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显著增高,基础泪液分泌值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及基础泪液分泌值与血糖控制情况呈显著相关性,而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预防干眼症的发生,缓解或消除干眼症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杯状细胞及上皮细胞病理改变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给51例(102眼)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40眼)正常人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观察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程度、结膜杯状细胞形状、密度及角膜损伤程度,并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分别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角膜上皮损伤严重,杯状细胞密度显著降低,结膜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级别显著增加,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杯状细胞密度和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程度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呈显著性相关.[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感人群,控制好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改善角膜上皮、结膜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泪膜功能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眼底病变进行分组.分别进行眼干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SIt)和泪膜脂质层形态观察.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干眼评分.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干眼评分(3.28±1.56)高于对照组(2.31±1.50,P<0.01);BUT(6.50±4.84)s低于对照组(12.26±7.16)s(P<0.01);SIt(10.61±6.86)mm与对照组(10.92±7.05)mm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组的干眼症患病率为19.8%,高于对照组8.0%(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眼底分为3组: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背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3组的干眼评分分别为:2.95±1.50、3.38±1.48和4.11±1.60(P<0.01);SIt分别为(10.95±6.89)mm、(11.71±7.30)mm和(7.63±5.20)mm(P>0.05);BUT分别为(7.53±5.23)s、(5.88±4.10)s和(4.47±4.17)s(P<0.05);对有眼底病变者分为已行激光治疗组和未行激光治疗组,两组的干眼评分分别为4.71±1.14和3.26±1.15(P<0.01);BUT分别为(2.93±2.06)s和(6.26±4.36)s(P<0.01);SIt分别为(7.21±6.51)mm和(11.33±6.73)mm(P<0.05);出现角膜染色的比率分别为50.0%和17.9%(P<0.05).干眼评分与眼底病变程度和是否行激光治疗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年龄、性别、胰岛素治疗、病程、血糖控制分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泪膜功能异常,其泪膜功能改变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眼底激光治疗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眼表泪膜稳定性相关临床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115眼)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A组)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均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BUT)、Schirmer Ⅰ试验、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对不同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组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分值较A组显著升高,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分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SchirmerⅠ试验B组较A组和对照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A组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较健康人群易出现泪膜功能的异常,且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前后泪膜功能及角膜知觉的改变,初步探讨LASIK对结膜杯状细胞的影响。方法60例120眼近视眼患者行LASIK,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行角膜知觉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术前、术后1、3、6个月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术后1周,1、3个月角膜知觉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均于术后6个月恢复(P〉0.05);SIt值术后各时期平均值较术前均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较术前明显加重(P〈0.01)。结论LASIK术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角膜知觉减退、泪膜稳定性下降、眼表组织损害,但随时间延长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所致的泪膜功能变化。方法取2010年4月~10月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儿32例(64只眼)为观察组,取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32例(64只眼)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结果过敏性结膜炎患儿的泪膜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SIt、BUT、F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眼SIt、BUT、FL检查明显相关,观察组患儿SIt与BUT、FL检查不具有相关性,BUT与FL检查具有相关性。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会使泪膜稳定性降低,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往往双眼起病,且泪膜功能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KG*2〗探讨儿童轻度过敏性结膜炎中干眼发生的原理及不同方案疗效,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HTH〗方法〖KG*2〗回顾性分析4~10岁轻度过敏性结膜炎患儿(观察组)101例及健康儿童(对照组)10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检测过敏原。比较2组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FL)评分、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分析BUT、FL评分、TMH与病程的相关性。观察组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有人工泪液分为A组42例和B组59例,比较A、B组治疗前后BUT、FL评分、TMH。 〖HTH〗结果〖KG*2〗观察组BUT短于对照组;F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T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性结膜炎BUT与病程呈负相关(r=-0.439,P<0.01),FL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r=0.396,P<0.01),TMH与病程无相关性(r=0.043,P>0.05)。治疗后,A、B组BUT长于治疗前,FL评分低于治疗前,A组TMH高于治疗前;A组BUT长于B组,FL评分低于B组,TMH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KG*2〗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通过降低双眼泪膜稳定性,破坏角膜上皮完整性,造成干眼症状,而对泪液分泌无显著影响。病程越长泪膜稳定性越低,角膜上皮破坏越严重。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钟敏    赵少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0,(6):549-552,55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与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眼表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9例。按糖尿病病程分为A组(<10年)及B组(≥10年)。比较两组HbA1c、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角膜知觉、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基础泪液分泌(SIt)、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分析糖尿病病程与眼表指标及VPT的关系。结果: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的年龄、HbA1c、OSDI、BUT、SIt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干眼发生率(χ2=33.785,P=0.000)、角膜知觉(t=3.457,P=0.001)及VPT(Z=-2.22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病程与角膜知觉(r=-0.440,P<0.05)呈负相关,与OSDI(r=0.246,P<0.05)以及VPT(r=0.372,P<0.05)呈正相关。结论:合并DPN的糖尿病患者干眼发生率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角膜知觉明显减退,VPT及OSDI评分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C57BL/6小鼠干眼模型,探讨中药复方逍生散对干眼杯状细胞的影响及治疗干眼的机制。方法将180只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逍生散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每组30只。每天于小鼠后肢根部,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造成干眼模型。造模成功后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第4周,测定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染色、结膜杯状细胞数量等情况。结果东莨菪碱皮下肌肉注射造成小鼠干眼模型成功,造模后模型组、生理盐水组、逍生散低剂量组、逍生散中剂量组、逍生散高剂量组在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杯状细胞数量方面均有明显下降,角膜荧光染色具有明显增加,与造模前有差异(P0.05),正常组与造模前无明显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逍生散中剂量组、逍生散高剂量组在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杯状细胞数量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逍生散低剂量组在泪膜破裂时间有所延长,角膜荧光染色分数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在治疗后有所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莨菪碱皮下肌肉注射可造成小鼠干眼模型。逍生散可增加小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泪膜的稳定性,减少杯状细胞的凋亡,减少眼表损伤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体健眼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 接受自体健眼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患者31例31眼,通过全面检查,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影响泪膜功能的疾病,记录术前及术后30 d、60 d、90 d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局部应用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AC)建立大鼠干眼模型,观察羊膜凝胶对大鼠干眼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5只健康Wistar大鼠制作干眼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干眼对照组(A组)、溶剂治疗组(B组)、羊膜提取液组(C组)、羊膜凝胶组(D组)和人工泪液治疗组(E组),另取5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大鼠干眼指标,包括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治疗4周后收集大鼠眼组织标本行病理及生化检测,包括角膜HE染色、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试验。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羊膜匀浆提取液及羊膜凝胶均可改善大鼠干眼状况。治疗4周后D组大鼠的各项干眼指标相对于B组均有明显好转,干眼治疗效果明显优于E组(P<0.05)。另外,羊膜凝胶可使干眼大鼠的角膜上皮平整规则,角膜上皮K10表达下调,增加角膜MUC1 的表达,有助于维持泪膜稳定性。结论 羊膜凝胶可通过维持角膜上皮完整性,抑制角结膜鳞状上皮化生,促进结膜杯状细胞增殖、黏蛋白分泌而减轻干眼的病理损伤,从而缓解干眼的症状,具有治疗大鼠干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单眼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30例;以翼状胬肉眼为观察组,另一眼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查并记录泪液分泌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将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Schirmer Ⅰ试验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斜视手术及不同位置切口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 根据手术切口位置不同将50例斜视手术患者分为鼻侧切口组、颞侧切口组、双侧切口组,于术前及术后3 d行泪液分泌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并对3组患者的泪膜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与术前相比,斜视手术后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下降(P0.05);鼻侧切口组术前与术后3 d BUT的差值与颞侧切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切口组与颞侧切口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视手术后泪液分泌量减少,BUT缩短,而鼻侧切口斜视手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泪膜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54例(60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1、7、30、90d进行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等检查查,与术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d、7d、30d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加重,BUT明显缩短,SIt分泌术后第1天明显增多,FL染色率术后1d、7d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可致泪膜的稳定性下降,术前或术后及早补充人工泪液,促使泪膜功能的稳定,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